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王愿坚

王愿坚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512 更新时间:2023/12/13 21:13:19

愿坚(1929年-1991年1月25日),男,中国电影编剧、作家。山东诸城市相州镇七村人。1944年到抗日根据地参加革命工作,1945年参加八路军。解放战争时,在华东野战军第三纵队的报社任编辑和记者。1952年调到新的单位,《解放军艺》的制作。1956年至1966年,参加回忆录《星火燎原》的编辑工作。1978年任八一电影制片厂编剧、文学部主任。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美术系主任。中国电影家协会第四、五届理事;中国作协理事;解放军艺术学院艺术系(作家班)主任。王愿坚也是部队的指导员。主要作品有《党费》、《粮食的故事》、《普通劳动者》、《足迹》、《路标》、《妈妈》等;1974年与陆柱国创作了第一个电影文学剧本《闪闪的红星》。

基本资料

中文名:王愿坚

别名:小坚子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山东诸城市相州镇七村

出生日期:1929年

逝世日期:1991年1月25日

职业:作家

毕业院校:解放军艺术学院

信仰:马列主义、泽东思想

主要成就: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美术系主任

代表作品:《四渡赤水》(上下集)、《星火燎原》、《闪闪的红星》、《灯光》、《党费》

享年:62岁

人物生平

1944年7月到抗日根据地,1945年1月参加八路军,参加革命工作。在部队里当过宣传员,文工团员,报社编辑和记者。1952年任《解放军文艺》编辑。

1954年开始写短篇小说。《党费》、《粮食的故事》、《妈妈》、《七根火柴》、《普通劳动者》、《足迹》、《路标》等短篇小说。1956年至1966年,参加了“解放军30年征文”——革命回忆录选集《星火燎原》的编辑工作,有机会系统地学习了党和军队的历史,接触到更多老一辈革命者,使他的创作题材更丰富,文笔更洗练。又陆续写出了《七根火柴》、《三人行》、《支队政委》、《小游击队员》等十多篇短篇小说。1976年又继续发表了《路标》、《足迹》等10篇短篇小说。1974年与陆柱国合作改编《闪闪的红星》为电影文学剧本。已出版的短篇小说集有:《粮食的故事》、《后代》、《普通劳动者》、《王愿坚小说选》。1978年任八一电影制片厂编剧、文学部主任。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美术系主任。中国电影家协会第四、五届理事。他的优秀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世界发行,传记被收入《中国名人词典》和英国《世界名人录》等。王愿坚的一生一直致力于小说创作,1974年创作了第一个剧本《闪闪的红星》,塑造了身处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斗争正激烈的时刻,潘东子等向往参加革命的红孩子形象。非常令人难忘。剧作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戏剧性强。

其中《三人行》是作者使用一个真实历史人物作为小说主人公的一篇小说。主人公王吉文就是一位老红军,牺牲时是原华东野战军第3纵队第8师师长。

1991年1月25日,王愿坚因病于北京逝世,终年62岁。

创作经历

王愿坚自1952年开始发表短篇小说,其中《党费》、《粮食的故事》、《支队政委》等描写了老革命根据地人民的斗争;《七根火柴》、《三人行》、《赶队》等歌颂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英雄事迹;《普通劳动者》、《妈妈》、《休息》等塑造了老一辈革命家的形象。其它还有《早晨》《征途》和改编的电影文学剧本《闪闪的红星》等。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王愿坚的成名作和代表作是《党费》,多次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影响深远。

解放战争时先在部队文工团担任分队长,后担任感慨报社编辑和记者。这期间,写过一些小戏、演唱材料和新闻通讯。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任《解放军文艺》编辑。次年,到福建东山岛采访时,访问了老革命根据地,见到了一些红军老战士、老游击队员和在白色恐怖下坚持斗争的地下工作者,听到了许多壮丽动人的故事,激发了创作热情。

1954年3月发表了报告文学《东山岛》,不久又写了他的第一篇小说《党费》。这篇小说描写女共产党员黄新在丈夫随红军长征去后,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组织群众坚持斗争,并千方百计腌制咸菜作为党费,支援山上的游击队,最后为保护同志和组织而献出了生命。此后又陆续写了《珍贵的纪念品》、《粮食的故事》等作品,1956年出版了短篇集《珍贵的纪念品》和《党费》。1956年至1966年,参加“解放军三十年征文”革命回忆录《星火燎原》的编辑工作,这期间,写了《后代》、《亲人》、《七根火柴》和《普通劳动者》等十多个短篇,后出版有短篇集《后代》和《亲人》。1959年,出版了十年作品选《普通劳动者》。1972年以后,曾多次去长征路上采访。

1974年,与陆柱国合作,将心田的小说《闪闪的红星》改编成同名电影文学剧本,拍成电影后获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二等奖。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写作了《路标》《足迹》《标准》等十多个短篇,描写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长征途中的一些感人事迹,其中的《足迹》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是解放后成长起来的优秀短篇小说作家,他的作品多取材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军和老革命根据地人民的斗争生活,构思巧妙、主题鲜明、富有故事性,并善于抓住和捕捉典型的人物以及在其性格中闪光的优点来表现英雄人物的崇高精神,写得真切感人。他是中国作家协会和电影家协会的理事,“八一”电影制片厂的编剧。

王愿坚是解放后成长起来的作家。虽然他没有亲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斗争生活,但是他在做记者、编辑期间,接触了老一代革命者。1953年还访问过江西老革命根据地,到当年红军长征路上采访。这使他有可能表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史诗般的生活。从1954年起,他开始发表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党费》、《后代》、《亲人》、《珍贵的纪念品》等。建国十周年时,出版了选集:《普通劳动者》。

解放战争期间,在华东野战军一个纵队的报社任编辑和记者。1947年入党,1952年调《解放军文艺》任编辑。1956年至1966年,参加革命回忆录《星火燎原》的编辑工作。1972年和1975年先后两次到长征路上采访。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党费》《粮食的故事》《七根火柴》《普通劳动者》《足迹》《路标》以及电影文学剧本《闪闪的红星》(与陆柱国合写)。《灯光》,被选入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本第七单元第3课(略读课文),人教版义务教育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本第三单元:灯光,第11课(略读课文),第52页到54页。九年义务教育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本第19课,第86到88页。《三人行》被选入冀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八课(略读课文),第46页到51页。

主要作品

《灯光》、《党费》、《粮食的故事》、《七根火柴》、《三人行》、《普通劳动者》、《支队政委》、《后代》、《妈妈》、

《赶队》、《珍贵的纪念品》、《小游击队员》、《草》、电影剧本《闪闪的红星》等。

其中他的《七根火柴》,被选入上海两期课改新教材七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本第三单元:人贵有精神,第10课。

《七根火柴》还被选入上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3单元第1课及

《草》,被选入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本第一单元第4课。

《三人行》,被选入冀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8课。

《灯光》,被选入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1课和北师大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22课。

参与影片

草地RUTHLESSMARSHLAND(1986)

四渡赤水(上下集)CROSSINGTHECHISHUIRIVERFOURTIMES(1983)

闪闪的红星(1974)

星火燎原(1961年7月)

创作特色

王愿坚的《草》是一篇以红军长征过草地为背景,反映红军长征艰苦生活的小说。野草在平时生活中是非常常见、极其平凡、微不足道的。然而,东西虽小,意义重大。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因“草”而起,并以“草”为线索安排故事情节,围绕它叙述,塑造人物形象。以下就从三个方面来具体分析课文的艺术手法。

以小见大的手法,鲜明具体的线索

作者选取的题材是看起来微不足道的野草,写的是战士因误食有毒野草而中毒需要救治,而周副主席询问战士中毒的原因,仔细观察并亲口咀嚼有毒野菜,提出处理意见,并评说吃草的意义的故事。事情简单,场面微小,但表现的却是以周副主席为代表的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大形象。这充分体现了作者“以小见大”的创作思想。

事情因“草”而起,文章围绕“草”写了四件事:(一)战士因误食有毒野草而中毒,杨光摸黑寻找部分向上级报告。(二)杨光恳求医生前往救治因吃草而中毒的战士。(三)周副主席询问战士中毒的原因,仔细观察并亲口咀嚼有毒野草,提出处理意见。(四)周副主席评说吃草的意义。可见文章是以“草”为线索来故事情节的。

多种手法的运用,人物形象的展现

文中在具体展现人物形象时灵活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这里我们结合句子来分析。“立时惊住”,接着感到“惶惑”;面对周副主席的招手,杨光又深感“不安”;当眼见周副主席病得十分严重时,杨光“大吃一惊”,“觉得心头像刀在绞”,这些描写心理活动的词语,形象而细腻地描绘了杨光邂逅病重中的周副主席那复杂的感情变化过程,最后凝聚成对周副主席病体的关切和忧虑,充分表现了红军战士对周副主席的爱戴和敬重之情。

文中在叙述周副主席亲自尝有毒野草时运用了动作、神态描写,“举起”“看了看”“放进”“咬下了一点”“干裂的嘴唇闭住了,浓密的胡须不停地抖动着,一双浓眉渐渐皱紧了”“吐掉了残渣”“还给杨光”,这些词语和句子,充分表现了周副主席虽身患重病仍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对红军战士生命高度关注,对革命无比忠诚的品质。

伟大领袖的风采,无产阶级的形象

这篇小说描述了长征过草地的时候,身患重病的周副主席得知红军战士因误食有毒野草而中毒的险情,他不顾个人安危,仔细辨识毒草,亲口咀嚼毒草,果断作出英明决策,并引导红军战士正确对待困难。故事情节浅显明了,但鲜明地体现了周副主席大无畏的英雄气概,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以及唯物主义的辩证法思想。从而成功地塑造了以周副主席为代表的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大形象。

以上对课文的分析归纳起来就是要把握小说的故事情节、人物和写作上的特点。《草》这篇文章因吃“草”中毒而起,又在战士谈论吃草的意义、悟真理中结束全文。这样写,结构紧凑,脉络分明,可以达到发人生省的效果。

王愿坚的作品多取材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军和老革命根据地人民的斗争生活,构思精巧,主题鲜明,富有故事性,并善于抓住典型细节和捕捉人物性格中闪光的东西来表现英雄人物的崇高精神,写得真切感人。

人物评价

王愿坚一直致力于小说创作与做一个战地记者。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斗争正激烈的时期,潘东子等向往参加革命的红孩子的形象。对孩子的内心刻画深入,性格鲜明,各具特色,人物语言生动,可爱。形象真实、亲切,令人难忘。剧作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戏剧性强,情节安排巧妙。该片成为“文化大革命”时期最好的影片,伴随一代人成长。

作品评价

其另一部重要剧本《四渡赤水》创作于1983年,塑造了红军时代具有雄才大略,平易可亲的军事统帅毛泽东的动人形象,它把人物的活动安置在造就英雄性格的典型环境中,真实地表现了他挽救红军于危难之中的指挥艺术,通过剧情的起伏跌宕使人物个性更加深刻鲜明。该片为1983年文化部优秀影片奖。1984年获第四届中国电影金鸡特别奖。

王愿坚善于刻画处在历史大环境背景下,人物由个人的选择、信仰所走过的道路,以及这种选择在历史中所具有的价值。他的四个剧本(另两部是《映山红》、《草地》)都深切的反映了这一主题。

标签: 王愿坚

更多文章

  • 董骥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董骥

    董骥(1928-2009.11.26),著名表演艺术家,编剧、导演,青岛市话剧院离休干部,曾在94版电视剧《三国演义》中扮演王朗而为大众熟知。2009年11月26日16时39分,董骥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81岁。2015年9月,94版《三国演义》中饰演诸葛亮的演员唐国强在接受哔哩哔哩网站采访时透露,

  • 黄自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黄自

    黄自(1904-1938)字今吾,江苏川沙(今属上海市)人。是中国30年代重要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早年在美国欧伯林学院及耶鲁大学音乐学校学习作曲。1929年回国,先后在上海沪江大学音乐系、国立音专理论作曲组任教,并兼任音专教务主任,热心音乐教育事业,培养了许多优秀音乐人才。黄自是中国早期音乐教育影响

  • 何绍基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何绍基

    何绍基(1799-1873),晚清诗人、画家、书法家。字子贞,号东洲,别号东洲居士,晚号蝯叟。湖南道州(今道县)人。道光十六年进士。咸丰初简四川学政,曾典福建等乡试。历主山东泺源、长沙城南书院。通经史,精小学金石碑版。据《大戴记》考证《礼经》。书法初学颜真卿,又融汉魏而自成一家,尤长草书。有《惜道味

  • 潘赞化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潘赞化

    潘赞化,字赞华,号世璧,晚号仰聃,于1885年出生在天津,安徽桐城西乡(今桐城市潘家楼)人,现代知名人士、诗人。潘赞化是《新青年》早期撰稿人之一。其代表作品有《兴登堡元帅》,《法国名将霞飞将军》等。中文名:潘赞化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天津出生日期:1885逝世日期:1959职业:诗人信仰:三民

  • 柯岩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柯岩

    柯岩(1929年7月14日——2011年12月11日),原名冯恺,女,满族,出生于河南郑州,当代著名作家,女诗人,是现代著名诗人、剧作家贺敬之的妻子。1949年开始专业创作,已出书50多部。她是中共十二大代表,全国人大第八、九届代表,中国作家协会第六、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名誉委员。中文名:冯恺别名:柯

  • 朱仲丽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仲丽

    朱仲丽(1915年2月——2014年2月8日),女,原名朱慧,1915年2月生于湖南长沙。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共产党著名领导人王稼祥同志夫人,北京友谊医院原院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政协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第一、二届人民代表。2014年2月8日,朱仲丽同志因病在中国北京逝世,享年99岁。中文名

  • 王音璇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王音璇

    王音璇(1936~2013.10.12),女,汉族,山东省益都县人,教授,著名歌唱家,声乐教育家,离休干部,山东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原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全国民族声乐学会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山东分会副主席,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彭丽媛的老师。最有特色的歌曲有《苦菜花》插

  • 谢霖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谢霖

    谢霖(1885-1969年),字霖甫,江苏常州人(横林镇崔桥,东晋谢氏世家后代)。我国会计界先驱,知名会计学者,我国会计师制度的创始人,会计改革实干家和会计教育家,我国第一位注册会计师,第一个会计师事务所的创办者。中文名:谢霖国籍:中国出生地:山东济南出生日期:1885-11-30逝世日期:1969

  • 施蛰存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施蛰存

    施蛰存(1905年12月3日—2003年11月19日),原名施德普,字蛰存,常用笔名施青萍、安华等,浙江杭州人。著名文学家、翻译家、教育家、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1923年考入上海大学,后转大同大学、震旦大学。1932年起在上海主编大型文学月刊《现代》,并从事小说创作,是中国最早的“新感觉派”的代

  • 郭万钧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郭万钧

    郭万钧,男,满族,1942年出生于哈尔滨市,毕业于南开大学物理系,是当时高材生,后来成为一名导弹技术专家,参与了某些型号战略导弹的设计。因为伙同沃维汉出卖军事情报,2008年在北京被依法执行死刑。中文名:郭万钧国籍:中国民族:满族出生地:哈尔滨出生日期:1943逝世日期:2008职业:导弹技术专家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