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江竹筠

江竹筠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170 更新时间:2023/12/6 3:08:10

江竹筠(1920年8月20日——1949年11月14日),四川省自贡市大山铺镇江家湾人,中国共产党地下时期重庆地区组织的重要人物,为中国共产党追认的女烈士。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与彭咏梧结婚,婚后负责中共重庆市委地下刊物《挺进报》的组织发行工作。1948年,彭咏梧在中共川东临时委员会委员兼下川东地委副书记任上战死,江竹筠接任其工作。1948年6月14日,江竹筠在万县被捕,被关押于位于重庆的国民政府军统渣滓洞集中营,遭酷刑仍拒屈、拒不交出军统所要的中共地下党情报;1949年11月14日,重庆被中国人民解放军重重包围之际,被国民政府军统于渣滓洞监狱所杀并毁尸。2009年9月江竹筠入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名单。

基本资料

名:江竹筠

别名:江竹君,江姐,江志炜,江雪琴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大山铺镇江家湾

出生日期:1920年8月20日

逝世日期:1949年11月14日

毕业院校:四川大学农学院

信仰:共产主义

代表作品:《红色遗书》

政党:中国共产党

人物生平

1939年考入重庆的中国公学,秘密加入了共产党。入党后,江竹筠同志酷爱马列主义理论,往革命圣地延安。但这时党却要她留在重庆作通讯联络工作。这需要一个不为人注目的职业作掩护,因此,党组织指示她要学习会计,学拨算盘珠子,她毫不犹豫,听从组织安排。

1940年秋天考入中华职业学校会计训练班。经过艰苦的努力,掌握了会计专业。

1941年江竹筠再次考入当时由黄炎培创办的中华职业学校。作为一名年轻的共产党员她隐瞒着自己的身份在学校开展工作。

1941年夏末,重庆。二十一岁的江竹筠从中国公学附属高中和中华职校会计训练班毕业,被川东特委调任重庆新市区区委委员,负责组织学生运动、发展新党员,同时兼任市委机关报《挺进报》的发行工作。

1943年年底中共重庆市委书记璞出于安全考虑,认为彭咏梧需要一个良好的掩护环境,要他在重庆安一个家。然而他一时无法与云阳的妻子谭正伦取得联系,但这事牵涉到工作,又不能久拖不决。于是,市委在重庆的女同志中间反复物色、挑选,最后决定指派江竹筠接受这个令她惊诧而又羞涩不已的任务———给彭咏梧做“妻子”兼助手。他们一开始相见、共事,竟然是在一起假扮夫妻,朝夕相处,共同生活。并和他扮作夫妻,组成一个家庭。他们的家庭是重庆市委的秘密机关和地下党组织整风学习的指导中心。她的主要任务是为彭咏梧做通信联络工作。

1945年,她与彭咏梧结婚,后留在重庆协助彭咏梧工作,负责处理党内事务和内外联络工作,从那时起,同志们都亲切地称她江姐。

1946年毕业后她回到重庆,参加和领导学生运动。4月,江竹筠难产,被班上的女同学送进了医院,此时彭咏梧不在她身边,她自作主张作出了剖宫产和绝育两个手术同时进行的决定。彭咏梧事后赶到成都看望她和刚出生的儿子小彭云时,为她的勇敢、果断和牺牲精神感动不已。

1947年春,中共重庆市委创办《挺进报》,江竹筠具体负责校对、整理、传送电讯稿和发行工作。《挺进报》在几个月的时间,就进行到1600多份,引起了敌人的极大恐慌。夏,彭咏梧任中共川东临委委员兼下川东地委副书记。江姐以川东临委及下川东地委联络员的身份随丈夫一起奔赴武装斗争第一线。负责组织大中学校的学生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斗争。

1948年春节前夕,彭咏梧在组织武装暴动时不幸牺牲,头颅被敌人割下挂在城门上示众。江姐强忍悲痛,毅然接替丈夫的工作。她对党组织说:“这条线的关系只有我熟悉,别人代替有困难,我应该在老彭倒下的地方继续战斗。”

1948年6月14日,由于叛徒出卖,江姐不幸被捕,被关押在重庆渣滓洞监狱。国民党军统特务用尽各种酷刑:老虎凳、辣椒水、吊索、带刺的钢鞭、撬杠、电刑,甚至残酷地将竹签钉进她的十指,急欲从这个年轻的女共产党员身上打开缺口,破获领导川东暴动的党组织和重庆中共地下党组织。面对敌人惨无人道的酷刑摧残和死亡威胁,江姐始终坚贞不屈,“你们可以打断我的手,杀我的头,要组织是没有的。”“毒刑拷打,那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

1949年11月14日,在重庆即将解放前夕,江姐被国民党特务杀害于渣滓洞监狱,牺牲时年仅29岁。

个人家庭

彭咏梧在与江竹筠相恋之前,已经结婚,妻子谭政烈(后改名谭正伦),两人育有一子彭炳忠。1946年4月,江竹筠在成都生下与彭咏梧的独子彭云。1947年10月江竹筠去信请求谭正伦到重庆照顾年幼的彭云。1948年2月,谭正伦来到了重庆,此后扶养彭云长大成人。江竹筠的儿子彭云后定居美国,为计算机系终身教授。江竹筠的孙子彭壮壮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后回到中国发展。

人物轶事

江姐刚出生时取的小名叫雪琴,从5岁发蒙读书始,父亲给她取的学名叫“江竹君”,到她被捕入狱之前就再没改变过。至今存世的1940年中华职业学校发给她的修业证书和她随后考入国立四川大学的入学登记表上,都写的是这个名字。

后来换了一个字的“江竹筠”,是她被捕入狱后临时取的化名。但这个化名并没有改变她名字的读音,只是用了一个同音字而已。

江姐在临刑之前写下了一封托孤遗书,是写给安弟(江姐的表弟谭竹安)的,当时江姐是用筷子磨成竹签做笔,用棉花灰制成墨水,写下这封遗书,信里满载着江姐作为一名母亲,对儿子浓浓的思念之情。

遗书中展示柔情一面

2007年11月14日,在江姐牺牲58周年这天,这封人称“红色遗书”的文物终于在三峡博物馆向世人揭开了尘封已久的秘密。

信中大概说道:“我们有必胜和必活的信心,自入狱日起(上一年6月),我就下了两年坐牢的决心,现在时局变化的情况,年底有出牢的可能,我们在牢里也不白坐,我们一直是不断的在学习,我们到底还是虎口里的人,生死未定,假若不幸的话,云儿(指江竹筠、彭咏梧两烈士的孩子彭云)就送给你了,盼教以踏着父母之足迹,以建设新中国为志,为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奋斗到底。孩子们决不要骄(娇)养,粗服淡饭足矣。”江姐的这封遗书展示了江姐鲜为人知的柔情一面。

遗书中屡次提到儿子

这封遗书长约十二厘米,纸面粗糙,因年代久远,已开始泛黄。“这是江姐就义前最后的一封信件。”三峡博物馆工作人员表示,江姐既是一位革命者,同时也是一位普通女性,一个孩子的母亲。她在信中屡次提到儿子彭云。

工作人员说,人们都认为革命战士是钢铁铸成,其实英雄也有温柔的一面,江姐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除了革命事业外,最牵挂的就是自己的孩子,“遗书字迹相当潦草,不时出现涂改墨迹,可见当时江姐心中对孩子的牵挂之情。”

竹筷削笔烧棉做墨

在阴森恐怖的渣滓洞监狱里,江姐悄悄写下遗书,又把遗书送出监狱。当时,江姐住在渣滓洞监狱女二号牢房,工作人员说,在遇难前两个月,江姐给表弟谭竹安写下了这封遗书。当时,监狱中对犯人的控制十分严密,江姐根本无法弄到笔墨写信。后来江姐偷偷藏起一根竹筷,在看守不注意的时候,把竹筷一端磨尖当笔,然后拆开棉被,把一些棉花烧成灰,调些清水,就成了墨水。

用自制的笔墨,江姐在一张草纸上写下了此信。遗书写好后,江姐通过一个看守,悄悄把信带出了监狱,辗转交给了她的表弟谭竹安。解放后,谭竹安将这封宝贵的遗书交给了博物馆并保存至今。

人物评价

在狱中经历各种酷刑后,难友们则把她称为“中国的丹娘”。其中雪松代表全体难友献给江竹筠的诗这样赞颂道:“你是丹娘的化身,你是苏菲娅的精灵,不,你就是你,你是中华儿女革命的典型。”这首诗在渣滓洞牢房里被传诵一时。

正是像江竹筠一样的共产党人,怀着对共产主义的崇高信仰,才不会向敌人屈服。信仰就是一种忠诚,一种希望,一种理想,它给人不畏牺牲的精神,给人崇尚光明的力量。人生缺乏信仰,就会变得浮躁。在物欲甚嚣尘上的今天,我们更需要有坚定的信仰。

老一辈革命家也深深为江姐的英雄事迹所折服。据《红岩》作者之一的杨益言回忆,当年泽东观看空政文工团演出的歌剧《江姐》时,看到壮烈牺牲那场戏,他禁不住动了感情,曾感慨而又不无遗憾地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为什么不把江姐写活?我们的人民解放军为什么不去把她救出来?”江姐就象红岩上傲立雪中的红梅花一样,在中国的革命史上永放光彩。

江姐受酷刑拷问之后,难友诗人蔡梦慰用竹签蘸红药水在草纸上写下了《黑牢诗篇》,表达了对江姐的敬佩。

他是当时“铁窗诗社”发起人,在《黑牢诗篇》中吟唱:空气呵,/日光呵,/水呵,/成为有限度的给予。/人被当作牲畜,/长年的关在阴湿的小屋里。/长着脚呀,/眼前却没有路。/在风门边,/送走了迷惘的黄昏,/又守候着金色的黎明。/墙外的山顶黄了,又绿了,/多少岁月呵!/在盼望中一刻一刻的挨过。黄了,绿了,绿了,黄了。

在阴湿的囚室里,蔡梦慰只能通过高处的小窗感受生命的荣枯和时间的流逝。1949年11月27日深夜,在被押往渣滓洞松林枪杀的途中,他将包扎好的《黑牢诗篇》抛在荒草丛中,也给后人留下了这一首首生命的绝唱。

相关报道

2018年11月23日报道,四川大学近日发现了江姐化名江志炜在四川大学“潜伏”时留下的珍贵实物档案。这些档案包括江竹筠亲手填写的《国立四川大学学生入学登记表》《公费生膳食补助领取清册》,江竹筠在华西医院做生产和绝育手术的《手术记录》等。

标签: 江竹筠

更多文章

  • 高欢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高欢

    北齐高祖高欢(496年—547年),字贺六浑,原籍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出身于怀朔镇(今内蒙古固阳西南)兵户之家,东魏权臣,北齐王朝奠基人,史称齐神武帝。因祖父高谧犯法,移居怀朔镇,成为鲜卑化汉人。高欢早年参加杜洛周起义军,归顺葛荣,成为亲信都督。后叛降尔朱荣,并收编六镇余部,镇压青州流民起义,任

  • 马相伯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马相伯

    马相伯(1840年4月7日—1939年11月4日)原名马志德,圣名若瑟,又名钦善、建常、绍良,字斯藏,又字相伯、湘伯、芗伯,以字行,别署求在我者,晚号华封老人。祖籍江苏丹阳,生于丹阳马家村(今镇江市丹阳市),中国著名教育家、复旦大学创始人、震旦大学首任校长、爱国人士、耶稣会神学博士。杰出教育家蔡元培

  • 傅斯年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傅斯年

    傅斯年(1896年3月26日—1950年12月20日),初字梦簪,字孟真,山东聊城人。著名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专家,教育家,学术领导人。五四运动学生领袖之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创办者。傅斯年曾任北京大学代理校长、国立台湾大学校长。他所提出的“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的原则影响深远。

  • 陈明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陈明

    陈明(1902―1941),字少微,学名若星,福建省龙岩市东肖镇龙聚坑人。1941年11月30日牺牲,时任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文名:陈明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福建省龙岩市东肖镇出生日期:1902逝世日期:1941年11月30日职业:军人192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 余程万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余程万

    余程万(1902-1955),广东台山人,毕业于黄埔军校一期及国立中山大学政治系,1931年就任南京警卫军少将教官,次年转入陆军大学研究院深造,学历之高,在国民党军队将领中少见。早年长期从事政工工作,1940年任74军57师中将师长,1943年11月至12月率部8000守卫抵挡日军116师团3000

  • 杨诗雅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杨诗雅

    杨诗雅,女,生前就读于四川外国语学院。2009年7月13日13时38分,一男子在江北区某商场二楼处,持匕首将一正在购物的女子杨诗雅连刺数刀,致其当场死亡。有网友称凶手是邹鸿成,和死者为同校学生,行凶原因是求爱遭拒而萌生杀人之意。2009年10月13日上午9点30分,重庆市一中法院在中法庭开庭审理邹鸿

  • 戎祥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戎祥

    戎祥(1969年2月9日-2013年1月25日),出生于中国台湾,台湾男演员。1993年,开始了电影之路。1995年10月6日参演香港电影《特警急先锋》。1998年,参演由导演林福地执导的历史电视剧《布袋和尚》,在该剧中饰演国师一角。2009年1月20日,戎祥参与喜剧电影《疯狂的赛车》演出,重启演艺

  • 王贝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王贝

    王贝(1986年7月30日-2010年11月15日),出生于湖北省仙桃市,中国内地女歌手,毕业于武汉音乐学院演艺学院。1999年,获得湖北“立白杯”歌手大赛通俗二等奖。2005年,报名参加湖南卫视《超级女声》成都唱区的比赛,获得成都唱区第11名。2006年,王贝参加CCTV《梦想中国》重庆赛区的比赛

  • 蔡畅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蔡畅

    蔡畅(1900-1990),原名蔡咸熙,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女权主义领袖,无产阶级革命家、妇女解放运动领导人之一。蔡畅是红军长征年龄最大的女红军,中国妇女运动的领袖和国际进步妇女运动的著名活动家。全国妇联第一至三届主席、第四届名誉主席,第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共七至十一届中央委员

  • 释海灯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释海灯

    释海灯(1902-1989),生于四川江油,俗姓范,名靖鹤,字剑英,又名无病,号无病道人,法号:海灯。中国当代的传奇人物、著名诗人、武术家、禅宗上师。接智光老法师传临济正宗法。接虚云老和尚传沩仰宗法脉,赐法名“宣明”。海灯是禅宗沩仰宗第九代祖师宣明。先后任七曲山大庙住持、云居山真如禅寺住持,苏州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