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倪正东

倪正东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096 更新时间:2024/1/17 10:01:41

倪正东,清科集团的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在过去十年多的时间里,他领导他的团队将清科集团建成了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创业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服务机构。他被称为“掌握中国创投市场最全面信息之人”,也被业界媒体誉为“中国创业投资界青年一代的代表人物之一”。

基本资料

名:倪正东

外文名:GavinNi

国籍:中国

出生地:湖南桃源

职业:CEO

毕业院校:湖南大学,清华大学

主要成就:清科集团的创始人、董事长兼CEO

社会成就

倪先生参与直接投资的公司超300家,其中已上市的公司包括奇虎360、爱康国宾、中曼石油、三夫户外、融360、尚德机构、复宏汉霖、博纳影业、泛生子生物、兆易创新等等。

倪先生目前担任中国证券基金业协会天使投资委员会委员、中国天使联席会秘书长、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理事、北京基金业协会轮值主席、清华企业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德商会会长、湖南总商会副会长、湖南省政协委员。作为股权投资行业的权威人士之一,倪先生还经常被邀请在国内外重要会议/论坛上就中国创业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现状、趋势等发表演讲。2010年,他被华夏时报和中国CEO俱乐部评为“2010年度中国十大杰出CEO”。

在创办清科之前,倪先生于1998年初创办了亚洲第一个创业计划竞赛--清华大学创业计划竞赛;倪先生还曾任清华大学科技创业者协会会长(1998-1999),并任多家知名专业杂志的主编、撰稿人。

倪先生是新经济、企业家精神和创业投资的传播者。他是多部著译作品的作者,主要有:《数字化商业》(合译,中国计划出版社,1998年)、《清华园中的创业蒙》(合著,中国改革出版社,1999年)、《风险投资浪潮》(编著,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年)、《把握浪潮规则》(RulingTheWaves,合译,中信出版社,2002年)。倪先生还应邀多次在硅谷、波士顿、巴黎、东京、香港、台北、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就中国的创业投资及科技产业发展发表演讲。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是为数不多同时应邀在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牛津大学和欧洲商学院等全球顶级高校演讲的中国人。

慈善义行

2019年12月17日,倪正东母校湖南大学捐赠一千万,设立“倪正东奖学金”、助力“湖南大学杰出青年教师奖”,支持母校“双一流”建设。校长段献忠出席活动并为倪正东颁发捐赠证书。校党委副书记陈伟主持捐赠仪式。

2021年4月22日,倪正东校友捐赠母校清华大学,用于支持校史馆改造以及增强学校在110周年之后向着世界一流大学前列迈进的信心与动力。清华大学校长邱勇,校党委书记陈旭,原校长孝文、大中,原校党委书记贺美英,副校长、教育基金会理事长斌等领导出席仪式,校党委副书记、校史编委会主任向波涛主持仪式。

成长历程

2001年,《中国创业投资与高科技》杂志组织了我国风险投资界老、中、青三代代表人物的评选活动,在这次评选中,当选我国风险投资业老一辈的代表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IDG全球高级副总裁熊晓鸽成为中年一代的代表,而青年一代的代表就是倪正东。倪正东平易低调,书卷气十足。他创办的Zero2ipo清科公司现已发展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创业投资增值服务机构。30出头的倪正东,既是公司创始人、CEO,也是国内创投行业巨大变化的见证人。

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倪正东说大学时代是人生中的黄金岁月,这个阶段培养出刻苦钻研的习惯,不怕竞争的韧劲,严谨又变通的思维方法,这些是成功成才必备的素质。“大学生的天职就是学习,大一到大三,把该读的书读掉,该掌握的知识都掌握好。那时是最好的读书时光!”18岁,倪正东收到的第一份“成年礼”是——“挫折”。这年夏天,他高考取得622分,却因填报志愿不当,与理想中的清华大学失之交臂,心情比较灰暗。在哥哥的鼓励下,倪正东到湖南大学力学系报到。入学第一天,他就在心里打定主意:四年后报考清华大学研究生,感受那里的学习氛围和思想方法,和第一流的老师、同学交流学习。

湖大92级迎新大会上,倪正东作为学生代表发言,他当众表达了自己的决心。在走下台阶那一瞬间,他对自己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心情很快平静下来,有了清晰的目标,接下去要做的就是安心读书。

上课倪正东总坐在第一排,给老师擦黑板。下了晚自习坚持收听英文广播,看英文版本的《简爱》和《飘》,早上六点宿舍铁门还锁着,他从三舍的墙头翻过去,书包里带着漱口杯和巾。在图书馆门前排队,占到一个位置再去洗手间收拾自己,去外面买几个馒头。东楼和北楼的小小教室,如今路过他还能清楚地记得曾属于自己的课桌。在当年,他算得上湖南大学最勤奋的学生之一。

因为一进校就定下考研目标,倪正东从大二就开始和导师接触了。没有什么机缘,全靠自己努力。大二的某天,倪正东看到中央电视台《十二演播室》节目,里面介绍了刚获得第二届全国十大青年科学家称号的杨卫教授。看完节目,倪正东就决定报考杨卫老师的研究生。脑海里有了这个念头,他就给杨老师写信,说明自己的情况和想法。后来他们一直有书信往来。杨老师虽然非常忙,仍然常来信鼓励、指导他。因为一直有的放矢地学习,临考反而不需要太多准备了。在大学时倪正东数学和英语基础一直比较好,他把主要精力放在专业课的复习上。成绩出来,350分,分数线是330多分。清华大学力学系允许—人报三个导师。倪正东报的是杨卫、郑泉水、扬藏珠,都是年轻又声望不低的。这次报考杨卫老师的考生较多,竞争比较激烈,面试之后,倪正东被录取了。

清华大学固体力学专业学术力量全国排名第一,从这个实验室申请出国的学生,绝对可以进全美前十名的大学。倪正东就这样把挫折化为动力,通过坚韧努力实现了自己的诺言。倪正东认为,大学生的天职就是学习,大一到大三,要把该读的书读掉,该掌握的知识都掌握好。那时是最好的读书时光!大四要进行社会实践,如果是书呆子,不懂与人沟通交流,不能为人提供有效信息就不能把自己所学转化为生产力。倪正东初中时卖过冰棒,在大学里卖过磁盘,从哥哥那里借的本金。他清楚地记得,那时一张磁盘卖12块钱。后来在清华学习时期,他卖学习用品,这些经历都成为他人生宝贵的财富。“到了清华才找到对手,同学都是各地来的高手。我的目标就是:无论在哪个群体,都要尽力做到最好的!这种信念,让我在创业中,也要努力做最好的创投公司。”

清华园,集中了全国各地的优秀学子,让倪正东有了华山论剑的感觉。倪正东在清华时刚好是中国互联网英雄慢慢诞生的时候,1997年他和几个同学在清华成立了创业者协会,并开始请一些企业家演讲,比如王志东、张朝阳、田溯宁、丁磊等,那时他们的事业也才刚刚开始。

1998年,倪正东读研期间主要的心思还是想出国,泡脚时都捧着专业书,读英文报纸。4月考GRE,2000多分。有次,报纸上登载麻省理工学院开展创业大赛的新闻,奖金高达五万美金,他看到念念不忘,找到朋友切磋,想策划一届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他说:“清华不仅是工程师和科学家的摇篮,而且要成为企业家的摇篮!”当时清华乃至全国,尚无学生创业先例。得到学校的同意,倪正东和伙伴们三个人打电话拉赞助,2000多个电话,终于得到了7万元的资助。贴海报,写文章号召宣传,“Ifyoudream,everythingispossible.”张朝阳那时就号召:“Justdoit!”他们传播创业理念。

1998年10月决赛,有上百个创业团队入围,60多家媒体不请自来,争相报道。那时,清华最流行的词语就是“创业”“开网站”。后来倪正东写了本书《清华园中的创业启蒙》,挤进当月畅销书排行榜前五名。这次大赛成为了亚洲第一个创业者计划大赛,这种想法在当时是比较超前的,刚好也就在那个时候国家提出要加快中国风险投资的发展。1999年,担任清华大学科技创业者协会会长的倪正东负责第二届创业大赛,当时向团中央汇报,后来成立了“挑战杯”。所有这些事刚好巧合在一起,为倪正东的创业打下了基础。从那时起倪正东就一直跟一些年轻的创业者、企业家、投资者保持很好的交流和沟通,现一些比较活跃的外资投资机构都是当年他推荐过去。“我很幸运那时我的观念刚好比别人超前一点点,成为这个行业的开拓者,并且看到有越来越多的人与我同行。”还出国吗?像70%的同学那样,去世界排名前十的工科学校深造?或者向20%的学习,在国内顶尖的企业工作?倪正东最终决定,就在北京创业。研究大多是一个人的事情,而创业是一个团队的事情,他渴望新的挑战。选择哪块蛋糕呢?也要全新的。中国经济飞速增长,尤其高科技发展引人关注,非常需要创业投资的支持,创投研究和顾问公司应该适时而生,独领风骚!很快,倪正东凭借当时的名气,号召校友、海外投资银行家,共同创办北京清科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亲任CEO。不过,创业和读书之间有冲突,还是要重视学习。

1998年10月,他准备换专业,报考清华经济管理系的博士。同时还得组织创业大赛。专业书籍五六本,全英文版,小16开,本本都有1000多页,抱在手上死沉死沉的。那年他没有回去过春节,就在清华北门租了一个10平方米的小平房,生活工作复习。考试前一个星期,就去清华排队,去图书馆看书。累了,听听王菲的歌……三个月的复习,居然真过了。倪正东认为,每门课程都要好好学,从政治历史到专业和英语。尽管可能职业和专业不挂钩,但是那种学习能培养你刻苦钻研的习惯,不怕竞争不怕挑战的韧劲。同时,也能培养你的思维方法。在各类课程中,力学是比较难的,但是自己同样把它拿下来了,“这给了我自信,细致和勇于进击的力量。”

创业过程中,倪正东遭遇过低谷。2000年至2001年,很多人因为看不到创投业的希望,纷纷离开了,最困难的时候倪正东公司里只剩下三个人,发工资都成问题。但是倪正东没有退缩,终于渡过难关。“我认为我跟别人的不同就在于很多时候我比别人更执着,我是个非常有主见的人,认准一件事一定要努力做成,我不会很着急于看到成果。”

倪正东一直有个观点,中国在战争年代需要的是军事家,建国初期需要的是建设者,而到了今天,中国需要的是企业家来不断地为社会创造财富,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这是个趋势。所以在风险投资最低潮的时候,他也从不怀疑自己的判断,往往就是最失望的时候,也就是希望要来的时候,重要的是坚持。他认为中国要发展经济,只靠传统产业是不行的,要发展只有靠高科技产业,而这肯定离不开创业投资的发展,这一点已经被美国等很多国家证明,中国的创业投资与美国相比还不到美国的1/100。

创业经历

如果从1986年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成立算起,中国的创业投资业已经走过了22年。应该说头一半的时间,中国的创投业是在摸索中发展的,政府主导是这个时期的主要特点。1998年,创业投资开拓者中创关闭,似乎预示着一个时代的结束。这段时间,美国正在经历着一场技术革命——互联网成为这场革命的代名词。

也就是在这段时间,倪正东开始受到这场技术革命的影响,也逐步接触了创业投资这个新名词,还在清华读书的他,组织了清华大学的创业计划大赛。

从1999年开始,中国创投业翻开了外资创投主打的新篇章。而也就是在这一年,倪正东和他在清华的几个合作伙伴一起,成立了清科公司。清科公司创立时,正赶上互联网发展高潮,当时国内的创投资金有限,但也一窝蜂投向了增长预期高的IT行业。可能谁也没有想到,创投业的春天那么短暂,短短两年后,美国互联网泡沫破灭。全球创投企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寒潮,中国自然也不能幸免

这一年,清科举办了第一届中国创业投资论坛。倪正东谈到2001年的这场论坛时说:“当年的论坛总共只有150人参会,当时,当然想象不到2007年这个论坛的规模会达到近1000人参会,7年增长了6倍多。”巧合的是,2001年的创投市场资金总投放量只有5.18亿美元,而2007年已经达到了32亿美元,同样增长了6倍多。

2001年,清科也未能逃过这个行业“寒冬”,清科的员工从开始的16人缩水到2001年的4人。但一直看好中国创投市场的倪正东选择了坚持。大概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倪正东决定将清科定位为VC行业的服务商。

倪正东的判断是正确的,虽然在随后几年,创投市场一直还在调整、整固,但为新的一轮发展奠定了基础。有资料显示,2000年以前中国创投机构数量迅速扩张,到2000年达到顶峰,此后开始回落,2001、2002年增速回落,新成立的创投机构300家左右,随后绝对值回落,到最少的时候,创投机构的数量不到200家了。

自2005年以来至今,中国创投市场迅速发展,这个阶段被倪正东称为VC的第二个发展浪潮,他认为,这样的趋势有望持续到2010年。根据清科研究中心的调研统计,2007年在中国市场发生的创业投资总额比上年增加了82.7%,达到创纪录的32.47亿美元。

创投投资数量在短短两年时间内几乎翻了一番,投资总额则增长了176.8%,新募集基金58只,共募集资金54.85亿美元,新基金数量和资金额与2006年相比分别增长了48.7%和38.1%。

美国互联网泡沫的破灭,似乎并没有阻挡中国创投市场对TMT领域的热衷,也许是因为这个领域正是创投的发家之地。这些年来,TMT领域一直聚集了大多数创投资金。

但一直在这个市场上分析数据的倪正东似乎已经发现了一个新的趋势——创投开始青睐传统行业。年IT行业投资202个,投资额13.83亿美元,远远领先于其他行业,但投资占比已大跌,广义IT行业投资案例数占投资总数的45.9%,投资金额占42.6%,而此前这些数字一直保持在50%以上。

与此相对,传统行业和服务业的投资占比有了明显提升,机械制造、媒体、教育与培训、娱乐业等成为创投机构新的投资热点,而以往较少受到关注的农业、餐饮、食品和饮料等行业也获得了一些投资。

中国创投投资的行业分布正在日趋多元化。倪正东发现,2005年之前,VC在中国赚钱主要靠投资IT,例如盛大等游戏软件商的成功。2005年之后,随着尚德、分众的成功,创投不再仅限于TMT领域,而是逐步向传统领域扩展。

长期分析创投市场的倪正东还发现,创投市场的另一个趋势是,在对传统行业的投放中,VC更多地选择在中后期介入,这与此前VC多选择前期介入的做法不同。“投资风险较小、收益较快是主要原因”,他如是表示。

2007年,外资机构在中国市场上投放的创业投资金额占市场总额的79.0%,本土机构则仅为16.9%。可见,外资创投机构仍然占绝对主导,本土机构无论在投资数量还是投资金额上都处于弱势。倪正东预测,根据本土创投企业的发展势头,未来三五年,本土机构投资必将大幅增长,但是超越外资份额还尚需时日,因为本土投资资金量基础还较弱,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国创投市场的竞争正白热化。

近两年来,VC行业一直保持飞速发展,倪正东深深体会到,整个VC行业处于亚健康状态,“随着VC市场的发展,资金增多,分食市场的公司也更多,竞争压力陡增,市场面临洗牌”。

而在此前,PartnersGroup高级副总裁曾祺林早已预期,由于市场的资金越来越多,VC行业肯定会出现泡沫。原因是,很多创投公司为了争抢好的项目,甚至抬高价格,使得投资回报比率严重偏差。

对于行业泡沫,倪正东则保持乐观态度。他认为,适度的泡沫能够淘出行业里的真金,涮掉投机分子,让市场更健康地发展。实际上,即使是身处创投服务市场中,清科也已经感受到投机分子增多的现实。

从2001年清科集团举办创投论坛以来,各类创投论坛名目繁多,类似的服务商也遍地开花。倪正东认为,清科的优势在于服务质量和多年累积的品牌,清科将扩大服务领域,以客户为中心,并有信心保持行业老大的地位。

尽管清科目前也做VC,但倪正东表示,清科集团定位为创投产业的SP服务商,做VC是因为做服务平台久了,也会随着创投客户做一些跟投,但仅限于跟投,主业还是为创投机构和企业提供交接的服务平台。

9年的时间,清科从国内第一家创投服务提供商发展成国内领先的创投服务和投资机构,创业投资俱乐部拥有400多家会员公司。9年的时间,创业板从酝酿,走到了即将面世的边缘。

“清科和创业板的共通之处在于,实际都是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促其发展。”目睹了创业板酝酿的艰难历程的倪正东,对创业板有着一份特殊的共鸣。

提到创业板推出对VC/PE的影响,倪正东认为,创业板将为VC提供更多的退出渠道,而且创业板的目标企业与VC的目标企业也是高度重合的;而对于PE的影响并不明显,他认为,应该让大企业在主板上市,而不是大材小用到创业板上市。

清科研究报告显示,2007年创投退出活动也是渐入佳境,共有100笔创投支持的IPO退出交易发生。

倪正东说,创业板推出之前,主板对企业上市的门槛要求很高,有了创业板,更多的中小企业能有资格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此前对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的创投也将在更短的时间内退出,获益周期将大大缩短。

标签: 倪正东

更多文章

  • 金度延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金度延

    金度延,1999年12月4日出生于韩国,韩国女歌手,女子演唱组合I.O.I成员。2015年12月17日,参与演唱《PRODUCE101》主题曲《PICKME》。2016年4月1日,以20多万票于《PRODUCE101》获得第7名,成为限定组合I.O.I成员;4月5日,随组合发布首支单曲《CRUSH》

  • 李威廉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威廉

    李威廉,1981年05月05日出生,是我国香港足球运动员,球迷称之威廉王子,是2008-09年度香港足球先生。另有国内游戏玩家:李威廉。中文名:李威廉国籍:中国出生地:中国香港出生日期:1981-05-05身高:178.0cm体重:62.0kg运动项目:足球所属运动队:南华足球俱乐部粤语名:李威廉场

  • 李华林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李华林

    李华林,教授级高级经济师,硕士,1983年7月于西南石油学院地球物理勘探专业大学毕业,2002年12月取得石油大学(北京)企业管理专业管理学硕士学位,在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拥有25年的工作经验。2013年7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兼任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董事会秘书、香

  • 张杰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张杰

    书法家张杰,字若水,1956年生于北京。198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少年时拜当代著名书法家萧劳、金禹民、徐之谦、董寿平为师,学习书画篆刻及诗古文辞。曾获首届全国大学生书法竞赛奖、青年优秀艺术作品奖,中国图书奖特等奖、韩国汉城市长奖等,1988年被推举为中国青年之星,事略在《中国青年报》头版“每周一

  • 温峥嵘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温峥嵘

    温峥嵘,1977年11月2日生于贵州,中国女演员,2001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2001年,温峥嵘参演反映农村生活题材的16集电视连续剧《黄沙下面是沃土》。2002年与陆毅、袁立、孙红雷主演赵宝刚执导的电视剧《浮华背后》,女二号女警苏畅。2005年,与韩雪、贾一平合作主演《错爱一生》。2010

  • 白卉子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白卉子

    白卉子,出生于河北石家庄,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中国内地女演员。2011年,出演范伟、马伊琍、孙宁主演的悬疑喜剧电影《跟踪孔令学》,凭借刘萌一角获得第三届澳门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新人奖;2012年,出演职场偶像剧《艾米加油》获得认可;2013年,接拍林心如、袁弘等人主演的的古装传奇电视剧《秀丽江山之长

  • 苏小明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苏小明

    苏小明,汉族,原为海军政治部歌舞团合唱队独唱演员,1975年参军,1985年赴法国学习声乐。她以一首《军港之夜》而一举成名,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独领风骚,成为中国歌坛偶像人物,从而使她成为中国大陆演唱通俗歌曲开拓的先驱人物之一。与李谷一、关牧村、郑绪岚、蒋大为等属同一时代的著名歌唱家。情真质朴是苏

  • 宗天意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宗天意

    宗天意(KKZong1984年2月25日)跳了11年的中国古典和民间舞。2003年进入中国歌剧舞剧院;2005年演出舞剧《兵马俑》《热鼓热舞》《大唐贵妃》《天地七月情》担任主要演员。宗天意因为与李赛凤闹出不伦之恋而“声名大噪”,由于人气劲升,使得他的内地个人网站在2007年6月18日有超过15000

  • 方毅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方毅

    方毅(1916年2月26日—1997年10月17日),又名方清吉、方静吉,福建厦门人;1930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方毅是中国对外经济、科技领域的杰出领导人。曾先后担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方

  • 李双江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双江

    李双江,1939年3月10日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中国男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国家一级演员。河南理工大学音乐学院特聘教授,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1963年,李双江随新疆歌舞团赴越南访问演出,凭借歌曲《解放南方》获得“优秀歌手奖”。1972年,李双江因演唱的《北京颂歌》、《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