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松本米子

松本米子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185 更新时间:2024/1/14 19:46:11

松本米子(1905年-1986年5月23日),日本仙台市人。她是中国数学家苏步青的妻子,为苏步青在日本留学时的老师松本教授之女。1931年,随苏步青来到中国杭州。松本米子在1953年入中国国籍,改名苏松本,成为第一批加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日本人。1986年5月23日,苏松本在上海病逝。

基本资料

名:松本米子

国籍:中国

民族:大和民族

出生日期:1905年

逝世日期:1986年

性别:女

轶事典故

苏步青1902年9月23日出生在浙江平阳县雁荡山区一个普通的农家。1919年,17岁的苏步青独自到日本求学。1924年春天,他作为惟一一个中国留学生报考著名的仙台东北帝国大学数学系,并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帝国大学是日本知名的大学,苏步青年年拿第一名,自己还有一些研究课题在进行,自然成了学校的名人。

这时,他对学校的另一位名人松本米子产生了一种特别的关注。米子是帝国大学松本教授的女儿,她不仅相貌才华出众,而且精通插花、书法与茶道,还爱好音乐,尤其是弹得一手好古筝。在一次晚会结束后,苏步青与米子认识了。米子对苏步青其实一直是很仰慕的,他的睿智与赤诚尤其让她感动。渐渐地,两人相恋了。

1927年,东北帝国大学数学系聘请正在攻读研究生的苏步青担任代数课讲师,这使他成为该校历史上第一个兼任过讲师的外国留学生。两个人的恋情成了学校里公开的秘密,不少人为他们祝福。而那些平素追求米子的人则怀有一种嫉妒心理,他们对米子说:“苏步青是个中国乡巴佬,家里很穷,再说学习好的人不一定将来就会有出息。你跟了他是不会有好日子过的。”但米子不为所动。苏步青受不了那些男生的敌意,也不想让米子再被人纠缠,经过商量,他们决定尽快结婚。

米子的母亲是一位善良的日本家庭主妇,她认为苏步青是米子可以托付终身的人。松本教授虽然也很喜欢苏步青,却觉得他毕竟是中国人,出身又低微,所以对这段婚姻一直很不赞同。在米子的坚持下,最终松本教授还是妥协了。1928年,这对异国青年终于走到了一起,在仙台市喜结连理。

米子婚后

米子婚后全身心地当起了家庭主妇。为了不影响苏步青,她甚至把自己的古筝、书法等特长都荒废了,只留下了茶道和插花,因为这两种爱好有益苏步青的身体和精神。婚后一年,即1929年,米子生了个女孩。1931年初苏步青已是日本乃至国际数学领域里知名的人物。松本一家都希望苏步青留在日本工作。东北帝国大学也他发出聘书。苏步青有自己的难处。出国之前,他曾与学长陈建功相约,学成归国,在故乡建设一流的数学系。陈建功已先期学成回国,自己是去是留,成了困扰他心灵的难题。

细心的米子早就发现他整天唉声叹气,茶饭不思。一天吃过晚饭,从不吸烟的苏步青在抽闷烟,米子便问他有什么心事。苏步青把心里话和盘托出,他不想因一己之私,留在东瀛。令他想不到的是,米子听到了他的打算,并没有阻止,反而鼓励说:“青,我支持你的决定。首先我是爱你的,而你是爱中国的,所以我也爱中国。我支持你回到我们都爱的地方去,不论你到哪我都会跟着你的。”短短数语,使苏步青格外感动:米子是一个识大体的女人!有了妻子的支持,苏步青一人先回杭州。浙江大学的条件远比他想象的差,他虽然名为副教授,却连续四个月没有拿到一分钱。幸亏还有在上海兵工厂当工程师的哥哥及时帮助,否则苏步青就要靠当东西维持生计了。为了养家,苏步青打算再回到日本去。

风声传到了浙大校长邵裴子耳中。这位惜才如命的教育家当夜就敲开了苏步青的房门挽留苏步青。被校长的真诚所感动,苏步青决定留下来。几天后,邵校长亲自为苏步青筹到1200块大洋,解了他的燃眉之急。放暑假时,有了点积蓄的苏步青便到日本接来了家眷。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苏步青和米子在中国的生活还刚刚开始,就受到了波动。这年八·一三事变后,日本飞机在上海和江浙一带狂轰滥炸,浙大的环境非危险。校方连夜开会商议,决定搬迁。

几天后,日本驻杭州领事馆一个官员找到苏步青家里。苏步青刚好不在,那个官员以为米子是日本女子比较好拉拢,就说:“作为日本人,不知夫人是否愿意来领事馆内品尝自己家乡的饭菜?我们竭诚以待。”米子当即拒绝说:“我自嫁给苏君,已过惯了中国人的生活,吃惯了中国人的饭菜。”来人只得离去。

过了几天,又有人前来游说苏步青:“你夫人是日本人,你是日本女婿,日本人不会对你不利的。”苏步青当即反问道:“你的意思,就是要我当汉奸?”这话像一把利刃,让对方无言以对。当夫妇俩做好随校搬迁的一切准备后,忽又收到一封来自仙台的特急电报:松本教授病危!苏步青把电报递给米子,他与岳父的关系是很好的,但因牵涉到国家的问题他不能回去探望他老人家,他想让米子独自回仙台看望父亲。米子听了他的话,低下头略略思考了一会,说出了让苏步青震惊的话:“我不回去。无论如,我跟着你!永远跟着你!”

艰难的迁徙开始了。苏步青挑着担子,一头装着书籍和教案,一头放着年幼的孩子。米子一手提着些简单的衣物,一手牵着年纪稍长的孩子。因为路况不好,为了躲避日机轰炸,加上交通工具的匮乏,大部分的时候他们就是这样徒步前进。然而更加难堪的是沿途苛刻的盘查。由于米子是日本人,是敌国的人,每次经过哨卡,值班的军政人员总要反复对米子和苏步青一家进行审查。苏步青百般解释也无济于事,后来是校长竺可桢讨得战区长官的一纸特别通行证,方才免去此苦。

1949年新中国成立,苏家由于人口不断增多,家里的经济状况不太好。八个孩子加上两个大人,为节省开支,米子一切都精打细算。她对自己甚至到了苛刻的地步,在中国生活的前几十年里,米子居然没有为自己添置过一件新衣服。“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红卫兵闯进苏家,将他家闹得天翻地覆。苏步青每天被拉上台批斗,他是个自尊心极强的男人,怎能忍受这样的奇耻大辱,曾想过一死了之。但孩子们拉住他说:“为了妈妈,您一定要挺住。”苏步青知道米子这些年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他终于点头答应了孩子们。“文革”结束后,苏步青执教科研,家里的生活水平逐渐有了提高。但米子因多年操劳,身体每况愈下。1979年的一个周末,苏步青直直地盯了米子好半天,爱抚地说道:“给自己也添几套衣服吧,毕竟……”“我们家有那么多孩子,再说操持家务实在是不需要多做衣服的。”苏步青赶紧堵住了她的嘴:“这样的话你已经说了多少遍了。现在我们情况不同了,孩子们也都独立了,你无论如何也要买件新衣服,并且……”“并且什么?”“并且你也应该回去看看了。”“回哪去?”米子一脸不解。苏步青拍拍米子的肩头说:“日本呀!你的家乡……”说完这句话,他看到米子的眼圈红了,然后伏在他的怀里放声地哭起来……

米子在苏步青的陪伴下终于回到了朝思暮想的故里日本。阔别43年,这是她随丈夫到中国后第一次回去,那种心情真的无法用言语来表达。

1982年,米子因长年积劳,终于卧床不起了。1986年5月,松本米子静静地离开了人世,享年81岁。她临死前最大的愿望,就是要苏步青不要伤心,要好好地活下去。夫人亡故后,苏步青把夫人的照片时刻带在身边,意味深长地说:“我深深地体味着‘活在心中’这句话。就似我的妻子仍和我一起在庭园里散步,一起在讲坛上讲课,一起出席会议……”2003年,百岁老人苏步青就是在对亡妻的这种怀念之中,走完了生命的最后一段历程。

标签: 松本米子

更多文章

  • 任继愈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任继愈

    任继愈(1916.4.15-2009.7.11),字又之,山东平原人。著名哲学家、佛学家、历史学家、国家图书馆馆长、名誉馆长。师从汤用彤、贺麟。1942年至1964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先后讲授中国哲学史、宋明理学、中国哲学问题、朱子哲学、华严宗研究、隋唐佛教和逻辑学等课程.并在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

  • 朱家骅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朱家骅

    朱家骅(1893年5月30日-1963年1月3日),字骝先,浙江省湖州府吴兴县(今湖州市吴兴区)人,中国近代教育家、科学家,政治家,中国近代地质学的奠基人、中国现代化的先驱。中国国民党内亲德国派人士。朱家骅曾任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总干事、代理院长,还曾任中华民国行政院及考试院副院长、教育部部长、交通部

  • 许继慎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许继慎

    许继慎(1901—1931),汉族,安徽省六安市人,中国工农红军早期杰出将领,军事家。先后参加黄埔军校两次东征,并历任工农红军叶挺独立团队长、营长和团参谋长,在任中国工农红军第1军军长、鄂豫皖特委委员、红11师长时在鄂豫皖根据地时期取得双桥镇大捷等一系列胜利。1931年11月在“白雀园大肃反”中被诬

  • 蒋梦麟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蒋梦麟

    蒋梦麟(1886年-1964年),原名梦熊,字兆贤,号孟邻,浙江余姚人,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1886年1月20日,蒋梦麟生于浙江余姚。曾参加科举考试并中秀才,1912年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育学本科毕业,随后赴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师从杜威,并获得哲学及教育学博士学位。曾任国民政府第一任教育部

  • 刘徽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刘徽

    刘徽(约公元225年—295年),汉族,山东滨州邹平县人,魏晋期间伟大的数学家,中国古典数学理论的奠基人之一。是中国数学史上一个非常伟大的数学家,他的杰作《九章算术注》和《海岛算经》,是中国最宝贵的数学遗产。刘徽思想敏捷,方法灵活,既提倡推理又主张直观。他是中国最早明确主张用逻辑推理的方式来论证数学

  • 潘承洞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潘承洞

    潘承洞(1934·5·26-1997·12·27),江苏省苏州人,中国著名数学家、教育家。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78年5月晋升为教授,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潘承洞在解析数论研究中成绩卓著,尤以对“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成果为中外数学家所赞誉。他还倾注大量心血

  • 唐德刚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德刚

    唐德刚(1920年8月23日-2009年10月26日),美籍华人学者,历史学家、传记文学家、红学家;1920年生于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西乡山南馆唐老圩,就读于舒城中学。1939年,入重庆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历史学系;1943年毕业,获学士学位;1944年,在安徽学院史地系讲授《西洋通史》;1948

  • 范瑾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范瑾

    范瑾(1919年9月7日-2009年1月4日),女,原名许勉文,浙江绍兴人,其祖父为许寿昌(许寿裳的长兄),舅舅是历史学家范文澜。1936年参加革命工作,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长期从事新闻及宣传工作,是北京日报报业集团的奠基人。中文名:范瑾别名:许勉文、范元贞国籍:中国出生日期:1919年9月

  • 段德昌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段德昌

    段德昌(1904—1933),字裕后,号魂,1904年8月19日出生于湖南南县南洲镇火箭村,是一名中国工农红军指挥员、军事家。1924年,段德昌创办新华中学,第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五卅”惨案后,发起组织“青沪惨案南县雪耻会”,加入中国共产党,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学习;后到国

  • 冯异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冯异

    冯异(?-公元34年),字公孙,汉族,颍川父城(今河南省宝丰县东)人,东汉开国名将、军事家,云台二十八将第七位。冯异原为新朝颍川郡掾,后归顺刘秀,随之征战,大破赤眉、平定关中。协助刘秀建立东汉。刘秀称帝后,冯异被封为征西大将军、阳夏侯。建武十年(34年)病逝于在军中,谥曰节侯。中文名:冯异别名:冯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