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薄姬

薄姬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071 更新时间:2023/12/9 6:29:16

薄姬(?~公元前155年),会稽郡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汉高祖刘邦嫔妃、汉文帝刘恒生母。早年嫁给魏王魏豹。魏豹为韩信所败后,进入汉王刘邦后宫,生下儿子代王刘恒,少有侍寝机会。刘邦驾崩后,跟随儿子刘恒前往代国,尊为代王太后。吕后去世之后,朱虚侯刘章兄弟、丞相陈平、太尉周勃,联合诛杀吕氏诸王,迎立代王刘恒即位为帝,是为汉文帝。次年,迎驾入京,尊为皇太后。汉景帝刘即位后,尊为太皇太后。前元二年(公元前155年),去世,葬于南陵(霸陵之南)。汉光武帝刘秀即位后,追尊为高皇后。

基本资料

本名:薄氏

别名:薄姬、薄太后

所处时代:西汉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会稽郡吴县

逝世日期:公元前155年

主要成就:教养汉文帝,义救周勃

职业:姬→代王太后→皇太后→太皇太后

谥号:高皇后

陵墓:霸陵之南(南陵)

性别:女

子:汉文帝刘恒

孙:汉景帝刘启

丈夫:魏王魏豹→汉高祖刘邦

夫之嫡妻:高祖皇后吕雉

人物生平

纳入后宫

薄姬的父亲薄氏是吴郡人,在秦朝之时与从前魏国的宗室之女魏媪私通,生下薄姬,薄姬的父亲死在山阴,因而就埋葬在那里。

时值秦朝末年,各地纷纷起兵反秦,魏豹自立为魏王,魏媪就将自己的女儿薄姬送进魏王宫中。

魏媪到许负那里看相,卜算女儿薄姬的命运,许负说薄姬将生下天子。

当时西楚霸王项羽正与汉高祖刘邦在荥阳相抗衡,天下大势尚未分明。魏豹开始时跟随汉高祖一起攻打项羽,当听到许负的话后,心中独自高兴,因而背叛汉高祖,持中立的态度,接着与项羽联合讲和。

汉高祖派曹参等人攻打并俘虏了魏豹,把魏国改置为郡,将薄姬送进宫中织布的工房。魏豹已死,汉高祖刘邦有一次到织布工房中,看见薄姬很有姿色,诏令纳入后宫。

得到临幸

薄姬入宫一年多,也没有得到汉高祖的御幸。

当初薄姬年少时,与管夫人、赵子儿相亲爱,约定说:“先显贵的人不要忘记同伴好友。”

后来管夫人、赵子儿先受到刘邦的宠幸。

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汉高祖坐在河南宫内成皋台(一作成皋灵台)上,管夫人和赵子儿两位美人相伴,她们在一起谈笑当年与薄姬的相约。

汉高祖听到后,问她们笑什么,两人将实情全部告诉了汉高祖。汉高祖内心感到伤感,怜悯薄姬,当天就把薄姬召来并与她同房。薄姬说:“昨夜我梦见有苍龙盘踞在我肚子上。”

汉高祖说:“这是显贵的吉兆,我为你促成这件好事。”

这一次同房,薄姬就有了身孕,于汉高祖五年(前202年),生下儿子刘恒。

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刘恒年八岁被封为代王。

自此薄姬生下儿子刘恒以后,就很少有机会再见到汉高祖。

随子入代

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年),汉高祖去世,那些受到汉高祖御幸的爱姬如戚夫人等,吕后都恼恨她们,都被幽禁起来,不能出宫。而薄姬因为极少被汉高祖见爱的缘故,得以出宫,跟随儿子刘恒前往封地代地,作代王的太后。薄姬的弟弟薄昭也跟随到代地。

尊为太后

刘恒被封代王的第十七年,即公元前180年,吕后去世。

大臣们商议拥立继位皇帝,恨外戚吕氏势力强盛,都称赞刘恒仁慈善良,所以迎回代王刘恒,立为皇帝,是为汉文帝。

薄姬由王太后改称为皇太后,她弟弟薄昭被封为轵侯。

同年三月,大臣们请求封立皇后,薄姬说诸侯王都是同母所生,就立太子刘启的母亲窦漪房为皇后。

于是汉文帝立窦漪房为皇后,即后来的窦太后。

薄太后的汤沐邑在陕西富平县。

福荫家族

薄姬的母亲魏媪很早去世,葬在栎阳北部。

于是朝廷便追尊薄姬的父亲为灵文侯,在会稽郡划出三百户土地设置园邑,长丞以下官吏奉守坟墓,灵庙供奉食享祭祀都按侯位规格礼制行事。

又在栎阳北部也设置灵文侯夫人园,一切礼法比照灵文侯园。

薄姬认为她的母亲是魏王的后代,自己早年失去了父母,那些奉养照顾薄姬出力最多的魏姓人,下诏令免除他们的赋税徭役,又根据亲疏各自给予赏赐。

薄家封为侯爵的计有一人。

义救周勃

曾经削平诸吕、挽救刘汉王朝的周勃被诬告谋反。薄太后知道后,认为周勃没有谋反的事。文帝临朝时,薄太后抓起头巾向文帝掷去,说:“绛侯身挂皇帝赐给的印玺,在北军率领数十万大军,不在那时谋反,如今身居一个小县,反倒要谋反吗?”汉文帝于是向薄太后谢罪说:“狱吏刚才查清楚了,马上放他出狱。”于是派使臣手持符节释放绛侯,恢复他的爵位和封邑。

去世追尊

汉文帝后元七年(前157年),汉文帝去世,薄姬的孙子、汉文帝之子汉景帝刘启即位,尊薄姬为太皇太后。两年后的汉景帝前元二年(前155年),薄姬去世,葬于南陵。按汉朝礼制,薄姬因是姬妾,无法追尊为皇后,遂称文帝太后,史书上多称薄姬或薄太后。因吕后与汉高祖合葬在长陵,所以薄姬特地独自起一陵墓,靠近汉文帝的霸陵。

东汉建武中元元年(公元56年),东汉光武帝刘秀追尊薄太后为高皇后。但在《汉书》中,仍称薄太后为薄姬,而不称高皇后,是因为薄太后是妾姬,吕后既是正妻又是高祖伉俪,不能因为子孙废黜加尊而改变原本持有的地位。

《史记·卷四十九·外戚世家第十九》《汉书·卷九十七上·外戚传第六十七上》有记载。

主要成就

道家思想问世后,便对哲学、政治、养生、思维等产生影响。汉文帝以力量薄弱的藩王身份继位,初登皇位“常战战栗栗,恐事之不终”,而黄老学“卑弱以自恃”、“以弱胜强”的特点适合他“盖力不能取,而以智取”的特点,被其奉为“南面君人之术”。

汉高祖刘邦死后,政权落入其妻吕雉手中,她想将帝位转给自己娘家的人,于是,大开杀戒,将刘邦的儿子几乎赶尽杀绝,只有小儿子刘恒幸免于难。这不是吕雉心软才刀下留人,而是刘恒及其母亲“无欲无争”的姿态保全了自己的性命。刘恒母亲薄氏知道宫廷斗争的残酷现实,便苦读《道德经》,领略道家思想的精髓,走上清净无为的道路。在母亲潜心寡欲思想影响下,刘恒或无意与其他皇子争夺继承权,甘愿被分封到边疆、毗邻匈奴的荒漠贫瘠地带为代王。刘恒在没有其他皇子愿意来的偏僻地方为王,几乎被朝野遗忘,正因如此,才躲过了吕雉的迫害。

吕雉死后,大臣们在寻找合格的皇位继承人时发现,皇子只剩刘恒一人了(除了齐王刘肥寿终正寝外、刘长由吕后抚养长大关系密切外,其余全部被吕后直接或间接害死。)于是,这位远在边疆、性情朴实、清心寡欲、守道尚德的代王便被请到长安,是为汉文帝。

人物评价

刘泽:代王母家薄氏,君子长者。

西汉大臣:代王,方今高帝见子。最长,仁孝,宽厚。太后家薄氏谨良。且立长故顺,以仁孝闻於天下。

刘秀:薄太后母德慈仁,孝文皇帝贤明临国,子孙赖福,延祚至今。其上薄太后尊号曰高皇后,配食地只。

轶事典故

当年薄姬怀汉文帝后,却遭吕后的极端仇视,汉高祖也听信吕后谗言,阄薄姬诬贬于荒野,逃到河曲黄河孤岛上避难,此岛故名娘娘滩。相传薄姬来到此岛后,到附近另一黄河岛上生了汉文帝,此岛故名太子滩。经过两千余年的沧桑岁月变化,汉娘娘英名至今留存在黄河滩上。

后世纪念

薄姬庙,位于河南省孟津县麻屯镇薄姬岭村北部,是当地百姓为纪念薄姬娘娘除蝗灾而建的。相传汉文帝时,洛阳一带蝗虫成灾,薄姬体恤百姓,请愿前往灭蝗,她住在蝗灾最严重的一道岭上,亲自指挥官兵日夜驱除蝗虫。后世人为歌颂其功德,便为薄姬修建庙宇,称为“薄姬庙”。

香积寺塔

香积寺塔,又名汉塔、薄太后塔、望母塔,位于陕西省礼泉县烽火镇刘家村。相传汉文帝刘恒为纪念他的母亲薄太后而建的。现已列入陕西省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有香积寺,原来很兴盛早已废毁。还有薄太后曾经居住过的行宫——红觉院,已于1972年拆毁,夷为平地。礼泉县人民政府1992年5月在寺院原址旁为“望母塔”和薄太后行宫遗址立碑两块。

为了纪念乡邻的恩德,文帝刘恒诏令更原村名为“薄太后村”视为舅家,又修砖塔一座,名曰“望母塔”。可惜的是,随着岁月流逝和战火兵灾的破坏,旧塔早已毁损。看到的是唐代文宗皇帝太和八年(公元834年)大兴佛教之时在原地所建。

汉薄太后南陵

汉薄太后南陵是汉文帝刘恒的母亲薄氏之墓。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狄寨街道鲍旗寨西北一公里处。薄太后陵因在汉文帝霸陵之南,故称“南陵”。据《汉书·外戚传》记载,文帝母薄太后“孝景前元二年(公元前155年)葬南陵”,“以吕后是正嫡,故不得合葬也”。陵封土形似复斗,底东西宽一百五十米,南北长二百米,高四十多米,底面积四十四亩,上顶面积三亩多,原陵园占地一百一十多亩。现墓基四周尽成农田,陵园现仅存有陕西巡抚毕沅立碑,上有“汉薄太后南陵”六字。原陵园南侧有卵石铺砌的陵园大道一条,现池边可见卵石和道旁镶边花砖碎块。该陵系西安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薄姬曾在鲁桑园(现云朝寺西北六里许)植桑养蚕,教人耕织,母兼师训,乐善好施,恩泽乡里,世人称之为鲁义姑,深受百姓爱戴。汉景帝二年(公元前155年),薄姬亡,百姓闻其辞世,感其恩德,遂在灨水之畔,高丘之上(现云朝寺址,周围土润地肥,地脉精质,沛沾雨露,教化大行,经勘是南阳盆地之太极点。)建薄姬祠供奉纪念,人们尊之为神。大元顺帝九年(公元1349年)元惠宗改祠建寺。奠基时,天气炎热,忽有祥云飘至,遮日成荫,彩云朝佛,神奇万分,故定名“云朝寺”。

亲属成员

父母

父亲:薄氏,追赠灵文侯

母亲:魏媪,魏国宗室之女

弟弟

薄昭,车骑将军、轵侯

丈夫

第一任丈夫:魏王魏豹

第二任丈夫:汉高祖刘邦

儿子

汉文帝刘恒

儿媳

代王王后某氏

孝文皇后窦漪房

慎夫人

尹姬

孙子

汉景帝刘启

梁孝王刘武

代孝王刘参

梁怀王刘揖

孙女

馆陶公主刘嫖

昌平公主刘氏

孙媳

孝景皇后薄氏

孝景皇后王娡

王夫人王儿姁

贾夫人

栗姬

程姬

唐姬

梁孝王后李氏

孙女婿

堂邑侯陈午

绛侯周胜

标签: 薄姬

更多文章

  • 吕皇后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吕皇后

    吕皇后(?-前180年),是吕太后侄儿赵王吕禄的女儿。汉后少帝刘弘的皇后。吕氏家族被诛灭后,刘弘被废杀,年幼的吕皇后同时遇害。本名:吕氏别名:吕皇后所处时代:西汉民族族群:汉族逝世日期:公元前180年主要成就:西汉后少帝皇后吕皇后(?-前180年),是吕太后侄儿赵王吕禄的女儿。汉后少帝刘弘的皇后。吕

  • 窦太后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窦太后

    孝文窦皇后(?—前135年),《史记索隐》记载其名为猗房,清河观津(今河北省衡水市武邑县)人。汉文帝皇后。汉惠帝时,被选为家人子,入宫伺候吕后,称为窦姬。后被赐予代王刘恒,随行代国,甘苦与共。汉文帝刘恒即位后,册立为皇后,育有一女二男:长女馆陶长公主刘嫖,长子汉景帝刘启、少子梁孝王刘武。汉景帝即位后

  • 薄皇后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薄皇后

    孝景薄皇后(?—公元前148年),名不详,汉景帝刘启的第一任皇后,汉景帝祖母薄太后的远房族孙女,会稽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汉景帝为太子时薄氏为太子妃,无子无宠。公元前157年,汉景帝登基后,立为皇后。公元前151年,汉景帝废黜薄氏的皇后之位,退居别宫。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正式被皇帝废黜的皇后,中元二年(

  • 王娡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王娡

    王娡(?~前126年),为汉景帝第二任皇后,汉武帝生母。王皇后是槐里(今陕西省兴平市)人,母臧儿为燕王臧荼孙女,父为槐里人王仲。王娡先是嫁于金王孙,并生有一女,之后,被母亲送入皇太子宫,为刘启生下三女一子,其子即为汉武帝刘彻。《史记》和《汉书》均记载了王皇后的生平,但王皇后的名字“娡”出自唐代司马贞

  • 卫子夫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卫子夫

    卫子夫(?—前91年),即卫皇后。西汉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汉武帝第二任皇后。出身微贱,原为平阳侯家讴者。武帝见而悦之,召入宫中。后得宠幸,生三女。元朔元年(前128年)生男刘据,遂被立为皇后。其弟卫青以击匈奴有功,封大司马、大将军,外甥霍去病亦以军功至大司马、骠骑将军。卫氏支属侯者五人。元

  • 李夫人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夫人

    李夫人,生卒年不详,中山(今河北省定州市)人,汉武帝刘彻的宠妃。西汉著名音乐家李延年、贰师将军李广利之妹,李季之姐。李氏平民出身,与父母兄弟均通乐舞,都是以歌舞为职业的艺人。前112年前,由平阳公主推荐给汉武帝,获封夫人,深得汉武帝的宠幸,并为汉武帝生下儿子昌邑哀王刘髆。产后不久李夫人病死,因其有儿

  • 史良娣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史良娣

    史良娣(?-公元前91年),史氏,名、字皆不详。戾太子刘据之妾,史皇孙刘进之母,汉宣帝刘询祖母。齐鲁之地,礼义之乡,多出大儒。史良娣出身鲁国史氏。史氏除史良娣嫁给太子刘据,还有一女嫁与鲁王(鲁安王刘光)为鲁王后。后来史恭的儿子又与刘氏联姻,娶了成王(济北王刘胡)的孙女为妻。可见鲁国史氏之名望。元鼎四

  • 王翁须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王翁须

    悼后王氏(?―公元前91年),名翁须,字不详,广望侯国(今河北清苑)人,广望人王乃始之女,汉宣帝刘询的生母,史皇孙刘进之妻。约天汉(前100-前97年)间,王翁须以歌舞女入太子家为家人子。太始年间(前96-93年),王翁须得宠于刘进。征和二年(前91年)王翁须生下儿子刘病已,其身份升为皇孙妃,称王夫

  • 霍成君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霍成君

    霍成君(?—前54年),女,河东郡平阳县(今山西临汾市)人。汉宣帝刘询第二任皇后,大司马霍光的小女儿。本始三年(前71年),皇后许平君去世后,进入宫中,受封婕妤。本始四年(前70年),为笼络权臣霍光,册立为皇后,深得宠爱。地节四年(前66年),霍家倒台后,图谋毒害太子刘奭,坐罪废黜皇后名号,移居昭台

  • 邛成太后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邛成太后

    孝宣王皇后(?—前16年),王氏,王奉光之女,汉宣帝刘询第三任皇后。元康二年二月乙丑(前64年3月26日),立为皇后。黄龙元年(前49年),汉元帝刘奭继位,尊王氏为皇太后。竟宁元年(前33年),汉成帝刘骜继位,尊王氏为太皇太后,因汉成帝生母王政君也姓王,故称孝宣王皇后为邛成太后,便于与王政君区分。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