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王尔琢

王尔琢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506 更新时间:2023/12/14 21:13:01

王尔琢(1903.01.23-1928.08.25),又名蕴璞,湖南石门县人。中国工农红军优秀指挥员。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同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任国民革命军第4军25师74团参谋长。1928年1月,参加领导湘南起义,任工农革命军第1师参谋长;4月,朱德毛泽东部队井冈山会师后,王尔琢任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参谋长兼第28团团长,协助毛泽东、朱德指挥五斗江、草市坳和龙源口等战斗,为保卫和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作出了重大贡献。1928年8月25日,在江西崇义思顺墟追击叛徒时,英勇牺牲,年仅25岁。2009年9月14日,王尔琢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基本资料

中文名:王尔琢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湖南石门

出生日期:1903年1月23日

逝世日期:1928年8月25日

职业:无产阶级军事家

毕业院校:广州黄埔军校

信仰:共产主义

主要成就:指挥五斗江、草市坳、龙源口战斗

参加平定广州商团叛乱

人物生平

1903年,王尔琢生于湖南省石门县官桥村一户小康人家。从13岁起,王尔琢开始在村里读私塾。后入当地官桥国民小学、县立高级小学读书。1920年,入湖南高等工业学校附中就读,开始阅读进步书刊,接受革命思潮,初步树立了共产主义信念。1920年7月,考入湖南省甲种工业学校,参加过进步学生运动。

1924年5月,王尔琢与郑洞国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当时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的周恩来对他十分欣赏,经常找他谈话,向他传输革命思想。1924年秋,在周恩来的培养和介绍下加入中国共产党。黄埔一期毕业后,王尔琢连续担任第二期、第三期学生分队队长和党代表职务,率领学生参加了平定商团叛乱的战斗。在校期间,协助蒋先云、周逸群等一起领导由周恩来亲自缔造的“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与国民党右派组织“孙文主义学会”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1925年1月,任国民革命军营长,参加二次东征。

1926年夏,王尔琢随部参加北伐战争。先后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军第三师党代表、东路军先遣军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和二十六团团长。9月,率部进入江西。在三次攻打南昌的战斗中,奋勇杀敌,屡立战功。

1927年春,率部向上海挺进途中,坚决拒绝蒋介石委派的两位亲信以擢升军长之高官相许,企图拉拢他加入国民党的劝告,并在获悉蒋介石将下毒手的密令后,带领所部部分共产党员一同出走。4月底,王尔琢来到上海,向他的老师周恩来汇报情况。5月下旬,与周恩来一同赶赴武汉。

1927年7月,王尔琢随周恩来奔赴南昌,任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第四军第二十五师七十四团参谋长,秘密从事起义前的准备工作。8月1日,参加南昌起义,任起义部队第十一军第二十五师第七十四团参谋长。率部在南昌郊外德安车站缴获了张发奎警卫营的全部枪支,并将部分士兵编入起义部队。在随起义部队南下广东的途中,奉命留守三河坝,以掩护主力分路转移。1927年10月1日,在朱德统一指挥下,率部于三河坝与敌激战三昼夜,然后突围至饶平附近,受到周恩来和总指挥贺龙的夸奖。在起义军遭受重大挫折的情况下,与朱德、陈毅一道率余部转战于闽赣粤湘边界地,继续坚持游击战争。起义余部在大庾整编为一个纵队时,被任命为纵队参谋长。三河坝之战为党组织保留了一批革命“火种”,奠定了红军发展壮大的坚实基础。

1928年1月,通过多次战斗考验,朱德慧眼识珠,发现王尔琢不失为一位将才,破格任命王尔卓任工农革命军第1师参谋长,为当时最年轻的指挥官之一。王尔琢以出色的军事才干,为朱德出谋划策,在郴州创建了革命根据地,一举取得了“湘南暴动”特大胜利。曾先后参与指挥在岩泉墟和坪石一带全歼敌许克祥部两个团,以及攻克郴县、资兴、永兴、耒阳等县城的一系列战斗。同年3月,还曾在敖山庙设伏,诱敌入瓮,全歼追敌一个团,胜利完成了掩护朱德、陈毅率主力上井冈山的重任。同年4月底,随部上井冈山,开始参与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4月28日,王尔琢又与时在井冈山的毛泽东联系,及时促成宁岗县砻市“朱毛”会师,使中国革命进入大转折。会师后,王尔琢任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参谋长兼第28团团长。协助毛泽东、朱德指挥五斗江、草市坳和龙源口等战斗,率28团英勇作战,粉碎湘赣两省国民党军的“会剿”,成为纵横井冈山的一员骁将,为保卫和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作出了重大贡献,赢得了“飞兵二十八团”的称号。

5月4日,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不久改称红四军)正式成立时,被任命为军参谋长兼第十师二十八团团长,后当选为中共红四军军委委员和中共湘赣边特委委员。协助毛泽东、朱德等指挥了高垅、五斗江、草市坳、龙源口等战斗,挫败了敌人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多次“进剿”和“会剿”,成为红军早期杰出的将领之一。

1928年7月,中共湖南省委又派杜修经、袁德生、杨开智等人上井冈山,命令红军下山进攻湘南郴州。王尔琢认为这是一条错误路线,拒不执行命令。

杜修经先是认为王尔琢目无军纪,二人通过一番面谈,觉得王尔琢坚持了真理,但杜修经又怕在省委领导面前无法交差,只得冒着风险回省委复命。可惜王尔琢的意见,还是没有引起省委的重视,军委负责人依了杜修经传达的指示,强令王尔琢率二十八团随二十九团于8月攻打湘南,王尔琢无奈,只好违心地受命领兵出击,果真钻进敌人口袋内,几乎全军覆灭,酿成“八月失败”的悲剧。王尔琢在这危急关头,冒着杀头危险抗拒命令,将部队撤至桂东县,避免了更大的损失。时为党中央委员的毛泽东闻讯后,亲率三十一团的伍中豪营,经酃县赶到桂东,与朱德、陈毅会合。重回井冈山后,毛泽东抓住王尔琢的手激动地说:“你王尔琢保存了二十八团,功不可没啊。”

1928年8月25日,担任前卫第2营营长的袁崇全,胁迫、欺骗1个步兵连和1个迫击炮连叛逃。王尔琢闻讯后立即率警卫排追赶。当追至江西崇义思顺墟时,王尔琢努力做叛逃官兵的工作,两个连的官兵又回到了革命队伍中。而王尔琢却遭袁崇全开枪射击,英勇牺牲,年仅25岁。

主要成就

井冈山会师后,任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参谋长兼第28团团长,协助毛泽东、朱德指挥五斗江、草市坳和龙源口等战斗,为保卫和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作出了重大贡献。

人物轶事

1926年3月20日,蒋介石借故扣押了中山舰舰长(共产党员)李之龙,以此为信号,向共产党示威。王尔琢与蒋先云、陈赓一道,除了与蒋介石三次舌战之外,还借用学校和社会上的舆论工具,披露这一事件真相。蒋介石大骂他是个不听话的学生,王尔琢毫不示弱,据理力辩。“黄埔三杰”的贺衷寒见机行事,跟紧了蒋介石,王尔琢与蒋先云、陈赓旗帜鲜明地与贺衷寒分道扬镳。

1928年5月以来的连续三次反围剿斗争中,由于王尔琢英勇善战,指挥有方,几次率部打入虎穴,有力地打击敌人。同年6月,国民党军湖南吴尚第八军5个团,江西杨池生第九师和二十七师共5个团会攻井岗山根据地。湘敌驻茶陵后停滞观望,赣敌以杨池生担任总指挥,进占永新后,也不敢轻进。红四军见敌上钩,立马主动退出永新,在宁冈休整,以观其情。为了把赣敌诱出永新,加以歼灭。6月上旬,王尔琢率部向酃县佯攻,一举占领十都、水口、沔渡等地后,即回宁冈大陇集结。赣敌以为红军远出湖南,便乘机进入根据地。

王尔琢当机立断,亲自挑选作战勇敢、有作战经验的党员、骨干100余众先锋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阵冲锋,抢先占领制高点。此时埋伏在白口武功潭的红三十二团突袭敌指挥部,红二十七团直抄龙源口,早已守株待兔的新七溪岭上的红军凌空而降,四面夹击敌军,很快结束战斗。歼灭敌人一个团,缴获枪支1000之余,创造了龙源口大捷。继而又先后打垮赣军第九军二十七师杨如轩、二十六师杨汉生以及湘军第八军吴尚的主力团张进兮。取得了一连串辉煌战绩,为一、二、三次反“围剿”胜利立了大功,被称为“飞兵团长”。部队举行祝捷大会,演出了章回体唱本《王尔琢大战五斗江》和京剧快板《杨如轩带花潜逃》。

井冈山会师后,朱德任红四军军长兼第十师师长,毛泽东任党代表兼一师师长,王尔琢继续任参谋长兼二十八团团长。一次毛泽东指着王尔琢对时任中共湖南省委特派员杜修经取笑道:“别看他长发长胡,可他还是个20刚出头的英俊小伙子呢。”杜修经回答说:“我们是老乡,早熟悉了。”毛泽东又风趣地说:“啊!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王尔琢结发之妻郑凤翠,1902年8月1日出生在湖南省石门县距王尔琢家5公里的一个富裕农民家庭,两人自小就订了“娃娃亲”,郑凤翠比王尔琢大1岁。1923年农历八月二十八日,王尔琢与郑凤翠成亲。然而他们在一起仅仅生活了3个多月,王尔琢便离家别妻赴黄埔军校就读。临别时,王尔琢对已经怀孕的妻子说:“生儿是你的靠,生女是你的伴,生儿取名摘祚,生女取名桂芳。”

1924年9月30日,郑凤翠生下一个女儿。按照王尔琢临行前的交代,给女儿取名桂芳。郑凤翠得知丈夫王尔琢牺牲的消息后,悲痛万分。擦干眼泪后,挑起家庭重担,为公婆养老送终,把女儿养大成人。1945年秋,已经20岁的女儿王桂芳因患上胆囊炎,离开人世。1946年,郑凤翠过继了她的祖侄王葵祚为养子。抗美援朝时,王葵祚又在朝鲜战场上牺牲。1988年农历六月,85岁的郑凤翠去世。家人清点遗物时,在一个首饰盒里发现了60粒杏仁,这是郑凤翠对王尔琢牺牲60周年的纪念,同时也表达了她对王尔琢的怀念之情。

人物评价

王尔琢牺牲后,朱德挥泪长叹:“我军失去一位能将啊!”

毛泽东对他作了极高的评价:“王尔琢的牺牲,换回了两个连,稳定了红军,挽救了革命。”

王尔琢追悼会上,毛泽东起草、陈毅书写的挽联:一哭尔琢,二哭尔琢,尔琢今已矣,留却重任谁承受?生为阶级,死为阶级,阶级后如何?得到胜利方始休!

后世纪念

1949年,中国大陆解放以后,江西崇义县人民政府为王尔琢立碑,萧克将军为墓碑题字。

2009年9月14日,王尔琢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标签: 王尔琢

更多文章

  • 陈仪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陈仪

    陈仪(1883年5月3日-1950年6月18日),字公洽,号退素。浙江绍兴人。日本陆军大学毕业,中华民国陆军二级上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曾任台湾省行政长官兼台湾省警备总司令部总司令,任内发生台湾历史悲剧二·二八事件,为事件中最受争议政治人物之一。国共内战末期,战争形势急转直下,陈仪曾劝告蒋介石,

  • 苏振华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苏振华

    苏振华(1912.6.2—1979.2.7),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三墩乡戴家铺村人。在革命生涯中,历任排长、连政委、团党总支书记、师经理处政委、团政治处主任、团政委、大队大队长、旅政委、纵队政委、军区副政委、兵团政委、军区政委、军区司令员、省委书记等职,参加平江农民扑城暴动、长

  • 冯治安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冯治安

    冯治安(1896年—1954年),河北省故城县东辛庄村人。自幼贫苦,少年从军,投身于冯玉祥将军麾下。历任国民革命军29军37师师长、国民革命军77军军长、国民革命军33集团军总司令等职。1937年日本侵略军在北平卢沟桥悍然发动了举世震惊的“七七事变”,时任国民革命军29军代军长、37师师长兼河北省政

  • 王选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王选

    王选(1937.2.5-2006.2.13),江苏无锡人,出生于上海,计算机文字信息处理专家,当代中国印刷业革命的先行者,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创始人,被称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之父”,被誉为“有市场眼光的科学家”。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1984年晋升为教授,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

  • 刘伯坚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刘伯坚

    刘伯坚(1895年—1935年),四川平昌人,早年曾就读于成都高等师范学堂(四川大学前身)。1920年赴欧洲勤工俭学;1921年与周恩来等发起组织中国少年共产党,1922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入东方大学学习。应邀在冯玉祥部任国民军第二集团军总政治部副部长,后来再次被派往苏联学习军事,并出席了中共六大

  • 朴龙河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朴龙河

    朴龙河,韩国著名男演员,1994年凭借《主题游戏》出道,而让他真正走入观众视线的则是曾经创下了高收视率的电视剧《看了又看》,当时稍显青涩的他演绎了一个年轻男教师的喜怒哀乐。后来的《冬季恋歌》等作品也赢得了很多掌声。而近来大火的《ONAIR》则是朴龙河退伍后的又一力作。2010年6月30日早晨,朴龙河

  • 权梨世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权梨世

    权梨世(1991年8月16日-2014年9月7日),出生于日本福岛县福岛市,日籍韩裔女歌手,女子演唱组合LADIES'CODE成员。2009年,权梨世参加第53届韩国小姐大赛,获得国际冬季竞赛大奖。2011年,权梨世搭档吴世勋出演《我们结婚了》。2013年2月,PolarisEntertainmen

  • 谭延闿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谭延闿

    谭延闿(1880—1930),字组庵,号无畏、切斋,湖南茶陵人。与陈三立、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陈三立、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生于浙江杭州,民国时期著名政治家、书法家、组庵湘菜创始人。谭延闿曾经任两广督军,三次出任湖南督军、省长兼湘军总司令,授上将军衔,陆军大元帅。曾任南京国民政府

  • 凯丰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凯丰

    凯丰(1906年-1955年),原名何克全,江西萍乡人,中国共产党前期领导人之一。在遵义会议上,凯丰错误地与博古等人一道攻击毛泽东;但在认识到毛泽东同志的正确性之后,凯丰一直坚定地拥护毛泽东的领导。凯丰曾担任中共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代部长等职务。中文名:凯

  • 上官云珠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上官云珠

    上官云珠(1920年3月2日-1968年11月23日),女,江苏江阴长泾镇人。原名韦均荦[luò],字超群,家中排行第五,小名亚弟,又名韦亚君。中国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中国影协会员,上海影协常务理事,上海市政协第一、二届委员和第三、四届常务委员。她几乎走遍上海滩大大小小的演出团体,即使没有报酬也要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