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朱绍文

朱绍文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269 更新时间:2023/12/14 8:04:24

朱绍文,相声界的祖师爷,艺名“穷不怕”。隶汉军旗。祖籍浙江绍兴,世居北京。他的艺术活动主要在清同治光绪年间。与醋溺膏、韩麻子、盆秃子、田瘸子、丑孙子、鼻嗡子、常傻子等七位艺人称为第一波“天桥八大怪”。《都门汇纂·技艺门》有一首诗咏“穷不怕”,称他善以白沙撒字,与弟子“贫有本”合说相声,在当时颇有名气。朱绍文幼年间在嵩祝成京戏班学丑角,未能唱红,改行多次,最后选择了说相声。他先后在北京北城和天桥一带演出,被列为“天桥八大怪”之首。对口相声、群口相声和太平歌词相传为他所首创,对北方曲艺和相声的发展作出重要的贡献。

基本资料

中文名:朱绍文

外文名:ZhuShaowen

别名:穷不怕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浙江绍兴

出生日期:1829年

逝世日期:1904年

职业:艺人

主要成就: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相声艺人

北京“天桥八大怪”之首

代表作品:《太平歌词》

生平经历

他幼年学唱京剧丑角,曾搭嵩祝成科班演出,后改习架子花脸。朱绍文学识渊博,因看清朝吏治腐败,决心不再投考科举,靠教戏、编戏、唱戏生活。他擅长编写武戏,创作有《能仁寺》、《八大拿》等剧目。清同治初年,由于连年“国丧”,朝廷下禁令戏园里不准彩扮登台,不准鸣响乐器,致使许多戏曲艺人被迫改行。朱绍文也失业沦为街头艺人,改行到北京的各大庙会和天桥等处,给观众讲解字意儿说笑话。他随身带的道具很简单,只有一把笤帚、两块竹板和一口袋白沙石的细粉面。竹板上刻有“满腹文章穷不怕,五车史书落地贫”两行字,这就是他艺名的由来。

朱绍文每次演出之前,先画个大圆圈当场地,接着就以地面当纸,用白粉沙在地上洒字,他常常勾出丈二大的“福”、“寿”、“虎”双钩字,还独出心裁地边洒字边唱《太平歌词》,以吸引观众。后来,他收了徒弟“贫有本”、“穷有根”等,常常带着一二个徒弟共同表演一个笑话,这样又逐渐地创造了对口相声和三人相声。在1872年刊行的《都门汇纂》一书中有一首咏穷不怕的竹枝词:“白沙撒字作生涯,欲索钱财谑语发;弟子更呼贫有本,师徒名色也堪夸。”

艺术生涯

朱绍文是对口相声的奠基人之一。他创作的《字像》讽刺贪官污吏,是早期对口相声中一段有代表性的作品。朱绍文的艺术生涯,历经咸丰、同治、光绪三代。刊载于《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十四辑张寿臣《回顾我们艺人生涯》一文中提到“光绪二十年(1894)慈禧太后六十寿辰,十月十日集合各行各业于颐和园宫门外,开设临时摊子供观赏,朱绍文去了,被封(称)为‘八大怪’之一”,“朱在护国寺设摊,恭亲奕訢曾约他去王府花园撒一双钩‘学’字,结构风神俱佳,亲王大悦,当即拨给钱粮一份(每月给三两银子,四季各给三石零三斗粮食),后又在罗王府得到钱粮一份”。那时“罗王”(罗布藏多尔济)曾聘请朱绍文每天进王府献艺。据北京评书艺人陈荫荣听其师品正三说,穷不怕在罗王府时,一日,大雪纷飞,罗王把穷不怕找到上房说:“都说你抬头一个主意,低头一个见识,今天我想试一试,这么冷的天你若能把我诓到门外去,我赏你一锭银子。”穷不怕眨眨眼皮,面有难色地说:“这可不容易,你若是走出屋,我倒是能把您说进来。”罗王说:“天太冷,工夫大了可不行。”穷不怕说:“您放心,用不了一袋烟工夫。”罗王穿戴齐整迈着大步刚刚走出房门,穷不怕在身后行礼说:“谢您的赏!”罗王问:“谢什么赏?”穷不怕一笑:“您这不是出去了吗!”出其不意地诓了罗王。

主要作品

穷不怕自编自唱的曲目有:《千字文》、《睡梦长》、《过新年》、《十八黑》、《保镖》、《黄鹤楼》、《五行八卦》等。他以相声为武器,对清王朝的统治进行了无情的讽刺。他创作的《得胜图》,是反映太平天国农民起义英勇善战,揭露清朝统治阶级昏庸腐朽的一个节目。他创作的《字相》,通过“一字、一相、一升、一降”(即:写出一个字,然后说出它像一件什么物品、做过什么官职、为什么罢官)的猜字游戏的方式,尖锐地讽刺了清王朝的贪官污吏。他创作的《三近视》等节目,一直流传到今天,还在表演。

朱绍文编演的相声有《字相》、《老倭瓜斗法》、《江南围》、《大保镖》等。

评价

1951年北京相声老艺人谭伯如在《相声之我见》一文中称赞他:“腹笥甚渊博,创造文艺甚富,今相声界流传之讲解字义,巧对联语诸制,皆所精心结撰。并因书法工整,大小诸体各极其妙,故为当世名流所推重。”对于他演唱的太平歌词,学者傅惜华在《北京艺人谈概》中说:“他所唱之曲均为劝善劝孝之词,虽为‘土地文学’,但俗不伤雅,非为今说相声者之以谑骂为技能者也。”

传承

朱绍文晚年置卖房屋,定居在毡子房。他最早的弟子艺名叫“贫有本”,贫有本没有传人。后来的弟子富有根(桂祯)、徐有禄(又名徐有福)、范有缘(又名范长利、范一斋),皆代有传人,且支脉兴旺。

相声创立初期,朱绍文与阿彦涛和沈春和齐名,他们在北京各立门户,称朱、阿、沈三大流派。阿彦涛(一作阿剑涛),绰号阿二、阿剌二,满族,原为清门票友,因家道没落,下海从艺,尤以单口相声闻名,代表曲目有《须子论》、《硕二爷跑车》等。沈春和(一名沈长福),原是评书艺人,后改习相声,代表曲目有《康熙私访》、《古董王》等。后代相声演员几乎都分属于这三大流派所传承。

得寸进尺

朱绍文是穷秀才出身。他学问深,口才非凡,能够问一答十,对答如流。

一次,他进京赶考遇上了大雨,只好躲进一个门洞里暂避。不一会儿,又先后进来了十几个赶考的人。门洞的主人是个有学问的秀才,他开门一看,门洞里不少人,有些不满,但转念一想,我何不试试这些人当中谁最有学问。

于是他对避雨的人们说了个上联:“天留过客谁是过客主?”上联刚说完,朱绍文就对出了下联:“雨阻行人君即行人东。”主人一听,下联对得还蛮恰当,就把朱绍文让到屋里并给沏了一碗茶,说:“且施清茶一碗。”朱绍文心想,弄碗茶还说个上联,真够扒嗤人的了。于是,对了个下联:“更请便饭一餐。”主人一听,忙叫家人备饭。一会儿,饭菜摆到桌子上,主人又说了一个上联:“无甚佳肴只备园中青菜。”朱绍文听了,往窗外一看,发现鸡笼里面有鸡。于是,他眼珠一转,说出下联:“何劳盛馔清烹笼内黄鸡。”

主人一听,觉得这人还真有两下子,就宰鸡打酒,与朱对饮,他们一直喝到傍晚,主人喝烦了便出了个一联:“君且听楼上叮叮当当几更几点?”朱绍文也不着急,乐乐呵呵地对了个下联:“我只感堂前说说笑笑一口一盅。”

主人无可奈何只好去睡觉了。朱绍文一直喝到天亮才罢休。忽然,他走到厨房内拿出一把切菜刀,坐在门槛上“霍霍”地磨着。主人听到磨刀声,掀窗一看,吓了一跳,对着朱绍文说了个上联:“君为何持刀而磨?”朱绍文不慌不忙地道出了下联:“我情愿杀身以报。”主人一听差点吓晕,赶紧穿鞋下地,说了个上联:“若君死岂非一场官府事?”朱绍文又对了个下联:“要我活还得十两盘费钱!”主人无奈,赶紧拿出十两银子送给朱绍文,并送他到门口,说了个上联:“此等恶客,去去去,快去快去!”朱绍文掉转头来笑着对了个下联:“如斯佳东,来来来,再来再来。”那主人一听差点儿气趴下。

获得荣誉

1894年,朱绍文被慈禧太后封为“天桥八大怪”之首。

标签: 朱绍文

更多文章

  • 胡风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胡风

    胡风(1902年—1985年),男,原名张光人,笔名谷非、高荒、张果等。湖北蕲春人。现代文艺理论家、诗人、文学翻译家。1920年起就读于武昌和南京的中学。1929年到日本东京,进庆应大学英文科。1933年被驱逐出境。1934年与青年作家梅志结婚。1949年起任中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第一届全

  • 董振堂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董振堂

    董振堂(1895—1937),字绍仲,河北省邢台市新河县人。自幼跟父亲习武,中学时获“优秀模范”称号。1920年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学习,1926年9月参加北伐战争,1931年春,参加对中央苏区发动的第二次“围剿”。1931年12月14日,率兵举行了震惊中外的宁都起义。1932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

  • 洪君彦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洪君彦

    洪君彦(1932年3月8日——2012年9月6日),籍贯浙江省慈溪,于杭州出生,经济学者,美国问题研究学者。长期在北京大学任教,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并曾担任教研室主任、系主任、北大美国问题研究中心副主任等。1993年退休,定居于香港。中文名:洪君彦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杭州出生日期:1932

  • 王闰之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王闰之

    王闰之(1048—1093),女,北宋眉州青神(今四川眉山市青神县)人。她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的第二任妻子。苏轼的第一任妻子是王弗,她则是王弗的堂妹。王闰之出嫁之前,家中称其“二十七娘”。性格温顺,知足惜福。中文名:王闰之别名:二十七娘,字季璋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眉州青神(今四川眉山市青神县

  • 程子华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程子华

    程子华(1905-1991),山西省运城市解州镇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军卓越的指挥员和政治工作者、我国经济战线杰出的领导者。他1925年参加革命,在将近70年的革命生涯中,历尽千难万险,始终以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站在斗争的最前列,为

  • 荣德生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荣德生

    荣德生(1875年8月4日-1952年7月29日),又名宗铨,号乐农氏居士,江苏无锡人,原中国国家副主席荣毅仁之父,民族工业巨擘荣宗敬之胞弟,是中国著名的民族资本家,慈善家、民族实业家,著《乐农氏纪事》。荣德生从事于纺织、面粉、机器等工业垂60年,历经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和压迫

  • 琦君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琦君

    琦君(1917-2006),名潘希真,浙江温州市瓯海区人。曾任台湾中国文化学院、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有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40余本,主要著作有《永是有情人》《水是故乡甜》《万水千山师友情》《三更有梦书当枕》《桂花雨》《细雨灯花落》《读书与生活》《母亲的金手表》。中文名:潘希真国籍:中国民族:

  • 谢静宜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谢静宜

    谢静宜(1935年-2017年3月25日),女,河南商丘人。1952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清华大学革委会副主任,北京市委书记、革委会副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革命委员会副主任。曾任毛泽东主席机要秘书长达17年,一度掌控清华、北大,

  • 江腾蛟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江腾蛟

    江腾蛟,湖北黄安(今红安)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7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黄安县区儿童团大队长,鄂豫皖苏区陂南县儿童局书记。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五支队十五团连指导员,新四军第二师五旅十三团政治处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二十

  • 白景琦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白景琦

    白景琦是郭宝昌《大宅门》创作的艺术形象,其原型便是同仁堂的第十三代掌门,郭宝昌的养父——乐镜宇。在郭宝昌的笔下,白景琦是一个个性张扬,天马行空,聪敏绝顶,具有强烈的反叛精神的人。他从小顽劣,交日本朋友,杀德国兵,与仇家女私订终身。青年时代被亲生母亲赶出家门,发明了32张药方,光宗耀祖。他一生与四个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