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乐镜宇

乐镜宇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胖次 访问量:1441 更新时间:2023/12/8 14:56:23

乐镜宇(1872~1954)字铎,北京市人。著名的制药专家,济南宏济堂创始人,出身于北京同仁堂乐家。是电视连续剧《大宅门》中主角白景琦的原型。

基本资料

中文名:乐镜宇

国籍:中国

出生日期:1872

逝世日期:1954

职业:制药专家

主要成就:创办宏济堂

人物生平

乐达聪(1872~1954),字铎,号镜宇。北京市人。祖籍浙江,其先世于清康熙年间,为经营药业移居北京,创设同仁堂于正阳门外。至清道光年间,同仁堂声誉日隆,遐迩皆知。乐镜宇虽系同仁堂药店少东,但自幼受父兄歧视,反激起钻研医药的决心,对药的原料鉴别和炮制生产,日有所长。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捐山东候补道来济,后受山东巡抚杨士骧委托举办官药局。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不惜巨资,如数缴还官银两千圆,取得所有权,更名为“宏济堂”。1912年在济南东流水街办起宏济堂阿胶厂(一说1909年开办),独创“九昼夜练制阿胶法”,生产出独具特色的12种阿胶,行销上海、广州、浙江、福建及日本、东南亚各国,阿胶市场几为宏济堂所独占。1914年获山东省展览会“最优等金牌”褒扬,1915年获巴拿马国际商品博览会“优等金牌”和“一等银牌”奖,1933年获国家铁道实业部颁发的“超等”奖状。至1934年,宏济堂销药额已达到北京同仁堂的三分之二。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乐镜宇已年逾古稀,常住北京,济南宏济堂产业由其孙乐芝田掌管。1954年去世。

传奇人物

以北京老字号同仁堂为背景的电视剧《大宅门》中,陈宝国扮演的白景琦个性鲜明,而白景琦的原型———同仁堂的少东家乐镜宇的传奇色彩丝毫不输白景琦。剧中白景琦在济南创办的黑七堂正是乐镜宇在济南创办的宏济堂。

乐镜宇是北京同仁堂乐氏家族第12代孙,也是同仁堂当时的店主乐朴斋的第三房侄子,很有些个性。乐镜宇这一辈叔伯兄弟共有17人,在众兄弟中乐镜宇最不被父兄们看好,乐朴斋曾对乐镜宇说:“将来不许你动草字头(指药业),这行饭你吃不了。”乐镜宇受此刺激,反而下定决心,非要在药业上干出一番事业来。于是他私下向同仁堂的老职工请教,潜心学医,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

无论如何,乐朴斋对这个侄子还算上心,出巨资给他“买”了一个山东候补道台的位置。于是,乐镜宇在1902年自京来济南候补。时任山东巡抚的杨士骧对乐镜宇十分赏识,于1904年拨官银2000两交其筹办山东官药局并担任总办。1907年,杨士骧因成立官药局违犯清朝律例被参,后被调离山东。

宏济堂

乐镜宇自筹2000两白银取得了药局的私人承办权,遂创办宏济堂。宏济堂老店店址在济南院西大街原珍珠泉理发店旧址,在1916年的兵变中被焚毁,遂迁到院东大街县西巷口(今泉城路店)。随着宏济堂生意的发展,乐镜宇又先后在经二纬五路、经二纬一路建立了两家分店,规模达到“三店两厂”,员工120余人。

很短的时间里,宏济堂便与北京同仁堂、天津达仁堂齐名,号称江北三大名堂,这其中固然由于宏济堂无形中享有了北京同仁堂的巨大资源,也与乐镜宇大胆创新的魄力密不可分。

乐镜宇除重金聘请同仁堂资深药剂师和店员来店工作外,始终坚持“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家传规矩,膏丹丸散精选细制,连包装纸和说明书都沿用老号样式印刷。用户抓药后分包、分号,由老店员核验、盖章放行。

辉煌前世

因乐氏家族经营的几家药店药品基本相同,乐镜宇便另辟蹊径。1909年,他斥资2500元在西关东流水街开办宏济堂阿胶厂,针对当时所产阿胶都带有驴皮腥秽气味的问题,他亲考文献,并与名医研究出独家配方,精选附加地道药料,还聘来阳谷熬胶技工,共同钻研出“九昼夜提制法”,清除了阿胶原有的腥臭味,所产阿胶清香甜润。东阿阿胶也成为宏济堂的名品,当时生产的阿胶为“福、禄、寿、财、喜”五字胶和精研、墨锭、极品等不同型号共12种,年产阿胶5000公斤。

1915年,宏济堂阿胶获得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其产品在国内畅销,各种中药店均由其供货,甚至同仁堂也不例外,可谓行业之冠。同时,还远销南洋、日本。传闻日伪时期,在济南万紫巷居住的一个日本人,曾从宏济堂购买大量阿胶到日本,得到了日本海关特许进口,其他中成药则不许进口。

有文史资料记载,抗战前每斤阿胶售价24元,而当时的面粉才六七元一袋。到了1934年,宏济堂产品销量已是北京的三分之二,成为乐家的重要财源。

百年信誉

当时济南的纬一路往西、大观园、经七路、经四路上分布着万生堂、永安堂、济生堂等上百家中药店,各家竞争异常激烈,但宏济堂却是济南当时规模最大、最有名的商号,这与宏济堂始终坚持的正气密不可分。

据介绍,当年凡是在宏济堂工作的店员,均要熟背《药性赋》、《大医精诚》、《黄帝内经》等,以提高技艺、修养品行,强调不仅要学做买卖养家,还要学做人、学仁术。宏济堂有著名的“五不要”:不孝敬父母者不要,不忠实朋友者不要,对人无礼者不要,不讲信誉者不要,不讲仁义者不要。因此,在宏济堂做事的店员和学徒都是品德、技艺双高,宏济堂的名医辈出。

在宏济堂堂厅上曾悬挂着“但愿天下人无病,哪怕架上药蒙尘”的匾牌。主柜之上,一年四季悬挂着5把颜色不同的锡壶,喻义“悬壶济世”,壶中是宏济堂配制的时令药,根据一年四季流行病不同,专为穷苦百姓准备的成药。每个用药者可以根据经济情况随意向无人看管的钱柜中投钱,无钱者可以免费取药。

“七七”事变后,乐镜宇率宏济堂积极响应济南实业界的号召,抵制日货,号召济南药业界拒卖日药。宏济堂还积极为抗日根据地筹集药品,支援八路军的敌后抗日活动。据济南药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宣教部长亓咏介绍,现今的药业集团办公所在地曾是“大成药行”,是抗日战争期间乐镜宇先生出资、以赵玉符的名义开办的一家药店,它成为迷惑敌人、专门为临沂地区的抗日组织输送药品的中转站。

坎坷人生

济南解放时,乐镜宇已年逾古稀,回北京常住。20世纪50年代初,乐镜宇的孙子乐芝田成了宏济堂的接班人。1955年,宏济堂公私合营为宏济堂药厂,1960年又与永昌药厂、济南阿胶厂等合并为济南公私合营宏济堂制药厂。60年代中期,宏济堂制药厂已有职工400人,产值达到400多万元,成为当时济南唯一的中药厂。

此后,宏济堂又几经改名。1966年9月,宏济堂制药厂改名为济南人民制药厂,1980年4月改名为山东济南中药厂。1995年,宏济堂被国内贸易部评为中华老字号。1999年3月改制为济南神方中药有限责任公司,成为一家国有控股公司。2002年10月,宏济堂纳入山东力诺集团。

泉城路上的宏济堂总店,原是三进院落,两座二层楼,前店后坊,工商一体。店前东西两照壁瓷砖上有金字隶书阿胶广告。门面效仿北京大栅栏同仁堂老店形式,厅堂高大,上部周边以各种名贵中药材为题材的镂空木雕。高大黑漆实木柜台搬家时40多人都抬不动。1996年宏济堂总店被拆迁。无论从历史、建筑艺术、文化遗产等方面来看,宏济堂总店的拆迁都是无法弥补的损失,都是对城市历史的严重亵渎。

位于经二纬一路的二分店,公司合营后改成了宏伟药店,但柜台、药门橱、坐堂医生用的桌椅,乃至药方镇纸、药臼、算盘之类,还都是宏济堂的传家宝。但1994年一场火灾让二分店面目全非。

刚刚结束平移工作的宏济堂西号,也是第一分店,是硕果仅存的完整保留原貌的宏济堂店面了。这座老店沿街的一楼为营业大厅,二楼是储存药材的仓库,后院有后楼,是当时制药的地方。整座建筑气势宏伟、古色古香,能够在轰轰烈烈的城建进程中保留实在是一件幸事。

秉承祖训

乐镜宇在继承传统中药的同时,还大胆创新,另辟蹊径,这为他带来了巨大的财富。1909年,乐镜宇在济南西关东流水街开办宏济堂阿胶厂即是其中一例。原来的阿胶内不加药料,系纯皮胶,但乐镜宇加入当归等滋补性药料及陈皮、甘草等调味药料,还加入贵重药材,如参茸胶加入人参、鹿茸等名贵药材,龟板胶用河龟板,鳖甲胶则用河鳖之甲等,熬制时间为九天九夜(原来阿胶熬制时间一般为三昼夜),故称为九天贡胶。

岁月沧桑,时光流逝,泉水依旧,物异人非。如今,90余年的时光飞逝而过,东流水街变成了五龙潭公园,芳草绿树、修竹奇石,成为人们的休闲娱乐之地。16岁进厂、曾在宏济堂工作的70岁老人赵振兴回忆起当年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宏济堂阿胶厂大部分都集中在东流水这一带,当时泉水与地面相平,清澈见底、甘甜如饴。阿胶厂规模很大,分为前后院,前院一溜是西屋,东边是一个大厂房,大厂房的北边就是护城河,护城河当时水很深也很清,阿胶厂就利用这个水来熬阿胶、泡驴皮。

当时宏济堂收益最大的产品即阿胶。阿胶的利润较高,一般小胶厂毛利率均在40%以上,宏济堂货真质好,有金奖产品,又有参茸、海龙、海马、龟板、鳖甲等多品种、高档贵重胶,故而利润更比其他厂家高两至三成,甚至有翻倍的产品。

宏济堂在岁月的历练中不断成熟,不断壮大,到解放前,宏济堂与北京同仁堂、天津达仁堂齐名,号称“江北三大名堂”。鲜为人知的是,这三家响当当的金字招牌实出一门,均为乐氏家族所有。

标签: 乐镜宇

更多文章

  • 栗再温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栗再温

    栗再温,河北省平山县人。出身农民家庭,自幼读书,1924年考入北平大同中学。1925年“五卅”惨案后,参加了李大钊领导的三次示威游行。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时期,他为冀西中共地方党的建设、农民武装斗争的开展和抗日根据地创建做出了突出贡献。新中国成立后,栗再温同志曾任中华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

  • 陈潭秋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陈潭秋

    陈潭秋(1896年1月—1943年9月27),名澄,字云先,号潭秋,湖北黄冈县(今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陈策楼人。无产阶级革命家。1920年和董必武、刘伯垂等7人创建武汉共产主义小组,组织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1921年创办湖北人民通讯社,任社长。7月,陈潭秋与董必武参加了中共一大,成立了中国共产党。

  • 胤祥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胤祥

    爱新觉罗·胤祥(1686—1730),清康熙帝第十三子(实为22子),满洲正蓝旗人,敬敏皇贵妃章佳氏所生,努尔哈赤裔孙。本名:爱新觉罗·胤祥别称:十三爷、允祥所处时代:清朝民族族群:满族出生地:北京出生时间: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4月16日去世时间:雍正八年(1730年)5月4日主要作品:《恭祝

  • 章北海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章北海

    章北海,刘慈欣作品《三体》三部曲中的人物,出现于《三体II:黑暗森林》。中国太空军政治部政委,高阶指挥官,后为星舰地球精神领袖。在小说初登场时担任中国太空军政治部(虚构)政委一职。后来自愿加入“增援未来”计划而冬眠。苏醒后成为“自然选择”号执行舰长并结识东方延绪,之后劫持“自然选择”号战舰并远离太阳

  • 王希孟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王希孟

    王希孟,北宋(1096—?)时人,工山水,作品罕见;可以称得上中国绘画引史上仅有的以一张画而名垂千古的天才少年。然而史书中没有他的记载。王希孟十多岁入宫中“画学”为生徒,初未甚工,宋徽宗赵佶时系图画院学生,后召入禁中文书库,曾奉事徽宗左右,但宋徽宗慧眼独具慧眼,认为:“其性可教”,于是亲授其法,经赵

  • 顾颉刚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顾颉刚

    顾诵坤(1893.5.8-1980.12.25),字铭坚,号颉刚;小名双庆,笔名有余毅、铭坚等。汉人,江苏苏州人。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民俗学家,古史辨学派创始人,现代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拓者、奠基人。1920年,顾颉刚毕业于北京大学,后历任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云南大学、兰州大

  • 张曙光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张曙光

    张曙光(1922年10月~2002年11月20日),男,原名韩志洪,又名韩建勋,河北省饶阳县人。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河北省原省长,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原书记。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委员、党的十三大代表。中文名:张曙光别名:原名韩志洪,又名韩建勋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河北省饶阳县出生日期:1922年

  • 黄道婆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黄道婆

    黄道婆(1245~1330年),又名黄婆或黄母,松江府乌泥泾镇(今上海市徐汇区华泾镇)人。宋末元初著名的棉纺织家、技术改革家。由于传授先进的纺织技术以及推广先进的纺织工具,而受到百姓的敬仰。在清代的时候,被尊为布业的始祖。黄道婆出身贫苦,少年受封建家庭压迫流落崖州(今海南岛),以道观为家,劳动、生活

  • 李宗吾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李宗吾

    李宗吾(1879.2.3-1943.9.28),四川富顺自流井(今四川自贡市自流井区)人。中国近现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革命家,畅销书小说作家。1912年以奇书《厚黑学》惊世,并自号“厚黑教主”,被誉为“影响中国20世纪的20位奇才怪杰之一”。中文名:李宗吾别名:世铨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四

  • 夏曦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夏曦

    夏曦(1901—1936),字蔓伯,又作蔓白,化名劳侠。湖南益阳桃花江镇(今属桃江县)人。毛泽东同学,曾和毛泽东一起参加湖南革命运动。是湖南群众运动的重要骨干,湖南早期社会主义青年团员之一。1931年3月,夏曦被派往湘鄂西苏区接替邓中夏的领导工作,并兼任红二军团政委。在此期间,夏曦展开大规模的肃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