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俞大绂

俞大绂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741 更新时间:2024/1/10 12:06:07

俞大绂,1901年2月19日出生于南京,著名植物病理学家,农业微生物学家和农业教育家。中国植物病理学科奠基人之一,在我国最早从事植物病毒病和细菌病害的研究;首先报道小麦秆黑粉菌生理分化性;并开创了植物抗病育种工作。60年代以来,对真菌异核现象做了大量的研究,为微生物遗传学开辟了新的领域。

基本资料

名:俞大绂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南京

出生日期:1901年2月19日

逝世日期:1993年5月15日

职业:植物病理学家、微生物学家

毕业院校:金陵大学、衣阿华州立大学

主要成就:为发展中国植物病理学奠定了基础

为防治苹果树腐烂病作出杰出贡献

在微生物遗传学方面开辟了新领域

代表作品:《中国植物病毒病害的观察》等

:浙江绍兴

人物经历

俞大绂(1901-1993),字叔佳,植物病理学家和微生物学家。浙江绍兴人。

1901——1920

1901年2月19日生于南京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他幼年随家在上海和安东(今丹东)读小学,1915年进入复旦中学,1918年进入复旦大学预科专修数理

1921——1930

1924年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他主学农科、兼修化学,因而打下了坚实的理科和生物学的基础,毕业后留校任助教、讲师。(注:有资料显示,其为台湾著名学者俞大维的亲弟弟,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是其堂哥的孙子)

1928年,他怀着“科学救国”的理想,到美国依阿华州立大学研究生院深造,攻读博士学位。

1931——1940

1932年获依阿华州立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成为美国植物病理学会会员,SigmaXi荣誉会员和获得“斐陶斐”奖。

1932年回国后,历任金陵大学教授,清华大学农业研究所教授,北京大学农学院院长、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评议员等职。

1941——1950

1948年选聘为中央研究院院士。北京农业大学教授、校长、名誉校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俞大绂任北京农业大学教授、北京农业大学校长、名誉校长。他历任全国政协第三届委员,第四、五、六届务委员。

1951——1960

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

1956年当选为苏联农业科学院通讯院士。

1961——1993

自60年代到80年代当选为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国农学会第二届副理事长,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理事长,中国真菌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等。

贡献

育成抗黑粉病小麦、抗荚疫病大豆、抗稻瘟病水稻品种;首创中国禾本科作物黑粉病菌生理小种的研究;对粟病及蚕豆病害进行了全面系统研究;对苹果树腐烂病、谷子红叶病的防治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我国首先开展赤霉素的研究,培养出优良菌种,研究提出发酵工艺流程及提纯技术;在稻恶苗菌的异核遗传研究中,提示该菌在自然界中三种不同核型组成的异核体,阐明异核现象在自然界中是否普遍存在的国际上长期争论问题,受到国内外科学界的重视。

为发展我国植物病理学奠定了基础

俞大绂虚心好学,知识渊博,对植物病理学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20年代到30年代,中国科学很不发达,植物病理学尤其落后,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人员寥寥无几,他与其他几位同行,经过艰苦努力,在不少领域中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发展我国植物病理学奠定了基础。

早在20—30年代,俞大绂即从事禾谷类作物抗病育种及种子消毒的研究,育成抗黑粉病的小麦品种,抗荚疫病的大豆品种,抗稻瘟病的水稻品种等。并和同事们研究小麦条锈病和禾谷类作物黑粉病。这些30年代后期的研究结果曾在美国有关杂志上发表。他还和同事们首先报道小麦秆黑粉菌具有生理分化性,开创了我国生理小种研究的先河。30年代,首先对粟病害和蚕豆病害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其研究资料成为我国经典资料,并出版了专著。

40年代,在日本侵略中国,战火纷飞,工作和生活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他克服各种困难,取得了多项突出的研究成果。例如,他对我国作物病毒病害和细菌病害作了开拓性的研究工作,首先研究并发表了《中国植物病毒病害的观察》及《豌豆耳突花叶病毒》、《蚕豆细菌性茎枯病》等多篇研究论文,这些研究成果在当时我国植物病理学领域都是开创性的。

为防治苹果树腐烂病作出杰出贡献

50年代初期,俞大绂主持了东北苹果树腐烂病的研究和防治工作。1951年,在我国东北地区发生了严重的苹果树腐烂病,并迅速蔓延。当时,300多万棵苹果树濒临死亡。俞大绂带领防治小组奔赴病区,对发病规律及侵染循环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制定了防治措施。当地政府动员了数万群众,参加这场防治苹果树腐烂病的战斗。在俞大绂和防治小组及广大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制止了正在蔓延的病害,果树又恢复了生机,群众异常高兴和感激。他们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和当地政府的嘉奖。

谷子红叶病、柑桔溃疡病防治工作

不久,俞大绂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的同事一起又承担了防治谷子红叶病的任务。他们奔波于华北、西北等地,采集标本,深入生产第一线反复试验,终于找出了药物防治和抗病育种的有效措施。这项工作不仅在我国谷子红叶病的防治方面取得了成果;而且在病毒病害的深入研究以及学科的发展方面,也做出了贡献。

50年代中期,俞大绂主持开创了我国植物抗疫工作。开办了植物检疫培训班,培养了首批检疫人才,为发展我国植物检疫工作,从组织上,普及植物检疫知识上打下了基础,在学科上也填补了空白。在此期间,俞大绂还带领学生到浙江黄岩,以柑桔疱痂病作为主要检疫对象进行防治和检疫工作,与当地密切合作,终于控制了病害,从而增加了出口量,支援了国家建设,同时也培养了一批检疫技术干部。在这一时期,他还为四川防治柑桔溃疡病做了大量的工作,受到农业部和四川省人民政府的表扬。

在微生物遗传学方面开辟了新领域

1959年,在多年工作实践和培训人才的基础上,北京农业大学成立了我国第一个农业微生物专业。俞大绂为创办这个专业做出了贡献、并主持专业工作多年,为培养农业微生物人才工作打下了基础。

60年代以来,在俞大绂主持下开展了真菌的遗传变异,特别是异核现象的研究,在微生物遗传学方面开辟了新领域。他和他的助手们先后以水稻恶苗病菌、玉米叶斑病孺孢菌、棉花枯萎病菌和炭疽病菌为材料,研究真菌变异性、异核现象、致病力以及菌种在自然界中形成异核或进行准性生殖对抗病育种的影响等问题。1966年在水稻恶苗病菌(能够产生赤霉素也叫赤霉菌)的异核遗传研究中,揭示了该菌在自然界中以3种不同核型组成异核体,并证明各异核菌株系在赤霉素产量和寄生力上均有差异。该项研究采用选择培养基直接自病株分离、培养、简便地观察现象,从而有力地阐明了异核现象在自然界中是否普遍存在这个长期有争论的问题,并指出异核体内致病力极弱或根本无致病力的异核如能传递下去。此项研究结果《赤霉菌的自然变异研究》,发表在1966年的《中国科学》(英文版)上。这类研究,当时只有少数几个先进国家有所开展,俞大绂及其助手们的研究成果处于世界先进水平,深受国内外同行的重视。上述论文曾被国外多种刊物上发表的文章所引用。

“文化大革命”期间,研究工作中断,俞大绂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但他对研究微生物遗传学的意志丝毫没有消沉。在极困难的条件下,1973年又开始了赤霉菌的遗传变异研究工作。这时,他已年逾古稀,一眼失明,仍然每天风雨无阻地去实验室。这种为科学献身的崇高精神,给教师们以很大的激励和鼓舞。1978年北京农业大学迁回北京原校址,俞大绂带领他的助手和研究生继续进行了大量的真菌遗传变异的深入研究。这项研究在1980年获农业部科技成果奖。

言教身教五十年,希望寄予新一代

俞大绂执教50多年,为祖国农业战线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才。其中有些人已成为我国知名的植物病理学家、教授,如林传光、裘维蕃、吴友三、方中达、焕如、王清和等。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到了耄耋之年,俞大绂仍在勤奋地工作着,身体不好,行动不便时,还录音给大学生讲课,亲自辅导年青教师备课,深受师生的敬佩。他还主编和翻译了植物病理学和微生物学方面的许多教材、书籍和资料,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他把希望寄托在年轻一代的身上。

他一生虚心好学,“嗜书成癖”。他的主要财产就是书籍。在“文化大革命”和学校搬迁期间,他仍然把被丢掉的书籍收集并珍藏起来;甚至住院治病期间,直至目前行动不便时,仍然坚持每天看书学习。“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这是他刻苦学习的动力所在。

俞大绂在工作上孜孜不倦,数十年如一日,不分节假日,经常工作在实验室里。一次,他患了疟疾,高烧畏,但他在发病间隔时,仍照常去实验室工作或去教室上课,同学们无不深受感动。

俞大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田间试验他都亲自动手。在西南联大清华农业研究所工作条件很差,他和助手管理几十亩试验田,整地、播种、记载、考种都亲自参加。对这种单调的重复劳动,有的助手表示厌倦,俞大绂说:“学打铁要先拉五年风箱”,以此教育青年树立扎实的学风和坚强的意志。

俞大绂自持极严、自奉极俭,体现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高风。在西南联大农业研究所期间,虽极清贫,但他不为国民党政府高官厚禄所动。新中国建立后,他身为大学校长,清廉自持,纤尘不染,身着布衣,粗茶淡饭,深受师生们的敬佩。同时,他平易近人,年龄不分长幼,学问不分高低,都乐于和他接近。他学习或请教问题时,他总是热情洋溢,笑声朗朗,且不乏幽默感。助人为乐,诲人不倦的精神。给后辈们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俞大绂用辛勤的汗水,惊人的毅力,坚韧不拔的拚搏精神和真诚、坦荡、直言不讳的科学道德,为我国植物病理学、农业微生物学的发展铺垫出来一条道路,他执着求索,要使这条道路向着光明辽阔的远方一直延伸……

人物简历

1901年2月19日出生于南京市。

1924年毕业于金陵大学,获学士学位。

1924—1928年任金陵大学助教、讲师。

1928—1932年在美国衣阿华大学研究生院学习,获博士学位。

1933—1938年任金陵大学教授。

1938—1945年任清华大学农业研究所教授。

1946—1948年任北京大学教授、农学院院长,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评议员。

1949—1982年任北京农业大学教授、校长、名誉校长。

1993年5月15日逝世。

主要论著

1俞大绂.谷子白发病.植物病害丛刊第一种,上海中华书局,1951.

2俞大绂.植物病理学和真菌学技术汇编(卷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9.

3俞大绂.植物病理学和真菌学技术汇编(卷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4俞大绂等.微生物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65(第一版),1985(第二版).

5俞大绂.粟病害.北京:科学出版社,1973.

6俞大绂.蚕豆病害.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

7PorterRH.TFYu,andHKChen.Theeffectofseeddisinfecantsonsmutandonyieldofmillet.Phytopathology,1928,18:911—191.

8俞大绂,陈鸿逵.江苏省大麦之坚黑穗病.科学,1929,14(2):213—242.

9TFYu,HKChenandLHwang.VarietalresistanceandsusceptibilityofwheatstoflagSmut(UrocystistriticiKoern).金陵学报,1933,3(1):217—234.

10TFYu.PathologicalandphysiologicaleffectsofBacillustracheiphilusE.F.SmithonspeciesofCucurbitaceae.金陵学报,1933,3(1):47—128.

11TFYu.StudiesonHelminthosporiumleafspotofmaize1.1933,Sincensia2(11):273—310.

12俞大绂,陈鸿逵,黄亮.粟粒黑粉病种子消毒试验.中华农学会报,1934,122:1—18.

13TFYu.Pythiumdampingoffofcucumber.1934,AgriculturaSinical(1):91—106.

14TEYu,LHwangandCTTsiang.Varletalresistanceandsusceptibilityofwheatstoflagsmut(UrocystistriticiKoern)Ⅲ.BulletinofChineseBolanicalSociety,1936,2(2):111—114.

15TFYu.AlistofplantvirosesobservedinChina.Phytopathology1939,29:459—461.

16TFYu.Fusariumdiseasesofbroadbean.I.A.wiltofbroadbeancausedbyFusariumauenaceumvar.Fabasen.var.Phytopathology,1944,34:382—393.

17TFYu.AseedingblightoffoxtailmilletcausedbyFusariumnivale(Fr.)Ces..var..setariaevar..nov.ChineseJournalofAgriculture,1949,1(1):13—22.

18俞大绂.防治柑桔溃疡病的几点意见.北京农业大学学报,1955,1(1):63—76.

19俞大绂.中国镰刀菌属(Fusarium)菌种的初步名录.植物病理学报,1955,1(1):1—17.

20俞大绂,方中达.中国植物病原细菌的初步名录.农业学报,1956,7(3):359—368.

21俞大绂,裴美云,许顺根.小米红叶病的研究I(红叶病,小米的一个新的病毒病害).植物病理学报,1957,3(1):1—18.

22YNMin,PCLinandTFYu.HeterokaryosisinFusariumfujikuroi(Saw.)Wr.ScientaSinica,1966,15(3):371—378.

标签: 俞大绂

更多文章

  • 齐仰之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齐仰之

    齐仰之(1906年—1994年),原型为我国著名哲学家熊十力先生和医学家童村先生。医学家、微生物学家。早年从事医学临床、教学和微生物学研究工作,后来致力于抗生素研究。在50年代中国工业基础较薄弱的情况下,他主持领导青霉素研究工作,在较短时间内实现青霉素工业化生产,奠定了中国抗生素事业的基础,是中国抗

  • 何贯中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何贯中

    何贯中(1888—1920),民主革命先驱、辛亥革命志士、粤军第一师上校团长。字庸非、辉淑,广东兴宁人,保定陆军大学毕业。1911年10月10日,湖北武昌起义爆发的当夜,何贯中将保定军校李济深等同学组织起来,炸毁了保定附近的漕河铁桥。1920年秋,奉孙中山令回师平叛桂系军阀莫荣新,在惠州淡水与桂军激

  • 古应芬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古应芬

    古应芬(1873年--1931年11月18日)清末民初历史人物,是中国国民党早期一位很有能力的组织家、活动家,国民党元老。字勷勤,亦作湘芹,生于广州府番禺县(现广州市越秀区东山寺右村),祖籍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早年留学日本,于1905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先后参与广州新军起义、黄花岗起义、辛亥广东光复之

  • 吴觉农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吴觉农

    吴觉农(1897—1989),浙江上虞丰惠(至今还留有吴觉农故居)人,原名荣堂,是中国知名的爱国民主人士和社会活动家,著名农学家、农业经济学家,现代茶叶事业复兴和发展的奠基人。因立志要献身农业(茶业),故改名觉农。“觉”乃佛家所说的“自觉悟”是也,只有“自觉”方能“觉人”,这是“觉”的真正内涵与本质

  • 桂世镛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桂世镛

    桂世镛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经济战线和政策研究领域的优秀领导干部,著名经济学家,第十届全国政协常委、文史资料委员会主任桂世镛同志,2003年11月28日在北京病逝,享年68岁。中文名:桂世镛国籍:中国出生日期:1935年2月逝世日期:2003年11月28日职业:著名经济学家毕业院

  • 周作民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周作民

    周作民(1884年-1955年),原名维新,江苏淮安(今淮安市淮安区)人。早年留学日本。1935年任金城银行董事长兼总经理。民国银行家。中文名:周作民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江苏淮安出生日期:1884年逝世日期:1955年职业:银行家周作民抗日战争时期在上海指挥金城银行各地分行业务。1948年因不

  • 王葆真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王葆真

    王葆真(1880—1977),河北省深泽县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辛亥革命元勋。早年赴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1905年加入中国同盟会,矢志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回国组织领导滦州起义。1926年支持北伐战争。抗战全面爆发后,王葆真担任李宗仁第五战区顾问,在参加台儿庄战役后,赴汉口任国民参政会参

  • 邢绣娘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邢绣娘

    邢绣娘(1749-1818),本名秀莲,出生于黄梅县孔垄镇邢大墩,是黄梅戏的开山鼻祖。邢绣娘是清乾隆年间鄂赣皖三省黄梅戏代表人物,也是黄梅戏从民间小戏发展成高台大戏的奠基人,乾隆皇帝曾御赐为“黄梅名伶”,堪称一代宗师。邢绣娘也是电视剧《黄梅戏宗师传奇》里的女主角。中文名:邢绣娘别名:秀莲国籍:中国民

  • 宛希俨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宛希俨

    宛希俨,字畏如,是一名革命烈士,曾作为中共地下党进行活动。湖北省黄梅县宛大屋人。幼随父读书,14岁入武昌启黄中学,后为学生会主席。1921年考入南京东南大学,翌年5月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7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并被选为社青团南京地方执行委员会委员。1924年受组织指示加入国民党,协助建立国

  • 慎芝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慎芝

    慎芝,1928年2月3日生于广东梅州市梅县区,是台湾知名的歌曲作词人、电视节目主持人。台湾电视公司歌唱节目《群星会》即为其所主持。中文名:慎芝别名:邱雪梅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广东梅州市梅县区出生日期:1928年2月3日逝世日期:1988年3月19日1928年2月3日,邱雪梅出生于台湾台中县东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