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安金槐

安金槐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097 更新时间:2024/1/16 12:52:17

安金槐,男,(1921.9—2001.7),河南省登封市人,毕业于河南大学,是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出版于1992年的《登封城岗与阳城》考古报告,被评为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夏鼐考古学研究成果鼓励奖,就是学术界对他的学术成就的最好褒奖。

基本资料

名:安金槐

国籍:中国

出生地:河南省登封市

出生日期:1921.9

逝世日期:2001.7

毕业院校:河南大学

性别:男

人物经历

1948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1949年参加工作,1950年调到河南省文物考古部门工作。安金槐先生于1952年参加了由文化部、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联合举办的第一届全国考古工作人员训练班。此后,他长期担任河南省文物工作队副队长和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研究员,并历任河南省政协第五届委员、全国政协第六届和第七届委员、中国考古学会务理事、中国古陶瓷研究会副会长、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考古学科组成员、河南省科技史学会理事长、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名誉会长、河南省文物局考古专家组组长等职。1996年,又被国家科委聘为全国“九五”重大科研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成员,担任商前期年代学研究课题组组长。2000年8月,被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聘为学术顾问。

考古工作

20世纪50年代初

20世纪50年代初,安金槐先生主持郑州商代遗址的发掘工作,先是发掘了二里岗遗址,随后在郑州发掘了一系列的商代遗存,包括有商代铸铜和制陶遗址。1954年他编写《郑州二里岗》时,就完成了郑州商代二里岗文化的考古学分期。还指出“郑州在商代当不是一般的小村落,很可能是一个人口密集的大城邑”。并认为“郑州在殷代应属隞”。随着郑州商代考古工作的不断开展,又发现了商代的夯土,并经钻探大体搞清了由夯土围成的长方形城址。在我国第一次找到了早于安阳殷墟的商代王都。1961年,他发表了《试论郑州商代城址——隞都》的论文。后来又在城内发现了宫殿遗址,并最终确认了郑州商城是一座周长近7公里,城墙保存最高处约5米、一般高为1~2米的商代重要城址。郑州商城的发现开创了商代考古的新局面,而二里岗商文化的发掘研究,更成为商代考古学研究上的一个里程碑。

20世纪60年代

原始瓷器起源于商代说的提出是在20世纪60年代。当时安金槐先生在研究商代器物时,发现有的器物表面有釉,这些器物的胎质呈灰白色且很坚硬,经化验为瓷土。这时,他敏锐地意识到这有可能不是陶器,应是在新石器时代末期的白陶和几纹硬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原始青瓷器。为此,他于1960年发表《谈谈郑州商代瓷器的几个问题》的论文。学术界一般认为中国的瓷器起源于东汉或魏晋时期,而商代原始瓷器的发现,将中国瓷器起源的历史至少提早了1500年,引起国内、外文物考古学界和陶瓷学界的关注。安金槐先生于1978年发表的《对于我国瓷器起源问题的初步探讨》,进一步阐述了原始瓷器起源于商代的观点,他的这一观点被1981年出版的《中国古陶瓷史》所采用,为中国陶瓷发展史的研究,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20世纪70年代中期

20世纪70年代中期,安金槐先生主持登封王城岗遗址的发掘,发现一座龙山文化晚期的古城址,他结合文献记载和前人考证,提出了该城址为夏代禹都阳城的观点,但因其面积较小而引起争论。近年,在国家“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科研项目中,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又在这里发现一座同时期的大城址,面积约30万平方米。其北墙城壕长630米,东延伸将王城岗古城址围护其中,二者关系极为密切。并发现夯土基址和玉礼器等遗存,为夏代禹都阳城提供更重要的佐证。早在郑州商城发掘获得收获,商文化研究有重要进展的时候,安金槐先生已开始考虑探索夏文化。文献资料中有关夏的记载不多,为探索夏文化而开展的考古工作也是比较有限的。他就凭着这不多的文献和原来有限的工作,以极大的学术勇气和深邃的学术眼光,把探索夏文化的重点放到登封。王城岗古城址的发现,迎来了1977年国家文物局在登封召开的夏文化学术讨论会,与会学者对王城岗古城的发现给予积极的评价和肯定,使之成为探索夏文化中的一次重大突破。

《登封王城岗与阳城》

可以说安金槐先生首先发现的郑州商城,拉开了商代城址考古的序幕;那么登封王城岗第一座龙山古城的发现,同样开创了龙山城址发现与研究的新局面。由城址研究商文化,到从城址寻找夏文化,这不能不说是找到了一条从考古学研究夏、商史的新路。

外界评价

安金槐先生在其50余年的考古生涯中,以严谨、求实的学风和吃苦耐劳、勤劳钻研的精神,走遍了中原大地的山山水水。在田野考古调查、发掘和考古与历史研究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的、具有广泛影响的成就,对我国文物考古事业的进步,对河南省文物考古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他曾先后主持发掘了泌阳板桥水库、郑州商城、郑韩故城、淅川下王岗、洛阳含嘉仓、登封双庙沟、登封王城岗与阳城、密县打虎亭汉墓、南阳官寺汉墓等数十处大型古遗址古墓葬。还主持参加了密县和登封古瓷窑址、丹江库区、颍河上游等许多地方的考古调查。安金槐先生所取得的学术成就是多方面的,可以郑州商城遗址的发现与隞都说的提出、原始瓷器起源于商代说、登封王城岗的发掘与夏文化探索等作为代表。

标签: 安金槐

更多文章

  • 虞逸夫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虞逸夫

    虞逸夫,别署天遗,江苏武进人。湖南省文史研究馆官员,受聘为湖南省书法家协会、诗词协会顾问。三十年代即以诗文书法著闻于时,为大学者、诗人、书法家钱振锽、马一浮所称赏,著有《鹿野堂诗稿》。近年有书学论文多篇刊于香港《书谱》,台湾刊物亦曾连载《虞逸夫诗选》。《二十世纪名家诗词钞》收入诗作五首。中文名:虞逸

  • 孙毓棠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孙毓棠

    孙毓棠(1911-1985),男,江苏无锡人。中国历史学家,先后任教于西南联大、清华大学。1952年起先后在中科院经济所、历史所任研究员等职。孙毓棠还是著名的“新月社”现代诗人。代表作品有《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中国古代社会经济论丛》等经济学著作,诗集《宝马与渔夫》等。中文名:孙毓棠国籍:中国出生地

  • 申涵光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申涵光

    申涵光(1618年~1677年)明末清初文学家,河朔诗派领袖人物。字孚孟,一字和孟,号凫盟,凫明、聪山等,明太仆寺丞申佳胤长子。直隶永年(今河北永年县)人,一作河北广平人。少年时即以诗名闻河朔间,与殷岳、张盖合称畿南三才子。清顺治中恩贡生,绝意仁进,累荐不就。其诗以杜甫为宗,兼采众家之长。著有《聪山

  • 孙枝蔚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孙枝蔚

    孙枝蔚(1620年一1687年),清初著名诗人,字豹人,号溉堂,陕西三原人。因其家乡关中有焦获泽,时人因以焦获称之。生于明光宗泰昌元年,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六年,年六十八岁。孙家世代为大商人。李自成入关,孙家即散家财组织团勇抵抗李自成,却为之所败。只身走江都,折节读书,肆力于诗古文。僦居董相祠,高不见

  • 石璋如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石璋如

    石璋如,1932年毕业于河南大学文学院,毕业后直接到中央研究院研习考古专业,历任助教、研究员等,是中国著名的考古学家、历史学家、甲骨文研究专家。1945年去台湾,相继担任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等。1980年河南大学校庆时,台湾校友会将他新出版的《安阳殷墟发掘报告》赠

  • 蒋雨浓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蒋雨浓

    蒋雨浓(1908--1986)近、现代著名国画家、书法家及文学家,一代中国画宗师,抗日爱国人士、出版人,人称当代八大。原名蒋鑫瑞,又名蒋贞、蒋云波,自号野叟、在家僧、残花老人。河北唐山玉田人。受邀全国政协委员、前唐山市政协委员。中文名:蒋雨浓外文名:YunongJiang别名:蒋云波野叟在家僧残花老

  • 胡世华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胡世华

    胡世华(1912.01.28-1998.04.11),又名胡子华,祖籍浙江吴兴,出生于上海,数理逻辑学家、计算机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36-1941年先后在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德国西威廉敏思特大学等处学习和研究数理逻辑与数学基础。他是中国开展数理逻辑研究的代表人物之一,

  • 法式善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法式善

    法式善(1752~1813)清代官吏、文学家。姓伍尧氏,原名运昌,字开文,别号时帆、梧门、陶庐、小西涯居士。乾隆四十五年进士,授检讨,官至侍读。乾隆帝盛赞其才,赐名“法式善”,满语“奋勉有为”之意。法式善曾参与编纂武英殿分校《四库全书》,是我国蒙古族中唯一参加编纂《四库全书》的作者,著有《存素堂集》

  • 刘昼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刘昼

    刘昼(公元514——565),北齐文学家。字孔昭,渤海阜城(今河北省阜城县)人,河清初,举秀才,应试不第。中文名:刘昼别名:孔昭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渤海阜城出生日期:514逝世日期:565职业:文学家信仰:儒学主要成就:著《刘子新论》)十卷代表作品:《六和赋》、《高才不遇传》、《金箱璧言》、

  • 谢玉铭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谢玉铭

    谢玉铭(1893-1986),物理学家、教育家。与合作者在氢原子光谱精细结构研究中,发现了后来被称为兰姆移位的现象,这在光谱学和量子电动力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对早期燕京大学物理系以及抗日战争时期厦门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为我国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中文名:谢玉铭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