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娄师德

娄师德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837 更新时间:2023/12/30 22:38:49

娄师德(630年-699年),字宗仁,郑州原武(今河南原阳县)人,唐朝宰相、名将。娄师德进士出身,起家江都县尉,累迁至监察御史。应募从军,西征吐蕃,立有战功,授殿中侍御史、河源军司马,主持屯田事情,迁左金吾将军、检校丰州都督。长寿元年(692年),娄师德回朝,任夏官侍郎、同平章事,出任河源等军营田大使、检校刑部尚书。征讨吐蕃兵败,贬为原州司马。万岁通天二年(697年),再次拜相,迁纳言,出任陇右诸军节度大使。圣历二年(699年),娄师德病逝,追赠凉州都督,谥号为贞。

基本资料

本名:娄师德

字:宗仁

所处时代:唐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郑州原武

出生日期:630年

逝世日期:699年

主要成就:屯田戍边,两次拜相

官职:纳言、陇右诸军大使

爵位:原武县男→谯县子

谥号:贞

人物生平

早期事迹

娄师德二十岁时考中进士,被任命为江都(今江苏扬州)县尉,后累迁至监察御史。

戍边屯田

678年(仪凤三年),唐高宗命李敬玄征讨吐蕃,并在河南、河北招募猛士。娄师德虽是文臣,却头戴红抹额前去应募。唐高宗大喜,任命他为朝散大夫,让他随军出征。

同年九月,洮河道行军大总管李敬玄率领唐军征吐蕃,刘审礼率领的少量唐军前锋与吐蕃大军交战,而李敬玄不去救援,刘审礼战没。黑齿常之夜袭吐蕃军营,吐蕃军溃乱,李敬玄率十几万唐军的主力返回鄯州。娄师德奉唐高宗的命令收集逃散的将士,军队又振作起来。唐高宗又命令娄师德出使吐蕃。娄师德与吐蕃将领论赞婆会于赤岭(今青海日月山)。娄师德宣扬唐朝威信,陈述利害,使吐蕃既敬畏又心悦诚服。娄师德被改任为殿中侍御史,兼河源军司马,兼管屯田事务。

682年(永淳元年),吐蕃入侵河源军(治今青海西宁)。娄师德率军在白水涧(今青海湟源南)迎战,八战八捷。唐高宗认为他是文武兼备,便任命他为比部员外郎、左骁卫郎将、河源军经略副使。

690年(天授元年),娄师德升任左金吾将军、检校丰州都督,仍旧主持屯田事务。他身穿皮袴,亲自率士卒开垦荒田,储积粮食数百万,使得边军军粮充足,不再受粮草转运之苦,受到武则天的嘉奖。

两度拜相

692年(长寿元年),娄师德被召回朝中,担任夏官侍郎、判尚书事,次年又拜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成为宰相。

694年(延载元年),武则天对娄师德道:“军队在边疆,必须开垦荒田,您不能因此事辛劳而畏难。”便任命他为河源、积石、怀远等军及河、兰、鄯、廓等州检校营田大使。后来,娄师德又改封秋官尚书、原武县男。

696年(万岁通天元年),娄师德被任命为左肃政台御史大夫、肃边道行军副总管,与夏官尚书王孝杰一同征讨吐蕃。三月,唐军在素罗汗山被吐蕃大将论钦陵击败,王孝杰被削官为民,娄师德则贬为原州员外司马。

697年(神功元年),娄师德升任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再次担任宰相。不久,娄师德被任命为清边道副大总管,攻打契丹,后与河内王武懿宗、狄仁杰一同安抚河北各州。九月,娄师德改任纳言,进封谯县子。

晚年生活

698年(圣历元年),娄师德充任陇右诸军大使,主持河西屯田事务。

699年(圣历二年),突厥入侵,娄师德出任检校并州长史、天兵军大总管。同年九月,娄师德在会州(今甘肃靖远)病逝,终年七十岁,追赠凉州都督,谥号贞。

轶事典故

唾面自干

娄师德的弟弟被任命为代州刺史,临行之时,娄师德问道:“我是宰相,你也担任州牧,我们家太过荣宠,会招人嫉妒,应该怎样才能保全性命呢?”弟弟道:“今后即使有人吐我一脸口水,我也不敢还嘴,把口水擦去就是了,绝不让你担心。”娄师德道:“这恰恰是我最担心的。人家朝你脸上吐口水,是对你发怒。你把口水擦了,说明你不满,会使人家更加发怒。你应该笑着接受,让唾沫不擦自干。”

豺狼咬鱼

武则天曾颁布禁屠令,禁止屠宰禽畜。当时娄师德担任御史大夫,到陕西公干,吃饭时厨子送上一盘羊肉。娄师德道:“皇帝严禁屠杀,怎么会有羊肉?”厨子道:“这只羊是豺咬死的。”娄师德笑道:“这只豺太懂事了。”于是吃了羊肉。厨子又端上一盘鱼脍,娄师德又问。厨子又道:“这只鱼是豺咬死的。”娄师德斥骂道:“你这个蠢货,豺怎么能咬死鱼呢,你应该说是水獭咬死的。”

生性宽厚

娄师德曾与李昭德一同上朝,因身体肥胖,行走缓慢。李昭德多次停下等他,他还是赶不上来。李昭德不禁生气地骂道:“你这个乡巴佬!”娄师德笑道:“师德不是乡巴佬,谁是乡巴佬。”

娄师德巡视并州,在驿馆与下属一同吃饭。他发现自己吃的是精细的白米,而下属吃的却是粗糙的黑米,便把驿长叫来,责备道:“你为什么用两种米来待客?”驿长惶恐的道:“一时没那么多浙米,只好给您的下属吃粗食,死罪。”娄师德道:“是我们来的太仓促,导致你来不及准备。”然后把自己的吃食也换成粗食。

娄师德巡察屯田,部下随从人员已先起程,他因有足疾,便坐在光政门外的横木上等人牵马来。这时,有一个县令不知他的身份,自我介绍一番后,便与他一同坐在横木上。县令手下看见,连忙告诉县令:“这是纳言。”县令大惊,口称死罪。娄师德道:“你因为不认识我才和我同坐,法律没规定这也是死罪。”

娄师德到灵州,在驿馆吃完饭准备离去,手下判官道:“我们连水也没喝上呢,根本没人答理。”娄师德便把驿长叫来,责问道:“判官与纳言有何区别,你竟敢不理他?拿板子来。”驿长连忙叩头请罪,娄师德又道:“我本想打你一顿,但我这个大使打你这个小小的驿长,传出去对我名声不好。告诉你的上官吧,你小命又难保。算了,我饶了你。”驿长叩头流汗,狼狈而去。娄师德望着他的背影,对判官说,“我替你出气了。”

感愧狄公

娄师德曾推荐狄仁杰担任宰相。狄仁杰拜相后,对此丝毫不知,多次排挤他,将他放了外任。武则天问狄仁杰道:“娄师德贤明吗?”狄仁杰道:“他担任将领谨慎守职,是否贤明,我就不知道了。”武则天又问:“娄师德知人吗?”狄仁杰道:“臣曾与他同僚,没听说过他知人。”武则天道:“我用你为宰相,就是娄师德举荐的,看来他确实知人啊。”然后拿出当初娄师德举荐的奏章。狄仁杰大惭,叹道:“娄公盛德,我被他宽容相待却不知道,我不及他太远了!”

人物评价

卢承业:子,台辅器也。

李治:卿有文武材。

狄仁杰:娄公盛德,我为所容乃不知,吾不逮远矣!

张鷟:纳言直而温,宽而栗,外愚而内敏,表晦而里明,万顷之波,浑而不浊,百练之质,磨而不磷,可谓淑人君子,近代之名公者焉。

杜牧:娄侍中师德,亦进士也,吐蕃强盛,为监察御史,以红抹额,以猛士诏,躬衣皮袴,率士屯田,积谷八百万石,二十四年西征,兵不乏食,荐狄公为相,取中宗于房陵,立为太子。

刘昫:①师德颇有学涉,器量宽厚,喜怒不形于色。自专综边任,前后三十余年,恭勤接下,孜孜不怠。虽参知政事,深怀畏避,竟能以功名始终,甚为识者所重。②娄师德应召而慷忾,勇也;荐仁杰而入用,忠也;不使仁杰知之,公也;营田赡军,智也;恭勤接下,和也;参知政事,功名有卒,是人之难也,又何愧于将相乎!

宋祁:①师德长八尺,方口博唇。深沉有度量,人有忤己,辄逊以自免,不见容色。总边要、为将相者三十年,恭勤朴忠,心无适莫,方酷吏残鸷,人多不免,独能以功名始终,与郝处俊相亚,世之言长者,称娄、郝。②仁轨等以兵开定四夷,其勇无前,至奉上则瞿瞿若不及,行俭临下以恕,师德宽厚,其能以功名始终者,盖近乎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者邪!

司马光:师德在河陇,前后四十年,恭勤不怠,民夷安之。是时罗织纷纭,师德久为将相,独能以功名终,人以是重之。

后世地位

780年(建中元年),娄师德与房玄龄杜如晦等三十七人,被唐德宗定为宰臣上等。

848年(大中二年),唐宣宗将三十七位功臣的画像挂在凌烟阁内,其中就有“纳言娄师德”。

家庭成员

儿子:娄思颍,介休县令。

孙子:娄志学,千乘县令。

史籍记载

《旧唐书·卷九十三·列传第四十三》

《新唐书·卷一百八·列传第三十三》

《资治通鉴·卷二百二·唐纪十八》

《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唐纪十九》

《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唐纪二十一》

《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唐纪二十二》

墓葬纪念

娄师德墓位于河南省原阳县师寨镇安庄,东西长7.5米,南北宽6米,高1.45米。墓前原立两通石碑,其中一通上书“唐封阁老平章娄贞公之墓”,文革期间被毁。

标签: 娄师德

更多文章

  • 宋守节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宋守节

    宋守节,籍贯、字号、生平俱不详。唐高宗总章三年(670)庚午科状元及第。该科取进士五十四人。本名:宋守节所处时代:唐朝主要成就:状元及第记载:唐才子传宋守节,籍贯、字号、生平俱不详。唐高宗总章三年(670)庚午科状元及第。该科取进士五十四人。人物成就唐高宗总章三年(670)庚午科状元及第。同榜有杜审

  • 弓嗣初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弓嗣初

    弓嗣初,进士,生卒年不详,作家,官员。中文名:弓嗣初称号:进士出处:《唐诗纪事》出现时间:唐高宗咸亨四年(673)或咸亨五年(674)弓嗣初,进士,生卒年不详,作家,官员。弓嗣初,籍贯、字号、生卒年皆不详。唐高宗咸亨四年(673)或咸亨五年(674)状元。《唐诗纪事》称其"咸亨二年(671)第一人及

  • 郑益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郑益

    郑益,唐代汉族,历史人物,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乙亥科状元。本名:郑益所处时代:唐代民族族群:汉族主要成就:唐高宗上元二年乙亥科状元科举考官:考功员外郎骞味道郑益,唐代汉族,历史人物,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乙亥科状元。郑益,籍贯、字号、生平俱不详。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乙亥科状元及第。其

  • 许且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许且

    许且,籍贯、字号、生平俱不详。唐高宗开耀二年(682)壬午科状元及第中文名:许且出处:《唐才子传》考官:考功员外郎刘思立出现时间:唐高宗开耀二年许且,籍贯、字号、生平俱不详。唐高宗开耀二年(682)壬午科状元及第许且,籍贯、字号、生平俱不详。唐高宗开耀二年(682)壬午科状元及第。其人正史无名,《唐

  • 陈子昂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陈子昂

    陈子昂(659年或说658/661年—700年或说699/702年),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唐代著名文学家、诗人、诗歌理论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直言敢谏,后世称其为“陈拾遗”。陈子昂青少年时轻财好施,慷慨任侠,文明元年(公元684年)举进士,以上书论政得到女皇武则天重视,授麟台正字。

  • 姚仲豫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姚仲豫

    姚仲豫,籍贯、字号、生平俱不详。唐中宗神龙二年(706)丙午科状元及第。本名:姚仲豫所处时代:唐代主要成就:唐中宗神龙二年(706)丙午科状元及第考官:考功员外郎赵彦昭姚仲豫,籍贯、字号、生平俱不详。唐中宗神龙二年(706)丙午科状元及第。同榜进士共三十二人。考官:考功员外郎赵彦昭。其人正史无名,事

  • 崔液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崔液

    崔液(?~714年),字润甫,定州安喜(今河北省定州市)人,尤其擅长五言诗。官至殿中侍御史。因崔湜获罪应当流放,逃亡到郢州,作《幽征赋》抒发情怀,用词十分典雅华丽。遇到大赦返回,去世。友人裴耀卿编纂其遗文为文集十卷。本名:崔液别名:海子字:润甫所处时代:唐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定州安喜(今河北定州)

  • 常无名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常无名

    常无名,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生于唐则天武后垂拱四年(688),卒于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开元元年状元。该科进士及第七十一人。本名:常无名出生地:河内温(今河南温县)出生日期:唐则天武后垂拱四年逝世日期:唐玄宗天宝三载(744)主要作品:《唐思恒律师志铭》主要成就:开元元年状元籍贯:河内温(今

  • 范崇凯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范崇凯

    范崇凯,字金卿,内江人,为唐朝开元四年状元,也是唐代四川第一位状元。唐朝开元年间,范崇凯与弟弟范元凯同去长安会试,兄弟双双考中进士,其中,范崇凯名列第一,被皇帝钦点为状元;范元凯名列14,世称“梧冈双凤”。中文名:范崇凯别名:金卿国籍:中国主要成就:梧冈双凤出生地:四川内江代表作品:《丹甑赋》《华萼

  • 严迪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严迪

    严迪,唐朝历史人物。中文名:严迪国籍:中国出处:《对张侯下网判》严迪,唐朝历史人物。严迪,籍贯、字号、生平均不详。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丙寅科状元及第。同榜有进士三十一人。考官,严挺之。试题为《考功箴》等。唐天宝年间,严迪又登书判拔萃科(唐代众多考试项目之一)。今《全唐文》存其《对张侯下网判》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