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凌鸿勋

凌鸿勋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001 更新时间:2023/12/23 12:37:21

凌鸿勋,1894年4月15日生于广州,毕业于上海工业专门学校(交通大学前身),中国土木工程专家、教育家、铁路史研究专家。

基本资料

名:凌鸿勋

出生日期:1894年4月15日

逝世日期:1981年8月15日

毕业院校:上海工业专门学校

职业:中国土木工程专家、教育家、铁路史研究专家

出生地:广州

字:竹铭

个人履历

中国土木工程专家、教育家、铁路史研究专家。字竹铭,江苏熟人,1894年4月15日生于广州,1981年8月15日卒于台北。1915年毕业于上海工业专门学校(交通大学前身)。同年赴美,在美国桥梁公司实习并在哥伦比亚大学进修。1918年归国后,20年代历任代交通大学教授、教授、代理校长、校长等职;20年代末至40年代,历任铁道部交通部技正;陇海、粤汉、湘鄂、湘桂、天成、宝天铁路或路段工程局(处)长兼总工程师、管理局局长;交通部次长、代理部长以及中央设计局设计委员等职。他长期从事铁道工程建设,1929年起先后主持修造了陇海、粤汉、湘桂、宝天、天成、津浦、广九铁路等重要干线,负责开发了西北地区的公路干道,成为继詹天佑之后国人自己修建重要铁路的又一先驱。1945年起担任过交通部常务次长、政务次长。1950年由香港迁居台湾,创记录地连任中国石油公司董事长长达20年之久。一生著译甚多。1931年12月当选为美国土木工程学会(ASCE)正式会员。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40年代末辞去公职,在香港从事著译。50年代初去台湾,任台湾大学教授,后连任台湾石油公司董事长,1971年退休后任顾问;还担任石门水库筹建委员会委员等。

在台湾,原本没有交通大学。由于清华大学在新竹"复校",美国交通大学同学会赵曾珏等在1956年借交通大学创建六十周年纪念之际,建议在台湾也进行交通大学"复校"。1958年6月1日,"交通大学电子研究所"成立,并在台北市罗斯福路设立办事处,并决定在新竹建校。先是称"工学院"。1979年,"交通大学"在新竹正式挂牌。

新竹交通大学以电子工程为重点,成为新竹工业园区的顶梁柱。如今台湾的电脑大亨、宏碁电脑集团董事长施荣,就是新竹交通大学的毕业生。

为什么以竹来代表新竹交通大学呢?这与新竹的"竹"无关,因为新竹清华大学也在新竹。

新竹交通大学之所以用"竹"来代表,是因为他们拥有一位与新竹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旗鼓相当的资深校长凌鸿勋(1894-1981)先生。

凌鸿勋,字竹铭,这"竹"就来自他的字。他是广东番禺人,著名的道路工程专家。他早年就读于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交大前身)土木科,1915年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被派往美国实习,1918年回国。1924年12月,他被任命为交通部南洋大学(交大前身)校长。他担任校长三年,建树甚多:他举办了工业展览会,修订了规章制度,恢复了每年一次的国文大会,创办了工业研究所,确定了交通大学校徽,规模宏大的体育馆也竣工落成。

跟梅贻琦先生一样,凌鸿勋先生也在1948年从内地来到台湾。他在台湾仍念念不忘交通大学。1956年美国交通大学同学会请求在台湾进行交通大学"复校"工作的电报,就是由凌鸿勋先生在台湾纪念交通大学六十年校庆的大会上念的。此后,着手"复校"时,就由凌鸿勋先生担任主任委员,牵头进行这一巨大的工程。

仿效英国牛津、剑桥两大名校每年举行划船赛,相邻的新竹清华大学与交通大学也决定每年举行体育对抗赛。这一比赛,从两校的两位老校长梅贻琦和凌鸿勋(竹铭)先生的姓名中各取一字,命名为"梅竹战"、"梅竹赛"。

成就及荣誉

凌鸿勋一生从事土木工程,主要是铁路工程的教学和修筑,曾负责修建陇海铁路、粤汉铁路等,其中如粤汉铁路株(洲)韶(关)段的地质、地形情况复杂,工程艰巨,他用三年半时间,使粤汉铁路在1936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华前通车。抗日战争时期,他辗转于陇海铁路、粤汉铁路、湘桂铁路、南镇段铁路以及西南、西北各省的筑路工地,实地指挥铁路、公路的修筑、抢修工程以及开辟国际通道等,对抗日战争时期的军民运输作出了贡献。凌鸿勋的主要著作有:《铁路工程学》、《桥梁学》、《中国铁路概论》、《中国铁路志》、《詹天佑先生年谱》、《詹天佑与中国铁路》(合编)《台湾工业概况》、以及由他主编的《现代工程》等。

凌鸿勋早年在美国曾参加发起组织“中国工程学会”,后与中国国内的“中华工程师学会”合并为“中国工程师学会”并多次被选为副会长、会长。1970年10月被选为台湾“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名誉会员。

标签: 凌鸿勋

更多文章

  • 王清穆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王清穆

    王清穆(1860-1941),男,字希林,号丹揆、晚号农隐老人,江苏崇明(今上海崇明)人。先祖于乾隆中从南京随宦迁至本县,居城内。1883年(清光绪十四年)王清穆中举人。两年后得进士,在户部任职。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在译署兼职。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任外务部官员。1903年(清光绪二十

  • 张鹤龄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张鹤龄

    张鹤龄(1867-1908),字筱圃,江苏武进人,近代教育家。张鹤龄于清光绪二十九年冬,任南洋公学总理。次年二月,日俄战争爆发,张鹤龄就此事与张美翊、已离开南洋公学到商务印书馆任职的张元济及赵风昌、吕景瑞等人紧急磋商:“诚恐以后各国大会媾和,始终置我局外,尽失主权”,议定由张美翊收集巴黎及柏林和会资

  • 张美翊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张美翊

    张美翊(1856-1924),浙江宁波人。清光绪二十九年夏至清光绪二十九年冬,清光绪三十年夏至清光绪三十年冬,曾两度担任南洋公学提调兼总理。本名:张美翊所处时代:清出生地:浙江宁波出生日期:1856年逝世日期:1924年张美翊(1856-1924),浙江宁波人。清光绪二十九年夏至清光绪二十九年冬,清

  • 刘树屏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树屏

    刘树屏(1857年-1917年),字葆良,号雨溪。江苏武进县(今常州市武进区)。光绪十六年(1890年)庚寅恩科第三甲进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十八年五月,散馆,授翰林院检讨。甲午战争后,提倡教育改革。调任安徽候补道,创办皖南中学。不久,代理南洋公学监督。清光绪二十八年冬南洋公学发生“墨水

  • 汪凤藻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汪凤藻

    汪凤藻(1851-1918年),字芝房、云章。江苏元和人,同文馆英文班毕业生。曾为译书纂修官,一八八三年授翰林院庶吉士;一八九一年七月二十九日以翰林院编修赏二品顶带署理驻日钦使。一八九二年七月九日正式任为驻日钦使。本名:汪凤藻字:芝房,云章所处时代:清出生地:江苏元和汪凤藻(1851-1918),汪

  • 何嗣焜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何嗣焜

    嗣焜(1843-1901),字梅生,一字定庵。清候补知府、三品衔。江苏省武进人,为南洋公学第一任总理(校长)。中文名:何嗣焜出生日期:1843年逝世日期:1901年字:梅生嗣焜(1843-1901),字梅生(眉孙、枚生),江苏省武进人。清光绪二十二年同乡盛宣怀为创办南洋公学,乃亲至其家中,讲明培养人

  • 王树国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王树国

    王树国,男,汉族,河北献县人,1958年10月生,1973年6月参加工作,1976年11月入党。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学位。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工程系机电控制及自动化专业毕业。生物医学仪器与工程学科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安交通大学校长(副部长级)、党委副书记。中文名:王树国国籍:中国民族:汉族籍贯:河北献

  • 徐通模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徐通模

    徐通模,男,1939年11月生于江苏如皋,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徐通模于1961年7月从西安交通大学动力系锅炉制造专业毕业;1983年12月至1988年10月任西安交通大学能源系主任;1988年7月至1995年11月任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1998年1月至2003年8月任西安

  • 蒋德明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蒋德明

    蒋德明(1934年4月5日—2021年7月26日),江苏宜兴人,中国共产党党员,西安交通大学原校长、西安交通大学西迁教授,乌克兰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内燃机专家,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汽车工程系教授。蒋德明于1956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内燃机专业;1958年随校从上海迁往西安;1959年研究生毕业

  • 史维祥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史维祥

    史维祥,江苏溧阳人。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毕业于交通大学,1956-1960年赴苏联加里宁工学院攻读副博士。曾任西安交大教务处处长、副校长、校长等职。是我国著名的液压传动及控制专家、英国某大学荣誉博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会会长。长期从事液压传动及控制专业的教学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