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诗人,生卒不详,开元年间任任单县县尉。与李白、孔巢夫等交好。
基本资料
本名:陶沔(miǎn)
所处时代:唐朝
民族族群:汉人
主要成就:时称“竹溪六逸”、“半月台四君子”
性别:男
竹溪六逸
曾与孔巢父、李白、韩准、裴政、张叔明隐居于徂徕山,纵酒酣歌,时称“竹溪六逸”。
唐开元末,陶沔与李白、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居泰安府徂徕山下之竹溪,日纵酒酣歌,时号“竹溪六逸”。
张大千《竹溪六逸图》
半月台四君子
出任单父县尉时重筑春秋名宦单父宰宓子贱政暇弹琴之土台(即琴台),前方后圆,形似半月。
当年李白辞职离京,畅游天下,经洛阳时与杜甫不期而遇,遂受宋州单父尉陶沔、单父主簿族弟李凝邀请,来单父游玩。被陶沔重修后的琴台前方后圆,形似半月,故又名“半月台”。744年李白、杜甫、高适、陶沔共登琴台,吟咏唱和,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后人称为“半月台四君子“
李白的《登单父陶少府半月台》一诗写道:“陶公有逸兴,不与常人俱。筑台像半月,回向高城隅。置酒望白云,商飙起寒梧。秋山入远海,桑柘罗平芜。水色渌且明,令人思镜湖。终当过江去,爱此暂踟蹰。”
历史评价
李白:陶公有逸兴,不与常人俱。
金郦权《自鹤壁游善应洹山》诗:“同游成六逸,轰饮助高兴
丁以布《题三子游草》诗:“还应乐府歌《三妇》,六逸高风未渺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