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锺子期

锺子期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536 更新时间:2023/12/20 23:09:44

锺子期(钟子期),春秋战国时代楚国汉阳(今湖北省武汉市蔡甸(diàn)区集贤村)人。相传锺子期是一个戴斗笠、披蓑衣、背扁担、拿板斧的樵夫。历史上记载伯牙回国探亲时,在汉江边鼓琴,锺子期正巧遇见,感叹说:“巍巍乎若高山,洋洋乎若江河”。因兴趣相投,两人就成了至交。锺子期死后,伯牙认为世上已无知音,终生不再鼓琴。

基本资料

本名:锺子期(钟子期)

所处时代:春秋战国时期

民族族群:华夏族

出生地:楚国汉阳(今湖北省武汉市蔡甸(diàn)区集贤村)

主要作品:高山流水

主要成就:伯牙的知音

相关典故:伯牙摔琴谢知音

历史记载

战国·郑·列御寇《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锺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锺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锺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伯牙弹琴的时候,锺子期在一旁欣赏。伯牙弹奏时意在高山,锺子期说:“弹得太好了!琴声就像巍峨的高山”。伯牙意在流水,锺子期赞叹道:“弹得真好!琴声就像水势浩荡的江河”。不论伯牙(弹奏时)想什么,锺子期总是能准确地说出他的心意。子期死后,伯牙觉得再也找不到比锺子期更了解他的知音了,于是把琴摔碎,终生不再弹琴。

不同版本

鲁教版《伯牙绝弦》

原文: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上海教材《高山流水》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洋洋乎若江河。”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部编版《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人物经历

鼓琴觅知音

在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位著名的音乐家伯牙,但真心能听懂他的曲子的人却不多。一天,他把官船弯到汉阳的一座山坡下,面对汉江弹起“高山流水”这曲子,曲还没有弹完,一根主弦陡然绷断。伯牙晓得弦断得蹊跷,必有知音到。你说那知音是个什么样的人咧?他不是豪门公子,也不是一介书生,偏偏是个戴斗笠、披蓑衣、背冲担、拿板斧的山野樵夫锺子期。他听到伯牙弹的“高山流水”,心合琴声跳,斧随琴声舞,不想一板斧劈断一根大树枝,主弦就绷断了。

伯牙有意在官船上大声感叹:“为荒野回声大?”山林中,锺子期高声回答:“只因山高流水长!”伯牙重整断弦,再弹一曲,子期合唱:“美哉洋洋乎,意在高山!”伯牙也不理会,又弹一曲。子期急奔下山,隔船赞唱:“美哉汤汤乎,志在流水!”伯牙一听,忙把子期请到船上,美茶相陪,酒肉款待,谈音论律,八拜为交。伯牙年幼称弟,子期为兄。

话长夜短,两人不觉聊到东方鱼肚子白。子期起身要走,伯牙难得知音,哪里舍得,硬要接他到晋国,有盐同咸,无盐同淡,共操艺琴。无奈锺子期上有年迈二老高堂,下有兄弟姐妹,远离不得,只好约定来年中秋在集贤村锺家相会。

摔琴谢知音

转眼到了第二年中秋,伯牙又抱琴来楚国汉阳,一位白胡皓须的老翁问路:“请问老公,这里可是集贤村?”老翁说:“集贤村有上下两个湾子,不晓得先生找的是哪个?”伯牙说:“找我的知音朋友锺子期。”老翁一听说是找锺子期,眼圈就红了,眼泪一洒,号哭说:“您家莫是那个伯牙大人伯牙先生咧?我期儿坟上都长草了,今昼是他的百日,他闭眼那暂,还要听先生弹琴哪!”伯牙一听,跌脚捶胸,三泡眼泪四泡流,呜呜哭了一大场。他跟着锺父到子期坟头,把琴搁在拜石上,打起盘脚,愈哭愈弹。那上下左右湾的伢儿老小,听说大臣都跟子期上坟,一窝蜂赶来看稀奇,一见伯牙打坐弹琴,以为他好不懂事,还在取乐,就都嘘之啦沙、叽叽哄哄地走了。伯牙一见,越发伤心,搜出解刀,割断琴弦,举起瑶琴,卯起来往拜石上一摔,高声哭唱:“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相关说法

《吕氏春秋·金钟篇》讲了一个故事,钟家人世代为乐官,还能代表国家去和另一个国家进行交流,所以钟子期的身份肯定很高。颠覆了钟子期的樵夫身份。从文献记录可以得知,钟子期后来还在秦那里任过乐官,他的身份和家世说明他有家学传承,自己身份也相当崇高。钟子期具备了成为伯牙知音的条件。不仅如此,大量史料都证明,钟子期是专业的琴家,“明代的琴书里有历代古琴图示,其中有伯牙和子期琴的图示,下面还有注释,子期少于伯牙,他们是同学,师从一个老师”。如此可见,同出一脉的师兄弟伯牙和子期,能成为知音实属必然。

写法规范

关于“锺子期”的“锺”:

根据2013年《国务院关于公布〈通用规范汉字表〉的通知》(国发〔2013〕23号),《通用规范汉字表》公布后,社会一般应用领域的汉字使用应以《通用规范汉字表》为准,原有相关字表停止使用。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第102页,鍾:用于姓氏人名时可简化为“锺”(参见本表序号7679)。

在教育部组织编写的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21课《文言文二则》一文中对于锺子期的姓氏,使用的是“锺”字,故应作“锺子期“。

锺子期系春秋楚国人士,其墓就位于不远的马鞍村。经修葺,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汉阳知县华某并立碑,“文化大革命”中被毁。1980年修复。墓为圆形,封土高1.5米,底径8米,环以石垣。碑高1.5米,宽0.7米,上刻“楚隐贤锺子期之墓”。1987年在墓前修建知音亭,钢筋混凝土结构,方形,四柱,歇山式顶,底周除正面外皆置栏杆。墓与亭坐北朝南,背山面湖。山上青松葱茏,山下芳草碧翠,湖面绿波粼粼,湖畔流水潺潺,凤鸣水声,宛若琴音。

详情

标签: 锺子期

更多文章

  • 僧皎然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僧皎然

    (730-799),字清昼,本姓谢,为南朝宋谢灵运十世孙,湖州(今浙江吴兴)人。曾与颜真卿等唱和往还,又与灵澈、陆羽等同居吴兴杼山妙喜寺。诗多送别酬答之作,部分篇什宣扬佛教出世思想。情调闲适,语言简淡。中文名:僧皎然字:清昼人物介绍皎然唐代诗僧。生卒年不详。俗姓谢,字清昼,吴兴(今属浙江)人。南朝谢

  • 李勣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勣

    李勣[jì](594年-669年12月31日),原名徐世勣、李世勣,字懋功,曹州离狐(今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人。唐朝初年名将,与卫国公李靖并称。李勣出身高平北祖上房徐氏,他早年投身瓦岗军,后随李密降唐。一生历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深得朝廷信任和重任。他随唐太宗李世民平定四方,两击薛延陀,平定

  • 王忠嗣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王忠嗣

    王忠嗣(705-749年),初名王训,华州郑县(今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华州街道)人。唐朝名将,丰安军使王海宾的儿子。王忠嗣出身太原王氏,起家尚辇奉御。父亲战死殉国后,成为唐玄宗抚养的假子,赐名忠嗣,交好忠王李亨。开元十八年(730年),出任河西兵马使,随河西节度使萧嵩出征。参加玉川战役,轻骑偷袭吐蕃,

  • 苏定方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苏定方

    苏定方(592年/600年-667年),名烈,字定方,以字行于世。冀州武邑县(今河北武邑县)人,唐朝初年名将。苏定方少年时便以骁勇善战及气魄惊人闻名,曾随父征讨叛贼,安定乡里。隋朝大业末年,他投奔窦建德、刘黑闼领导的河北义军,屡建战功。直至唐太宗在位时,苏定方才开始为唐朝效力,并随李靖北伐东突厥,在

  • 郭子仪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郭子仪

    郭子仪(697年-781年7月9日),字子仪,华州郑县(今陕西渭南华州区)人。唐代中兴名将、政治家、军事家,寿州刺史郭敬之的儿子。出身太原郭氏。早年以武举高第入仕从军,积功至九原太守。安史之乱爆发,任朔方节度使,率军勤王,收复河北、河东,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至德二年(757年),收复两京有

  • 李光弼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光弼

    李光弼(708年-764年8月15日),营州柳城(今辽宁省朝阳市)人,契丹族。唐朝中期名将,左羽林大将军李楷洛第四子。李光弼出身“柳城李氏”,初任左卫亲府左郎将,袭封蓟郡公。天宝十五载(756年),经郭子仪推荐而被任为河东节度副使,东出井陉,参与平定安史叛军。他在常山、嘉山大破叛军,又成功守卫太原,

  • 韦皋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韦皋

    韦皋(745年-805年9月13日),字城武。京兆府万年县(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中期名臣、诗人。韦皋出身“东眷韦氏郿城公房”,排行第二十三。唐代宗时任建陵挽郎,转调华州参军,历佐地方使府,累官至殿中侍御史、署陇州行营留后事务。泾原兵变时,韦皋起兵举义,力抗叛军,被唐德宗特授为奉义节度使。兴元元年

  • 张议潮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张议潮

    张议潮(799年-872年),一作张义潮,沙州敦煌(今甘肃敦煌)人。唐朝将领。张议潮出身沙州豪族,自少有大志。大中二年(848年),他乘吐蕃内乱之机,率众驱逐沙州的吐蕃镇将,遣使向唐廷告捷,被唐宣宗任命为沙州防御使。此后逐步收复瓜、伊、西、甘、肃、兰、鄯、河、岷、廓等十州之地,派使者携十一州地图户籍

  • 程咬金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程咬金

    程咬金(589年-665年2月26日),原名咬金,改名知节,字义贞,济州东阿(今山东东阿西南)人。唐朝开国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骁勇善战,善用马槊。隋朝末年,加入瓦岗军,担任内军骠骑,兵败投顺王世充。武德初年,归降大唐,跟随秦王李世民,破宋金刚、擒窦建德、降王世充,屡立战功,册封宿国公,参与玄

  • 刘仁轨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仁轨

    刘仁轨(601年-685年3月2日),字正则,汴州尉氏(今河南省尉氏县张市镇)人。唐朝宰相、名将,汉章帝刘炟之后。刘仁轨出身尉氏刘氏。他自少孤贫,却恭谨好学,成年后博涉文史。在唐太宗时以直言敢谏闻名,累官至给事中。唐高宗即位后,历任青州刺史、带方州刺史、同中书门下三品等职。镇守百济期间,因救援新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