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金剑啸

金剑啸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570 更新时间:2024/1/16 3:06:41

金剑啸(1910—1936),满族,原名金承栽,又名梦尘,号培之,笔名巴来、健硕。辽宁省沈阳市人,中共党员。著名的小说家、诗人、画家、剧作家兼导演。中共地下工作人员。金剑啸很年轻时就创作了小说《星期日》、《夏娃的四个儿子》、《云姑的母亲》,剧本《穷教员》、《艺术家与洋车夫》、《黄昏》、《母与子》、《幽灵》,诗歌《洪流》、《白云飞了》等艺作品。1934年12月初进入《大北新报画刊》社任编辑长。1935年任齐齐哈尔市《黑龙江民报》社文艺副刊编辑。他用笔名“巴来”继续进行革命文艺宣传活动,创办了《芜田》副刊,创作了叙事长诗《兴安岭的风雪》。继而组织业余剧团“白光剧社”,公开演出革命话剧。1936年回到哈尔滨。任《大北新报画刊》主编。画刊发表了大量的诗、文、照片和漫画等。6月13日下午,金剑啸在编辑部被日本驻哈尔滨总领事馆特务逮捕。1936年8月15日英勇就义,时年仅26岁,牺牲时任《大北新报画刊》主编。2015年8月24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基本资料

中文名:金剑啸

别名:金承载

国籍:中国

民族:满族

出生地:辽宁沈阳

出生日期:1910年

逝世日期:1936年

职业:《大北新报画刊》主编

信仰:共产主义

人物生平

1926年金剑啸考入哈尔滨医科专门学校学医。1927年8月,金剑啸弃医从文,经《星光报》编辑陈凝秋推荐,担任文艺副刊《江边》编辑。1928年,金剑啸在上海艺术大学学习绘画,经过严格的科班训练,油画、水彩画、粉画、素描、木刻都较为擅长。1929年春,金剑啸进上海新华艺术大学学画。这期间,他经常与中共地下党员接触,并阅读大量鲁迅茅盾、蒋光慈等作家作品,使他从政治思想到文学艺术日趋成熟。1929年,金剑啸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1年春,金剑啸通过组织介绍,在左联办的上海艺术大学教育系图工科三年甲级继续学画。6月,上海艺术大学被反动当局查封,受党组织的派遣,回到哈尔滨,在道里中央大街一个俄国人办的地方法院公证人事处当文牍员。

1932年春,中共哈尔滨市委成立,建立了党领导下的群众性组织“反日会”。金剑啸担任哈尔滨文艺界的“反日会”工作和中共满洲省委机关秘密出版油印的抗日救亡小报的绘画工作。此时,中共满洲省委委员哈尔滨市委书记杨靖宇指示金剑啸、罗烽等负责北满的革命文艺运动。他和罗烽团结了大批左翼文艺工作者,使北满的革命文艺运动蓬勃发展。同年秋天,哈尔滨遭到了一场特大洪水袭击,面对水灾泛滥,杨靖宇指示金剑啸、罗烽等要团结爱国左翼文化人士,为救济灾民迅速举办一次赈灾画展。11月下旬,金剑啸和白涛、关石等几名画家,举办了《维纳斯助赈画展》。接着,又成立了“维纳斯画会”。金剑啸的许多幅充满革命热情的油画、水彩画和素描参加了展出。

1933年秋,金剑啸在《东北三省商报》做记者。1934年,为了更好地开展党的工作,他在哈尔滨道里开设“天马”广告社,承揽各种绘画广告。后又到《大北新报画刊》当编辑。1935年冬,金剑啸利用《黑龙江民报》发刊二千号机会组织“白光剧社”,亲自编导节目,并为齐齐哈尔市历史上第一次男女合演话剧首开了先例。

1936年春,金剑啸在《哑巴》一诗里,无情地鞭挞了日伪反动当局的罪恶。6月9日,金剑啸因刊登苏联作家《高尔基突然病危》的电讯,于6月13日被日本便衣警察逮捕。8月15日,金剑啸英勇就义于齐齐哈尔市北门外的白塔附近,年仅26岁。

金剑啸“从文学、美术、戏剧等几个方面,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谱写了“东北革命文艺、革命文化历史的第一页”,东北烈士纪念馆展出了金剑啸的生平事迹。

主要事迹

金剑啸是满族人,真名金承载,号培之,又名梦尘,笔名巴来、健硕、剑啸,1910年12月出生于沈阳市一个普通的刻字工人家庭。3岁时全家搬到哈尔滨,住在道外南十六道街,后搬到桃花巷39号。8岁入道外正阳小学(道外区三育小学)读书,中学入道外基督教会办的三育中学。中学毕业后考入哈尔滨医科专门学校学医。1928年,东北三省广大人民掀起了反对日本修筑五条路的“反五路”斗争,哈工大、哈医专等各大、中学校的学生在中共滨江县委秘密领导下,于11月9日组织了2000多人上街示威游行。金剑啸怀着满腔的爱国热忱,与同学们勇敢地投入到游行队伍中。

为了寻求革命真理,1930年夏,金剑啸考入上海新华艺术大学学习绘画。就读期间,他搞了个匿名墙报“三角壁报”,被学校发觉,遭到斥责。金剑啸他们毫不退让,口诛笔伐校长压迫学生的行径。后来他还代表新华艺术大学到日本人办的学校“同文书院”,参加中国学生举行的罢课大会,登台发表演说。1930年冬季,他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1931年春,金剑啸转入上海艺术大学艺术教育系,继续学画,不久,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1年8月,党组织派金剑啸同志回东北工作。不久,金剑啸参与了中共哈尔滨市委创办的一个宣传抗日救国的油印小报。他和作家罗烽(曾任中国作家协会顾问)同志共同负责指导北满地区的革命文艺活动,举办了天马广告社。作家萧红(哈尔滨市呼兰已故上世纪30年代著名作家)女士和革命文艺作家侯小古(哈尔滨进步组织口琴社副队长,1936年被敌人杀害)等左翼作家都曾做过他的副手。1933年5月,中共满洲省委宣传部出刊的省委机关报《满洲红旗》(后改名《东北红旗》、《东北人民革命报》),金剑啸为此报承担了大量的绘画任务。同年7月,创建抗日团体星星剧团。萧军、萧红、舒群、罗烽、白朗等人都参与了剧团的演出和工作。1933年7月,金剑啸在伪满洲国政府机关报《大同报》的副刊上创办了“夜哨”文艺周刊,发表了许多揭露日伪统治黑暗的作品,连续办了23期。1934年1月,地下党组织通过关系在哈尔滨《国际协报》副刊上办了个名叫“文艺”的周刊,金剑啸在上面发表了许多作品,用曲折暗示的笔法,唤醒民众的爱国热忱。1934年12月,金剑啸通过关系进入日本人办的“大北新报画刊社”并任编辑。他用笔名巴来发表揭露反动派反动统治的文章。1935年春他和其他进步青年在道里中国四道街(今西四道街)创办了“哈尔滨口琴社”,团结和吸引一批文艺青年和爱国志士。在1935年的初冬,在中东铁路俱乐部(现在的哈铁文化宫)举行了首次口琴音乐大会。终场曲目最精彩的叫《沈阳月》,队员们演奏以“9·18事变”为背景的音乐,揭露了敌人残酷烧杀抢掠的侵略罪行,奏出了东北同胞誓死不当亡国奴的钢铁意志。

1935年5月,经满洲省委同意,由罗烽、白朗推荐,金剑啸去省会齐齐哈尔,主编《黑龙江民报》副刊。创办了《芜田》副刊,又增辟了《艺文》周刊和《涟漪》旬刊。在齐齐哈尔,金剑啸不顾日伪军的盯梢和抓捕“政治犯”、“思想犯”的异常险恶环境,先后发表了剧本《车中》、小说《瘦骨头》、《王二之死》。

金剑啸的活动引起了日伪特务机关的注意,该报社将他辞退。1936年4月,金剑啸重回《大北新报画刊》担任主编。5月1日,还刊登了纪念特刊,把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东北抗日联军袭击兴京县城,蒋介石围剿工农红军等消息,以诗、文、照片和漫画等各种形式向读者介绍。

1936年6月13日下午,日伪军在东北收捕革命党人,金剑啸是其中一个。当时他正在家里创作讽刺连环画《差不多》,突然3个日本便衣特务闯进家门,然后把他关押在日本总领事馆特务机关的地下室(现火车站红军街哈尔滨铁路公安处)。敌人得知他就是齐齐哈尔《民报》副刊的巴来,6月20日又把他押送到齐齐哈尔监狱的地牢,严刑拷打他:让他坐老虎凳,灌辣椒水,把他吊起来头朝下,皮鞭抽打他,无所不用其极。

1936年8月15日上午10时,金剑啸被伪第三军管区军法会秘密处死。临刑前金剑啸来不及与妻子告别,没有给妻子和女儿留一句遗言,就从容就义,时年仅26岁。萧红听说自己的师长、战友壮烈牺牲的消息后,满怀深情地写了一首悼念金剑啸的诗《一粒土泥》。

金剑啸著述除了东北抗联战歌、长篇叙事诗《兴安岭的风雪》外,还有小说《云姑的母亲》、《夏娃的四个儿子》,剧本《海风》、《黄昏》、《母与子》、《幽灵》,散文《企望》、《致词》及漫画、连环画等。他的作品由后人辑成《金剑啸诗文集》,于1981年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标签: 金剑啸

更多文章

  • 崔涂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崔涂

    崔涂[唐](约公元八八七年前后在世),字礼山,善音律,尤善长笛,唐朝江南人,今浙江桐庐、建德一带,唐末诗人,生卒年、生平均不详,约公元八八八年前后在世。唐僖宗光启四年(888)进士,《全唐诗》存其诗1卷。他写的最有名的一首诗是《除夜有怀》。中文名:崔涂外文名:CuiTu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今

  • 杜锡珪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杜锡珪

    杜锡珪(1874-1933),字慎丞、慎臣,号石钟,福建闽县(今福州市区)人。民国海军将领、政治家、军事家,直系军阀。毕业于江南水师学堂,曾率海军舰队镇压武昌起义,后来率领舰队在九江起义,投靠革命军。1923年,出任海军总司令,封将军府瀛威将军。1925年,出任海军总长。1926年,曾代理国务总理并

  • 沈家祥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沈家祥

    沈家祥(1921年11月11日—2015年7月30日),江苏扬州人,早年留学英国,1949年获伦敦大学理学博士学位。中国工程院院士,药物化学家,著名制药工程专家。首创催化氧化法生产关键中间体并大幅改进流程;成功合成生产结晶维生素A醋酸酯和D;指导多种甾族激素类药物的合成和投产;研究雌性酮全合成成功、

  • 石筱山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石筱山

    石筱山(1904—1964年),原名瑞昌,字熙侯。江苏无锡人。中国医学界最著名的骨科专家,江苏无锡人。早年学医于上海神州中医专门学校,后随父从医,在继承家传治伤经验基础上,努力钻研,医术日精,以善治骨折伤痛远近闻名,创石氏伤科一大流派。中文名称:石筱山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江苏无锡出生日期:1

  • 王序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王序

    王序(1912.3.8-1984.2.10),出生于江苏无锡。药物化学家。1951年加入九三学社,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35年沪江大学化学系毕业。1940年获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历任浙江大学教授,北平研究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教授,北京医学院药学系主任

  • 邹荻帆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邹荻帆

    邹荻帆(1917—1995),湖北天门人,当代诗人和翻译家。出生于湖北蒲圻(现赤壁市)。早年就读于湖北省立师范学校,1936年发表长篇叙事诗《做棺材的人》和《没有翅膀的人们》。1938年后在武汉等地从事抗日救亡运动,曾与穆木天、冯乃超等创办《时调》诗刊。1940年入重庆复旦大学学习,以后做过中学教师

  • 孟昭英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孟昭英

    孟昭英(1906.12.24-1995.2.25),出生于河北乐亭。电子学家、物理学家。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0年加入九三学社。1928年毕业于燕京大学。1933年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攻读研究生,1936年获博士学位,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91年捐

  • 韩儒林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韩儒林

    韩儒林(1903—1983)中国历史学家,蒙古学家。河南舞阳人。九三学社社员,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后赴比利时、法国、德国留学。1936年回国。曾任燕京大学、辅仁大学讲师,华西大学、中央大学教授。建国后,历任南京大学教授、历史系主任,内蒙古大学教授、副校长,国务院

  • 傅大庆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傅大庆

    傅大庆(1900-1944)江西临川上顿渡人。男。中共党员和革命先烈。著名作家戴晴之父。1944年被日本逮捕并下落不明。直到1946年1月,叶剑英代表中共参加军调处执行部来到北平,派李克农调查此事,才证实傅大庆已在抗战胜利前夕被日本帝国主义残酷杀害。中文名:傅大庆国籍:中国出生地:江西临川上顿渡出生

  • 丁道衡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丁道衡

    丁道衡是白云鄂博铁矿的发现者,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者。当年他发现白云鄂博铁矿时年仅二十八岁。丁道衡是著名的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九三学社重庆分社第二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也是贵州省第一位九三学社社员。中文名:丁道衡国籍:中国出生地:贵州省织金县出生日期:1899逝世日期:1955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