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怀远男,汉族,安徽省庐江市人,中共党员。1937年出生,1956年入伍,1960年转业,交通部上海海运局长柳轮原服务员。退休后,他成为上海百老德育讲师团成员,应邀到学校、企事业单位等作报告600多场,认真践行着“为人民服务到白头”的承诺。1985年,他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基本资料
中文名:杨怀远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937年
主要成就:小扁担精神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出生地:安徽庐江
人物经历
杨怀远曾先后担任原交通部上海海运局和平14号轮、大庆11号轮的生火工、服务员、副政委、政委。1980年他主动辞去政委职务,到长柳等轮继续担任服务员,直到1997年11月退休。38年中,他始终以雷锋为榜样,甘当人民的“挑夫”,自备120多种方便旅客的用具,肩挑小扁担,穿梭于旅客之中,为旅客排忧解难,被旅客誉为“老人的拐杖”、“孩子的保姆”、“病人的护士”。他独创一套语言服务和心理服务学,用日记积累了6000余首服务诗歌、顺口溜,还把服务经验写成40余万字的《讲点服务学》。他挑着一根为人民服务的小扁担,从青年、中年挑到老年,始终不计报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被誉为“小扁担精神”。曾经被他帮助过的群众在他的47根扁担上写满了饱含真情的话语。他不仅是优秀的服务员,还是精神文明的宣传员。退休后,他成为上海百老德育讲师团成员,应邀到学校、企事业单位等作报告600多场,认真践行着“为人民服务到白头”的承诺。1985年,他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个人事迹
1960年,杨怀远从部队复员,进入上海公平路码头工作。一开始,杨怀远在中远海运集团(原上海海运局)海轮上担任生火员,两年后转岗成为服务员。当时上海交通不便,乘客多为妇孺,带着行李和孩子转乘公交车到公平路码头时,已经疲惫不堪,之后还要走上一段路才能上船。下船后还要走上3里路才能到码头大门。见此情景,杨怀远决定用从部队带来的小扁担帮旅客挑行李,减轻群众转乘的负担。
这一挑就是38年,从青年挑到中年再到老年,从上世纪60年代初挑到上世纪90年代末。杨怀远一共挑断了40根扁担。
杨怀远还自制了百宝箱,开设了30多种服务项目:为鞋子破了的旅客修鞋,为旅客蒸馒头,为儿童制作小摇篮,为半大的孩子制作母子铺,为老人送上拐杖……
杨怀远没有上过学,但他深知,做一名新中国的工人,只有掌握文化知识,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因此,只要有空余时间,杨怀远就向旅客讨教,不仅学会了写字、写诗,还学会了手语、外语。
有人曾经问他,是什么力量支撑他挑了38年扁担?杨怀远说:“人民群众有需要。”
“为人民服务从小事做起,贵在坚持”,这句话记在杨怀远的日记本上,也贯穿在他整个职业生涯中。
主要荣誉
1985年,他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2009年,获评“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2019年9月,获得“最美奋斗者”荣誉。
2021年6月,被中共中央表彰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人物影响
杨怀远的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远海运人。如今,中远海运这艘巨轮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航运企业集团,而杨怀远的“小扁担精神”依然激励着中远海运人不忘初心、始终牢记航运强国的使命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