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人物专题>崔鸿

崔鸿——北魏史学家,第一个为少数民族政权写史的人

崔鸿

崔鸿的资料

  姓名:崔鸿

  别名:字彦鸾

  国籍:中国北魏

  民族:汉族

  职业:史学家

  出生地:东清河鄃(今山东夏津县)

  出生日期:478年

  逝世日期:525年

  成就:《十六国春秋》

崔鸿的介绍

崔鸿的家世背景,不但富于史学的传统,而且其高门大姓的出身,更是为其成书提供了优越条件。北魏时期,崔氏为北方第一流的高门大族。崔鸿的伯父崔光是拓跋王朝倚重的元老重臣,也是北魏重要的史学家。从30岁起任著作郎,参与修撰北魏国史,到73岁病故,崔光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史职,这或许影响到了崔鸿的史学撰述。崔鸿自身亦富有才学。《魏书》称其“少好读书,博综经史”,以才学闻名于洛阳。他一生,历仕孝文、宣武、孝明三朝,仕途相对平坦,职事之余,被委以史任。北魏孝文帝太和二十年(496年),崔鸿被拜为彭城王国左常侍,开始了其政治生涯。宣武帝景明三年,迁员外郎,兼尚书虞曹郎中,敕撰起居。又迁给事中兼祠部郎,转尚书都兵郎中。永平初,徙三公郎中,加轻车将军,又迁员外散骑常侍,领郎中。延昌四年(515年),迁中散大夫、高阳王友,又为司徒长史。

正光三年(520年),加前将军,参修孝文帝、宣武帝起居。正光五年(524年),以本官修缉国史。孝昌初,拜黄门侍郎,寻加散骑常侍、齐州大中正。

从景明元年(500年)开始,崔鸿便开始搜集十六国的旧史及其他资料。由于当时北魏刚迁都洛阳不久,各种书籍“率多分散”,他不得不“求之公私,驱驰数岁”,做到详细占有材料。为了抄录、搜集史料,他几乎竭尽了家产和俸禄,有时甚至没有买纸的钱,可见他是在生活清苦的情况下从事著述的。到正始三年(506年),《十六国春秋》初稿已基本完成,但为了撰写最后的5卷“蜀录”,他四处访购常璩所撰记载蜀国历史的《蜀书》,但久求不得,为此他又一直耐心等待了近20年,直到得到此书,才补写了最后5卷。由此也可见作者著述之严谨。这样,直到正光三年(522年),《十六国春秋》才最后完成。正光五年(524年),崔鸿伯父崔光病危。崔光掌修北魏国史多年,但他认为本朝历史不是本朝人所能修成的,史官只需记录时事,编著卷目,便算尽责了。所以直到他临终前,魏史仍“阙略尤多”。崔光把修撰国史的希望寄托于崔鸿,对鸿表示“群才非君莫可”,并向孝明帝推荐了崔鸿。崔鸿受诏撰修国史,可惜他不幸染病,第二年便病逝了。死时崔鸿年仅48岁。

崔鸿是第一个为少数民族政权写史的人。他把十六国时期当作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把少数民族政权的历史提高到正史地位,并为此倾注了毕生心血,他的《十六国春秋》,不仅有宝贵的史料价值,而且在史学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开日后北魏史、辽金史、元史、清史之先河,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象征。北魏崔鸿所著的《十六国春秋》,是研究十六国史的重要文献。目前所看到《十六国春秋》,是明万历年间出现的残本。《十六国春秋》散佚的时间,清代学者多有猜测。王鸣盛认为,“盖当五代及宋初而亡。”钱大昕认为,“宋人已无见此书者。”然王、钱二位均未做深入考证。其实,《十六国春秋》于宋时仍存。如北宋初编成的大型类书《太平御览》,即是抄录《十六国春秋》最多的一部类书。北宋中后期司马光编就的史学名著《资治通鉴》,亦大量抄录了《十六国春秋》的史料。在南宋还是可以找到《十六国春秋》存在的痕迹。如南宋初孔传的《东家杂记》提到,他读过《十六国春秋》。号称宋代四部目录书之一的《遂初堂书目》著录有《十六国春秋》。甚至明中期学者杨升庵也看到过《十六国春秋》,这比此后万历年间出现的《十六国春秋》残本要早。这说明到明中期,《十六国春秋》仍存在。《十六国春秋》是北魏崔鸿所撰的一部记述自西晋灭亡至北魏统一北方前,北方十六个政权兴亡历史的断代史。

有关“崔鸿”的历史故事

  • 南北朝崔鸿简介-南北朝崔鸿(北魏史学家)

    崔鸿简介:北魏史学家小编今天讲一位南北朝历史人物:南北朝崔鸿,历史上评为北魏史学家崔鸿,南北朝历史崔鸿是一位著名的风云人物。中文名:崔鸿,国籍:北魏,民族:汉族崔鸿(478年—525年),字彦鸾,齐州清河(今山东临清市东)人,北魏著名史学家。祖上曾徙居青州之时水(今山东淄博市临淄一带)、东清河鄃(今

  • 北魏大学者崔鸿有什么励志的故事

    崔鸿的故事崔鸿出生在齐州清河,也就是今天的山东省临清市。他是一个学者也是一个官员。崔鸿雕像崔鸿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自幼受到家族熏陶,所以他有相当不错的文学素养,小的时候便博览四书五经,礼仪春秋,知天文地理,通晓古今。崔鸿的故事可谓是一个传奇,在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家里大人谈论政事,他便旁听,时而还会

  • 北魏崔鸿墓志石碑是怎样的 崔鸿墓志书法赏析

    崔鸿墓志崔鸿生活在北魏年间,是个十分有名气的史学家,他出身自书香世家,从小就非常的聪慧好学,对历史类的书籍尤为喜爱,而他走入仕途之后曾经担任过兵部郎中、司徒长史以及黄门侍郎等职位,最终在525年的时候离开了人世,而他去世之后也被追封为镇东将军和青州刺史。而《崔鸿墓志》则是在他去世之后记载的一些关于他

  • 北魏史学家崔鸿生平事迹简介

    北魏崔鸿简介崔鸿是生活在北魏时期的人,他的老家在齐州的清河地区,祖辈人曾经在山东淄博地区、德州地区居住过,他出身自书香世家之中,父亲和爷爷都是有名气的学者,而崔鸿从小就喜欢读书,尤其对历史方面的书籍十分地感兴趣,在北魏时期进入仕途,担任过兵部郎中、司徒长史等职务,后来还担任黄门侍郎、散骑常侍等重要官

  • 西菱动力(300733)股东崔鸿钧质押600万股,占总股本3.15%

    西菱动力(300733)3月1日公开信息显示,股东崔鸿钧向喻英莲合计质押600.0万股,占总股本3.15%。质押详情见下表:截止本公告日,股东魏晓林已累计质押股份1070.0万股,占其持股总数的16.19%,股东喻英莲已累计质押股份550.0万股,占其持股总数的14.93%。本次质押后西菱动力十大股

  • 崔鸿泉——被需要也是一种幸福

    与其说疫情卷土重来,倒不如说它从未彻底离开。10月28日凌晨,离石区防疫警报拉响,在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人民有条不紊地将状态一键切换成“静默管理”,这已经是这个月第二次遭遇新冠病毒突袭。10月29日,崔鸿泉所在的社区招募志愿者,他看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就主动向社区报了名。可他其实

  • 崔鸿的为官之路与《十六国春秋》的史学研究

    从公元317年西晋南迁至公元439年北魏统一北方,在百余年间里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在以北方为主的广大地区群雄逐鹿,狼烟频起,割据势力迭兴迭灭,先后形成十几个政权,史称“十六国”时期。北魏史学家崔鸿所著的《十六国春秋》,记载的就是十六国此起彼伏极其混乱的一段时间的史事。崔鸿,字彦鸾,北魏东

  • 崔鸿简介 南北朝时期北魏著名史学家崔鸿生平

    崔鸿(478—525),字彦鸾,齐州清河(今山东临清市东)人,北魏著名史学家。祖上曾徙居青州之时水(今山东淄博市临淄一带)、东清河鄃(今山东夏津县)和南平原贝丘(今山东平原县恩城)。崔灵延之孙,崔敬友之子,鸿出身于书香世家。鸿“少好读书,博综经史”(《北史》本传,下引同)仕魏,历官尚书兵部郎中,司徒

  • 北魏时期文学家崔鸿的励志故事是怎样的?

    崔鸿是生活在北魏时期的人,他的老家在齐州的清河地区,祖辈人曾经在山东淄博地区、德州地区居住过,他出身自书香世家之中,父亲和爷爷都是有名气的学者,而崔鸿从小就喜欢读书,尤其对历史方面的书籍十分地感兴趣,在北魏时期进入仕途,担任过兵部郎中、司徒长史等职务,后来还担任黄门侍郎、散骑常侍等重要官职,关于这个

  • 崔鸿:第一个敢于为少数民族政权写历史的人

    崔鸿是生活在北魏时期的人,他的老家在齐州的清河地区,祖辈人曾经在山东淄博地区、德州地区居住过,他出身自书香世家之中,父亲和爷爷都是有名气的学者,而崔鸿从小就喜欢读书,尤其对历史方面的书籍十分地感兴趣,在北魏时期进入仕途,担任过兵部郎中、司徒长史等职务,后来还担任黄门侍郎、散骑常侍等重要官职,关于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