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陈衡哲

陈衡哲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388 更新时间:2023/12/4 22:12:56

陈衡哲(1890—1976),笔名莎菲(SophiaH.Z.Chen),祖籍湖南衡山,1914年考取清华留美学额后赴美,先后在美国沙瓦女子大学、芝加哥大学学习西洋史、西洋学,分获学士、硕士学位。1920年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讲授西洋史;1920年9月27日与任鸿隽结婚;后任职于商务印书馆、国立东南大学、四川大学;著有短篇小说集《小雨点》、《衡哲散文集》、《文艺复兴史》、《西洋史》及《一个中国女人的自传》等;建国后任上海市政协委员,1976年去世;她是我国新文化运动中最早的女学者、作家、诗人,也是我国第一位女教授,有“一代才女”之称。

基本资料

中文名:陈衡哲

外文名:SophiaH.Z.Chen

别名:莎菲

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江苏武进(祖籍湖南衡山)

出生日期:1890年7月29日

逝世日期:1976年1月7日

职业:作家、学者、上海市政协委员

毕业院校:美国沙瓦女子大学、芝加哥大学

主要成就: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硕士、女教授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女作家

执教北京大学的第一位女教授

代表作品:《文艺复兴史》《西洋史》《一个中国女人的自传》《衡哲散文集》

丈夫:任鸿隽

人物经历

1911年入蔡元培办的上海爱国女校学习。远离父母、远离舅父,一个少女在上海只身奋斗达10年之久,经受了人生和社会的各种锻炼,同命运搏斗不止,争取个人的独立和自主权。她抵制了父亲包办的婚姻,也拒绝了别人提供的做达官贵人的少奶奶,自己缔造了美满的爱情生活。她进过几所学校,英文基础打得很牢固。

1914年,清华大学在上海招收留美学生,她考取了,因而获得了出国深造的机会,在美国瓦沙女子大学(VassarCollege)、芝加哥大学攻读西洋史、西洋文学,对西方的科学和文化、民主和自由有了切身的感受和体验,先后获学士、硕士学位。大量接触和深入研究西方思想文化之后,她在学术上、思想上独树一帜、很有见地,改变了中国近代史上女学者、女思想家罕见的现实,成为思维犀利、风格卓异的著名女才子。

1920年回国后,任北京大学西洋史教授。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硕士、女教授。后在国立东南大学、国立四川大学任史学教授,在上海商务印书馆担任编辑工作,撰有学术著作《西洋史》、《文艺复兴史》、《文艺复兴小史》等,在中国近代学术史上有较大影响。她是中国新文学运动中第一个用白话文写作的女作家。20世纪初,她以自己对中国语言文字的独特把握和对社会生活的敏锐感悟,才华横溢地挥笔创作,为新文学呐喊助威。

1917年,她在美国用白话文创作了第一篇小说《一日》,生动地反映了美国女子大学新生在一天中的生活,发表在《留美学生季报》上。

1917年到1926年,她以"莎菲"的笔名,创作了《小雨点》、《运河与扬子江》等许多作品,发表在《新青年》、《小说月报》等新文学主要刊物上,产生了较大社会影响。她34岁写的奇文《运河与扬子江》,通过安份守命的运河和奋斗造命的扬子江两种人生观的对立和交锋,抒发作者崇尚斗争的情感和精神,可视为她一生奋斗、不稀罕别人赐予的生活态度的真实写照。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陈衡哲曾愤然致电疾呼抵制日本人,六年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她带着三个儿女,从北平逃到庐山,任鸿隽当时正在山上出席蒋介石主持的庐山谈话会。不久,日军南侵,陈衡哲全家逃往广州,最后抵达香港。想不到后来日本偷袭珍珠港,香港随即沦陷,陈衡哲只好带着儿女登上法国海轮,1942年辗转回到重庆江北任家花园,全家人终于团聚。

陈衡哲在重庆断断续续住了5年,是住得最长的一次。1943年初,她曾应周恩来之邀到红岩村访问。

陈衡哲侄孙任尔宁说:“我小时候在上海,三娘姆(即陈衡哲)对我讲过,她一生中最佩服两个人,一个是丈夫任鸿隽;另一个就是周恩来。”去红岩村那天,陈衡哲坐着任尔宁父亲任百鹏驾驶的吉普,开到化龙桥,然后坐滑竿到达红岩村。周恩来已等在那里,见到陈衡哲,非热情地迎了出来,说:陈先生,我是您的学生,听过您的课,看过您写的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上海市政协委员,1976年1月7日,86岁高龄的的陈衡哲因肺炎及并发症病逝于上海。

主要作品

《一日》,1917

《小雨点》1917,新青年

《洛绮丝的问题》

《运河与扬子江》,1927新青年

《小雨点》1928,新月

《文艺复兴史》

《西洋史》

《一个中国女人的自传》

《衡哲散文集》

标签: 陈衡哲

更多文章

  • 吴汝纶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吴汝纶

    吴汝纶(1840-1903),字挚甫,一字挚父,安徽省桐城县(今枞阳县会宫镇老桥村吴牛庄)人,晚清文学家、教育家。同治四年进士,授内阁中书。曾先后任曾国藩、李鸿章幕僚及深州、冀州知州,长期主讲莲池书院,晚年被任命为京师大学堂总教习,并创办桐城学堂。与马其昶同为桐城派后期主要代表作家。其主要著作有《吴

  • 华益慰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益慰

    华益慰,湖北省浠水县关口镇华咀村人,1933年3月出生于天津的一个医学世家,著名医学专家、北京军区总医院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常务委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长为普通外科:胃肠道、乳腺、甲状腺疾病的外科诊断治疗。北京军区总医院原外一科主任、退休干部华益慰同志,从医56年,始终如一地像白求恩那样对

  • 钟敬文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钟敬文

    钟敬文,原名钟谭宗。出生于广东汕尾市公平鱼街,汉族。他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和民间文学、民俗学的研究和创作工作,贡献卓著。是我国民俗学家、民间文学大师、现代散文作家。中文名:钟敬文外文名:ZhongJingwen别名:钟谭宗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广东汕尾市海丰县出生日期:1903.3.20逝世日期

  • 袁宏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袁宏

    袁宏(约328年——约376年),字彦伯,小字虎,时称袁虎。东晋玄学家、文学家、史学家。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最初的时候他是做谢尚的参军,后来担任了桓温的记室,并出任东阳太守。因为不满当时已出的几种《后汉书》,继荀悦编著《汉纪》后,他编著了《后汉纪》,并著有《竹林名士传》三卷及《东征赋》、《北征

  • 陈光美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陈光美

    陈荒煤,原名陈光美,笔名泸生,1913年生,湖北襄阳人。曾参加武汉左翼戏剧家联盟,旋即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秋发表了小说《苦难中的人群》,之后即开始了文学创作活动。1938年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戏剧系、文学系任教。新中国建立后,主要担任过中南军区文化部长、中南军政委员会文化部副部长、文化部电影局局

  • 乔奇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乔奇

    演员:乔奇(1921年-2007年6月29日),1921年生于上海,三岁丧父,原名徐家驹,笔名徐慈。国家一级演员、上海戏剧家协会会员、原上海人民艺术剧院团长、著名表演艺术家,曾担任上海市政协第三、四、五、六届委员。1939年参加中法剧社、上海剧艺社任演员工作。在话剧《原野》、《阿Q正传》等剧中参加演

  • 郑乾龙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郑乾龙

    郑乾龙(1943年6月1日~2007年9月4日),上海人,中国著名的电影演员,原为中国青年艺术剧院院艺委会委员,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表演学会委员。出身于梨园家庭,其父是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郑传监,他从小耳濡目染,喜爱文艺,立志长大从事表演艺术。活跃在话剧舞台上,在

  • 阎立品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阎立品

    阎立品(1921年2月7日~1996年8月11日),女,原名阎桂荣,豫剧演员。封丘县荆隆宫乡仝蔡寨村人。早年拜杨金玉为师,1954年被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收为弟子。曾当选河南省政协委员、开封市人大代表,曾任中国戏剧家协会河南分会副主席,是中国豫剧名旦六大家之一。还是少女时候,她即遭受人生重创,立誓终身

  • 李仁堂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仁堂

    李仁堂(1930.2.28—2002.6.24),中国话剧、电影演员。原籍山东诸城郭家屯镇,主演的影片有《元帅之死》、《子夜》等。1975年任河北省话剧院演员,并曾任河北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中文名:李仁堂出生日期:1930年2月28日逝世日期:2002.6.24职业:话剧、电影演员主要成就:第1届中

  • 袁世海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袁世海

    袁世海(1916年2月11日-2002年12月11日),原名瑞麟,是中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大师。他成功地塑造了各种性格的人物形象,尤其他主演的十余出扮演曹操的剧目赢得了观众广泛的喜爱,被观众美誉为“活曹操”,开创了以架子花脸主演大型剧目的先河,形成了袁派表演艺术的风格体系。是第二届金唱片奖获奖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