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旭哲(英文:CaiXuzhe),男,汉族,1976年5月出生,籍贯河北深州,1995年9月入伍,中共党员,硕士学位。199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硕士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工业工程专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二级航天员,大校军衔。神舟十四号乘组航天员。2022年6月5日,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成功。2022年6月5日,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依次全部进入天和核心舱。2022年9月2日,经过约6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密切协同,完成首次出舱全部任务。2022年9月17日,经过约5小时的出舱活动,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协同完成出舱全部既定任务。2022年12月4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成功。
基本资料
中文名:蔡旭哲
外文名:CaiXuzhe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籍贯:河北深州
出生日期:1976年5月
毕业院校:西安交通大学
主要成就:英雄航天员
三级航天功勋奖章
学位:硕士学位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人物经历
1976年,蔡旭哲出生在河北深州农村。
1995年9月,蔡旭哲入伍参军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飞行学员。
1998年5月,蔡旭哲加入中国共产党。
2009年5月,蔡旭哲参加中国第二批航天员选拔。
2010年5月,蔡旭哲入选为中国第二批航天员。硕士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工业工程专业。
2022年6月4日,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研究决定,陈冬、刘洋、蔡旭哲3名航天员执行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
担任职务
曾任空军某训练基地某团某飞行大队副大队长,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
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二级航天员,大校军衔。
飞行历程
少年立志
蔡旭哲的爷爷奶奶都是新中国成立前就加入党组织的老党员。小时候,爷爷送了他一大箱子关于八路军的小人书,给他读抗日故事。
蔡旭哲的三叔是军人。每次看到三叔穿着帅气的军装回家,他都特别眼馋,偷偷戴上三叔的军帽有模有样地学敬军礼,还一本正经地说:“我长大了也要参军报国。”他还喜欢飞机。偶尔听到天上有飞机飞过,他就会着急忙慌地跑到院子中央,仰着脖子盯着飞机消失在天际。
上中学后,同学们追捧的都是港台明星,他的偶像则是时任空军司令员王海。“他不畏牺牲、保家卫国的英雄事迹让我敬佩。”蔡旭哲说,他还专门订阅《中国空军》杂志,了解航空知识,欣赏飞行员驾机翱翔天空的风采。
高三那年,得知空军招飞的消息后,他第一个报名。拿到空军飞行学院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蔡旭哲高兴地哭了起来。
学习飞行
蔡旭哲进入空军飞行学院期间,被评为优秀学员,入了党,并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飞行学院所有理论和飞行课目的学习和考核,如愿成为一名“蓝天骄子”。
毕业时,为了拥有更多飞行的机会,蔡旭哲主动要求分配到某训练基地一团,那是当年分配意向中条件最苦、最缺飞行员的机场。
蔡旭哲刻苦钻研精飞本领,逐渐成长为能够胜任所有飞行课目教学任务的飞行教员和四机带队长机,成为团里的飞行骨干。一次,蔡旭哲驾驶飞机刚进指定任务空域,就听到“咣”的一声巨响,座椅抖动了一下。他快速对飞机的各项参数进行检查,都显示正常,但他凭着多年的飞行经验判断,飞机肯定有问题。紧急着陆后发现,原来是座椅应急弹射手柄里面的保险弹开了。幸亏他处置得当,否则有可能会被弹射出去。
蔡旭哲不怵从事危险系数很高的勇敢者职业。作为一名飞行员,蔡旭哲享受驾驶战机翱翔蓝天的感觉,他的心里就会升腾起一股自豪感和使命感:我要守卫好祖国的蓝天。
蔡旭哲不仅自己飞行能力突出,还是一名经验丰富的优秀飞行教员。曾有一名学员面临停飞,蔡旭哲主动要求带飞这名学员,通过认真观察这名新飞行员的问题症结所在,经过细心带教,这名学员终于成功单飞。
2003年,神舟五号任务圆满成功。蔡旭哲坐在电视机前,深深地被航天员这一职业所吸引。第二批航天员开始选拔后,他主动报了名。
准备航天
2010年5月,他和其他6名战友,走进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要成为中国第二批航天员,需要经历淬炼,每项训练都在挑战生理和心理的极限。
2018年,在巴丹吉林沙漠参加48小时沙漠生存训练的经历让人难忘。进入沙漠时,蔡旭哲和战友先是受到40多摄氏度的高温考验,接着又遭遇了沙尘暴。第二天,他们又赶上了沙漠中难得遇到的大雨,到了晚上,气温却一下子骤降到零摄氏度以下。短短48小时,他们历经春夏秋冬。第三天,他们负重徒步行5公里,整整走了三四个小时。
所有航天员都通过考核,全部具备了执行任务的能力。但由于飞行任务次数限制,蔡旭哲一直没有机会飞向太空。但他知道,中国载人航天跨越发展,空间站时代的任务越来越多,航天员飞向太空的机会也随之增多,只有更加努力地训练,才能更好地迎接机会的到来。
蔡旭哲牢牢记得当时加入航天员大队时候的宣誓,“我自愿从事载人航天事业……英勇无畏,无私奉献,不怕牺牲,甘愿为载人航天事业奋斗终身。”每一个承诺都是他的心声。同样,航天员的飞天之路,都是由繁重的学习、艰苦的训练堆砌而成。
转椅训练曾是蔡旭哲的弱项。第一次坐转椅练习时,他非常痛苦,脸色苍白,腹内翻江倒海,久久不能恢复。考核结果是二级,虽然及格了,但蔡旭哲坚持要做就要做到优秀;
水槽失重训练,一练就是大半天。穿着坚硬的水下训练服,像是在身上套了一艘“人”形飞船。饿了只能喝水,痒了也不能挠,有时干活幅度大了,身上被服装关节的硬结构硌破了皮也只能咬牙坚持;72小时狭小环境心理适应性训练,要求与外界彻底隔绝,在狭小密闭环境中,三天三夜不能睡觉,期间还要忍着疲劳完成大量的工作……上百门科目,每个科目挑战的几乎都是生理和心理的极限,蔡旭哲就是这样沿着这些登天台阶一步步攀登而上。
2022年6月4日,蔡旭哲在神舟十四号航天员见面会上公开亮相,成为中国第14位为国出征的航天员。为了这一天,这位航天员“新兵”等待了12年。
空间飞行
发射对接
2022年6月5日,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577秒后,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成功实现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后,航天员乘组从返回舱进入轨道舱。按程序完成各项准备后,航天员陈冬成功开启天和核心舱舱门,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依次全部进入天和核心舱。
首次出舱
2022年9月1日,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进行第一次出舱活动,陈冬、刘洋在舱外作业,蔡旭哲在核心舱内配合支持,共同完成问天实验舱扩展泵组安装、问天实验舱全景相机抬升等各项既定任务。
2022年9月2日,经过约6小时的出舱活动,陈冬、刘洋、蔡旭哲密切协同,完成第一次出舱活动期间全部既定任务。
2022年9月10日,陈冬、刘洋、蔡旭哲在中国空间站度过中国人有史以来的首个“太空中秋节”。三位中国航天员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2年中秋晚会》录制独家视频,向全球华人送上中秋祝福。
二次出舱
2022年9月17日,经过约5小时的出舱活动,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密切协同,完成第二次出舱全部既定任务。该次出舱活动有两个“首次”,分别是首次安装问天气闸舱舱外助力手柄,以及首次进行舱外救援验证。
2022年9月21日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三十周年,神舟十四号乘组三名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分别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纪念封上加盖纪念印章,这两枚印章分别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纪念印章和中国空间站建造系列任务纪念印章。
2022年11月3日,航天员乘组成员蔡旭哲等进入梦天实验舱。
2022年11月13日,航天员乘组成功开启天舟五号货物舱舱门,在完成环境检测等准备工作后,顺利进入天舟五号货运飞船。
三次出舱
2022年11月17日,神舟十四号乘组实施第三次出舱活动,陈冬、蔡旭哲执行出舱,刘洋舱内支持。航天员陈冬安装脚限位器及操作台。经过约5.5小时的出舱活动,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密切协同,完成第三次出舱活动全部任务,返回空间站问天实验舱。
2022年11月30日7时33分,神舟十四号航天员打开“家门”,欢迎神舟十五号名航天员进驻中国空间站,两个航天员乘组首次实现“太空会师”。
返回地面
2022年12月4日,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在地面科技人员的配合下,完成了与神舟十五号乘组在轨轮换、空间站组合体状态设置、实验数据整理下传、留轨物资清理转运等撤离前各项工作。在中国空间站出差183天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启程返回。
2022年12月4日20时09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成功,航天员蔡旭哲等健康出舱,正在进行重力再适应。
2022年12月5日凌晨,神十四航天员乘坐任务飞机抵达北京。
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的3名航天员在轨驻留6个月期间,先后进行3次出舱活动,完成空间站舱内外设备及空间应用任务相关设施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开展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在轨迎接2个空间站舱段、1艘载人飞船、1艘货运飞船的来访,与地面配合完成了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组装建造,与神舟十五号航天员首次完成在轨交接班,见证了货运飞船与空间站交会对接最快世界纪录等众多历史性时刻,并利用任务间隙,进行了1次“天宫课堂”太空授课,以及其他科普教育和文化传播活动。
荣誉表彰
2018年1月,蔡旭哲作为中国航天员大队成员,被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航天员群体“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2023年3月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授予蔡旭哲同志“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颁发“三级航天功勋奖章”。
个人生活
人物语录
首飞前,蔡旭哲说:“12年来,我时刻准备为祖国出征,一定不辱使命,圆满完成任务。”
着陆后,蔡旭哲说:“首次6个月飞行,星河灿烂一览无余,期待重返太空家园。”
家庭情况
父亲:蔡占魁;母亲:陈小俊;妻子:王颜晴;姐姐:蔡旭娜;姐夫:蔡盼成。
逸闻轶事
告慰爷爷
蔡旭哲的爷爷有5个孙子,他排行老三。爷爷逢人便夸“我家这老三,干的可是国家的事业”。
“我入伍了。”“我入党了。”“我飞出来了。”“我入选航天员了。”……每当有好消息,他也总是第一时间跟爷爷分享。
成为航天员后,他一直没有机会飞天,也不能再像以前一样,频繁地给爷爷报告好消息了。每次回老家时,爷爷总是欲言又止。他知道爷爷在期待着什么,但他无法给出答案。
2019年12月,蔡旭哲成功入选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遗憾的是,爷爷已经去世。他把遗憾藏在心里,继续刻苦训练,迎接飞天日子的到来。
痴迷飞行
在妻子的眼里,蔡旭哲对飞行的热爱简直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在她坐月子的假期里,蔡旭哲请假陪护照顾她。然而蔡旭哲每天只要有空,或趴在窗户前看着天空,自言自语道:“天气能见度高,适合飞行。”或一屁股坐在地上,铺着一张大白纸,画着密密麻麻的座舱细节图进行研究。
妻子看在眼里,想生气却生不起来,也只能任凭他专心致志地深陷其中。
太空活动
2022年国庆佳节,中国航天员首次在太空度过。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官方发布神舟十四号乘组航天员在轨拍摄的摄影作品。蔡旭哲:亲爱的祖国啊,我在天宫为您祝福。是您为我们插上翅膀,让我们飞天梦圆,昂首启航。
2022年8月4日,参加《2022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七夕晚会》,表演短片《如果,要写一首诗》。
2022年9月,参加央视《开学第一课》。
2022年10月,由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蔡旭哲等3人面向广大青少年进行太空讲授的“天宫课堂”第三课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面向全球进行现场直播。
人物评价
蔡旭哲是一个认真、刻苦的好学生,动手能力强,特别是在做实验方面,能力特别突出。学习上善于动脑筋,有不懂的马上就问,成绩一直很好。(高中班主任刘振利评)
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当中的一个新面孔就是航天员蔡旭哲,蔡旭哲是中国第二批航天员,从飞行员选拔为航天员的12年来,他一直在不懈努力与准备着。(央视网评)
刘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蔡旭哲比较幽默,比较扎实。陈冬说,蔡旭哲理论功底很深厚,人很聪明,有些很复杂的事情,到他那里就会变得很简单。(刘洋、陈冬评)
黄伟芬介绍,蔡旭哲很聪明,对学习和领悟的能力是比较强的,他也是对新事物、新知识接受也比较快。(航天员系统总师黄伟芬评)
人物影响
邮政纪念封
2022年6月5日,中国集邮有限公司发行《中国空间站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纪念封》。纪念封使用中国国旗主图个性化邮票,附图为蔡旭哲等三名航天员头像并加盖邮政日戳。同时发行的《国旗》个性化邮票展现了三位航天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