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陆埮

陆埮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574 更新时间:2023/12/24 15:19:11

陆埮(1932.2.23-2014.12.3),江苏熟人,中国著名天学家、物理学家、教育家。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81年起任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0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2年,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将91023号小行星正式命名为“陆埮星”。陆埮长期从事物理学和天文学的教学与科研,十分注重理论与观测相结合,他的研究领域涉及粒子物理、伽玛射线暴、脉冲星、奇异星和宇宙学等多个方面,提出和发展了多项新理论和新模型,特别是伽玛暴和致密星理论成果有力推动了高能天体物理的发展。陆埮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0篇。

基本资料

中文名:陆埮

外文名:LuYan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江苏常熟

出生日期:1932年2月23日

逝世日期:2014年12月3日

职业:天文学家、物理学家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物理系

主要成就:中国伽玛射线暴的奠基人

国际天文联合会会员

代表作品:《从电子到夸克》,《宇宙—物理学的最大研究对象》

人物生平

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2月23日,陆埮出生于苏州常熟县南门外东市河。因为抗战时期,童年生活颇不安定,加之瘦弱多病,小学就断断续续读了上海普育小学、常熟义荘弄小学、大田岸小学和米业小学四所学校。

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考上常熟县立初级中学。

1949年9月,考入东吴大学附属高中,父亲在苏州东吴大学教务处任职,全家迁往苏州。

1952年,参加全国统一高考,以数学满分、物理接近满分的优异成绩被录取到留苏预备班,3个月后因肺部体检有结核病灶休学回家养病。

1953年,免考进入北京大学物理系,1957年毕业。

1958-1978年,从事科研的第一个阶段。期间,在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和长春防化学院从事基础课教学11年,在南京电讯仪器厂工作8年多。在这20年中,受各种政治运动的影响,除了在大学从事基础课教学外,还烧过锅炉,干过木匠,科研工作只能是业余的,也是自费的,且往往被批评为“只专不红”或“白专道路”。

1969年9月至1978年4月,由长春防化学院转业到南京电讯仪器厂技术情报室,在那里他创办了《电子技术与数字化》不定期刊物,曾用路坦、季术、麦冲、郑贤波等笔名发表文章介绍频率计产品。北京计量局曾一次就买去128本,此杂志在陆埮调进南京大学天文学系才停刊。陆埮在此期间还将国外最新的用“阿伦方差”来表征标准频率引进中国,为此全国频率标准会议特邀他参加该会。

1978年,调入南京大学天文系,要是通过培养并带领研究生,从事高能天体物理,特别是伽玛射线暴(简称伽玛暴)和致密星物理等方面的研究,并建立起了一个已有相当知名度的研究小组。

1980年起,就应邀赴美国、欧洲和日本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进行学术交流访问,多次应诺贝尔奖提名委员会邀请提名诺贝尔物理学奖候选人。

1981年起,任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2年,开始招收第一批硕士研究生。

1984年,陆埮和他的学生研究发现夸克非轻子弱过程对奇异星的径荡有非常强的阻尼效应。

1985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相对比较宽广,包括宇宙学和高能天体物理等方面。随后的研究逐渐集中到高能天体物理上,特别是中子星、奇异星、脉冲星和伽玛暴等方面。

1991年初,他应邀到香港访问半年,结束后自己出钱买回来一台386计算机和24针打印机,并将世界上最新的伽玛射线暴卫星数据人手一份发给所有研究生,进行科学分析和研究。

1994年,与学生韦大明、黎明一起提出了脉冲星辐射级联过程的“代参数”概念。

1998年,在研究一些伽玛暴的余辉时,发现它们的环境不是通常认为的星际介质,而是密度与距离平方成反比的星风介质。2000年,这个观点经R.A.Chevalier等人进一步发展,星风模型便成为一个主流模型。

1999年,提出了伽玛暴余辉动力学演化的统一模型,可以解释火球膨胀从早期的极端相对论到晚期的非相对论的整个演化过程。凡帕拉基斯(VanParadijs)等人在2000年的“天文和天体物理年评”《Ann.Rev.Astron.&Astrophys.》上撰文以1.5页的篇幅详细介绍了这个统一模型。近几年来,我们还进一步详细研究了伽玛暴的多种环境效应、喷流机制、辐射能谱、能源机制以及X射线闪等的性质和规律。

2003年,调入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同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6年,任南京大学与紫金山天文台共建的“粒子-核-宇宙学联合研究中心”首任主任。

2012年,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会将一颗获得国际永久编号的第91023号小行星以陆埮的名字命名,以表彰他在天文学领域的杰出贡献。这颗小行星是在1998年2月23日被发现的,这个日子,正是陆埮的生日。

2014年12月3日11时12分在南京因病逝世,享年83岁。

主要成就

陆埮长期从事高能天体物理科研和教学。在伽玛暴余辉刚发现不久就研究了其星风环境和致密介质环境,有力地支持了伽玛暴起源于大质量恒星塌缩的观点提出了伽玛暴余辉动力学演化的统一模型最早发现夸克非轻子弱过程对奇异星的径向振荡有非常强的阻尼效应对于脉冲星辐射,提出了一个“代参数”新概念。

陆埮主持研制多项国家科研项目,丰富和发展了高能天体物理,特别是伽玛射线暴(简称伽玛暴)和致密星物理理论,引领和推动了中国高能天体物理、伽玛射线暴和致密星物理理论等学科的快速发展,造就和培育了大批杰出人才,为中国科技事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陆埮亲自领导学生一起创建了“南京伽玛射线暴科学研究团队”。在南京大学工作期间,他开设了《宇宙学》、《近代物理讲座》等课程,特别是他培养学生的成才率、优才率非常高,已毕业的博士中有5人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3人获科学院百人计划资助,1人获中国青年科学家奖,1人获中国青年科技奖,2人主持国家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项目,1人被聘为万人计划,1人被聘为长江计划特聘教授,2人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3人为创新工程首席研究员,1人任国家天文台书记,1人任国家重大工程LAMOST的总经理。

在10年“文化大革命”期间,与罗辽复仍坚持合作,通信达2800余封。如果包括与国琛的合作,通信数超过3000封。

著作

论文

社会任职

1978年至1993年,连续当选第五、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

1981年,起担任中国物理学会《物理学进展》副主编,中国天文学会理事及该学会第四届和第八届高能天体物理专业委员会主任。

1982年起,成为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会员。

2004年起,任中国物理学会引力与相对论天体物理分会主任。

2006年,任南京大学与紫金山天文台共建的“粒子-核-宇宙学联合研究中心”首任主任。

人物评价

陆老真的是一个对工作非常认真、对学术非常执着的人,陆埮却以工作室为家,这种对学术研究的专注与投入是很多年轻人无法做到的。(苏州市科学技术协会任职陈静华评价)

三十年来,您和学生们一起在伽玛射线暴、脉冲星、奇异星等方面取得了卓著的成果,在国际上产生重要的影响。(科技日报评)

一个人的成功,不光要学问做得好,为人也要好。爱人者,人恒敬之。(2002年当代天体物理及相关物理前沿研讨会评)

陆埮是中国天文学界的奇异星,诲人不倦、平易近人、为人正直、待人热情。(苏州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纪顺俊评)

陆埮一生热爱祖国、崇尚科学、追求真理、淡泊名利。他为人谦虚谨慎,作风正派,做事认真,待人诚恳,将全部心血奉献给了物理学和天文学教育和科研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是中国科学界公认的良师益友。一生坚持把科学前沿知识传播给公众,引导青少年的科学兴趣,鼓励年轻人投身科学研究事业。他的科普著作在年青学子中享有盛誉。陆埮用生命谱写了精彩的人生,为后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陆埮的逝世,是中国天文界、物理界、教育界和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的重大损失。他的卓越成就、科学精神和高尚品格受到国内外科学家的广泛赞誉和敬仰,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并将激励我们在落实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计划中,推动紫金山天文台的跨越发展。(中国科学院评)

标签: 陆埮

更多文章

  • 吴丈蜀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吴丈蜀

    吴丈蜀,字恂子,别署荀芷,汉族,1919年生于四川泸州。当代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大家,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侧重于古典诗词格律研究。曾任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湖北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湖北省诗词学会会长,《书法报》社社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一、二届理事

  • 蒋民华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蒋民华

    蒋民华(1935.8.16-2011.5.6),浙江临海人,晶体材料学家、教育家,山东大学终身教授,是中国功能晶体研究和开发的先驱者和带头人之一。蒋民华于1956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化学系;1978年,任山东大学晶体材料研究所所长;1987年,任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89年,任山东大学

  • 张如心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张如心

    张如心(1908-1976年),广东省梅州兴宁县人。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哲学家和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26年2月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参加国民党留苏学生党部领导工作,是坚定的国民党左派。1931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共七大候补代表,八大代表,第一届、第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一届全国政协代表、

  • 卢良恕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卢良恕

    卢良恕LuLiangshu(1924.11.03-2017.01.04),小麦育种、栽培、农业与科技发展专家。浙江湖州人,出生于上海,1947年1月毕业于金陵大学农学院。曾任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农业部科技委副主任(部党组成员)、中国农学会会长等,是十二届中共中央候补委员,第三、五届

  • 翟树岩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翟树岩

    翟树岩生前是中央电视台第七套《聚焦三农》栏目的资深摄像记者。2013年3月21日晚,翟树岩在宜宾境内的高速路上车祸中受伤,后送往医院抢救无效死亡,遗体告别仪式定于2013年3月27日上午十点在八宝山竹厅举行。中国记协2013年4月22日在京举行翟树岩同志事迹座谈会暨追授“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荣誉称号

  • 翁闿运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翁闿运

    翁闿运,字慧仁,男,汉族,原籍浙江杭州,1912年生于江苏苏州,为清光绪进士、诗人翁有成之少子,国学大师唐文治及名书家萧蜕弟子。为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上海大学文上海大学文学院兼职教授,上海中国画院兼职画师,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上海市书法家协会顾问、中国书法家协会德艺双馨会

  • 兰茂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兰茂

    兰茂(1397—1470年),字廷秀,号止庵,外号和光道人、洞天风月子、玄壶子等,云南省嵩明县杨林人,祖籍河南洛阳。明代医药家、音韵学家、诗人、教育家、理学宗匠。生性聪颖,勤奋好学,少通经史,旁及诸子百家,终身隐居杨林乡里,采药行医,潜心著述,设馆授徒,人称"小圣"。兰茂的著述很多,可存世之作却不多

  • 黄耀祥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黄耀祥

    黄耀祥(1916.08.17一2004.2.22),广东省开平人。水稻遗传育种及其应用基础理论研究专家。毕业于国立中山大学农学院。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世纪50年代,黄耀祥开创水稻矮化育种,被誉为“中国半矮秆水稻之父”;20世纪70年代发现和利用新的具有sd-g的矮性基因源,开创丛生快长

  • 陈茹玉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陈茹玉

    陈茹玉(1919年9月24日-2012年3月11日),化学家和教育家,福建省闽侯县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为中国的农药事业及有机化学尤其是有机磷化学领域做出了卓越的功绩,还在国内外科学刊物上发表了近300余篇的科学论文,工作得到了许多国家同行专家的关注,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的优秀科研人才。由于在科学工作中

  • 杨季康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杨季康

    杨绛原名杨季康。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员,作家、评论家、翻译家。原籍江苏省无锡,生于北京。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成为清华大学研究院外国语文研究生。1935年至1938年与丈夫钱钟书一同留学于英、法等国,回国后历任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外语系教授、清华大学西语系教授。1953年,任北京大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