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旭,男,1954年2月11日出生于中国湖北省武汉市。中国共产党员,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基本资料
中文名:杨旭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日期:1954年2月11日
职业: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人物经历
1995-2001年:华中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环境卫生专业医学博士学位
1987-1988年:同济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环境卫生专业医学硕士学位
1977-1982年:同济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公共卫生专业医学学士学位
2004-2005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CenterforAdvancedBionanosystems博士后
1992-1993年:丹麦奥尔胡斯大学环境医学所室内空气质量研究组访问学者
1991-1992年:四川外语学院“国家公费出国留学预备人员培训班”学员
1990年3-12月:武汉市科技干部进修学院“武汉市第八期EPT英语培训班”学员
1987年9-10月:WHO/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室内环境污染研究讲习班”学员
2007年至今: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遗传调控与整合生物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环境生物学评价与分子机制研究学科组组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桂苑名师
2004-2007年: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教学副院长
2003-2004年: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系:教授,系主任
2000-2003年: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环境科学实验室:教授,室主任
1995-1999年:香港科技大学安全及环保处:项目科学顾问
1992-1993年:丹麦奥尔胡斯大学环境医学所室内空气质量研究组:访问学者
1982-1999年:武汉市卫生防疫站环境卫生科:卫生医师;主管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
2011年日至今:TheISIAQAcademyofFellows(FormerInternationalAcademyofIndoorAirScience国际室内空气科学院Fellow)
2010-2013年:MemberofInternationalSocietyofIndoorAirQualityandClimate(ISIAQ)12/8/2010-12/7/2013(国际室内空气质量和气候学会会员)
2008-2012年:中国环境科学会室内环境与健康分会执行理事长
2003-2013年:湖北省预防医学会环境卫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007-2012年:中国环境科学会环境医学与健康分会委员
2007-2012年:中国预防医学会环境卫生学分会委员
2011-2013年: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活性氧生物学效应专业委员会委员
2007-2012年: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中心《生态毒理学报》编委~副主编
2003-2012年:中华预防医学会《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常务编委
2009-2012年:北京市预防医学研究中心《毒理学杂志》编辑委员
2000-2010年: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卫生工程学杂志》常务编委
2005-2008年:中国环境科学会室内环境与健康分会副理事长
2003-2008年:中华预防医学会卫生检验学分会室内空气质量学组副主任委员
1998-2003年:中华预防医学会卫生检验学分会室内空气质量学组委员
1998-2003年:中华预防医学会湖北省分会5-6届理事
1996-2003年:中华预防医学会武汉分会理事
1995-2000年:武汉市卫生局学术委员会委员
1991-2000年:武汉市卫生防疫站学术委员会委员
其他会员资格:武汉市欧美同学会会员;湖北省侨联委员;华中师范大学侨联副主任委员
主要贡献
(1)实用新型名称:DNA-蛋白质交联定量检测试剂盒
设计人:刘英帅、鲁志松、杨旭
专利号:ZL200420111383.1
(2)发明名称:蛋白质羰基含量检测试剂盒
发明人:段丽菊、杨旭
专利号:ZL200510018152.5
(3)发明名称:标准气态甲醛动态染毒装置
发明人:乔永康、严彦、丁书茂、袁均林、杨旭
专利号:ZL200610019750.9
(4)发明名称:声学传感器小鼠哮喘模型体征监测装置
发明人:严彦、杨旭、吴凯、曹毅、乔永康
专利号:ZL200510019571.0
(5)发明名称:一种测定丙酮酸脱氢酶系活性的分光光度法
发明人:袁均林、何亚辉、贺红武、丁书茂、杨旭
专利号:ZL200710051275.8
(6)发明名称:亚硝基硫醇的可见光定量检测试剂盒
发明人:曹毅、杨旭、王昆、丁书茂、袁均林
专利号:ZL200810197378.X
(7)实用新型名称:30立方米可控通风生物学实验舱
设计人:杨继红、潘小川、杨旭、张喆
专利号:ZL200920288866.1
(8)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名称:室内生物安全评价系统V1.0
设计人:杨旭、彭文辉
专利号:2010SR035159
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室内空气中甲醛的卫生标准(第一起草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居住区大气中臭氧卫生标准(第一起草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室内空气中臭氧卫生标准(第一起草人)
2006年:高科技产品:“1立方米智能小型环境气候舱”(第一作者)
获四部委“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编号:2006GRD10009)
1994年:国家法规:“国标GB11661-89:焦化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第二起草人)
已经被国家标准化委员会采用,并于1990年1月向全国颁布实施
2003年:行业法规:“木质板材中甲醛的卫生规范”(第一起草人)
被中国卫生部采用,并于2001年10月向全国颁布实施
1999年:高科技产品:“60升小型环境测试舱”(第一发明人)
转让给武汉宇信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成批生产
2012年《中国室内环境与健康研究进展报告201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年1月第1版(副主编)第4章:室内污染物的健康影响(作者:丁书茂、杨旭)
2011年《建筑室内生物污染控制与改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年1月第1版(副主编)
2009年《自杀及其预防与干预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第1版(参编)pp185-193
2008年《现代环境卫生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7月第2版(参编:主编第20章)
2004年《环境卫生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参编:独著20章)
2005年《毒理学辞典》,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参编)
2005年《室内建筑装饰装修材料与健康》,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4月第1版(副主编)
2005年《居室环境与人体健康》,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2月第1版(参编)
2003年《室内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年第1版(副主编)
2002年《室内空气污染监测方法》,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年第1版(参编:独著第2章)
1998年《洪涝灾害防病防疫手册》,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第1版(主编)
获奖记录
科研成果获奖:
1项目“室内空气污染物甲醛卫生学评价技术基础和应用研究及相关产品开发”(第一获奖人)获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编号:2007J-259-2-059-051-R01)2007年(杨旭、丁书茂、彭文辉、彭光银、郑柏昭、李鸿飞、潘涵、袁均林、陈文革、严彦)
2项目“建筑装饰材料和室内产品卫生学评价方法的研究和小型环境气候舱的研制”(第一获奖人)获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编号:2003J-218-2-072-059-R01)2003年(杨旭、李燕、陈文革、陈丹、曾庆祥、包克光、杨爱荣、李汉珍、于建、李国强、黄俊铭、魏方、王戎、严彦、刘杰、李睿、王光学)
3项目“1立方米小型环境气候舱的研制和应用”(第一获奖人)获武汉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编号:2006J-147-3-092-046-01)2006年(杨旭、彭文辉、丁书茂、彭光银、郑佰昭、潘涵、陈文革、魏方、孙芳)
4项目“室内空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及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基础研究”(第二获奖人)获天津市自然科学奖三等奖(个人证书号:2007ZR-3-013-R2;学校证书号:2007ZR-3-013-D2)2007年(袭著革、杨旭、徐东群、张华山、丁书茂、曹兆进、杨丹凤、彭光银、杨玉花、李长明、张伟、刘焕亮)
5项目:“1立方米智能小型环境气候舱”(第一获奖人)获四部委“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编号:2006GRD10009)(杨旭、彭文辉、丁书茂、彭光银、郑佰昭、潘涵、陈文革、魏方、孙芳)
6项目“绿色建筑室内环境控制与改善技术”(第二获奖单位;第三获奖人)获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编号:2007-3-6302)2007年(韩继红、李景广、杨旭、张寅平、张彩云)
教研成果获奖:
1项目“高师生物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与中学生生物创新实践的研究”(第一获奖人)获华中师范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编号:2008013)2008年(杨旭、崔鸿、艾燕、袁均林、丁书茂)
2项目“高师生物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与中学生生物创新实践的研究”(第一获奖人)获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编号:2009040)2009年(杨旭、崔鸿、艾燕、袁均林、丁书茂)
3项目“‘化学生物学’交叉复合研究性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第五获奖人)获华中师范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编号:)2008年(万坚、刘德立、刘建清、杨光富、杨旭)
4项目“‘化学生物学’交叉复合研究性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第五获奖人)获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编号:2009036)2009年(万坚、刘德立、刘建清、杨光富、杨旭)
工作考核评比:
2011年度:华中师范大学“桂苑名师”(华中师范大学)
2011年度:华中师范大学“科研园丁”称号(第十一届)
2011年度:华中师范大学“博雅计划”优秀指导教师(华中师范大学)
2010年度:华中师范大学年度履职考核“优秀等次”
2009年度:华中师范大学年度履职考核“优秀等次”
2009年度:湖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老师(湖北省学位委员会,湖北省教育厅)
2008年度:华中师范大学教学工作优秀奖二等奖(2006-2007)
2008年度:华中师范大学年度履职考核“优秀等次”
2007年度:华中师范大学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指导老师(证书编号:07019)
2007年度:华中师范大学年度履职考核“优秀等次”
2006年度:湖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工作者(湖北省教育厅)
2006年度: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一等奖指导老师(湖北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
2006年度:湖北省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三项)指导老师(湖北省教育厅)
2006年度:华中师范大学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三项)指导老师
2006年度:华中师范大学“科研园丁”称号(第八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