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顾敻

顾敻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911 更新时间:2024/1/15 18:26:13

顾敻(xiòng)(约公元九二八年前后在世)五代词人。字、里、生卒年均无考,约后唐明宗天成中前后在世前蜀王建通正时,(公元九一六年)以小臣给事内庭。有见秃鹫翔摩诃池上,作诗刺之,几遭不测之祸,擢茂州刺史。后蜀建国,敻又事孟知祥,累官至太尉。性好诙谐,仕前蜀时,见武官多拳勇之夫,遂作武举谍以讥刺他们,一时传笑。敻工词,作风间似温庭筠,今存五十五首(见花间集及唐五代词),全部写男女艳情。

基本资料

中文名:顾敻

别名:字琼之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日期:不详

逝世日期:公元928年前后

职业:诗人

主要成就:今存五十五首词

出生地:不详

代表作品:诉衷情(永夜抛人何处去)、河传(棹举舟去)

年代:五代

性别:男

词风:绮丽却不浮靡、意象清新生动

简介

顾夐(音xiòng),五代词人,字琼之【参见《人间词话》】。生卒年、籍贯不详。前蜀通正(王建)时,以小臣给事内庭,恰逢有秃鹙鸟飞翔于摩诃池上,他作词讽刺,几遭不测之祸。后擢茂州刺史。入后蜀又事高祖(孟知祥),累官至太尉。善填各种结构上迥然不同的词,词风绮丽却不浮靡,意象十分清新生动,情致极其悱恻缠绵,有些词作(如《荷叶杯》)还化用口语,琅琅上口,增加了谐趣和可读性。顾夐实在是不可多得的词工巧匠,其填词之用语和手法都很值得研究借鉴。《花间集》收夐词五十五首,《全唐诗》同。所录各词尽是佳作。

况周颐评为“五代艳词上驷也”。认为其特点是“工致丽密,时复清疏。以艳之神与骨为清,其艳乃益入神入骨。其体格如宋院画工笔折枝小?,非元人设色所及”(龙榆生《唐宋名家词选》引《餐樱庑词话》)。如〔荷叶杯〕第9首:“一去又乖期信,春尽。满院长莓苔,手挼裙带独徘徊。来摩来,来摩来!”语言质直,写情传神入骨。又如〔诉衷情〕“永夜抛人何处去”写空闺旷怨,“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王士禛称许为“自是透骨情语”(《花草蒙拾》)。这类词已开宋代柳永一派,并对元人小曲影响较大。此外,如《醉公子》“岸柳重金线”,则被郑文焯评为“极古拙,亦极高淡,非五代不能有是词境”(《唐宋名家词选》引)。其事迹见《十国春秋》。

写作特点

顾夐词以艳著称,况周颐称他的词“浓淡疏密,一归于艳”,甚至评价他为“五代艳词之上驷矣”,在花间词人创作中,顾敻词的女性化特征十分明显。女性化特征是指包括男性在内的带有女性人格气质的文学风格特征。女性化特征主要表现在:第一,词的题材内容集中于表现女性的生活、女性的姿色、女性的内心情感及与女性相关联的男女情爱,女性成为抒情主体,场景不离闺阁院落;第二,通过具有女性化特征的意象、物象及女性自身特点来突出人物形象,抒发女性细腻的情感;第三,词在表达上委婉柔媚,语言绮丽,具有女性的精巧、柔美的特点。

女性化题材

顾夐共存词五十五首,题材内容上以表现离愁别绪、思妇闺怨、女子孤寂、男欢女爱为主,男子作闺音,女性是其词作刻画的主体,除《渔歌子》是表现作者“名利无心较逐”的隐逸闲适之情外,其他五十四首词都是具有女性化特征的词。

其中写思妇闺怨的词所占比例最多,共39首。表现女性内心孤独寂寞之苦,发出青春虚度、年华易逝的感叹。《河传》(其一)通过动物成双成对的画面反衬自己的形单影只;《荷叶杯》(其七)则是通过女子的孤芳自赏、自怜自爱表达心中的惆怅苦闷之情;《遐方怨》写女子孤眠梦醒后思念丈夫的心绪。在顾夐词中,思妇的形象鲜明而丰富。词中多直接抒发思妇对男子的思念之情,这些男子或是在外游荡不归家,或是“抛人”而无音信的负心郎,思妇只能独守闺中,满心惆怅。如:“堪憎荡子不还家,谩留罗带结”(《酒泉子》其六),“香灭绣帏人寂寂,倚槛无言愁思远。恨郎何处纵疏狂,长使含蹄眉不展”(《玉楼春》其二),“粉黛暗愁金带枕,鸳鸯空绕画罗衣,那堪辜负不思归”(《浣溪沙》其六)等等。这些词虽以怨写念之切、爱之深,她们虽恨郎、憎郎,却依旧痴心守候,依旧思念这些负心郎,等待他们的消息并似乎坚信他们会回心转意,再次回到自己身边体现了女性对爱情的忠贞与坚守。

顾敻词中也有以男性视角表现相思的词:共6首。多以追忆往事的形式传达男子相思的苦闷,内容与时事无涉,他们眼中笔下的女子“花如双脸柳如腰”(《荷叶杯》其八)、“袅袅翠翘移玉步”、“慢转横波偷觑”(《应天长》),表达上含蓄蕴藉,把女子的娇态、柔美生动逼真地展现了出来。词作因此在整体上被柔化,也就是女性化了。

女性美的书写

女性本身的美

顾敻笔下女性有着修饰的美。顾敻注重对女性体态情态细致入微的的摹写,同时配以华丽的服饰首饰。具体如下:

(1)体态与情态的典型意象:有桃脸(5次)、浅眉(9次)、翠鬟(4次)、腰袅(3次)、醉眼(2次)、玉纤(2次)、凝思(5次)、玉箸(2次)、泪滴(8次)、敛黛(7次)、无言(8次)、鬓乱(3次)、云髻(3次)、翠颦(2次)、寂寞(7次)、愁(11次)、恨(7次)等,在顾夐词中,“眉”意象使用最多,包括“翠颦”、“翠蛾”、“(敛)黛”这些代指眉的意象,共出现了18次,如“翠帏香粉玉炉寒,两蛾攒”(《美人》其四),唐宋时期,眉是修饰后的美。在顾夐词中,“眉”并非用来形容女子姿色,而是借眉传情,抓住女子蹙眉、皱眉、愁眉不展的细节叙写其心中无限愁事,“眉”成为了女性愁思的代言。加之飘逸的鬓发,共同传达女性婉转的情思。

(2)服饰、首饰的描写:表现女子服饰有罗袂(3次)、罗衣或画罗(5次)、罗袖(2次)、罗带或交带(7次)金缕衣(6次)九种,如“瑟瑟罗裙金线缕”(《应天长》);有关首饰的意象有(翠)钿(4次)、金翡翠(1次)、香粉(6次)、翠翘(2次)。顾敻善于给美丽的女性配以华美的服装、首饰,给人以富艳凄婉的感觉。“花间词状物描情,每多意态,直如身履其地,眼见其人。”顾夐词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特征,如《应天长》:“瑟瑟罗裙金线缕,轻透娥黄香画袴。垂交带,盘鹦鹉,袅袅翠翘移玉步。背人匀檀注,慢转横波偷觑。敛黛春情暗许,倚屏慵不语。”这首词刻画了一个楚楚动人的女子形象,她碧绿的罗裙上镶嵌着缕缕金线,罗裙下稍微露出带有香气的淡黄绣裤,围在腰间的交带上带有鹦鹉图案的刺绣,女子轻移步子,头上的翠翘“袅袅”颤动。她背对人暗自涂抹口红,又偷偷的用眼神传情,微微皱眉“暗许”情意,却作出“倚屏”的娇羞模样。这首词表现了女子的静态美和动态美,使人物的体态情貌、人物的形象特征清晰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3)动作描写:动作细节往往是暗示人物心理活动的重要标志,在顾夐词中,表示动作的词语如慵整(7次)、倚(10次)、凭阑(2次)等暗示了人物内心的孤苦、凄凉心迹。这些女子或是凭阑而立,或是独倚屏风。在顾夐词中,“倚”的动作共出现了十次,有《虞美人》(其四)中的“画罗红袂有啼痕,魂销无语倚闺门”,《玉楼春》(其二)中的“香灭绣帏人寂寂,倚槛无言愁思远”等等,这一动作暗示着女子内心的孤独,她们思念着远离自己的爱人,“倚”即倚靠,而她们“倚”的却是槛、是栏、是屏,似乎只有这样的“倚靠”才能换得愁怨的一时宣泄,这样的画面实在深挚感人。而在花间词中,顾夐词对“娇慵无力懒梳妆”的使用最多,有“翠翘慵整倚云屏”(《虞美人》其一)、“思娇慵”(《虞美人》其二)、“罢朝妆”(《虞美人》其三),“菱花掩却翠鬟欹”(《河传》其一),“云鬓半坠懒重篸”(《酒泉子》其五),“绣襦不整鬓鬟欹”(《临江仙》其三)这样懒于梳妆、懒于打扮自己的情境,这些女子即便是发髻散乱也不予理会,甚至完全罢妆;也有“懒展罗衾垂玉箸”(《玉楼春》其三)这类无心整理衾被于孤苦中潸然落泪的哀怨女子。可以看出,“娇慵无力懒梳妆”的女子不仅承受着独处闺阁中的寂寞之苦,更带有一丝对离人的怨恨和深深的无奈。

对女性生活环境的描写

顾夐词中除对女性外貌进行细致的刻画外,还对与女性生活环境有关的事物进行描绘,这些意象在创造词的意境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顾夐词中的场景选择多为室内,多刻画闺阁中的女子,因此出现了很多使闺阁和谐统一的陈设之物。如闺阁中使用的器物:(山)枕(16次)、鸳被或鸳衾(9次)、珍簟(4次)、金鸂鶒(3次)、玉炉(8次)、麝香或麝烟(6次)。整体特征为富丽华美,是对女性身份与情感的暗示,同时,“鸳被”山枕等又指向了女性私密的安寝、渴望团圆等生活与情感。值得注意的是在顾敻词中使用了大量的带有分隔、阻隔意味的物象。帘(卷)(13次)、屏障(20次)、绣帏(10次)、纱窗(11次)、阑或栏(1次)、槛(8次)、帐(7次)。帘、屏是使用较多的意象,分别出现了13次和20次。“帘”既是一种装饰物,又是把闺阁内部与室外相隔的标志,帘内是愁苦的怨女思妇,而“帘外有情双燕飏”(《浣溪沙》),“帘”带有了一种朦胧、迷离的美感。“屏”亦如此,“锦屏寂寞思无穷,还是不知消息”(《酒泉子》),思妇相思之深透过“屏”的意象道出。这里“帘”和“屏”虽隔着闺内和庭院,但一经风吹,便使得闺外之人可以隐约窥见闺内,而闺中人也得以瞥见外面的景象,这种朦胧美造成了“帘”的符号化,代表距离,代表闺中之怨。

女性化特质

特质之一:情真意切,愈质愈艳在花间词人群体中,顾敻词更多地体现了女性的深挚情感,如:《诉衷情》其二:永夜抛人何处去,绝来音。香阁掩,眉敛,月将沉。争忍不相寻,怨孤衾。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词的开篇以白描的手法直抒女子对丈夫的相思之苦。“永夜”点明了思妇独处之久,“抛人”借时间抛人写出了女子对丈夫的嗔怨。“绝来音”,归来的消息不曾得到,于是她只好关闭闺门,暗自哀伤。“月将沉”照应“永夜”,怎么忍心不来见自己呢。但一想到独卧孤眠,内心的愁苦又涌上心头。面对丈夫的薄情,而自己又是一片痴情,遂发出了结尾“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的感叹。这三句话具有民歌风味,运用口语,表达直露却真切动人。历来受人激赏,王士祯《花草蒙拾》评此三句:“顾太尉‘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自是透骨情语。”,王国维对此也有很高的评价,认为“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是“其专主作情词而绝妙者”。这首词质朴自然,心思细腻,情真意切,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评》中评:“元人小曲,往往脱胎于此”。顾夐善于抓住女性独特的动作语言进行描写,从而表达女性的炽热的情感。如《荷叶杯》其九:一去又乖期信,春尽,满院长莓苔。手捻裙带独徘徊,来麽来,来麽来?汤显祖评此词:“手捻裙带,尽得娇痴”。这首词写女子等待已经违约的男子归来的情景,面对满院长出的莓苔她的心中充满了怨恨,可是她又消极地坚信并不放弃等待,手揉搓着裙带,既为排遣孤独,更写尽其娇痴的情态。“形式的清疏与意蕴的深挚有机地统一在一起,往往获得了愈质而愈艳的表达效果”也正因此,《栩庄漫记》中评顾夐之词:“顾词浓丽,实近温尉(指温庭筠),其《荷叶杯》诸词,以质朴之句写入骨之情,虽云艳词,乃为别调”。

特质之二:艳而不俗,情思婉转顾夐词虽有秾艳的风格,却没有庸俗的表达。他善于描摹景色,借景传情,通过环境气氛的渲染传递人物的内心。与喷薄而出的情感相伴的是:“绿芜满院柳成阴”(《虞美人》其一)、“碧梧桐映纱窗晚”(《虞美人》其四)、“黄鹂娇啭泥芳妍,杏枝如画倚轻烟”(《虞美人》其五)、“绿荷相倚满池塘”(《虞美人》其二)、“烟月满闲庭”(《甘州子》“月照玉楼春漏促,飒飒风摇庭砌竹”(《玉楼春》其一)、“月皎露华窗影细,风送菊香粘绣袂”(《玉楼春》其三)等这样雅致的景色。艳情点缀于雅致的景色之间,使情感亦显得清雅脱俗。如:《虞美人》其五首:深闺春色劳思想,恨共春芜长。黄鹂娇啭泥芳妍,杏枝如画倚轻烟,琐窗前。凭栏愁立双蛾细,柳影斜摇砌。玉郎还是不还家,教人魂梦逐杨花,绕天涯。这是一首由写春景而引发春思的词。春芜繁花、莺啼婉转、杏枝如画、淡烟轻笼中,点出“玉郎还是不还家”的愁与恨,结尾又融魂梦于杨花,缠绕天涯。这首词以乐景写哀情,借景抒情,曲折婉转。沈际飞评论此词:“味深隽,诗词转关之际”(《草堂诗余别集》卷二),徐士俊则说:“调佳则词易美,如此数阕,皆人所能言;然曲折之妙,有在诗句外者”(《古今词统》)。另外,这首词在意境选择上也很出色。如“恨共春芜长”中,春草往往与离别相关联,这里不但写离别,更写出了女子怨恨春草生长之意;再如“教人魂梦逐杨花”中把女子的思念情怀与飘飞的柳絮相结合,新颖脱俗,能够代表顾敻词的一般特征。

历史评价

敻工词,作风间似温庭筠,今存五十五首,被收录《花间集》及唐五代词。今以晁本《花间集》为底本,参校鄂本、吴本、陆本、茅本、玄本、汤本、雪本、毛本《花间集》。王辑本《顾太尉词》、吴虞《蜀十五家词气》、李一氓《花间集校》及互见各词之别集、明以前所刊之总集等。

晚清况周颐在《餐樱庑词话》中有评:顾夐艳词,多质朴语,妙在分际恰合。孙光宪便涉俗。顾太尉,五代艳词上驷也。工致丽密,时复清疏。以艳之神与骨为清,其艳乃益入神入骨。其体格如宋院画工笔折枝小帧,非元人设色所及。

标签: 顾敻

更多文章

  • 鹿虔扆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鹿虔扆

    鹿虔扆(yǐ)五代词人,生卒年、籍贯、字号均不详。早年读书古诗,看到画壁有周公辅成王图,即以此立志。后蜀进士。累官学士,广政间(约938~950)曾任永泰军节度使、进检校太尉、加太保,人称鹿太保。与欧阳炯、韩琮、阎选、毛文锡等俱以工小词供奉后主孟昶,忌者号之为“五鬼”。中文名:鹿虔扆国籍:(五代十国

  • 阎选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阎选

    阎选,生卒和字里不详,五代时期后蜀的布衣,工小词。与欧阳烔、鹿虔扆、毛文锡、韩琮被时人称为“五鬼”,世传有八首小词被唐人赵崇祚收入《花间集》。《花间集》称阎处士本名:阎选别名:阎处士所处时代:五代出生地:不详出生日期:不详身份:词人阎选,生卒和字里不详,五代时期后蜀的布衣,工小词。与欧阳烔、鹿虔扆、

  • 尹鹗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尹鹗

    尹鹗(约公元896年前后在世)字不详,成都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昭宗乾宁中前后在世。事前蜀后主王衍,为翰林校书。累官至参卿。花间集称尹参卿,性滑稽,工诗词,与李珣友善,作风与柳永相近,今存十七首。词存《花间集》、《尊前集》中。今有王国维辑《尹参卿词》一卷。本名:尹鹗所处时代:前蜀出生地:成都主要作品

  • 李珣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李珣

    李珣(855-930),晚唐词人。字德润,其祖先为波斯人。居家梓州(四川省三台)。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昭宗乾宁中前后在世。本名:李珣字:德润民族族群:波斯裔唐人出生地:梓州出生日期:855年逝世日期:930年李珣有时名,所吟诗句,往往动人。妹舜弦为王衍昭仪,他尝以秀才预宾贡。又通医理,兼卖香药,可见他

  • 张泌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张泌

    张泌(bì)(生卒年不详),《全唐诗》作曰字子澄,安徽淮南人。五代后蜀词人。是花间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词用字工炼,章法巧妙,描绘细腻,用语流便。本名:张泌字:子澄所处时代:唐末五代出生地:安徽淮南地位:花间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人物简介张泌,字子澄,唐末重要作家,生卒年约与韩偓(842-914)相当;人物

  • 冯延巳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冯延巳

    冯延巳(903年—960年),字正中,一字仲杰,南唐吏部尚书冯令頵之长子。其先彭城人,唐末避乱南渡,其祖父迁居于歙州(新安)休宁冯村(今安徽省休宁县冯村)。其父令頵追随南唐烈祖李昪,南唐建国后出任吏部尚书,安家于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故史书称其为广陵人。冯延巳是五代十国时期著名词人、宰相。仕于南唐

  • 李璟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璟

    李璟(916年-961年8月12日),初名徐景通、徐瑶(李瑶),字伯玉,徐州彭城县(今江苏省徐州市)人,生于升州(今江苏省南京市),唐烈祖李昪长子,南唐第二位皇帝,于943年嗣位。后因受到后周威胁,削去帝号,改称国主,史称南唐中主。李璟即位后开始大规模对外用兵,消灭楚、闽二国。他在位时,南唐疆土最大

  • 刘媪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媪

    刘媪(ǎo),姓名有争议,生卒年已不可考,大梁人。是刘太公之妻,汉高祖刘邦的生母。相传本姓温(一说姓王)。晋人皇甫谧等引诸谶记,谓其名“含始”,而唐代颜师古则认为此并无实据。刘媪嫁与刘太公后,生下三子一女(刘伯、刘仲、刘邦、宣夫人)。约在刘邦起事前去世。汉五年二月甲午(前202年2月28日),刘邦登

  • 吕雉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吕雉

    吕雉(?-公元前180年8月18日),字娥姁(xū),砀郡单父县(今山东单县)人,汉高帝刘邦之妻,通称吕后、汉高后等,与唐朝的武则天并称为“吕武”。吕雉早年嫁给泗水亭长刘邦,生下刘盈和鲁元公主。刘邦即位后,吕雉参与诛杀韩信、彭越。汉惠帝刘盈即位后,她被尊为皇太后,成为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

  • 薄姬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薄姬

    薄姬(?~公元前155年),会稽郡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汉高祖刘邦嫔妃、汉文帝刘恒生母。早年嫁给魏王魏豹。魏豹为韩信所败后,进入汉王刘邦后宫,生下儿子代王刘恒,少有侍寝机会。刘邦驾崩后,跟随儿子刘恒前往代国,尊为代王太后。吕后去世之后,朱虚侯刘章兄弟、丞相陈平、太尉周勃,联合诛杀吕氏诸王,迎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