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野夫

野夫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349 更新时间:2024/1/16 12:51:07

野夫(1909—1973),版画家,原名:郑毓英,亦作:育英,学名:邰虔,别名:诚之(芝),笔名:野夫(EF)、未名(明)、后以野夫行。浙江乐清万岙乡寺岭村人。30年代初在上海参加了一八艺社、春地画会、野风画会、铁马版画会、上海绘画研究会、上海木刻工作者协会、中国美术家联盟等组织,结识鲁迅并参加了鲁迅举办的木刻讲习班,创作了不少富有政治战斗性的作品。另有诗人野夫(1961-)和作家野夫(1962-)。

基本资料

名:郑毓英

别名:育英、邰虔、诚之、野夫

国籍:中国

出生地:浙江乐清

出生日期:1909年

逝世日期:1973年8月13日

职业:艺术家

毕业院校:上海美术专科学校

主要成就:上海美协理事

中国幻灯公司上海制造厂厂长

中国美术馆研究保管部

杭州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

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一界副秘书长

中华全国木刻协会

简介

野夫(1909—1973),版画家。原名:郑毓英,亦作:育英,学名:邰虔,别名:诚之(芝),笔名:野夫(EF)、未名(明)、后以野夫行。浙江乐清万岙乡寺岭村人。小学毕业即在家自学绘画,后考入上海艺术大学,1931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30年代初在上海先后参加一八艺社、春地画会、野风画会、铁马版画会、上海绘画研究会、上海木刻工作者协会、中国美术家联盟等组织,并结识鲁迅。参加鲁迅举办的木刻讲习班。在鲁迅直接指导下,借鉴苏、日、法、比等国的版画艺风,结合中国民间艺术传统手法,创作了不少富有政治战斗性的作品,受到好评;作品或被选入《中国版画集》,或被选送法、日等国展出、刊载。野夫木刻,黑白对比强烈,刀韵木味浓厚,线条粗放有力。

抗战前后的工作

1938年后任中华全国木刻界抗帮协会,中国木刻研究会理事。抗战开始后返回家乡,加入乐清战时青年服务团,在城乡墙上绘制抗日宣传画,并与良俭共同创办春野木刻研究会,编辑出版抗敌木刻《春野木刻集》。1938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服务团特支书记。次年3月,因叛徒出卖被捕,出狱后脱党,遂转往丽水,和金逢孙等组织浙江省战时木刻研究所,开办木刻讲习班、函授班和绘画专修社等,以培育新生力量。1940年,为解决国内木刻工具因战事而造成的供应困难,创办木刻用品供应社。后该社遭日机轰炸,复在江西上饶开办中国木刻用品合作工厂,后迁福建赤石镇;又另辟武夷画室,培育新人。在辗转浙西和赣闽期间,还十分重视木刻艺术理论建设,主编了《战时木刻》、《木刻丛书》、《铁笔集》等;撰写了《怎样研究木刻》等文,促进了当时木刻运动的发展。

抗战胜利后,任上海美专教授、中华全国木刻协会常务理事;先后发表《抢饭吃》、《泛区难船》等佳作。1949年4月,又接受中共地下组织的布置,秘密刻制木刻传单和绘制泽东画像,迎接上海解放。

建国后期

建国后,先后任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现中国美术学院)总务长、全国美协第一届副秘书长、中国幻灯公司上海制造厂厂长、中国美术馆研究保管部干部。著有《木刻手册》。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文化大革命”中遭批斗,下放湖北咸宁五七干校劳动。1973年秋病逝于北京。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得到更正。

作家

野夫本名郑世平,1962年出生于湖北恩施。中国自由作家,发表诗歌,散文,报告文学,小说,论文,剧本等约一百多万字。2006年获“第三代诗人回顾展”之“杰出贡献奖”,2009年获“2009当代汉语贡献奖”。野夫出生于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县边远村庄。1978年考进湖北民族学院中文系开始诗歌创作。1982年组织诗歌社团“剥枣诗社”,开始使用“野夫”作为笔名,近些年偶尔也在网上自称“土家野夫”。1985年担任湖北省青年诗歌学会常务理事。根据作家章诒和描述:野夫在“十六岁写下血书:不考上武大此生誓不为人。他在鄂西土生土长,视武汉大学为教育圣地”。1986年插班考进武汉大学中文系,组建湖北省“后现代诗人沙龙”,出版诗集《狼之夜哭》。在武汉大学学习期间,曾受业于易中天受到赏赐,成为亦师亦友入室弟子。根据北京当代汉语研究所2009年5月9日公告:“野夫是一位优秀的诗人、作家。在古体/当代诗歌、散文、小说等领域均有建树。”“野夫的文章,承接古风,呼应民国,延续20世纪80年代,经过了20世纪90年代的磨洗,在21世纪的今天愈发珍贵。”“在汉语、文体、历史与情感之间,找到了最稳固的平衡点。”部份野夫作品无法在中国公开发表,流传于网络,或由海外出版商出版。作家章诒和在为野夫散文集《江上的母亲》书所作序言自称为野夫的粉丝。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前,野夫在四川德阳市罗江县做农村调查,准备写一本《大地生民——中国基层政权运作现状的观察与忧思》关于乡土社会的问题的书。部份文章《治小县若统大国》、《废墟上的民主梦》、《震绵延的大地》已经在海南《天涯》杂志上发表,前两篇并列2008年中国散文学会评选的优秀散文奖第四名。地震发生后,就在当地参与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为罗江县募集到约200万现金,成立罗江县精神重建基金会。野夫还培训当地农民自编、自演、自导拍摄电视短剧介绍灾区的真实境况,并将影片拿到县电视台播出,在2008年杭州国际传媒大会上得到抗震救灾纪实片一等奖。野夫有《别梦依稀咒逝川》、《地主之殇》、《组织后的命运》、《江上的母亲》、《革命时期的浪漫》、《生于末世运偏消》、《尘世挽歌》等作品传世。

标签: 野夫

更多文章

  • 耿彪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耿彪

    耿彪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原副总理,中央军委原常委、秘书长,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文名:耿飚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湖南醴陵出生日

  • 王保树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王保树

    王保树,生于1941年6月15日,原籍河北省任丘市,1964年8月毕业于北京政法学院(现中国政法大学)。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法学家、杰出法学教育家、民商学泰斗,清华大学法学院复建后首任院长,清华大学商法研究中心原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原副所长,中国法学会商法学研究会会长

  • 西戎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西戎

    西戎(1922年12月1日-2001)原名席诚正,一九二二年生于山西省蒲县。一九三八年参加革命,一九四零年冬到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附设干部班学习,1944年毕业于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一九四二年开始发表作品。历任保德县第四区抗日联合会文化部长、《晋绥大众报》编辑科长、中央文学研究所学员、《川西农民报》编辑

  • 孙晓梅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孙晓梅

    孙晓梅(1914-1943),女,浙江富阳县人;高小毕业后,应聘至驯雉小学任教;1938年10月,化装投亲难民,至皖南泾县参加新四军教导队学习,结业后,在薛暮桥任组长的农村经济调查研究组工作;民国29年7月,调澄西做民运工作,9月加入共产党;次年1月,调镇江县委任妇女部长;皖南事变后,镇江东乡形势紧

  • 袁行恕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袁行恕

    袁行恕(1916—1990年7月28日),袁氏拼音方案袁晓园之妹、著名作家、《新儿女英雄传》作者袁静之姐、著名作家琼瑶的母亲。中文名:袁行恕国籍:中国出生日期:1916年逝世日期:1990年1916年出生。祖籍江苏武进,长於北京。出身书香门第,自小喜欢古典文学。北平艺专毕业。是中国银行业之父、第一任

  • 碧野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碧野

    碧野(1916-2008),原名黄潮洋,1916年2月出生,广东梅州市大埔县人。现代作家,散文家。曾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都分会理事,莽原出版社总编辑,曾在晋冀鲁豫边区北方大学艺术学院、华北大学文艺学院任教。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文学研究所创作员,中国作协第三、四届理事和湖北分会副主席。碧野作品

  • 夏培肃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夏培肃

    夏培肃(1923.7.28—2014.8.27),女,四川省江津市人。电子计算机专家,中国计算机事业的奠基人之一,被誉为“中国计算机之母”。1945年毕业于中央大学电机系;1950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博士学位;1991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夏培肃在20世纪50年代设计试制成功中国第一台自行

  • 李开先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开先

    李开先(1502~1568),汉族,山东济南人。明代文学家、戏曲作家。字伯华,号中麓子、中麓山人及中麓放客。嘉靖八年(1529)进士,历官户部主事、吏部考功主事、员外郎、郎中,后升提督四夷馆太常寺少卿。二十年,目睹朝政腐败,抨击夏言内阁,被罢官。他壮年归田,“龙泉时自拂,尚有气如虹”,希望朝廷重新起

  • 杨荫浏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杨荫浏

    杨荫浏(1899~1984),音乐教育家,字亮卿,号二壮,又号清如。他是公认的中国民族音乐学的奠基者。他对无锡道教音乐、青城山道教音乐、中国基督教圣乐、北京智化寺音乐、西安鼓乐、五台山寺庙音乐、湖南宗教音乐等都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堪称宗教音乐研究领域的先锋。建国后,杨荫浏任中央音乐学院研究部研究员

  • 丁福保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丁福保

    丁福保,(1874(甲戌年)~1952(壬辰年))近代藏书家、书目专家。字仲祜,号畴居士,一号济阳破衲。江苏无锡人,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肄业于江阴南菁书院,次年考取秀才,后随华蘅芳学数学,编撰了《算学书目提要》。又鉴于身体多病,改习医学,创办丁氏医院、医学书局,先后编译出版了近80种国内外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