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陈琏

陈琏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025 更新时间:2024/1/19 13:37:37

陈琏(1919—1967),陈布雷最小的女儿。陈琏年轻时很激进,她不顾父亲的反对考入杭州高等学堂。由于她对国民党政策不满逐渐接触共产党。1939年7月陈琏加入共产党。同年考入昆明西南联大,1942年赴重庆中央大学。1946年陈琏毕业赴北平贝满中学作教师。1947年8月10日与袁永熙结婚,同年9月24日两人因涉嫌为共产党间谍被捕,解赴南京。在她父亲陈布雷的疏通下,蒋介石准予特赦。新中国成立后,陈琏任青年团中央委员,但陈琏的丈夫袁永熙却屡遭打击。1956年袁永熙被错划为右派。在共产党高官的压力下,陈琏被迫与袁永熙离婚。1962年8月陈琏离京赴上海任中共中央华东局宣传部教处处长。1967年,陈琏在文革风暴中自杀身亡。1979年3月21日,中共上海市委为陈琏举行了平反昭雪大会。胡耀邦称其为“家庭叛逆,女中英豪”。

基本资料

中文名:陈琏

别名:怜儿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浙江慈溪

出生日期:1919年

逝世日期:1967年

简介

陈琏,1919年10月13日出生于浙江慈溪,1967年11月19日逝世于上海,是一位中国共产党党员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官员。陈琏是蒋中正文胆陈布雷最小的女儿,她于1919年生后不久,母亲杨宏农(品仙)就因产褥热去世。陈布雷倍加疼爱幼女,为她取乳名“怜儿”。1939年改名为陈琏。

陈琏年轻时很激进,她不顾父亲的反对考入杭州高等学堂。1939年7月她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她考入昆明西南联大并在那里认识了她后来的丈夫袁永熙。1942年赴重庆中央大学。1946年陈琏毕业赴北平贝满中学作教师。1947年8月10日她与袁永熙结婚。与袁永熙结婚蜜月刚过,陈琏与袁永熙被捕了。两人一直到1948年冬才相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陈琏任青年团中央委员,官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少年儿童部部长。但她的丈夫袁永熙却屡遭打击。1956年袁永熙被判为右派,陈琏与袁永熙被迫离婚。1962年8月陈琏离京赴上海任中共中央华东局宣传部文教处处长。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她被判为叛徒。党组织对陈琏和袁永熙的被捕问题进行了审查。他们被捕后都没有暴露党员身份,更没有泄露组织秘密,党的组织和工作未因他们被捕受到任损害。陈琏很快通过了审查,她被保释出狱未办任何手续。而陈琏“文革”开始即遭批判,于1967年11月19日自杀身亡,1979年陈琏被平反。

人物历程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爆发。陈布雷带着怜儿撤退到重庆。她在合川国立二中读高中时,中共地下党组织便为她的心迹所感动,发展她秘密入党。她高中毕业后即打算去延安,结果被周恩来、邓颖超劝阻,要她以大局为重,留在父亲身边从事地下活动。陈琏于1939年20岁时,考入昆明西南联大。陈琏秘密活动的上级就是后来成为她丈夫的袁永熙。

1940年,23岁的袁永熙已经是西南联大的中共地下党支书,后来又担任总支书记。抗日战争期间,昆明西南联大的革命青年运动非常活跃:读书会、歌咏会、朗诵会、墙报,以及上街宣传抗日、募捐、演戏等一系列救亡运动,构成了进步青年火热的生活。而当时在艰苦生活中患着肺病的袁永熙正是西南联大活动的主要领导者。自然而然地,陈琏和袁永熙相爱了。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袁永熙回到北平,任“平津南方局”地下党负责人,北平学委书记。公开身份是“敌伪产业处理局”的职员。1946年秋季,27岁的陈琏大学毕业,也到北平工作,担任贝满女子中学历史教员。她对住在南京的父亲提出:要跟袁永熙结婚。远在国民政府首都南京的陈布雷,对怜儿的婚姻非常关切,对于未来女婿一切疑点都倍加详查。他暗中委托国民党北平市副市长张伯瑾详查袁永熙其人。据密报:袁永熙人品才学俱佳!而且,外交部次长叶公超教授是袁永熙的姐夫,孙国华教授是他另一个姐夫,吴晗教授是袁永熙的好朋友,朱自清教授则和孙国华相熟,对袁永熙十分赏识。陈布雷欣然接纳了这位门当户对的乘龙快婿。

1947年8月10日,袁永熙和陈琏在北平成婚。隆重的婚礼在东交民巷六国饭店举行,国民党军政要员、社会名流及其太太、小姐们应邀而至,北平市市长何思源先生证婚。北大、清华校友们送的礼物是一套《鲁迅全集》。新婚生活甜蜜幸福。“陈布雷的女儿”这块招牌为他们夫妻开展地下工作提供了很好的掩护。但不久,发生了“地下电台案”。因为意志薄弱者的叛变供认,特务知道了北平中共地下党的活动地点。袁永熙引起特务怀疑。1947年9月,军统特务从棉花胡同甲5号的房顶纵身跃下,包围了袁永熙和陈琏的住房,在家中搜出了“民青(民主青年联盟)纲领”等文件。

1947年9月24日,刚刚度过蜜月的新婚夫妇双双进了牢房。国民党特务用尽一切办法,也没能使他们屈服。于是,北平的特务把陈琏、袁永熙用飞机押送到南京,关在国防部保密局,听候发落。被国民党军统特务逮捕后,面临威逼利诱,陈琏、袁永熙机智应对,使军统特务无隙可乘,一无所获。陈琏、袁永熙掩护了同志,保全了组织,自己的中共地下党员身份也没有暴露。

女儿和女婿以“共党嫌疑”之名关押在南京国防部,无异给一标榜“效忠党国”的陈布雷以公开的羞辱。他反复权衡后,给蒋介石写了一封短信:“女儿陈琏、女婿袁永熙,因‘共党嫌疑’自北平解抵南京,该当何罪,任凭发落,没口无言”。其实蒋介石早就接到密报:袁永熙、陈琏只是“嫌疑”而已,况且蒋对陈布雷这个跟随自己20多年的心腹智囊十分了解,他不会轻易开口求人的。看了陈布雷的短信,蒋介石必须对此案有个了结。在一次宴请北京大学校长胡适之后,蒋介石告诉陈布雷:“你女儿女婿的案子,我已派人查过,不是共产党,是‘民青’(民主青年联盟成员),你可以把他们领回去,要严加管教”。于是,陈布雷开始为保释怜儿和女婿出狱积极活动。

1948年5月底,陈布雷和国民党元老叶公超出面具保。但由于“民青”的关系已无法否认,袁永熙在出狱时不得不签了一份“悔过书”。不过他在“受共党蛊惑、误入歧途”这类词句前都坚持加上“并未”二字,以示不服。1948年1月底,陈琏先出狱,来到南京湖南路陈布雷官邸,由舅父陪同,回到浙江慈溪老家。此后,失去自由8个月的袁永熙也被保释出狱。翁婿的第一次见面竟是女婿刚从监狱出来的时刻,这显得多少有些尴尬。袁永熙在陈公馆住了3天。陈布雷请来亲朋好友为他洗尘。翁婿之间相处甚洽,陈布雷嘱托女婿一番。半年以后,陈琏夫妇回到南京,陈琏到国立编译馆工作,袁永熙在中央信托局南京分局当科长。遵照地下党的安排,他们潜伏在国民党要员陈布雷身边,继续从事秘密的地下活动。

陈布雷是1948年11月13日自杀的。自杀前半月,一向深居简出的陈布雷突然提出要陈琏夫妇陪他去拜谒中山陵。到11月12日,他又叫袁永熙来寓所见面。父亲突然逝去,在陈琏心底掀起巨澜,她深深感到惋惜。尽管她和父亲走的是截然不同的两条道路,但殷殷父女之情怎能忘怀?11月15日是陈布雷大殓之日,上海地下党秘密委派陈琏的表妹翁郁文(中共地下党员)专程到南京,带来了组织上对陈琏的关心,并告之可以安排他们夫妇秘密到“那边(解放区)”去工作。之后,陈琏跟着袁永熙匆匆赶到上海,上海地下党交通站站长乔石热情接待了他们,为他们准备了去苏北解放区的通行证,并祝愿他们一路顺风。

1949年1月,袁永熙、陈琏由中共地下党交通部门秘密护送,逃离国民党统治的上海,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跋涉,经镇江到苏北,穿越硝烟方尽的淮海战场,直奔石家庄,终于归队。很快,他们又加入了解放北平的革命队伍。

家庭生活

丈夫袁永熙,祖籍贵州修文县,在平津长大,当年22岁,比陈琏大两岁。陈琏与袁永熙一起有一女(陈必泓)二男(陈必大、陈小代),两人离婚后她没有再婚。

陈布雷与女儿

陈布雷是蒋介石最信赖的同乡和最亲近的侍从主任、国策顾问、智囊,在蒋介石身边工作长达20余年,被称为蒋介石的“文胆”,是蒋介石的心腹要员。陈琏是陈布雷最钟爱的骨肉至亲。陈琏也深爱父亲,但是为追求理想,她不顾亲情,走上与父亲截然不同的道路。

1942年初,陈琏找到周恩来和邓颖超,急切地要求批准她去延安。周恩来劝陈琏留在其父身边,利用机会影响父亲,让他为人民为抗战做些有益的事情。许久未有下落的陈琏回到家中,使陈布雷喜出望外。陈布雷不知道女儿加入了共产党,一天见她捧著一本《论持久战》在读,吃了一惊!陈布雷历来反对自己的子女搞政治。陈琏说:中国已经到了亡国的边缘,抗日救亡是急不可缓的爱国大事,是每一个青年的天职。陈布雷无法反驳。

人物评价

胡耀邦称之为“家庭叛逆,女中英豪”。

标签: 陈琏

更多文章

  • 陈素真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陈素真

    陈素真(1918年4月30日-1994年3月29日),女,乳名:佩玉,原名:王若瑜。祖籍:陕西富平,出生于:河南开封,曾居住于:陕西、湖北、甘肃、河北,而后定居于:天津市。曾担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河南省文联副主席,河南省人大代表,河南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河北省戏剧家协会名

  • 叶汉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叶汉

    叶汉(1904年—1997年5月7日),中国广东省新会县江门镇紫坭乡人(现江门市新会区),港澳地区著名企业家,有“鬼王叶”、“赌圣”之称。1961年与何鸿燊、霍英东、叶德利等人成功投得澳门博彩业专营权,其后成立澳门赛马车会、经营东方公主号赌船等,堪称为澳门的一代赌王。中文名:叶汉别名:赌圣,鬼王叶国

  • 石涛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石涛

    石涛(1642年-1708年),清初画家,原姓朱,名若极,广西桂林人,祖籍安徽凤阳,小字阿长,别号很多,如大涤子、清湘老人、苦瓜和尚、瞎尊者,法号有元济、原济等。明靖江王、南明元宗皇帝朱亨嘉之子,与弘仁、髡残、朱耷合称“清初四僧”。石涛是中国绘画史上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他既是绘画实践的探索者、革新者

  • 邓子恢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邓子恢

    邓子恢(1896-1972),又名绍箕,福建龙岩新罗区人,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农业工作的卓越领导人,是闽西革命根据地和苏区的主要创建者和卓越的领导人之一,历经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解放后曾任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邓子恢同志为探索我国社会

  • 赵尚志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赵尚志

    赵尚志(1908年—1942年2月12日),汉族,热河朝阳(现辽宁省朝阳市)人,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东北地区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1925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伐战争时期,赵尚志在东北地区组织和从事反帝反军阀的革命活动。“九一八事变”后赵尚志被任命为中共满洲省委常委、军委书记。之后,赵尚志

  • 宫宝田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宫宝田

    宫宝田(1870—1943),字少滦,清末拳师,于清同治十年(1871)十二月,生于现乳山市马石店镇青山村。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宫宝田被召入宫,任护卫首领,加封四品带刀侍卫,先后任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近身侍卫,清廷最后一任大内侍卫总管。庚子年间,八国联军侵华,宫由于护驾得力,获钦赐黄马褂。19

  • 丁默邨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丁默邨

    丁默邨(1901—1947),出生于1901年。早年曾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投靠中国国民党,在上海进行特务活动,抗战期间叛投日本侵略者,组建76号特工总部,血腥镇压爱国志士,仅在1939年至1943年不足四年时间内,76号竟然制造了三千多起血案。外国记者称丁默邨为“婴儿见之都不敢出声的恐怖主义者”,国人

  • 李定国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定国

    李定国(1621年—1662年),字宁宇(或云字一人,初名如靖),南明永历政权抗清名将,陕西榆林(或作延安)人。李定国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公元1630年(崇祯三年),张献忠发动陕北饥民起义,将少年李定国收为养子,改姓张(或云十岁时为张献忠所掠,养以为己子)。从此,他跟随张献忠转战南北。李定国成年后,

  • 赵君陶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赵君陶

    赵君陶(1903.1.17-1985.12.14),原名赵世萱,女,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龙潭镇人。1919年随全家迁到北京,在五哥赵世炎(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领导人之一)的引导下,追随时代前进的潮流,投身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中文名:赵君陶别名:赵世萱国籍:中国民族:土家族出生地:四川酉阳(今重

  • 唐绍仪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绍仪

    唐绍仪(1862年1月2日—1938年9月30日),字少川,1862年1月2日生于广东香山县(今珠海唐家湾镇唐家村),清末民初著名政治活动家、外交家、清政府总理总办、山东大学第一任校长,中华民国首任内阁总理,国民党政府官员。曾任北洋大学(现天津大学)校长。自幼到上海读书,1874年成为第三批留美幼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