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廖祥忠

廖祥忠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004 更新时间:2023/12/13 5:19:15

廖祥忠,男,祖籍湖北荆门,江西永修人,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我国数字媒体艺术学科创始人。致力于数字时代新兴交叉学科的实践与探索,主持创建了数字媒体艺术本科专业及硕士博士培养点,为互联网时代我国的数字媒体艺术、艺术与科学、数字内容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传媒高等教育改革开拓者。提出并践行“系统治理、创新驱动、交叉融合、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潜心于大学治理,大刀阔斧地实施系列重大改革,着力建构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党和国家所需的“弘道崇德、经世致用”的新时代传媒人才。新文科建设的重要推动者。提出“人文为体、科技为用、艺术为法”的数字时代教育理念,倡导并探索科技与人文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之路,致力于复合型人才培养。现任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外事委员会委员,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

基本资料

中文名:廖祥忠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湖北荆门

毕业院校:中国传媒大学

职业:教育工作者

出生地: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

人物履历

曾任中国传媒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兼科学艺术系系主任、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现南京传媒学院)副院长、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院长、艺术学部学部长、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等职。

2018年3月,任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2020年9月,任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校长。

现任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

担任职务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外事委员会委员

社会任职

中国文联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学科评议组成员

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副组长

教育部“动画、数字媒体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

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第八届教育部科技委脑科学与认知科学专门委员会副主任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科学技术委员会战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第一届全国艺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副主任

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美术家协会动漫艺术委员会副主任

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务委员

《现代传播》编委会主任、《当代电影》编委会主任

中国传媒大学校友会会长

担任过中国广播电视“星光奖”评委、国家“五个一工程”奖评委、中国动画“美猴奖”评委、中国美协全国美术作品展评委会评委、四川国际电视节“金熊猫奖”动画国际评委会主席、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动画国际评委会主席、第八、九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副主席,2022电影频道“星辰大海”青年演员优选计划评委。

研究方

数字媒体艺术、高等教育与大学治理、媒体融合与传播

主要成就

面向高等教育与传媒业态双重变革的战略机遇,提出从传统高等教育向未来高等教育跨越、从传统传媒教育向智能传媒教育跨越、从中国一流学科高校向世界一流跨越的“三个跨越”战略任务。

立足学校特色优势,凝练出“弘道崇德、经世致用”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六位一体”的办学理念。系统建立起“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结构,提出“上手快、筋骨壮、后劲足”的传媒人才培养要求。大力推进系列重大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主动对接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坚持服务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国家重大战略,凝练“忠诚、自信、包容、竞先”的中传文化基因,致力于培养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国际视野、能够驾驭数字媒体的新时代高层次传媒人才。

大力推动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实施“四个一批”专业建设和“五个一流”教育质量提升工程,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瞄准智能传媒发展方向,全面优化传媒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体系,健全人才培养支撑体系,科学布局“课程地图”,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与教学管理队伍,全力打造高水平本科教育。

积极倡导数字时代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从德国波兹坦大学引入“设计思维”训练体系,并付诸实践,建立中国传媒大学设计思维学院,将设计思维训练纳入通识教育体系,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勇当艺术类招生考试改革排头兵。以文化为基,重点考查考生的“文史哲”文化素养,全面提升考生的文化底蕴。以开辟“绿色通道”为亮点,提前跟踪锁定优质生源。以创新艺考程序为手段,确保考试公平公正。为全国本科艺术类考试招生改革先行先试,树立标杆。

全面实施研究生培养综合改革系列重大举措。布局实施从硕士到博士的招生、培养、导师评聘、质量监控、毕业标准等全流程改革,对研究生培养体系进行脱胎换骨式的彻底再造。全面推行招生改革,重点考查考生人文素养和学术写作能力;推行博士候选人资格考试和硕士生基本文献考试;建立分级分类、多元立体的导师评价标准体系;构筑全方位各环节研究生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研究生培养质量得以大幅度提升,研究生面貌焕然一新。

建立人才“评价、培育、保障”三大体系。坚持破“五唯”、立“多维”,创造性构建以“代表作+贡献度+主观评价”十字方针为核心的人才评价体系;点线面相结合、立体化、相对完善的人才培育体系,建立健全高质量的人才服务保障体系。

构建高质量党建工作体系。创造性提出“保持上热、加热中温、解决下凉”十二字方案,构建“三根柱子立党建”立体式特色党建工作体系,努力践行“以高质量党建促进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实现党委部署和学校方方面面工作的一体贯通,为高校党建创新贡献智慧。

着力破解体制机制障碍。全面推动综合改革,统筹推进机构设置与管理机制体制改革、科研机制改革、合同管理改革、工程质量管理改革,布局校园安全体系建设、信息化建设,实施美丽校园提升工程,系统化构建学校高质量发展保障体系。

着力打造新时代中传文化。倡导“团结紧、严肃活泼”的工作氛围,培育独具特色的“研而优则研、教而优则教”的人才生长文化沃土,营造“凝心聚力、高歌奋进”的新时代中传校园文化,实现学校事业跨越式发展。

学术研究

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等课题20项,共发表高水平论文40余篇,参与出版专著及教材10余部。所主持项目《构建多元“协同创新”生态体系的新媒体人才培养模式》,获北京市第七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数字艺术论》荣获北京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第五届全国广播电视学术著作评选一等奖。论文《从媒体融合到融合媒体:电视人的抉择与进路》获北京市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著作或论文

出版单位

时间

《数字艺术论》(上、下)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6年1月

为新媒体》

《现代传播》

2008年10月

《数字媒体时代动漫的发展趋势》

《求是》

2010年7月

《未来传媒:我们的思考与教育的责任》

《现代传播》

2019年3月

《从媒体融合到融合媒体:电视人的抉择与进路》

《现代传播》

《新华文摘》全文转载

2020年1月

《媒介与社会同构时代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必须着力解决的三大问题》

《现代传播》

《新华文摘》全文转载

2021年1月

《视频天下:语言革命与国际传播秩序再造》

《现代传播》

《新华文摘》全文转载

2022年1月

廖祥忠教授代表作一览

代表作:专著《数字艺术论》(上、下)

作为我国数字艺术领域的理论开山奠基之作,荣获北京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第五届全国广播电视学术著作评选一等奖。

代表作:论文《何为新媒体》

2008年,在移动互联网尚未问世,新媒体尚未勃兴、学界业界对新媒体概念争论不休之际,论文《何为新媒体》以前瞻性眼光厘清了“何为新媒体”这个重大问题,并预言以手机为视听终端的移动互联网未来将脱颖而出,新媒体走向融合、走向体验已成为不可阻挡之势。

文中预言,“无需更多的历史考察就可以断定,未来新媒体将是‘以数字媒体为核心’的‘融合、融合再融合’即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三网融合、有线网与无线宽带网融合。无论是政治经济、技术还是艺术、业界、市场,未来媒体的新主宰,已经无可争辩地出现了趋向于‘移动多媒体’的强劲态势,我们有理由相信,以‘数字媒体’为核心,以网络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在激烈的媒体竞争过程中必将脱颖而出,成为无与争锋的万能媒体终端,并引领时代潮流奔涌向前。”

代表作:论文《视频天下:语言革命与国际传播秩序再造》

人类传播史上每一次语言革命的发生,都推动着信息传播秩序的演变。有声语言的发展型塑了人类文明的多元共生,文字语言的兴盛构筑了文明传播的区域体系,影视语言的滥觞孕育了工业时代的文化秩序,视频语言的崛起开辟着信息时代的开放格局。未来,基于智能VR的发展,人类将回归全感官的传播场景,在虚拟与现实同构的环境中超越时空藩篱和文化差异,进入一个“视频天下”的新秩序。

荣誉表彰

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被文化部评为“十一五”以来动漫产业优秀人才

入选“十年来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最具影响力”人物榜

中央宣传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

人物观点

人这一辈子,“必须知道自己到底有多优秀”!不去做,你怎么会知道?一个人原本是块璞玉,竟然被自己埋没。人生之憾事,莫过如此!希望你们在大学期间,丢掉狭隘、丢掉短视、丢掉懦弱、丢掉急躁、丢掉拖沓,收获坚守、收获格局、收获志趣、收获自觉、收获知性和血气。——2019年9月开学典礼《你必须知道自己有多优秀》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一个人的本事,就藏在他读过的书里,垒起你未来人生高度的,就是你曾经读过的一本本书。时代呼唤读书人!一个人生命质量的提升,要靠读书来突破!每一个不曾阅读的日子,都是对大学时光的辜负!——2020年9月开学典礼《好好做个读书人》

世界正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奔向变幻莫测的明天。人类的知识体系、生存法则、伦理原则、认知和改造自然的方式,都在发生深刻变化!人类社会正在进入巨变期。莫让算法夺去你的灵魂、莫让芯片取代你的心灵、莫让浮云遮蔽你的眼睛,做光明、美好、温暖的传媒人!——2021年6月毕业典礼《同学们:人类社会正进入巨变期,你准备好了吗》

大学的使命就是坚持追求真理、礼赞人性光辉,在后人类时代守护人类存在的价值。大学的价值,是在狂风骤雨般的物欲纷扰中,为一群有志青年提供一张安静的书桌,让他们在这段美好却又转瞬即逝的金色时光里塑造人格、找到自我,学会研究、认知世界,打好人生底色。——2021年9月开学典礼《大学是什么》

天降大任,必先承重。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那首流传千古的《定风波》告诉我们,面对喧闹世界,要安顿身心徐前行;面对坎坷山路,要轻装上阵快意平生;面对易变世事,要聚散随缘达观自在。哪怕处在人生的“萧瑟处”,仍能静心感受晚风拂柳、山外青山,风雨无阻定风波!——2022年6月毕业典礼《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我们无法选择时代,但时代选择了我们!从古至今,许多伟大的奇迹都以看似“不可能”的方式开场。我相信,手持灯盏者,不惧暗夜风霜;奋力追光者,终将光芒万丈。从今天起,你们在这里的每一次刻苦训练,每一次认真思索,每一次奋笔疾书,都可能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化作人生的高光,融汇成报国的能量。——2022年9月开学典礼《视频天下时代的你:为未来而来!》

标签: 廖祥忠

更多文章

  • 王坤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王坤

    王坤,男,汉族,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文名:王坤国籍:中国民族:汉族性别:男王坤,男,汉族,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 王广发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王广发

    王广发,男,汉族,现任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成员。中文名:王广发国籍:中国民族:汉族职业: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性别:男职务: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呼吸内科主任1981年9月-1987年7月北京医科大学医学系,获医学学士学位。1995年12月-1996年

  • 王宁利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王宁利

    王宁利,男,汉族,1957年5月出生于青海西宁,眼科学与耳鼻咽喉科学专家,国际眼科学院院士,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教科卫体委员会委员,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主任,北京市眼科研究所所长,首都医科大学眼科学院院长、主任医师,国家眼科诊断与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宁利于1992年从中山

  • 王建军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王建军

    王建军,男,汉族,1961年11月出生,内蒙古赤峰人,1984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7年8月参加工作。研究生学历,管理学博士。现任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中文名:王建军国籍:中国民族:汉族籍贯:内蒙古赤峰出生日期:1961年11月毕业院校:华

  • 王贵齐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王贵齐

    王贵齐,男,1963年生,黑龙江省人,中国医学科学院博士生导师。1986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1996年获北京医科大学肿瘤学博士学位,1998年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现任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港澳台侨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学科学肿瘤医院内镜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中文名:王贵齐国籍

  • 王秋菊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王秋菊

    王秋菊,女,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行政副主任,全军耳鼻咽喉研究所所长,973项目首席科学家,耳内科临床诊治与聋病遗传学专家,国家耳鼻咽喉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中文名:王秋菊教学职称:教授临床职称:主任医师执业地点:解放军总医院性别:女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主编或

  • 王贺胜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王贺胜

    王贺胜,男,汉族,1961年6月生,河北清苑人,天津医学院公共卫生专业大学本科毕业,南开大学在职研究生学历,法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8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4年8月参加工作。现任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局长、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兼),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 王笑频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王笑频

    王笑频,女,汉族,1963年出生,籍贯辽宁,198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7年参加工作。在职研究生学历,工商管理硕士(EMBA)。现任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教科卫体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党委书记。中文名:王笑频外文名:WangXiaopin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日期:1963年毕业

  • 方向明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方向明

    方向明,女,汉族,1966年10月生,浙江宁波人。1993年12月加入九三学社。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副会长。九三学社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现任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浙江大学医学院副院长,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城站院区麻醉科主任,浙江省

  • 巴桑卓玛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巴桑卓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