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陈仪

陈仪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913 更新时间:2023/12/25 4:11:43

陈仪(1883年5月3日-1950年6月18日),字公洽,号退素。浙江绍兴人。日本陆军大学毕业,中华民国陆军二级上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曾任台湾省行政长官兼台湾省警备总司令部总司令,任内发生台湾历史悲剧二·二八事件,为事件中最受争议政治人物之一。国共内战末期,战争形势急转直下,陈仪曾劝告蒋介石,对中国国民党丧失大陆政权要看开。1948年6月任浙江省政府主席。11月释放浙江省警保处处长毛森报批处决的100多名共产党员。1949年1月,陈仪眼见局势不利于国民党,欲投奔中国共产党,并尝试策反京沪杭警备军总司令汤恩伯投共,汤将此事呈报蒋中正。陈仪在1949年初被免去浙江省主席职务,后来开始被软禁。1950年4月,陈仪被押解到台湾,后来被囚禁于基隆。1950年5月,蒋介石以匪谍案,指示台湾军事法庭判处陈仪死刑。6月18日清晨5时许,陈仪于台北市马场町刑场被枪决。

基本资料

中文名:陈仪

别名:陈公洽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浙江省绍兴市

出生日期:1883年5月3日

逝世日期:1950年6月18日

职业:军人

毕业院校:日本陆军士官学校

信仰:三民主义

政党:中国国民党

服役军队:中华民国陆军

服役时间:1919年——1950年

军衔:二级上将

参与战役:抗日战争,国共内战

勋章:抗战胜利勋章,总统自由勋章

逝世地:台湾省台北市万华区

性别:男

人物生平

陈仪早年接受私塾四书五经教育,曾入读浙江求是书院。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东渡日本。入振武学校第五期炮兵科,与蒋介石同学,加入光复会。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日本士官学校第五期炮兵科毕业,1909年回国,在陆军部任二等课员。

宣统三年(1911年)武昌起义后,参加浙江独立运动。1912年担任浙江都督府军政司司长,兼陆军小学校长。

1914年5月,任陆海军大元帅统率办事处军事参议官。

1916年,陈仪到日本陆军大学深造,第一期毕业。在日期间,受到日本教官赏识,许以女儿古月好子。后来好子随陈仪回中国,并改名为陈月芳。

1919年回国,任总统府中将顾问。

1920年前后,任浙江地方实业银行董事长。

1924年10月,直系孙传芳入浙,委任夏超为浙江省长,陈仪为浙军第一师师长。

1925年10月,任五省联军第1军司令;同月,任浙江省省长;12月,兼任十九军军长。

1926年10月,夏超暗通北伐军,孙传芳让陈仪取而代之。陈继续暗通北伐军,被中国国民党任为国民革命军十九路军军长。

1926年12月22日,被突袭,被捕押送南京。经蒋方震搭救,免于一死。孙败后任江北宣抚史,收拾孙残部。

1927年7月,被国民党政府委任为军事委员会委员。

1928年3月,奉蒋介石命率团赴欧考察意大利、瑞士、荷兰、瑞典等国的枪炮厂、飞机场等。返国后,

1929年4月,被蒋中正委以军政部兵工署署长,是年5月,升任军政部常务次长。

1934年1月,福建事变后,调任福建省政府主席。

1935年,日本在台湾举行“始政四十周年纪念台湾博览会”。陈仪奉命到台参观,对日本人统治下台湾的高速发展感到惊讶,特别是相对中国大陆多年战乱下的停滞不前,令他感到深省。之后陈再派人到台湾考察,于1937年出版《台湾考察报告》,建议福建经济学习台湾。

1939年后,改兼第二十五集团军总司令。

1934年,闽变结束后,调任福建省主席兼绥靖主任,整理福建军政。

1935年后,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

1937年抗战后,身兼二十五集团军总司令,负责福建防务。

1941年8月,遭华商;陈嘉庚向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指控其于闽省施政不当,遭撤职返回重庆。

1941年12月,就任行政院秘书长,兼国家总动员会议主任,代理陆军大学校长。

1942年,改任考核委员会主任委员。

1943年,开罗会议中,同盟国声明战后台湾归还中华民国。

1944年4月,中华民国行政院设立“台湾调查委员会”,任陈仪为主任委员。调查委员会对日治下台湾的经济、政治、民生、军事等各方面作出颇为详细的调查,报告书长达四十余万字。之后提出的《台湾接管计划纲要》,亦获得接纳。日本投降后,蒋介石于1945年8月29日委任陈仪为台湾行政长官,之后兼任警备总司令。10月24日,陈在美军将领陪同下从上海飞抵台北。10月25日陈仪代表中华民国政府及同盟国,接受台湾日本总督兼司令安藤利吉的投降。

1947年,陈仪主政下的台湾,经济民生的凋敝,已经使刚刚从日据时代走来的民众对大陆国民政府的怨愤达到顶点。台湾光复仅一年,台湾物价就涨了100倍。这种沉重的生存压力继而开始转化为“本省人”与“外省人”之间的族群鸿沟。陈仪的高压统治下,危机已经开始酝酿。

2月27日晚,因国军执法人员的暴力执法致死事件使危机彻底爆发。

在当地士绅以大局为重、全力压制住愤怒的群众、与国民政府据理力争之时,惊慌失措的陈仪一边假意与台湾知识分子与士绅代表协商、一边派遣手下混迹群众高打“赤色”口号,并以此为借口,向南京急电共产党已经渗透台岛、煽动暴乱的假报告,力请大陆派军队镇压。

3月8日,大陆国民政府援军抵台,心有底气的陈仪立即下令对群众代表清洗。所有正在台湾各地与当地国民政府开会讨论的代表们不是在会场被当场逮捕,就是被当场处决。不在场的代表此后也陆续被捕或“失踪”。与此同时,登陆军队也立即对正在进行抗争的群众屠杀,在许多地方,学生手持简陋的武器与反动军队巷战。台湾广大的工人、农民、学生在经历半个月的艰苦战斗之后,最终被陈仪血腥地镇压下去。

解严后,行政院官方调查的罹难人数约1.8万至2.8万人。

“228事件”造成了台湾社会的极大损失,广大的爱国士绅与知识分子阶层几乎被一扫而空。此时广袤的宝岛,几乎只剩下在太阳旗与《君之代》颂赞天皇的歌声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在血流成河的土地上,望着那些老人们口中、从陌生的祖国大陆开来的‘师’如同虎豺的身影,四处彷徨。

有观点认为,陈仪在此事变中的决策,造成了岛内严重的族群割裂与台湾此后几代人对祖国大陆产生的极大的、不可挽回的陌生与隔阂。

1948年8月6日,陈仪受汤恩伯的推荐,被蒋中正委任为浙江省政府主席。

11月,释放浙江省警保处处长毛森报批处决的100多名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淮海战役结束后,蒋介石密令汤恩伯赴杭布防,极力反对,使杭州在解放时免于战火。

1949年,浙江省政府主席陈仪在中国共产党人和民革主席李济深等人帮助下,决心以傅作义为榜样,为和平作出贡献。1月,规劝老部下京沪杭警备司令汤恩伯起义。汤密告蒋介石,被免浙江省主席职,以“勾结共党,阴谋叛乱”罪遭逮捕。

1949年5月30日,绑架到台湾,拒不向蒋介石认错。

1950年6月18日,被杀害于台北马场町。

人物评价

台湾方面对陈仪的评价大多是批判的,并不分泛蓝或泛绿。不论是其政治上的失策,引发省籍不平等的疑虑;经济上的无能更是使本省人民不聊生。相较于二战失败,返回日本本土的日籍官、军之纪律严明;陈仪的部属官吏风气却是贪污腐化,都在显示陈仪治台完全失败。许多国民党党员,不仅认为陈仪应替代蒋中正承接二二八事件的所有责任;更是对陈仪晚年为谋利而反蒋投共的行为,感到不齿。

台北市二二八和平纪念公园内的纪念碑,碑文称陈仪“颟顸刚愎,壹面协调,壹面以士绅为奸匪叛徒,迳向南京请兵”。

台湾的现行历史教科书里面记录陈仪治台时期,经济上实行统制政策。除了将日人留下的企业大部分收归国有经营外,还规定米、盐、糖、煤油等民生产品,由官方统一定价收购。对烟、酒、火柴等物品的专卖加强限制。陈仪接收台湾后,大量高层负责日本人返回原国。台湾本省人在多年日本统治下,多有不通晓书写中文及说北京官话;在当时政策下,原有职位多改由大陆抵台人员担任。从大陆到台湾的军政人员,质素参差,良莠不齐,不时与民众发生冲突。此外,台湾工业及农业生产在战后数年出现倒退,经济上一度出现了颇为严重的通货膨胀,致使台湾社会民怨沸腾。但是李敖却有以下论述:

应该这样说,蒋介石当时派陈仪来台湾,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决定,因为陈仪是日本陆军大学毕业的,他的位阶很高。所以他来接收的时候,日本人对他很尊敬,他来接收台湾很方便。他有些刚愎自用,但不贪污。

很重要的一点,陈仪当时不准国民党的银行到台湾来。国民党的中央银行、农民银行、交通银行要员到台湾来接收。他不准他们下飞机,说台湾有台湾银行。台湾人用的是台币,跟大陆的金银券是切割的。所以大陆的货币贬值的时候,没有严重地影响到台湾,所以陈仪在某种程度上是保护了台湾。(台湾有学者反驳李敖,并指出金圆券发行日期为1948年8月,陈仪就任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为1945年9月)。可是“二二八”之后,蒋介石要把他枪毙,把这些罪都丢给陈仪。

当时国民党内斗得很厉害。“二二八”发生的时候,头号通缉犯蒋渭川被国民党省长部主任委员窝藏起来了。行政长官来通缉他,国民党的地方头子窝藏他。这里面涉及到国民党的内斗,不是外面说的所谓族群问题。后来陈仪给蒋介石开了“二二八”要犯的清单。看他们的履历,都是和国民党合作的。有的要犯跟美国人的关系也非常好,美国人也有介入。

时国民政府任命陈仪为台湾行政长官并兼任警备总司令。由于陈仪第二任妻子为日本人(两人无子嗣),在遣返在台湾的日军回国时心生不忍,没有强制遣返,有30万日军滞台。1947年2月28日,台北的政府人员与民众的冲突,引发岛上对政府的抗争,二二八事件爆发。在这次事件中,这批没有被遣返的日遗身穿日本军装,手握军刀,残忍屠杀外省人。他们伙同在日据时期的旧军警、买办、职员等日据时期的既得利益者在台湾境内到处设卡盘查路人,不会说闽南话者,不分老幼妇孺,立即斩杀。恶行惨状,令人发指,遂引发国民政府派兵平暴。3月8日,大陆调来援军后,以陈仪为长官的政府,对暴乱者了一系列镇压。

1948年8月6日,陈仪再被蒋介石委任为浙江省主席。次年1月,陈尝试策动与其关系密切的京沪杭警备总司令汤恩伯一同投降共产党。汤恩伯将此事向蒋介石报告。1949年2月,陈仪被免去省主席职,之后开始被软禁。1950年4月陈仪被押解台湾,陈仪到台湾后,“即对任何人不再发一言一语,终日如老僧入定。”后囚禁于基隆,蒋侍从室主任林蔚劝他向蒋介石认错,写悔过书,蒋允许恢复其自由,但遭到陈仪凛然拒绝,说:“我有何错?我无错可认,他不高兴,可以杀我,我已年过半百,死得了,悔过书我不能写。”林蔚说:“总得让蒋先生下台。”先生说:“下不下台是他的事,我没有要他把我抓起来。”

1950年5月19日,台湾军事法庭判决陈仪死刑。陈仪死前由在福建共同推行过“新生活运动”的“五虎上将”蒋鼎文打理一切,6月18日于台北马场町被枪决,抵刑场时,陈仪对行刑的人说:“向我的头部开枪!”便大步向前,直呼:“人死,精神不死”。陈仪死后,由五弟陈公亮收尸火葬,骨灰埋于今台北县五股乡,立碑曰:“陈公退素之墓。”。陈仪“伏法”后,汤恩伯“在其三峡乡寓中,如丧考妣,终宵绕室彷徨,痛苦不堪,复在私宅堂屋设灵堂,一连自书挽幛多幅”。

陈仪生前有两首《无题》的诗,全文是:“事业平生悲剧多,循环历史究如何?痴心爱国浑忘老,爱到痴心即是魔。”“治生敢曰太无方,病在偏怜晚节香。廿载服官无息日,一朝罢去便饥荒。”

1980年6月9日,中共中央统战部、中共中央调查部在尊重历史、尊重事实的基础上,为陈仪先生作出了以下肯定的结论:

“陈仪,字公洽,浙江绍兴人,一八八三年生,一九五〇年六月十八日,在台湾被国民党杀害。

陈系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及日本陆军大学毕业生,历任满清政府陆军部官员。袁世凯政事堂统率办事处参议。孙传芳所属第一师师长,徐州总司令、浙江省长。后任国民党军政部次长兼兵工署署长,福建省政府主席。行政院秘书长,国民党党政工作考核委员会秘书长,陆军大学校长,国防研究院主任,中央训练团教育长。一九四五年八月日本投降后,到台湾受降,任台湾行政公署行政长官、浙江省主席等职。

1948年,陈仪和我党发生关系,接受了我党让他起义并由他策反国民党京沪杭警备总司令汤恩伯的任务,陈还按照我党的指示,在浙江释放过一百多名被军统特务毛森拘捕的爱国人士。由于汤恩伯的汇报,起义失败,陈惨遭蒋介石杀害。

根据以上事实,报经中央批准,追认陈仪先生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贡献出生命的爱国人士’。”

陈仪故居现在成为杭州市旅游局的办公单位。

相关资讯

台湾228事件主角陈仪63年前遭枪决后,疑被悄悄葬于五股区龙形山区;2013年2月26日,住在墓旁的成州里长陈林益表示,陈仪的墓曝光后,常有人来喷字泄愤,发现墓碑和墓前石案不翼而飞,墓内骨灰也似被移走。

标签: 陈仪

更多文章

  • 苏振华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苏振华

    苏振华(1912.6.2—1979.2.7),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三墩乡戴家铺村人。在革命生涯中,历任排长、连政委、团党总支书记、师经理处政委、团政治处主任、团政委、大队大队长、旅政委、纵队政委、军区副政委、兵团政委、军区政委、军区司令员、省委书记等职,参加平江农民扑城暴动、长

  • 冯治安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冯治安

    冯治安(1896年—1954年),河北省故城县东辛庄村人。自幼贫苦,少年从军,投身于冯玉祥将军麾下。历任国民革命军29军37师师长、国民革命军77军军长、国民革命军33集团军总司令等职。1937年日本侵略军在北平卢沟桥悍然发动了举世震惊的“七七事变”,时任国民革命军29军代军长、37师师长兼河北省政

  • 王选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王选

    王选(1937.2.5-2006.2.13),江苏无锡人,出生于上海,计算机文字信息处理专家,当代中国印刷业革命的先行者,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创始人,被称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之父”,被誉为“有市场眼光的科学家”。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1984年晋升为教授,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

  • 刘伯坚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刘伯坚

    刘伯坚(1895年—1935年),四川平昌人,早年曾就读于成都高等师范学堂(四川大学前身)。1920年赴欧洲勤工俭学;1921年与周恩来等发起组织中国少年共产党,1922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入东方大学学习。应邀在冯玉祥部任国民军第二集团军总政治部副部长,后来再次被派往苏联学习军事,并出席了中共六大

  • 朴龙河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朴龙河

    朴龙河,韩国著名男演员,1994年凭借《主题游戏》出道,而让他真正走入观众视线的则是曾经创下了高收视率的电视剧《看了又看》,当时稍显青涩的他演绎了一个年轻男教师的喜怒哀乐。后来的《冬季恋歌》等作品也赢得了很多掌声。而近来大火的《ONAIR》则是朴龙河退伍后的又一力作。2010年6月30日早晨,朴龙河

  • 权梨世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权梨世

    权梨世(1991年8月16日-2014年9月7日),出生于日本福岛县福岛市,日籍韩裔女歌手,女子演唱组合LADIES'CODE成员。2009年,权梨世参加第53届韩国小姐大赛,获得国际冬季竞赛大奖。2011年,权梨世搭档吴世勋出演《我们结婚了》。2013年2月,PolarisEntertainmen

  • 谭延闿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谭延闿

    谭延闿(1880—1930),字组庵,号无畏、切斋,湖南茶陵人。与陈三立、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陈三立、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生于浙江杭州,民国时期著名政治家、书法家、组庵湘菜创始人。谭延闿曾经任两广督军,三次出任湖南督军、省长兼湘军总司令,授上将军衔,陆军大元帅。曾任南京国民政府

  • 凯丰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凯丰

    凯丰(1906年-1955年),原名何克全,江西萍乡人,中国共产党前期领导人之一。在遵义会议上,凯丰错误地与博古等人一道攻击毛泽东;但在认识到毛泽东同志的正确性之后,凯丰一直坚定地拥护毛泽东的领导。凯丰曾担任中共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代部长等职务。中文名:凯

  • 上官云珠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上官云珠

    上官云珠(1920年3月2日-1968年11月23日),女,江苏江阴长泾镇人。原名韦均荦[luò],字超群,家中排行第五,小名亚弟,又名韦亚君。中国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中国影协会员,上海影协常务理事,上海市政协第一、二届委员和第三、四届常务委员。她几乎走遍上海滩大大小小的演出团体,即使没有报酬也要参

  • 皮定均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皮定均

    皮定均,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杰出将领,军事家。抗战时期曾任八路军太行军区第五、第七军分区司令员,豫西抗日独立支队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率领中原军区第一纵队第一旅突围中原,创下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不朽贡献。皮定均建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4军军长兼政委,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