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王思礼

王思礼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943 更新时间:2024/1/2 11:31:55

王思礼(?—761年),营州(今辽宁朝阳)高句丽人。唐朝中期将领,朔方军将王虔威之子。王思礼少习军事,先后隶属于河东节度使王忠嗣、陇右节度使哥舒翰麾下,曾参与攻取石堡城。安史之乱时,王思礼随哥舒翰镇守潼关。潼关失守后,西逃安化郡,获唐肃宗赦免。旋即出任关内节度使,参与收复两京。相州之战时,各军溃败,只有王思礼与李光弼全军而归。累官河东节度使,封霍国公。上元元年(760年),升任司空,为唐初以来身居三公而不居相位的第一人。上元二年(761年),王思礼病逝。获赠太尉,谥号“武烈”。

基本资料

本名:王思礼

所处时代:唐朝

民族族群:高句丽

逝世日期:761年

主要成就:攻打叛军,收复两京

官职:太原尹、北京留守、河东节度使,御史大夫、司空

爵位:霍国公

谥号:武烈

追赠:太尉

人物生平

因功升职

王思礼本是高句丽人,后来移居唐朝营州。王思礼出身将门之家,他的父亲王虔威是朔方军将领,以通晓兵法而闻名。王思礼年少时学习军事,跟随河东节度使王忠嗣到河西,与哥舒翰同为押衙。等到哥舒翰升任陇右节度使,王思礼与中郎周泌作为哥舒翰的押衙,由于攻取石堡城(今青海湟源西南)有功,升任右金吾卫将军,充任关西兵马使,兼任河源军使。

天宝十一载(752年),王思礼升任云麾将军。

误期获罪

天宝十二载(753年),王思礼跟随哥舒翰征讨九曲,由于王思礼延误时间,因此哥舒翰下令处死王思礼,临刑之时,哥舒翰却下令赦免王思礼。王思礼慢慢地说:“要杀就杀,为何还要赦免?”诸将领都对他的话感到壮烈。

天宝十三载(754年),吐蕃苏毗王(一作吐谷浑苏毘王)来到边塞,归附唐朝,唐玄宗李隆基命令哥舒翰到磨环川接应他。恰逢此时王思礼从马上坠下伤到脚,哥舒翰对中使李大宜(一作监军李文宜)说:“王思礼已经伤到脚,想到哪里去呢?”同年,王思礼加任特进。

攻打叛军

天宝十四载(755年)六月,王思礼升任金城太守。同年十二月,发生安史之乱,哥舒翰担任平乱元帅,奏请王思礼担任开府仪同三司,兼任太常卿同正员,充当元帅府马军都将,每件事都单独与王思礼商议决定。不久,哥舒翰患病,不能处理军政之事,于是将军政之事全权委托给田良丘。田良丘不敢一人决断,便让王思礼主管骑兵,李承光主管步兵。王思礼、李承光二人争胜,因此军队不能相互统一。

天宝十五载(756年)二月(一作五月),王思礼请求哥舒翰谋杀安思顺的父亲安元贞,并趁机在纸上用密语告诉哥舒翰,请他抗表诛杀杨国忠,哥舒翰不答应。王思礼又请求用三十名骑兵劫持到潼关,将其杀死,哥舒翰说:“如果这样做,就是我哥舒翰谋反,和安禄山有什么区别。”六月,潼关失守,王思礼西行到达安化郡。王思礼与吕崇贲、李承光一起引到军中大旗下,唐肃宗李亨责问他们不能坚守防地,一并处以军法。宰相房琯建议赦免他们,可以取得以后战事效果,于是杀死李承光而释放王思礼和吕崇贲,王思礼和吕崇贲、房琯同任副使。不久在便桥的战斗中,作战不利,王思礼拜任关内行营节度、河西陇右伊西行营兵马使。

至德二载(757年)二月,朝廷派遣王思礼率军驻守武功,兵马使郭英乂驻守东原,王难得驻守西原。二月十九日,叛军将领安守忠、李归仁、安太清率军进攻武功,郭英乂与叛军交战不利,中箭受伤逃走,王难得见死不救,也随之败退,王思礼顾及敌方势众而撤退到扶风。叛军分兵至大和关,距离凤翔五十里。唐肃宗在凤翔非常惊骇,于是进行戒严。中官以及朝廷官员都派出自己的儿子出战,唐肃宗派遣左右巡御史虞侯将他的名字写上,这类事情方得到制止。同时命令司徒郭子仪率领朔方的军队击退叛军。

收复两京

至德二载(757年)九月,王思礼跟随元帅、广平王李豫(唐代宗)收复西京长安,叛军已败,王思礼带领军队率先进入景清宫。后跟随郭子仪赶赴陕城、曲沃、新店作战,连连击败叛军,收复东京洛阳。王思礼接着在绛郡击败叛军六千多人,缴获的器械堆积如山,牛马数以万计。由于王思礼屡立战功,朝廷于是升任他为户部尚书,封霍国公,食邑三百户(一作五百户)。不久,兼任潞、沁等州节度使。

乾元二年(759年),王思礼与郭子仪等九位节度使在相州包围安庆绪。王思礼统领关中、潞州的行营步兵三万人、骑兵八千人,大军溃败,惟独王思礼和李光弼两支人马齐全。不久,王思礼在直千岭击败史思明别将一万多人。同年四月初四日,王思礼在潞城东面击败史思明部将杨旻。李光弼镇守河阳时,王思礼代任河东节度副大使。七月二十三日,唐肃宗诏令王思礼担任太原尹、北京留守、河东节度使,兼任御史大夫。王思礼在职期间,军队器械精良,存贮军粮达一百万石。

因病去世

上元元年(760年)闰三月初七日,唐肃宗加任王思礼为司空。从唐高祖武德年间以来,身为三公而不居相位,只有王思礼一人而已。

上元二年(761年)四月,王思礼因病去世。唐肃宗下令辍朝一天,追赠王思礼为太尉,赐谥号武烈,并派遣鸿胪卿负责办理王思礼的丧事。

主要成就

安史之乱时,王思礼率军屡次击败叛军,收复西京长安和东京洛阳,所立战功颇多,缴获敌军的器械堆积如山,牛马数以万计。王思礼在太原任职期间,军队器械精良,存贮军粮多达一百万石。

人物评价

王思礼擅长谋略,却不擅长用兵,然而他立法严整,因此士卒不敢违反,受到当时人们所称道。

趣闻轶事

当初,潼关战败时,王思礼的马中箭而死,这时有一名骑兵张光晟把自己的马给了他,王思礼问他的姓名,他没有告诉就走了。王思礼暗中记住张光晟的相貌,后来多方寻找,但没有找到。乾元二年(759年),王思礼到河东之后,有人进谗言陷害代州刺史辛云京,王思礼十分愤怒,辛云京惧怕,不知道如何办才好。这时张光晟在辛云京的部下,就对辛云京说:“我曾经帮助过王将军,向来不敢提起这件事的原因,是认为以这件事来取赏是耻辱。现在你有危急,请让我去见王将军,一定能为你解除危难。”辛云京就高兴地让他前去。张光晟谒见王思礼,还没有说话,就被王思礼一眼认出来,说:“噫!你难道不是我的救命恩人吗?为什么这样晚才见到你呢!”张光晟就把实情告诉王思礼。王思礼十分高兴,握着张光晟的手,涕泣呜咽地说:“我所以能有今天,都是因为你救我一命的功劳。我一直在寻找你。”于是引张光晟同床而坐,相约结为兄弟。张光晟借机谈到辛云京的冤情。王思礼说:“辛云京罪过也不小,现在为你的情面而饶恕他。”当天,王思礼就提升张光晟为兵马使,并赠送给他许多钱财以及田地宅第。

家庭成员

父亲:王虔威,朔方军将领,以通晓兵法而闻名。

史籍记载

《旧唐书·卷一百一十·列传第六十》

《新唐书·卷一百四十七·列传第七十二》

《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六~二百二十一

标签: 王思礼

更多文章

  • 崔光远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崔光远

    崔光远(?—761年),博陵安平(今河北安平县)人。唐朝时期大臣,出自博陵崔氏第三房,唐朝将领,房州刺史崔敬嗣之孙。门荫入仕,起家唐县安令。安史之乱时,授西京留守采访使,迁拜御史大夫、京兆尹。安禄山攻入长安,授予京兆少尹,逃向灵武,擢为御史大夫。平定叛乱后,拜礼部尚书、邺国公,出任剑南节度使。讨平段

  • 孙逖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孙逖

    孙逖(tì)(696年~761年),字子成,博州武水(今山东聊城市东昌府区沙镇)人。唐朝时期大臣,宋州司马孙嘉之之子。学穷百家,善于属文。十五时,撰写《土火炉赋》,得到宰相崔日用称赞。考取进士,授山阴县尉,迁秘书正字。开元十年(722年),通过制科考试,授左拾遗,迁起居舍人。开元二十一年,入为考功员

  • 郭良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郭良

    郭良:生卒年不详。天宝初任金部员外郎。《全唐诗》存诗2首。本名:郭良所处时代:盛唐主要作品:早行郭良:生卒年不详。天宝初任金部员外郎。事迹略见《国秀集》目录。芮挺章选其诗2首入《国秀集》。《全唐诗》存诗2首。

  • 蒋冽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蒋冽

    唐代诗人。生卒年未详,常州义兴(今江苏宜兴南)人。父挺,乃高宗时宰相高智周外孙。等进士第,开元中,历侍御史、司封考功二员外郎。天宝中,历礼、吏、户三部侍郎,尚书左丞。安史乱起,陷贼,受伪职,后不知所终。《全唐诗》存诗七首。本名:蒋冽所处时代:唐民族族群:唐人出生地:常州义兴唐代诗人。生卒年未详,常州

  • 刘庭琦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庭琦

    刘庭琦:一作刘廷琦。生卒年不详。宿州符离(今安徽宿州符离)人。玄宗开元初,任万年尉,坐与惠文太子李范饮酒赋诗相娱,贬为雅州司户。开元、天宝间,官至汾州长史。本名:刘庭琦所处时代:唐出生地:安徽宿州符离主要作品:咏木槿树题武进文明府厅刘庭琦:一作刘廷琦。生卒年不详。宿州符离(今安徽宿州符离)人。玄宗开

  • 王乔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王乔

    王乔:生卒年、籍贯皆不详。玄宗开元末、天宝初,曾任泾州刺史。《全唐诗》存诗1首,《全唐诗续拾》补1首。本名:王乔所处时代:唐主要作品:过故人旧宅王乔:生卒年、籍贯皆不详。玄宗开元末、天宝初,曾任泾州刺史,官安定太守。事迹略见《国秀集》目录。芮挺章选诗1首入《国秀集》。《全唐诗》存诗1首,《全唐诗续拾

  • 张谔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张谔

    张谔,唐人。中宗景龙中登进士第。历任陈王掾。玄宗开元中,从岐王李范游,赋诗相娱。后贬山茌丞。工诗,颇为时所称。(《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本名:张谔所处时代:唐主要作品:《全唐诗》张谔,生卒年、籍贯皆不详。中宗景龙中,登进士第。仕为陈王掾。玄宗开元时,岐王范好儒士,谔与阎朝隐等从之游,赋诗相娱,后贬山

  • 郑审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郑审

    郑审:生卒年不详。郑州荥阳(今河南荥阳)人。郑繇之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任监察御史,迁侍御史。天宝初任司勋员外郎,转吏部员外郎,迁吏部郎中。天宝十载前后为谏议大夫。肃宗乾元中任袁州刺史。代宗大历三年(768)时为江陵少尹。其后行迹无考。本名:郑审所处时代:唐出生地:河南荥阳主要作品:酒席赋得

  • 薛奇童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薛奇童

    薛奇童,一作薛奇章。生卒年不详,字灵孺,河东(今山西永济)人。玄宗朝官至大理司直。官终慈州刺史。《全唐诗》存诗七首本名:薛奇童字:灵孺所处时代:唐代主要作品:《塞下曲》《和李起居秋夜之作》《拟古》《云中行》等

  • 徐九皋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徐九皋

    徐九皋:生卒年不详。天宝初官河阴尉,有诗名,《全唐诗》存诗5首。本名:徐九皋所处时代:唐主要作品:关山月/战城南徐九皋:生卒年不详。天宝初官河阴尉,有诗名,芮挺章选诗5首入《国秀集》。事迹略见《国秀集》目录。《全唐诗》存诗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