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金克木

金克木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502 更新时间:2023/12/11 11:54:35

金克木(1912年8月14日—2000年8月5日)字止默,笔名辛竹,安徽寿县人,中国著名学家,翻译家,梵学研究、印度文化研究家,与季羡林、陈玉龙并称“北大三支笔”,和季羡林、张中行、邓广铭一起被称为“未名四老”。20世纪三十年代后到北京求学,曾在北京大学图书馆任职员,同时还掌握了英语、法语、德语、世界语等多种语言。1941年金克木经缅甸到印度,任一家中文报纸编辑,同时学习印地语和梵语,后到印度佛教圣地鹿野苑钻研佛学,同时跟随印度著名学者学习梵文和巴利文,走上梵学研究之路。1946年金克木回国,应聘任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1948年后任北京大学东语系教授。曾任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理事,中国世界语之友会会员,第三至七届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第五届至七届常委,宣传部部长。2000年8月5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临终遗言:“我是哭着来,笑着走。”

基本资料

中文名:金克木

外文名:JinKemu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江西

出生日期:1912年8月14日

逝世日期:2000年8月5日

职业:教授、学者

毕业院校:小学

主要成就:“北大三支笔”之一、“未名四老”之一

代表作品:《梵语文学史》、《印度文化论集》、《比较文化论集》

籍贯:安徽寿县

字号:止默

人物生平

民国元年(1912年)8月14日出生于江西省一个旧官僚家庭。

民国十九年(1930年),刚满19岁的金克木到北平求学。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冬),金克木因经济上难以为继而离开北平,前往山东德县师范教国文。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他带着挣到手的一点点微薄薪水回到北京大学做起课堂上的“无票乘客”。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他在北京大学图书馆任职员,从事创作与翻译。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任湖南桃源女中教师,兼任湖南大学讲师。

民国三十年(1941年),金克木经缅甸到印度,任一家中文报纸的编辑,同时学习印地语与梵语,后又到印度佛教圣地鹿野苑钻研佛学。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10月27日,来国立武汉大学任教。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蒋介石发动的内战越打越大,5月底,全校学生连续三个晚上组织大型时事座谈会,金克木慨然前往,并深受学生欢迎。1947年6月1日,凌晨三点,国民党军警宪特近千人突然包围武大珞珈山校园,进步师生有很多人被抓上囚车,在被捕的五位师长中,首当其冲的就是哲学系的金克木。这一事件激起了全国学界以及社会各界的抗议浪潮,三天后,国民党当局迫于政治与社会压力,不得不释放金克木等人。“六一惨案”使金克木等五位教授一时成了新闻人物。他在北京与从西南联大毕业的女才子、武汉大学历史系著名教授唐长孺的妹妹唐季雍女士结为伉俪。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7月19日离开武汉大学前往北京大学任教,开始了他长达52年的北京大学教授生涯。

2000年8月5日金克木以88岁的高龄去世。

创作特色

金克木善于运用古典意象在抒情空间里凝结了现代人的感触,使抒情具有客观化的意味,提炼出精致深婉的诗情,在精神和情感层面得到共鸣,具有舒缓的韵律美。金克木不仅注重诗“质”之美,其别具一格之处还在于在隐藏自己与表现自己方面,做出积极的探索。他主张情知合一,以简约追求丰富,以有限追求无限,营造出悠远深微的诗境。

金克木步入诗坛时有《秋思》《黄昏》。

《古意》是执著等待的背影,从“枯叶已铺满空山”的·秋冬时节到“上山采蘼芜”的春天,不见佳人归来,心却依旧,等待在此富有对理想坚守的意味。黑洞洞的《眢井》点化出阴森的气氛,诗人充满了奇特的联想和想象,虾蟆、土蛇、冥索的哲人、自杀少女的枯尸被有意味地联系起来,给人以想象的冲击力。

《镜铭》是借铭语“见日之光,长毋相忘”。婉转表述爱的誓言,在回忆的春天里会让人发出会心的微笑。

《灯前》是日常生活的剪影,琐碎而平静,“默默地做着事:针线,茶饭。/默默地消损着:日里,夜里。”年华在简单的生活中蒙上苍白的色调,是对生命在单调的日常生活里日渐消损发出喟叹。

《香草》《美人》吟出“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的况味,又融人漫漫等待的焦灼,这不单是古音的回响,更是孤独的心在现代社会里悬空无着落时的期待与追索,正是长期浸淫古典诗歌的氛围里,汲取了丰富的营养,精心运用繁复的古典意象,个体的思索浸染了绵密的思绪,在富有古典意味的框架内抒写着现代人的情怀,使抒情客观化,凝结了峻的意味。

金克木的文字精细而立意宏远,微言大义,在漫不经心的叙述中,潜伏着一种严密而不可肢解的精神脉络,思想被整合在天马行空的文字中,自然、随意、顺理成章,没有硬要讲道理。在金克木的文章中,他对新思想、新事物,对社会和时代的变革,无不具有深入的了解与思考,对许多社会现象都有深刻绝妙的认识。他文章中蕴含的知识带给我们高明,但发我们自己睁眼看世界的,是金克木积极、开放、热诚的生命态度,对世界、对人生的探究、思考和深峻的智慧。金克木的创作目的在很大程度上是想促进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在当代的健康发展。

金克木的《旧巢痕》和《难忘的影子》虽用的是第三人称,两本书其实是他的自传。而除了自传性作品外,金克木还有为数不少的回忆性随笔,表面上看作品是对亲朋故旧的一种怀念,但深入其中,读者会发现这些回忆性散文更多的体现出了一种文化观照。

个人著作

主要作品

1959年版,1983年重印

成就贡献

文革后,金克木在国内诠释学和符号学,并将它们用于研究中国文化。

他精通梵语、巴利语、印地语、乌尔都语、世界语、英语、法语、德语等多种外国语言文字。他曾仅靠一部词典,一本凯撒的《高卢战纪》,就学会了非常复杂的拉丁文。他除了在梵语文学和印度文化研究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外,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佛学、美学、比较文学、翻译等方面也颇有建树,为中国学术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在印度文化各个领域的研究中纵横驰骋,称得上是真正懂得印度文化的为数极少的人之一。新中国成立以后,他和季羡林一道,培养出新中国第一批梵、巴语学者,中国年轻一代的梵语学者们,都曾受惠于金克木。金克木写作的专著《梵语文学史》是学习印度文学的必读课本,他不仅研究印度文化最古老的经典,对印度古代文化有深厚的功底,而且对于印度近现代的论述也不落俗套,独具慧眼。

金克木有《旧巢痕》《难忘的影子》等文学作品著世,金克木也是文理兼通。他还曾就具体的数学问题请教过丁石孙,并能从丁石孙的解释中判断出他所擅长的数学研究领域。

他对儒家、佛家、道家均有长期的研究,精通梵学,对西方学问也如数家珍,对伦理学、心理学、逻辑学乃至数学、物理、人类学等等都有独到的见解;更神的是,金克木最擅长将各种学问融通在一起,汪洋恣肆,蔚为大观。

外界评价

陈纳:在我结识的许多老师中,有些并非我的任课老师,却深深地影响了我,令我终身铭记。金克木先生就是这样一位。

海华:金克木一生淡泊名利,很少谈论自己,也很少接受别人采访。晚年更是深居简出,以著述为本分。但金克木却也平易近人,关心后辈。金克木喜欢聊天,与后辈交流;金克木始终把读者当作朋友,坚持给读者回信。金克木做教授50多年,桃李满天下。他的大师的风范、他的诗化的人生和他的智者的境界是我们永远的精神财富。

张汝伦:比起历史上的杂家,金克木有过之而无不及。他的学问之杂,前无古人是可以肯定的,后无来者也可以基本断言,除非人类最终能摆脱讲究“专业”的时代。

张弘:金克木是举世罕见的奇才,靠自学精通梵语、巴利语、印地语、乌尔都语、世界语、英语、法语、德语等多种语言文字。

金克木只是小学毕业生,但在文化界,绝对是一位知识渊博、中外融通的大师级人物。

陈平原:像金先生那样博学的长者,并非绝无仅有;但像他那样保持童心,无所顾忌,探索不已的,可就难以寻觅了。以“老顽童”的心态与姿态,挑战各种有形无形的权威——包括难以逾越的学科边界,实在是妙不可言。

标签: 金克木

更多文章

  • 刘西尧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西尧

    刘西尧(1916~2013.08.24),男,原名刘锡尧,祖籍湖南长沙,1916年4月出生于成都。少将军衔,原第二机械工业部部长,教育部原部长,原中共四川省委书记处书记,老红军,中共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六届、第七届全国政

  • 薛子正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薛子正

    薛子正(1905—1980),原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薛子正,四川省梁山县(今重庆市梁平县)人;上海大学肄业,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赴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30年回国;后在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任团长兼团政委;1936年后,任闽北军区司令员、闽赣军区副参谋长

  • 王佐良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王佐良

    王佐良,1916年2月12日生,诗人、翻译家、教授、英国文学研究专家,浙江上虞人。1995年1月19日,于北京去世。中文名:王佐良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浙江上虞出生日期:1916-02-12逝世日期:1995-01-19职业:诗人、翻译家、教授毕业院校:西南联合大学代表作品:《他》、《巴黎码头边

  • 陈正人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陈正人

    陈正人(1907-1972),江西遂川人,曾用名胡思义。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为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土地革命时期,历任江西省遂川县县委书记、井冈山湘赣边界特委副书记、江西省委代理书记、江西省苏维埃政府副主席。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宣传部部长、中共中央西北局组织部部长。

  • 陈洪绶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陈洪绶

    陈洪绶(1599~1652),明末清初著名书画家、诗人。字章侯,幼名莲子,一名胥岸,号老莲,别号小净名,晚号老迟、悔迟。汉族,浙江绍兴府诸暨县枫桥陈家村(今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陈家村)人。年少师事刘宗周,补生员,后乡试不中,崇祯年间召入内廷供奉。明亡入云门寺为僧,后还俗,以卖画为生,死因说法不一。一生

  • 叶志超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叶志超

    叶志超(1838年—1901年),淮军将领,字曙青,安徽合肥(今肥西)人。早年以淮军末弁从刘铭传镇压捻军起义,积功至总兵。赐号额图浑巴图鲁。捻军失败后,得李鸿章赏识,留北洋。光绪初,署正定镇总兵,率练军守新城,防大沽后路。后移防山海关。光绪十五年(一八八九年),擢直隶提督。十七年(一八九一年),奉檄

  • 唐筼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筼

    唐筼(1898—1969),陈寅恪的夫人,1898年生,广西灌阳人。祖父唐景崧,清同治四年进士,爱国将领。唐筼自小读书,毕业于金陵女校体育专业,后执教于北京女高师,曾是许广平的老师。1928年在上海与陈寅恪结婚。她的一生默默地消融在丈夫的光环里。1969年11月21日逝世。中文名:唐筼国籍:中国出生

  • 李萱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李萱

    李萱,演员,曾在电视连续剧《圣水湖畔》中扮演高秀敏的女儿韩二芹。毕业于中戏导演系的她继承了老妈未完成的事业,在高秀敏逝世后便来到了北京发展。2013年10月21日参加浙江卫视《我不是明星》节目录制。李萱是高秀敏与第一任丈夫李云启的女儿。中文名:李萱国籍:中国职业:演员代表作品:《圣水湖畔》性别:女《

  • 张耀祠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张耀祠

    张耀祠(1916—2010),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曾任中共中央办公厅原副主任兼总参谋部警卫局副局长,中央警卫团团长,中央候补委员等重要职务。1916年生于江西于都,他肩负党和人民的重托,从革命战争年代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40年生活在伟大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身边,负责安

  • 林月琴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林月琴

    林月琴(1914年1月18日-2003年11月22日),罗荣桓元帅的夫人。出生于安徽省金寨县一户小商人家。积极投身革命,是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总政治部干部部原顾问(按原副兵团职待遇),红军长征女干部。父亲林维尹,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以开杂货店为掩护,秘密做党的交通工作。林月琴同志在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