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阎吉英

阎吉英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61 更新时间:2023/12/29 23:24:05

阎吉英,山西三佳煤化有限公司、山西省介休市绵山风景区开发有限公司原董事长、总经理,高级焦化工程师。山西省第九届、第十届人大代表。

基本资料

名:阎吉英

国籍:中国

出生地:介休市

出生日期:1945年

逝世日期:2015年6月25日

信仰:中共党员

人物成就

1964年到1983年,先后任义安镇义安村团支部书记,1983年至今,任山西省介休市三佳煤化厂厂长,山西省三佳煤化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山西省介休市绵山风景区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山西三佳集团公司董事长等职。他本人也荣获山西省特级劳动模范,全球100佳晋商,山西省乡镇企业十大新闻人物,山西省外商投资优秀企业家、山西省优秀民营企业家、山西省三晋功勋企业家、山西省经济结构调整突出贡献企业家等。

人物评价

艰苦创业,全身心投入焦炉改造

1983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刚刚吹绿汾河岸畔,阎吉英便亲友借资700元在闲置的干涸的水库旧址上办起焦化厂。十多年间,他风里来雨里去,不怕困难,敢冒风险,持之以恒,发展壮大。他所创办的企业现已发展为拥有焦化和旅游两大产业、总资产近40亿元、员工6100余人的一家高经济效益、高信誉度的大型民营企业。近几年来焦化事业发展势头强劲,每年焦炭出口数量都在100万吨以上,占到天津口岸出口总量的8—10%,年平均销售收入在5.0亿元以上,其中2006年实现销售收入13.6亿元,上缴国家税金8100万元;2007年实现销售收入14.8亿元,上缴税金9012万元;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11.2亿元,上缴税金1.57亿元。

由于他的果断卓识,三佳公司在当地创下了一连串的数个第一:第一个创办焦化厂,第一个引进原改良型焦炉技术,第一个实现焦炭出口,第一个成立中外(德)合资公司,第一个进行环境污染治理,第一个以民营企业的名义开发国有旅游资源,第一个以企业创办了“三佳学社”,办起大专班,学员毕业后已经成为企业中重要岗位的科技骨干。

焦化企业发展后,他没有被骄人的业绩所陶醉,而是面对炼焦所带来的污染忧心忡忡。为此,他决心从源头抓起,全身心投入到环保型、清洁型焦炉的改造中。为了实现清洁生产,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优越型企业,通过到西方国家考察,三佳公司确立了清洁生产科技路线。阎吉英亲自挂帅担任了技术攻关小组组长,经过8年的不间断探索、试验和改进,于1996年自主研究成功SJ—96清洁型焦炉,该炉型具有基建投资低、见效快、环保质量高、耗水量小、焦炭质量优、煤种适用性广和经济效益显著等优点,产品倍受国际焦炭市场青睐。1999年,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世界第五十八届制铁大会上,赢得了赞誉。称中国人完成了西方人不曾完成的壮举。专家们这样说,如果三佳的技术品牌与“三佳威”的产品品牌合二为一,其市场价值当在60亿元人民币以上。2002年8月,他领军创立的“SJ-96生产技术”被山西省环保局、山西省科技厅列为“山西省清洁型热回收示范工程”。

2005年2月5日,经国家环保总局组织,由全国人大环资委主任曲格平担任主委、中国工程院院士和任院士任副主委的国内知名专家组成了鉴定委员会,对三佳公司升级后的“SJ—96清洁型热回收热电联产炼焦生产技术”进行了鉴定。结论是:该生产技术构思独特,工艺配置合理,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与国内同类生产技术比较,处于国际先进水平。该技术符合我国国情,适宜推广应用。

“SJ—96生产技术”经山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并备案,发布了我国第一个炼焦炉企业技术标准“Q/140-000SJ-001-2004”;2005年,山西省科技厅制定了《山西省清洁型热回收炼焦技术规范》,并向全省正式发布。

期间,他下大力气加强综合治理,推行全过程清洁生产,建设花园式企业,在全省乡镇企业中率先实现环境治理达标,被评为全国环保先进企业。他本人入选“全球100佳晋商”。他说:“环境保护固然要从自我抓起,但又不能满足于一个企业的治理达标”。为给家乡父老“还天空一片青蓝,还大地一片翠绿”,他下决心转型发展,把目光投向了绿色环保的旅游产业。

顺应时代,创民企开发旅游先河

几经考察和比较,他选择了本地的一处风景名胜区——绵山,作为调产方向。然而,绵山累遭劫难(其中最严重的是侵华日军为消灭介休抗日政府于1940年、1942年两次烧毁绵山文物古迹),致使原先游人如织的历史文化名山竟沉寂了半个多世纪之久。加之个人投资开发省级风景名胜区在国内尚无先例,虽有介休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但到底该如实施,他心里总觉得是一个有待破解的难题。面对这些,他清楚地意识到,仅仅满足于资源的调查了解不行,仅仅有开发建设的热情不行,没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更不行。为此,他下决心静下心来学习。阎吉英虽然只上过几年学,但他爱买书,爱读书。从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到景区规划和有关资料;从绵山的人文历史,到故事传说;从佛、道教经典,到古建雕塑知识,一捧起来就爱不释手。除学文化,学历史,学古建、雕塑技术外,他还有计划地学习环境法、资源法、森林法、文物保护法等与景区密切相关的政策、法律,从而对绵山的历史和现状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并掌握了开发的法律依据和技术规程。

在此期间,他倾全部心血于开发建设规划的实施。首先调集精兵强将1500余人开进绵山,安营扎寨,按照规划,组织施工。他自己更是身先士卒,遇到困难先上,最危险的地方先去,每月上山都在20天以上。在开发中,他始终坚持文化和景区的紧密结合,以文化打造景区品牌。在他的主持下,聘请了一批在社会上有知名度、有影响力的文化人,组建了绵山文化研究院,对古老的绵山文化进行深入的发掘、整理和研究。先后开办了介之推展厅、寒食文化展厅、介休三贤(介之推、郭泰文彦博)展馆、历代名人登临绵山展厅、历代名人祭祀展厅、宗教历史文化展厅、介休晋商三杰(明清时期的范毓馪、侯荫昌、冀以和)展厅、介休抗日民主政府纪念馆和介休抗日政府旧址展馆。还设立了图书馆、美术馆和文艺表演团队,充分展现了绵山文化的深厚历史底蕴。特别是对介之推与寒食清明节渊源关系的追溯和研究取得了重大成果。从历史典籍、古迹遗存、古碑记载、古诗古剧、习俗沿流、饮食传承等多方面揭示了绵山文化的丰富内涵。2008年初,国家文明办、中国文联、中国民协派出专家组到绵山考察,确认介休为“中国寒食清明文化之乡”,并在绵山设立“中国寒食清明文化研究中心”。自2008年清明节以来,已在绵山风景名胜区举办了两届“中国寒食清明文化节”大型活动和中国传统节日——寒食清明节论坛,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和众多的国内外游客。使我们的传统节日成为弘扬民族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凝聚国魂的重要节日。正如阎吉英本人所感悟的:“一个景区的精髓就在于其身后的文化底蕴,一个景区没有了文化就像一个人失去了灵魂。”

绵山风景名胜区,从开发至今已累计投资8亿多元,形成14个游览区、近400个景点,能满足游客五日游的旅游格局,并配套完善了交通、住宿、餐饮、通讯、电力、娱乐等设施,真正形成了“食、住、行、游、购、娱”一条龙服务,使绵山旅游迅速成为公司的又一主导产业和全市旅游业的龙头。绵山的修复、开发不仅构建了文化发展的和谐景象,同时带动和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仅绵山风景区就解决了4000余人(次)的就业问题,绵山开发还拉动了本市建材、运输、商业、宾馆、餐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绵山景区对外开放后,为实现回报社会的初衷,实行了介休人进入景区持本人身份证免费游览的优惠政策,实现了让利于民,造福一方百姓的目的。

科技创新,使企业在转型中发展

进入21世纪以来,焦炭产量超过市场需求量的问题明显地凸现出来。焦化企业在激烈竞争中,由于原煤价格不断攀升,而焦炭在销售中,又相互压价竞先出售,使焦化企业的利润空间逐步缩小,加之国家对能源性产业的限制和管理的逐步加强,民营企业在发展中,必须走自己的转型发展之路才是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在这种情况下,阎吉英经过市场调查后,把目光盯在有机硅化工产品的开发和生产上。国内有机硅市场容量增长很快,但国内产能却跟不上市场消费的增长速度,多年来国内有机硅产品缺口很大。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工业技术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对有机硅材料产生更大的需求,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按照现有消费增长趋势预测,到2010年,国内有机硅单体的需求量将超过260万吨,而国内的现有生产能力仅在100万吨左右。

早在2005年,公司董事长阎吉英在北京考察期间,了解到了有机硅单体及深加工项目,并进一步通过中国化工协会进行深入了解项目的相关情况,派人外出四川、江苏、浙江、陕西等省进行全面的考察和市场调研,在此同时,又派人在本省和陕西、内蒙古等地考察硅矿资源,进行了取样化验。

2006年2月委托华陆研究院完成了6万吨/年有机硅单体及配套的深加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书,并委托该院对该项目进行全面的设计。于2007年1月开工建设,利用公司焦炉技术而产生廉价电、汽的优势,发展有机硅单体及深加工产业,挺进高科技领域,再次实现企业的转型发展,填补山西省有机硅行业空白。此项工程已进入全面调试阶段,预计很快将进入正式的投产运营。

三佳集团在董事长阎吉英的引领下,持之以恒地走转型发展之路,积极寻找产业突破的利润增长点,使企业连创佳绩,先后被农业部、外经贸部评为全国出口创汇先进企业、高出口创汇企业;被国家环保局评为全国环保先进企业;被山西省委、省政府授予最佳经济效益企业、山西省优秀民营企业、山西省出口创汇先进企业;山西省质量信誉AAAA级企业。

董事长阎吉英决心以现代企业家的气魄和共产党员的胸怀,做出无愧于新千年、新世纪、新时代的崭新业绩。

因病逝世

2015年6月25日,山西著名的“焦炭大”阎吉英因为脏器衰竭,在北京医治无效死亡。

标签: 阎吉英

更多文章

  • 于俊波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于俊波

    于俊波,相声演员。字利泉,北京人。少时曾在白纸坊印刷局做过排字工人,业余兴趣广泛,喜爱单弦牌子曲、京剧、书法,尤其酷爱相声,肯下苦功学习。表演相声单口、对口、群口捧逗俱佳。民国十二年(1923),于俊波拜焦德海为师,与张寿臣、白宝事等同窗学艺,每天与刘德智等在北京天桥魏家茶馆前明地演出。民国十四年在

  • 欧阳山尊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欧阳山尊

    欧阳山尊,男,原名欧阳寿,年1914生于湖南浏阳,2009年7月逝世。是中国戏剧的奠基人之一,是中国著名戏剧、戏曲、电影艺术家欧阳予倩之子,被称作中国话剧界的“活化石”;新中国成立后,欧阳山尊参与了创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工作,与焦菊隐、夏淳、梅阡等人一起开创了北京人艺现实主义话剧风格,先后导演了《春

  • 齐己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齐己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塔祖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齐己的一生经历了唐朝和五代中的三个朝代。中文名:齐己别名:本姓胡,名得生出生地:湖南长沙宁乡大沩山同庆寺出生日期:约863年逝世日期:约937代表作品:《早梅》曾自号:“衡岳沙弥”齐己(约860

  • 方仲永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方仲永

    方仲永(约1020—1087)北宋金溪(今江西金溪)人,世代耕田为生,幼年天资过人,因父亲无知,成人后为普通人。方仲永是王安石作品《伤仲永》主人公。中文名:方仲永别名:仲永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江西金溪出生日期:约1020年逝世日期:约1087年职业:诗人,农民主要成就:五岁会写诗仲永这个人宗

  • 韦应物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韦应物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文昌右相韦待价曾孙,出身京兆韦氏逍遥公房。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本名:韦应物别称:韦苏州所

  • 文朝荣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文朝荣

    文朝荣,男,彝族,贵州赫章人,1942年3月出生,1971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2年3月至1982年2月任赫章县海雀村党支部副书记,1982年3月至1995年12月任海雀村党支部书记,2000年1月至2014年2月被聘为海雀村党支部“名誉书记”。文朝荣同志从村党支部书记岗位上退下来后,一直担

  • 焦循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焦循

    焦循(1763~1820),清哲学家、数学家、戏曲理论家。字理堂(一字里堂),江苏扬州黄珏镇人,嘉庆举乡试,与阮元齐名。阮元督学山东、浙江,俱招往游。后应礼部试不第,托足疾不入城市者十余年。构一楼名“雕菰楼”,读书著述其中。博闻强记,于经史、历算、声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有《里堂学算记》《易章句》《

  • 周骏鸣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周骏鸣

    周骏鸣(1902-2003)河南确山石滚河乡焦老庄人。原名卯中。祖父生云,父凤均,以务农为主。周骏鸣7岁上学读10年孔孟书,1919年投笔从戎加入冯玉祥部西北军,参加了北伐战争。后在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任营长。中文名:周骏鸣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河南确山石滚河乡焦老庄出生日期:1902逝世日期:

  • 陈照丕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陈照丕

    陈照丕(1893一1972),字绩甫,河南省焦作市温县陈家沟村人,陈氏太极拳第十代传人。他所授弟子的代表有陈小旺、陈正雷、王西安、朱天才等。他品德高尚,诲人不倦,对推广陈氏太极拳做出了巨大贡献,深受国内外各界人士的崇拜,为陈氏太极拳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陈照丕理论造诣极深,积数十年之经验,著

  • 牛文元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牛文元

    牛文元(1937年11月-2016年9月28日),河南焦作人,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获得国家发明奖一项,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中科院科技进步三等奖两项,洛克菲勒基金会杰出科学家奖。代表作品有《自然资源开发原理》、《持续发展导论》等。原国务院参事、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组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