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留从效

留从效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993 更新时间:2023/12/24 21:20:11

留从效(906年-962年),字元范,原籍泉州桃林县(今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后迁居泉州永春县。五代十国时期割据闽南地区的军阀。留从效出自寒门,年轻时为本城衙兵,后升任泉州散指挥使。在闽国灭亡前后的福建动乱中,相继夺取泉、漳二州,被南唐封为清源军节度使,累加至同平章事兼侍中、中书令等,进爵晋江王。后被宋太祖加授为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戴恩奉国保庆功臣。名义上隶属南唐,实为割据一方。建隆三年(962年),留从效去世,年五十七。获南唐追赠为太尉、灵州大都督。留从效在统治闽南的十余年内,采取息兵安民、保守疆土的政策。他重视文教,积极发展农业,又在泉州整建城港,招徕海外商贾,发展海运。此外,还灵活周旋于中原王朝及南唐之间,使泉、漳二州在五代全国性的战乱中独得繁荣和发展。

基本资料

本名:留从效

别名:刘从效

字:元范

所处时代:五代十国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泉州桃林

出生日期:906年

逝世日期:962年

主要成就:割据闽南;扩建泉州城,拓展泉州海外贸易

官职:清源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兼侍中、中书令等

爵位:鄂国公→晋江王

追赠:太尉、灵州大都督

人物生平

早入行伍

留从效于唐昭宗天祐三年(906年)生于泉州永春县留湾村。其家原为泉州桃林县(今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城关留安村)人,后迁居永春县。父亲留璋,在留从效的幼年时便去世,他能于孤贫中自立,以孝顺母亲、尊敬兄长名闻乡里,略通书史,喜读兵法。少年时,他成为泉州的衙兵。后因随从征讨临汀(今福建长汀)的军功,被升迁为闽国的泉州散员指挥使。

推戴王氏

天德二年(944年),闽帝王延曦被部将朱文进弑杀。朱文进占据福州,自立为闽主,与前一年二月称帝于建州(今福建建瓯)的王延羲之弟、富沙王王延政相抗。朱文进任命党羽黄绍颇为泉州刺史,接管泉州。留从效对裨校王忠顺、董思安和亲信苏光海暗中筹划对抗朱氏的计划,一天,留从效对同僚说:“朱文进屠灭王氏,派心腹分据诸州。我们这些人世代接受王氏的恩遇,而交臂事贼,一旦富沙王(王延政)攻克福州,我们死有余愧啊!”众人均以为是。十一月,留从效密约军中亲信的壮士到家中饮宴,一面假称自己收到富沙王令他除掉黄绍颇的密旨,一面利诱众人共图富贵,于是募得副兵马使陈洪进等五十二人,连夜越城墙而入,擒杀黄绍颇。随后,请王延政之侄王继勋出面主持军府事务。留从效与王忠顺、董思安三人自署为平贼统军使,派陈洪进送黄绍颇首级至建州,献给王延政。王延政大喜,即以王继勋为侍中、泉州刺史,留从效、王忠顺、董思安均任都指挥使。

朱文进获悉黄绍颇被杀,立即募兵两万,命统军使林守谅、内客省使李廷锷等往攻泉州。留从效得到王延政所派的两万援军,开城出战,大败福州兵,斩杀林守谅,生擒李廷锷。王延政趁势派统军使吴成义领战舰千艘反攻福州,围困朱文进。

割据泉漳

主词条:南唐与吴越福州之战、清源军

正在王延政攻福州时,福州内部发生了变故:另一将领连重遇杀朱文进归降王延政,而后又被裨将林仁翰所杀,林仁翰打算迎王廷政移都福州。南唐中主李璟趁闽中大乱,于保大四年(946年)出兵进取建州,至八月,王延政投降。

保大五年(947年),王继勋以平辈身份致书修好于占据福州的李弘义(即李仁达),李弘义以泉州一向隶属威武军,不满王继勋抗礼,派其弟李弘通带兵万人攻泉州。留从效以王继勋平日赏罚不当、士卒不肯用命为由,废黜王继勋,自领军府事,称泉、漳二州留后。然后领兵大破李弘通,并上表向李璟报告。李璟把王继勋召往金陵,任命留从效为泉州刺史,并派兵戍守,进行监视。此后,漳州戍将林赞叛乱,留从效领兵将其驱逐,趁机命泉州裨将董思安权知漳州事。李璟承认留从效对漳州的控制,改漳州为南州,以董思安为刺史。史称“闽中五州之分。自此始也”。

南唐军在闽不得民心,李弘义于是归附吴越,南唐派兵围攻,留从效也应李璟要求出兵协助,但因诸将争权,互不相让,且留从效也不愿福州速平,最终遭遇大败,“死者二万余人,委弃军资器械数十万”。留从效回到泉州后,趁南唐受挫之机,以连年战争、供给不足为由,劝说南唐驻守泉州的将领撤军。翌日,在城郊外置酒,为其践行。屯将不得已,只能撤走。

保大七年(949年)十二月,留从效之兄、南州副使留从愿用毒酒杀害董思安而代之,李璟即升泉州为清源军,任命留从效为清源军节度使、泉南等州观察使。自此之后,留从效兼漳、泉之地,拥兵自重,不听南唐调遣,李璟也无力征讨。

后来,留从效的官职进升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侍中、中书令,爵位也自鄂国公进封为晋江王。

留从效起自行伍,知晓百姓疾苦。割据泉、漳后,致力于勤俭养民、大兴文教事业,又开发泉州,整建城港,招徕海外商贾,对闽南地区的发展影响颇大。同时灵活周旋于中原大国(后周、北宋)及南唐之间,使泉、漳二州得以保持相对安宁。

背疽病逝

建隆三年(962年),宋太祖为嘉奖留从效积极进贡的行为,加授他为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赐号戴恩奉国保庆功臣。但自五月起,留从效便因背疽发作,而连月重病卧床。至八月八日(此据《留氏家谱·卷三·宋太师鄂国公传》,另有三月、七月之说),留从效病逝,享年五十七岁。南唐后主李煜诏赠他为太尉、灵州大都督。

主要影响

政治

留从效出身寒微,知人疾苦。治理泉州十七年,以身作则,专以勤俭养民为务。

保大五年(946年),留从效在泉州扩建新城,城高1丈8尺,周长20里,为王潮所创子城的7倍。

经济

留从效在主政期间,积极发展农业生产,令士兵屯田,召游民垦荒,围海造地,兴修水利,泉州因此常“仓满岁丰”。

留从效十分重视海外交通贸易,令人在泉州城内“开通衢,构云屋(货栈)”,以“招徕海上蛮夷商贾”;同时蠲除各种苛捐杂税,允许自由贸易。当时,从泉州运往东南亚、阿拉伯和东非等地的货物有陶瓷、铜铁器等手工业品,从海外运回的有象牙、犀角、玳瑁、明珠、浮香、樟脑等货物。泉州城内货物充盈,商业繁盛,号称“云屋万家,楼雉数里”。宋代泉州成为对外贸易巨港,留从效实为开创者。

对外贸易的兴旺,使泉州的手工业,特别是用于对外贸易的陶瓷、冶炼业和丝织业等,得到较大发展。

除对泉州的建设外,留从效竭力向中原王朝直接进贡,也有经济上的意图。他试图在汴梁建置官邸,取得位于北周都城的一个商业立足点。后来,宋太祖允诺在青州荷恩禅院建邸,“充卿本道回图邸务”。如此一来,便能开辟一条北方航线,将从海外进口的奢侈品销往中原,使闽南的商业发展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

文化

重视教育

留从效很重视教育,每年秋季都在泉州举行考试,选取明经、进士,称之为“秋堂”。据记载,五代时,泉州有进士4人,漳州有2人。延至宋代,泉州中进士者达862人(特奏名480人除外)。五代至两宋,泉州先后有4位状元,8位宰辅。故而,泉州也有“海滨邹鲁”的称号。

民风民俗

留从效在任内,对云屋大加发展,塑造了泉州街市建筑的风格。而泉州的茶叶成为外销的主要产品,也说明闽南地区在五代时期逐渐形成了饮茶风俗。

外交

留从效对内割据,对外则奉行事大理念,名义上接受南唐朝廷的册封,是南唐下辖的藩镇。他积极修好与南唐中央的关系,曾在淮南之战前劝说南唐元宗主动出击,但见南唐大败于新生的后周政权、尽割江北之地后,转而于显德五年(958年)派使者暗中与后周方面接触,表示归附诚意。显德六年(959年),又派别驾黄禹锡间道奉表,以獬豸通犀带、龙脑香数十斤为贡,后周世宗赐诏嘉纳。留从效还要求在汴梁建邸,世宗因其一向依附南唐,如果建邸则能与南唐分庭抗礼,故而没有同意。

尽管如此,留从效仍然畏惧南唐的威胁。显德六年(959年),南唐开始筹建南都南昌府(洪州)。留从效担忧此举有前来讨伐之意,于是派其子前往金陵进贡,留为质子。同时于建隆元年至建隆三年(960年-962年)间,三次派使者向新建立的北宋进贡称藩。宋太祖遣使厚赐留从效,并加慰勉。

由于留从效灵活周旋于中原王朝及南唐之间,使泉、漳二州得以保持相对安宁。

标签: 留从效

更多文章

  • 李从善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从善

    李从善(940年—987年),字子师,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省天水市),五代时南唐诗人,元宗李璟第七子,母吴国太夫人凌氏(一说钟皇后),李后主之弟。南唐时,封为郑王,在李煜降称江南国主降封南楚国公,累迁太尉、中书令。开宝四年春,奉方物来朝贡宋太祖,授泰宁军节度、兖海沂等州观察等使。赵匡胤特意带着他

  • 安重诲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安重诲

    安重诲(?-931年),河东应州(今山西应县)人,粟特族人。五代时期后唐大臣,晋王李克用大将安福迁的儿子。骁勇善战,才能过人,跟随李嗣源征战四方。后唐明宗即位,凭借拥戴功勋,出任左领军大将军、枢密使、山南东道节度使,累任侍中兼中书令、护国军节度使,总揽政事。不通文墨,刚愎专断,力主削藩,诬杀宰相任圜

  • 马希范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马希范

    马希范(899年-947年5月30日),字宝规,楚武穆王马殷第四子,衡阳王马希声异母弟,母陈氏,南楚第三位国君,在位16年(932-947年)。马希范初任镇南节度使。长兴三年(932年),马希声去世,马希范继位。在位前期,与土家族首领彭士愁,歃血为盟,订定《溪州盟约》在会溪坪设立溪州铜柱。马希范与彭

  • 慕容彦超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慕容彦超

    慕容彦超(?—952年),五代时期将领。后汉高祖刘知远同母异父弟。沙陀人,一说为吐谷浑人。曾冒姓阎,称“阎昆仑”。初为后唐明宗李嗣源麾下军校,累迁至刺史。后唐、后晋之间,历磁、单、濮、棣四州刺史,后因受贿而被流放房州。947年,他听说刘知远起兵太原,建立后汉,从房州归顺他,拜镇宁军(澶州)节度使。十

  • 王延政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王延政

    王延政(?-951年),人称十三郎,光州固始(今河南固始)人,闽太祖王审知之子,闽嗣王王延翰、闽惠宗王延钧、闽景宗王延羲的弟弟,闽国末代皇帝。在位三年,称恭懿王,国亡被俘,后事不明。本名:王延政别名:十三郎所处时代:闽国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光州固始县(今河南固始)逝世日期:951年早年经历王延政初

  • 和凝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和凝

    和凝(898年—955年),字成绩,郓州须昌(今山东省东平县)人。五代十国时期宰相、文学家、法医学家。和凝于后梁贞明三年(917年)登进士第,进入宣义军节度使贺瑰幕府,后又在郓、邓、洋三州幕府任从事。后唐明宗天成年间调入中央任职,此后历仕后唐、后晋、辽、后汉、后周等朝,在后晋时担任过六年宰相(中书侍

  • 张全义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张全义

    张全义(852年-926年),唐朝末年至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治、军事人物,濮州临濮(今山东鄄城西南)人。字国维,初名居言,唐僖宗赐名全义,朱温赐名宗奭,后梁灭亡后复名全义。张全义出身农民家庭,早年参与黄巢起义,在大齐政权担任吏部尚书、水运使。黄巢败走后,投靠河阳节度使诸葛爽,屡立战功,被诸葛爽表请为泽州

  • 侯益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侯益

    侯益(885~965年),山西平遥人,唐末五代到北宋时期将领。出身农家,以勇武投于李克用旗下,随从李存勖征战四方,拜马前副都指挥使。明宗李嗣源反叛时,单骑投向李存勖,先后效力李嗣源、李从珂、石敬瑭。契丹灭亡后晋之后,曾接受契丹任命的伪职。后汉建立后,一度暗通后蜀,为兵势所逼,入朝觐见,拜开封尹、中书

  • 刘鄩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鄩

    刘鄩(xún)(858年—921年),本名刘掞,密州安丘(今山东省安丘市)人,唐末五代时期后梁将领。唐朝中和年间,刘鄩开始追随青州节度使王敬武。王敬武去世后,支持其子王师范嗣位,此后他历任登、淄二州刺史、行军司马。天复元年(901年),攻陷兖州,抵抗葛从周进攻。天复三年(903年),归顺梁王朱全忠,

  • 郑买嗣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郑买嗣

    郑买嗣(861年—909年),又名郑昶,汉族,是唐朝西泸县县令郑回的来孙,郑回被南诏国俘虏后,授任为清平官,即南诏国的宰相,后代世袭此职。唐乾宁四年(897年),袭职的郑买嗣配合大臣杨登杀死南诏王隆舜,立以其子舜化贞为傀儡。唐天复二年(902年),郑买嗣发动兵变将杨登和舜化贞及南诏王室其他800人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