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孔巢父

孔巢父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841 更新时间:2023/12/29 1:52:24

孔巢父:唐朝冀州(今河北冀县)人,字弱翁,孔如珪次子,孔岑父之弟,孔子三十七世孙。生年不详,卒于唐德宗兴元元年(784年)。少时与李白、韩准、张叔明、陶沔、裴政隐居徂徕山,称“竹溪六逸”。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由李季卿推荐,授左卫兵曹参军,累官至给事中、河中、陕、华等州招讨使,兼御史大夫。唐德宗兴元元年(784年)受命为魏博宣慰使,前往劝说藩镇田悦及其将士归顺唐朝,田悦从弟田绪杀田悦归唐。不久,李怀光盘据河中,巢父又往河中劝说其归顺唐朝,被怀光部众所杀。

基本资料

本名:孔巢父

字:弱翁

所处时代:中国唐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冀州

逝世日期:784年

主要成就:“竹溪六逸”之一

简介

孔巢父(?-784),字弱翁,唐朝大臣,冀州(今冀州市)人,孔子三十六世孙,“竹溪六逸”之一,与李白、杜甫以及皇甫冉等文豪友善,亦有诗文佳作行世,后散失。

孔巢父德才兼备,初被举荐长安为官。约在天宝六载(747年)辞官归隐江东(今浙江会稽)。行前,京师好友蔡侯为其设宴饯行,杜甫曾在席间吟诗一首,以赞巢父之才德,题为《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诗曰:巢父掉头不肯住,东将入海随烟雾。诗卷长留天地间,钓竿欲拂珊瑚树。深山大泽龙蛇远,春寒野阴风景暮。蓬莱织女回云车,指点虚无是征路。自是君身有仙骨,世人哪得知其故。惜君只欲苦死留,富贵何如草头露。蔡侯静者意有余,清夜置酒临前除。罢琴惆怅月照席,几岁寄我空中书。南寻禹穴见李白,道甫问讯今何如?

后来,孔巢父为扶救社稷,再度复出,担任湖南观察使。唐德宗建中年间,升至给事中。因其足智多谋,善于辞令,深得朝廷器重,称为“知君名宦”。

建中二年(781年),镇州李维岳、淄青李纳请求承袭父职,朝廷不允,魏博7州节度使田悦又代二人奏请,德宗仍不答应,田悦一气之下联合二李哗变。三镇之乱致使河北累年战祸,生灵涂炭。德宗于兴元元年(784年)命孔巢父为宣慰使前往平乱。孔巢父置个人安危于度外,冒死赶赴魏博,向田悦力陈顺逆之福祸,情理俱备,打动军心,将士皆愿“还为王人”,终使田悦率众归降。

建中四年(783年),泾原兵奉命东征途中兵变,叛将朱讹人长安称帝,唐德宗出奔奉天(今陕西乾县)。朔方节度使李怀光前往救驾,屡有战绩。但因德宗听信奸相卢杞谗言,不许李怀光入朝觐见,故使李怀光背主而去,割据一方。孔巢父说降田悦的同年六月,德宗又令其前往招安李怀光。孔巢父再度深入虎穴,舍身为国劝降平叛,不幸为李怀光部众杀害。死后,朝廷追赠其为尚书左仆射,谥号“忠”。

相关事迹

唐玄宗末年,孔巢父曾与李白、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隐居于山东泰安府徂徕山脚下,纵酒酣歌,谈诗论赋,号称“竹溪六逸”。徂徕田园生活结束后,孔巢父被举荐赴长安做官。约在天宝六年(公元747年)辞官归隐江东(今浙江会稽)。行前,京师好友蔡侯曾设宴为其饯行,席间,诗人杜甫吟诗一首,以表述自己的心境,赞颂巢父的才德,题为《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后来孔巢父为扶救社稷,再度复出,任湖南观察使。唐德宗建中年间,孔巢父为朝中大臣,官至给事中。因其足智多谋,善于辞令,且破贼有方,深得朝廷器重,被称为“知君名宦”。

建中二年(公元781年),镇州李维岳和淄青李纳请示承袭父职,朝廷不允,魏博七州节度使田悦又代其二人奏请,德宗仍不答应。田悦恼羞成怒,联合李维岳、李纳等人哗变。河北三镇的叛乱致使连年战祸,生灵涂炭,官兵和叛兵浴血沙场,士卒死伤惨重。兴元元年(公元784年),德宗任命孔巢父为宣慰使前往平乱,孔巢父冒死赶赴魏博镇,舌战田悦,陈述顺逆之祸福,理据俱备,打动人心,终使田悦率众归降。

建中三年(公元782年),朔方节度使李怀光曾奉帝旨兵伐田悦。次年,泾原兵变,叛将朱泚(ci)入长安称帝,德宗逃往奉天(今陕西乾县),朱泚率兵猛攻,李怀光前去救驾,数败敌部,屡有战绩,迫使朱泚退归长安。因德宗轻信奸相卢杞的挑拨,不许李怀光入朝觐见,故李怀光耿耿于怀,以至背主而去,联合朱泚逼使德宗南逃汉中,并率军占领河中(今山西永济西),割据一方。孔巢父说降田悦叛军后,当年六月,德宗令其招安李怀光,孔巢父再度深入虎穴,舍身劝降,因言辞失宜,不幸为李怀光部下杀害。死后,朝廷追赠孔巢父尚书左仆射职,谥号“忠”。《旧唐书》、《新唐书》均有孔巢父传。

传记

孔巢父,冀州人,字弱翁。父如珪,海州司户参军,以巢父赠工部郎中。巢父早勤文史,少时与韩准、裴政、李白、张叔明、陶沔隐于徂来山,时号“竹溪六逸”。永王璘起兵江淮,闻其贤,以从事辟之。巢父知其必败,侧身潜遁,由是知名。

广德中,李季卿为江淮宣抚使,荐巢父,授左卫兵曹参军。大历初,泽潞节度使李抱玉奏为宾幕,累授监察御史,转殿中、检校库部员外郎,出授归州刺史。建中初,泾原节度留后孟皞表巢父试秘书少监,兼御史中丞、行军司马。寻拜汾州刺史,入为谏议大夫,出为潭州刺史、湖南观察使。未行,会普王为荆襄副元帅,以巢父为元帅府行军司马,兼御史大夫。

寻属泾师之难,从德宗幸奉天,迁给事中、河中陕华等州招讨使。累献破贼之谋,德宗甚赏之。寻兼御史大夫,充魏博宣慰使。巢父博辩多智,对田悦之众,陈逆顺利害君臣之道,士众欣悚喜抃,曰:“不图今日复睹王化!”及就宴,悦酒酣,自矜其骑射之艺、拳勇之略,因曰:“若蒙见用,无坚不摧。”巢父谓之曰:“若如公言而不早归国者,但为一好贼耳。”悦曰:“为贼既曰好贼,为臣当作功臣。”巢父曰:“国方有虞,待子而息。”悦起谢焉。悦背叛日久,其下厌乱,且喜巢父之至。数日,田承嗣之子绪以失职怨望,因人心之摇动,遂构谋杀悦,而与大将邢曹俊等禀命于巢父。巢父因其众意,令田绪权知军务,以纾其难。

兴元元年,李怀光拥兵河中。七月,复以巢父兼御史大夫,充宣慰使。既传诏旨,怀光以巢父尝使魏博,田悦死于帐下,恐祸及。又朔方蕃浑之众数千,皆在行列,颇骄悖不肃。闻罢怀光兵权,时怀光素服待命,巢父不止之。众咸忿恚,咄嗟曰:“太尉尽无官矣!”方宣诏,喧噪,怀光亦不禁止,巢父、守盈并遇害。上闻之震悼,赠尚书左仆射,仍诏收河中日备礼葬祭。赐其家布帛米粟甚厚,仍授子正员官。

相关诗作

送孔巢父赴河南军(一作刘长卿诗)

江城相送阻烟波,况复新秋一雁过。

闻道全师征北虏,更言诸将会南河。

边心杳杳乡人绝,塞草青青战马多。

共许陈琳工奏记,知君名宦未蹉跎。

杜甫曾在席间吟诗一首,以赞巢父之才德,题为《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诗曰:

巢父掉头不肯住,东将入海随烟雾。

诗卷长留天地间,钓竿欲拂珊瑚树。

深山大泽龙蛇远,春寒野阴风景暮。

蓬莱织女回云车,指点虚无是征路。

自是君身有仙骨,世人哪得知其故。

惜君只欲苦死留,富贵何如草头露。

蔡侯静者意有余,清夜置酒临前除。

罢琴惆怅月照席,几岁寄我空中书。

南寻禹穴见李白,道甫问讯今何如?

竹溪六逸

开元二十五年,李白移家东鲁,与山东名士孔巢文、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在州的徂徕山竹溪隐居,世人皆称他们为“竹溪六逸”。他们在此纵酒酣歌,啸傲泉石,举杯邀月,诗思骀荡,后来李白《送韩准裴政孔巢父还山》诗中曾有“昨宵梦里还,云弄竹溪月”之句,便是对这段隐居生活的深情回忆。

六逸同隐的竹溪,位于徂徕山西南麓的乳山脚下,金代明昌年间泰安人安升卿在徂徕题刻中有“访竹溪六逸于乳山”之语。这里峰峦突起,一川萦回,林木棉蒙,凤尾森森。山前有一竹岩,石纹如深雕竹叶片片。攀上竹岩,可见到安升卿所书“竹溪佳境”四个大字,自此沿溪而行,但见溪水淙淙,逶迤西注,芳草葳蕤,杂树生花。这里便是六逸堂故址所在。“迄今人去已千载,流风余韵犹宛然”。而今的竹溪,虽已无复唐代碧玉千竿的胜境,但清流依旧,山月无恙,犹使人时时追怀太白诗仙的遗韵。

世人仰慕他们,尽管总是觉得有些狂妄而不可狎近。他们有着隐士与逸民的心理特征,性之所至,高风绝尘。他们寄情于山水林泉,骜不驯,放旷不羁,柴门蓬户,兰蕙参差,妙辩玄宗,尤精庄老,那是一种悠然自在的文化态度,更是一种理想而浪漫的生存方式。

历史

历史评价

德才兼备,初被举荐长安为官。约在天宝六载(747年)辞官归隐江东(今浙江会稽)。行前,京师好友蔡侯为其设宴饯行,后来,孔巢父为扶救社稷,再度复出,担任湖南观察使。唐德宗建中年间,升至给事中。因其足智多谋,善于辞令,深得朝廷器重,称为“知君名宦”。

标签: 孔巢父

更多文章

  • 韩准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韩准

    韩准,号鹤山,宋朝人,作品有《浣溪沙》。本名:韩准别名:鹤山先生号:鹤山所处时代:宋朝民族族群:宋朝人主要作品:《浣溪沙》性别:男韩准,号鹤山,宋朝人(《宋诗纪事》卷七○)。

  • 裴政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裴政

    裴政,字德表,河东闻喜人。梁豫州刺史邃孙。初为邵陵王府法曹参军,转起部郎、枝江令。湘东王召为宣惠府记室,除通直散骑侍郎。侯景之乱,加壮武将军,封夷陵侯。徵授给事黄门侍郎,加平越中郎将、镇南府长史。入周,为员外散骑侍郎,授刑部下大夫,转少司宪。隋受禅,转率更令,加上仪同三司。进散骑常侍,转左庶子,出为

  • 张叔明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张叔明

    张叔明,唐名士,隐者,“竹溪六逸”之一。山东宁阳梧桐峪(今属华丰镇)人。本名:张叔明所处时代:唐民族族群:汉出生地:山东宁阳梧桐峪主要成就:名士与李白、杜甫等交游频繁。孔尚任《石门山记》云:“唐张叔明,亦鲁诸生也,卜宅其麓。杜子美有《访张氏隐居》诗;又有《与刘九法曹、郑瑕丘石门宴集》诗;李太白亦有《

  • 陶沔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陶沔

    唐朝诗人,生卒不详,开元年间任任单县县尉。与李白、孔巢夫等交好。本名:陶沔(miǎn)所处时代:唐朝民族族群:汉人主要成就:时称“竹溪六逸”、“半月台四君子”性别:男曾与孔巢父、李白、韩准、裴政、张叔明隐居于徂徕山,纵酒酣歌,时称“竹溪六逸”。唐开元末,陶沔与李白、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居泰安府

  • 张志和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张志和

    张志和(732年-774年),字子同,初名龟龄,号玄真子,祖籍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先世因“不忍坐视民患”,弃官隐居黟县赤山镇(今祁门县祁山镇)石山坞,又迁润田张村庇。唐代诗人。张志和三岁就能读书,六岁做文章,十六岁明经及第,先后任翰林待诏、左金吾卫录事参军、南浦县尉等职。后有感于宦海风波和人生无

  • 韦庄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韦庄

    韦庄(约公元836年-公元910年),字端己。京兆郡杜陵县(今陕西西安)人,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文昌右相韦待价七世孙、苏州刺史韦应物四世孙。韦庄出身京兆韦氏东眷逍遥公房。早年屡试不第,后因黄巢起义作《秦妇吟》。乾宁元年(公元894年),再试时进士及第,出任校书郎。乾宁四年(公元897年)

  • 薛昭蕴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薛昭蕴

    薛昭蕴,字澄州,河中宝鼎(今山西荣河县)人。王衍时,官至侍郎。擅诗词,才华出众。《北梦琐言》:薛澄州昭蕴即保逊之子也。恃才傲物,亦有父风。每入朝省,弄笏而行,旁若无人。好唱《浣溪沙》词。中文名:薛昭蕴别名:字澄州职业:唐末词人出生地:河中宝鼎代表作品:《小重山》二首、《谒金门》、《喜迁莺》薛昭蕴(《

  • 牛峤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牛峤

    牛峤,字松卿(约公元890年前后去世,大约出生于公元848年),一字延峰,陇西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昭宗大顺初前后在世。乾符五年(公元878年)进士及第。历官拾遗,补尚书郎,后人又称“牛给事”。以词著名,词格类温庭筠。原有歌诗集三卷,现存词三十三首,(见《花间集》)诗六首。本名:牛峤字:松卿所处时代

  • 毛文锡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毛文锡

    毛文锡,字平珪,高阳(今属河北)人,一作南阳(今属河南)人,五代十国时期前蜀及后蜀大臣、词人。本名:毛文锡字:平珪所处时代:五代十国出生地:高阳(一说南阳)主要作品:《应天长》十四岁进士及第。效力于前蜀高祖王建,官至翰林学士承旨。前蜀永平四年(915年),迁礼部尚书,判枢密院事。期间成功劝阻王建乘长

  • 牛希济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牛希济

    五代词人。(872?~?)陇西(今甘肃)人。词人牛峤之侄。早年即有文名,遇丧乱,流寓于蜀,依峤而居。后为前蜀主王建所赏识,任起居郎。前蜀后主王衍时,累官翰林学士、御史中丞。后唐庄宗同光三年(925),随前蜀主降于后唐,明宗时拜雍州节度副使。本名:牛希济所处时代:五代民族族群:五代人出生地:陇西(今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