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学通,国际关系理论家,清华大学首批文科资深教授,俄罗斯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世界和平论坛秘书长,兼任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中华美国学会副会长;2008年被美国《外交政策》杂志评为全球百大知识分子之一,2011年出版AncientChineseThought,ModernChinesePower并创建道义现实主义理论,2014年至2017年为爱斯唯尔高被引学者中唯一的政治学学者。阎学通主要关注大国崛起、国际形势发展、中国对外政策、国际关系理论、科学研究方法,以及中国古代政治外交思想。
基本资料
中文名:阎学通
国籍:中国
出生地:天津
出生日期:1952年12月7日
毕业院校: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学位/学历:博士
职业:教育工作者
专业方向:国际关系
代表作品:国际政治与中国
性别:男
人物经历
1952年,阎学通出生于天津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1978年,被黑龙江大学英文系录取。
1986年,毕业于国际关系学院,获国际政治学硕士学位。
1992年,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政治学博士学位。
1982年9月至2000年6月,在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历任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对外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副主任、主任等职。
2000年,调入清华大学。
2018年1月,入选清华大学首批文科资深教授。
主要成就
阎学通科研成就
学术观点
1.坚持以现实主义的国家利益为出发点
1997年出版的《中国国家利益分析》是首部关于中国国家利益的著作:提出国家利益是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共享的利益,因此没有阶级性,建立以效用分析法判断国家利益优先次序的分析框架,为中国外交决策以意识形态为原则向以国家利益为原则转型提供了理论依据。
2.建立道义现实主义理论
该理论借鉴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中的政治决定论观点,将国际体系领导国的政治领导类型作为解释领导国战略取向、实力对比变化、国际格局转化、国际规范演变以及国际体系转化的核心变量。该理论以对内负责和对外讲信誉作为道义的标准,并依据这个标准将体系领导国进行类别划分。该理论认为软实力的核心是具有操作性功能的政治实力而非资源性的文化实力。该理论突破了国际关系理论分为三个层次的局限性,首次将三个分析层次(个人、国家和体系)串联起来。该理论认为,由于国家道义和国际关系理论都是普世性的,因此道义现实主义不属于“中国学派”且“中国学派”是无法形成的。
3.提倡科学研究方法和预测
阎学通认为,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两者都属于科学领域,因此两者的共性在于科学性,而科学性的本质是观点逻辑自洽、可检验和可用于预测。他出版《国际关系研究实用方法》《国际关系研究实用方法案例选编》《中外关系定量预测》《历史的惯性》等著作;成功预测了1999年李登辉公开台独政策,2000年陈水扁当选、2004年陈水扁连任以及2016年蔡英文当选;依据惯性原理,预测到2023年,中国将成为超级大国、世界形成中美两极格局,英国退出欧盟、德国成为欧洲主导国,俄罗斯失去第二军事大国地位,日本仅为地区性大国,巴西成为南美主导国,印度与中国实力拉大。
科研获奖
学术贡献
2003年,起举办国际关系研究方法暑期班,推广科学研究方法。
2005年,创办《国际政治科学》,推广实证研究成果。
2006年,创办TheChineseJournalofInternationalPolitics,推动国际关系研究的国际化。
2008年,创建中国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术共同体年会。
2018年,创建政治学与国际关系教学共同体。
学术著作
阎学通人才培养
培养理念
2015年阎学通接受清华大学《新清华》的采访时表示:真正的大学教育是启发式教育,是让学生在了解多种思想和观点的基础上,形成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清华学生的学习能力非常强,应该给予他们更大的自主选择权。”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阎学通把这种思想贯穿于课堂之中,“对某一问题的理解,我会把不同学者、流派,包括我自己的观点全盘托出。但我不会告诉学生哪一种观点是正确或是错误的,他们需要自己做出判断。”同时,阎学通通过深入分析国家利益,让学生们切实体会到党和国家对个人的重要性,从而培养情感、塑造认同。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阎学通也十分注重启发学生的独立思维。为了做到这一点,他经常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他认为头脑风暴、思想撞击,不但有助于学生提高认识能力,也有助于教师自身的提高。“研究社会科学,更多需要的是一种毅力。研究者应该数十年坚持不懈地钻研一门学问,所以我希望同学们能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对事业、对家庭、对集体、对社会、对国家承担起一定的责任。‘为人’是一辈子的学问,也是人生最重要的课程。”
培养成果
1999年,阎学通支持的《国际形势与台湾问题》获北京市优秀报告一等奖。
2007年,阎学通支持的《国际关系分析》课程获国家精品课称号。
2007年,阎学通支持的《国际关系研究实用方法》(第二版)获准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教育部研究生推荐教材,2008年获评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2008年,阎学通支持的《中国崛起国际环境》获北京市优秀报告一等奖。
2008年,阎学通支持的《国际关系分析》获评教育部“国家精品课程教材”,2011年获评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阎学通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截至2020年5月,阎学通担任世界和平论坛秘书长,兼任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中华美国学会副会长;曾任中日21世纪友好委员会委员、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中国联合国协会理事、中国人民外交协会理事、中国军控与裁军协会理事、中国国际关系研究会理事、中美友好协会理事、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和学术交流基金会理事、中国亚太学会理事、亚太安全合作理事会中国委员会委员、国防大学兼职教授、国家安全委员会高级研究员;《世界经济与政治》、《欧洲研究》、《东南亚研究》、《当代世界》、(韩国)TheKoreanJournalofDefenseAnalysis、(美国)JournalofChinesePoliticalScience杂志的学术委员。
人物评价
一个执著于科学研究国际关系的学者,一个将追求知识和真理视为自己最大乐趣的教师,一个时刻关注祖国命运的知识分子。他经历过黑龙江建设兵团的磨练,铸造了自己应对困难的性格,他也经历了学术上的艰难开拓,开创了在中国国际关系领域研究科学化的道路。(清华大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