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高华

高华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204 更新时间:2023/12/19 13:39:16

高华(1954.05~2011.12.26),男,江苏南京人,1978年考入南京大学历史学系,师从著名历史学家茅家琦,获历史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高华生前为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讲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兼职教授,台湾政治大学历史系客座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客座教授等职。高华为中国著名历史学家,中国当代著名的中共党史、毛泽东专家,被业界誉为“当代中国历史研究领域最杰出的学者”。著有《站在历史的风陵渡口》、《革命年代》等著作。其中代表作品《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延安整风运动的来龙去脉》揭示了中国式思想改造的缘起与模式,尤为学界所重。2011年12月26日22时15分,高华在南京病逝,年仅57岁。

基本资料

中文名:高华

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南京

出生日期:1954年5月

逝世日期:2011年12月26日

职业:教师

毕业院校:南京大学

代表作品:《革命年代》《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

学位:历史学博士

个人履历

1954年出生于江苏南京。

“文革”期间,曾做过8年工人。

1978年,考入南京大学历史学系,师从著名历史学家、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茅家琦,获历史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

大学毕业后,在南京大学工作。

1995—1996年,赴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做访问学者。

2004年2-7月,在台湾政治大学历史系担任客座教授。

2006年1-6月,在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任客座教授。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中国现代史、民国史、中国左翼文化史、以及当代中国史的研究,中共党史领域尤深。

讲授课程

本科:20世纪中国政治与左翼文化运动、马列史学名著导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硕士:中国现代史研究。

博士:当代中国史专题研究、当代中国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当代中国史史料评介。

个人作品

《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延安整风运动的来龙去脉》,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0年;

《革命年代》,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

《历史学的境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

另有《论孙科革新国民党的努力及其失败》、《关于国民政府“南京十年”的若干问题》、《身份和差异:1949-1965年中国社会的政治分层》、《在历史的“风陵渡”口》《多变的孙科》等。

同盟会的“暗杀时代”,《文史精华》2010年4期;

铭章殉国与川军抗战,《文史精华》2009年8期;

激进主义的再思考:从台湾谈起,《同舟共进》2009年5期;

孙中山在两岸的“境遇”,《同舟共进》2009年4期;

抗战军人之魂——张自忠,《文史精华》2009年4期;

丁玲的命运看革命文艺生态中的文化、权力与政治,《炎黄春秋》2008年4期;

台北所藏大陆20世纪50—60年代资料过眼录,《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2期;

红军长征的历史叙述是怎样形成的,《炎黄春秋》2006年10期;

在革命词语的高地上,《社会科学论坛》2006年8期;

行走在历史的河流(代自序),《社会科学论坛》2006年5期;

如何认识毛泽东时代,《文艺研究》2005年9期;

当代史研究,《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4期;

略论胡绳晚年的思想变化,《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10期;

郑观应对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建言,《社会科学研究》2004年3期;

在历史中求真实,《世纪》2004年2期;

从《七律·有所思》看文革的发动,《炎黄春秋》2004年1期;

主持人语:横看成岭侧成峰:发现当代史的多重面相;叙事视角的多样性与当代史研究——以50年代历史研究为例,《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3期;

1960年“持续跃进”中的江苏省城市人民公社运动,《浙江学刊》2002年5期;

论孙科在制定《五五宪草》过程中的思想变化,《江海学刊》2000年4期;

试论延安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江苏社会科学》1999年6期;

从“再造”国民党到“以党治国”:论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孙科的政治主张,《民国档案》1998年3期;

孙科与国民政府的对苏外交(1932—1945),《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2期;

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历史教训,《战略与管理》1995年4期;

论大革命时期的孙科,《江苏社会科学》1991年5期;

力行社的成立时间及组织层构考释,《民国档案》1991年4期;

唐君毅学术生平略论,《东南文化》1991年Z1期;

民族认同的错位:“台独”谬论剖析,《江苏社会科学》1990年4期(合作者:薛翔);

论六十年代初台湾中西文化论战中的李敖,《社会科学辑刊》1989年1期;

折中主义文化现象的两重性——以梅光迪为例,《东南文化》1988年2期。

社会评价

南京大学教授董健:高华之死,令我悲痛,这悲痛压在内心深处,如铅似冰,既沉且冷。其实,近几年来,我年老“心硬”,加之患目疾难以读书,人已似死去一半,对“生”之留恋已大为淡漠,对“死”之悲感也已麻木,故对亲朋之死,多淡然处之。但此次高华被万恶的病魔夺去了生命,我却难以抑制一种巨大的悲痛,因为我们太需要他了——单就正在蜕变成官场和商场的中国大学来说吧,多么需要像高华那样有独立思想、自由精神的学者来为失魂的大学招魂啊!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系教授张鸣追悼高华先生:“高华是我见过的最认真,最严谨,见识非凡的史学家,是我的良师益友。英年早逝,痛哉惜哉!高华走了,一个有良知的中国学者,一个自甘贫贱的坚持学术操守的学者离开了我们。高华的成就,怎么评价都不过分。但他的为人,更令人钦敬。跟他交往,感觉他有一肚子的东西要写,一肚子的东西可写。他是一个难得的好老师,在重病期间,在病床上,还在修改学生的论文,每个听过他课的人,都会终身难忘。高华很穷,其实富有天下”。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许纪霖:这是岁末听到的最悲哀消息。高华兄是对中共政治有最深邃洞察的当代学者,每一次听他谈中共历史,都是知性上的享受。他得病之后的坚强、乐观,让所有的人都深受感染。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然在思考和勉力写作,没有什么人比他更对得起历史学家和思想者的荣誉了。

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杨天石:“记得他当时文章写得洋洋洒洒,很有气派,发言也显得‘高谈阔论’,让我印象深刻。”

清华大学副教授刘瑜:“高华老师是中共党史以及苏联党史的‘活字典’,他的去世太可惜了。”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特聘教授杨奎松:高华“是毛泽东研究的排头兵”。“高华先生肯定是近代史学界研究党史的佼佼者。在近现代史研究领域,还有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研究,两方面,高华都领风气之先。高华的研究有很强的个性,也有很强烈的现实关怀。高华的研究表现了一个学者的诚实、正直和独立思考”。

香港卫视执行台长杨锦麟:“我与高华有数面之缘,我曾经专程到南京他家中采访过高华,很有自己坚持的一位学者,为做学问折损了自己的生命。高华不齿与谄媚逢迎者为伍的风骨令人尊敬”。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王奇生:“2003年在台湾“中研院”史语所,我们相处了大约一个月。高华先生是一个非常纯粹的学者,高华在生活中是一个谦谦君子,不像他在学术著作和文章中那样锋芒毕露。那次见面之后,我们一直有电话和邮件往来。高华突然去世,我一时难以接受。按照茅海建的说法,搞历史研究,四十岁才起步,五六十岁是黄金时期,七八十岁还能继续做,因为历史学和计算机不一样,需要很长时间的积累,年纪越大,对历史的感悟越透彻,越深沉。如果高华先生活到八九十岁,成就真的是不可限量”。“高华的著作,已经经受了时间的考验,成为了经典。每一年都会有各种好书的评选,有些年度好书,可能是和当年的一些历史事件和现实关怀有关。但是,能够沉淀下来的不是很多,高华先生的著作,就经受住了考验”。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陈子善:“真的是令人十分难过!仅57岁,比我还年轻啊。我与高华先生仅一面之缘,高华来我校,我们一起吃过一次饭。高华已患病,话不多,但还是很有精神,对今后的研究抱有信心。我对高华的现代史研究、党史研究是很佩服的。如天假以年,哪怕只给他十年时间,又该有多少精辟的论著问世”。

标签: 高华

更多文章

  • 韩练成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韩练成

    韩练成(1909—1984),宁夏固原县人,原国民党军高级将领。是中国共产党深入龙潭虎穴的四大传奇将军之一,是被蒋经国称为在“总统身边隐藏时间最长的隐形将军”。1948年,韩练成脱离国民党部队,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韩练成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

  • 罗炳辉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罗炳辉

    罗炳辉(1897.12-1946.6)出生在云南彝良一个汉族贫苦家庭。1915年入滇军当兵,因作战勇敢升至营长。1922年参加了讨袁护国战争、东征战争和北伐战争。1929年7月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在江西吉安领导靖卫大队士兵起义,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团长、旅长、第六军第二纵队长、第十二军和

  • 容闳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容闳

    容闳(1828.11.17-1912.4.21)原名光照,族名达萌,号纯甫,英文名YungWing,广东香山县南屏村(今珠海市南屏镇)人,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外交家和社会活动家。容闳是第一个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的中国留学生,是中国留学生事业的先驱,被誉为“中国留学生之父”。在清末洋务运动中,他因促成

  • 郑一嫂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郑一嫂

    郑一嫂(1775-1844),原姓石,乳名香姑,系广东新会籍疍家女。其前夫姓郑,因排行而俗名郑一,新安(今深圳宝安)疍家人。郑氏夫妻生有两子。“失龙寡嫂”而言,大联盟顿成大陷阱——红旗帮面临或内讧或被他帮兼并的严重危机。中文名:郑一嫂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广东出生日期:1775年逝世日期:184

  • 申东靖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申东靖

    申东靖(1983年1月27日-2012年10月19日),本名李水清,出生于台湾,中国台湾男歌手、演员、主持人,毕业于启英高职电影电视科。2002年,加入“可米小子”组合;同年,随可米小子推出组合首张音乐专辑《HeyHah!可米小子》,从而正式出道。2004年,主演台湾偶像剧《爱在星光灿烂时》。200

  • 陈树湘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陈树湘

    陈树湘(1905—1934),1905年出生于湖南长沙。在毛泽东、何叔衡等影响下,投身革命。中国共产党党员。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陈树湘率领红三十四师担负全军后卫,掩护全军主力和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机关,同敌人追兵频繁作战。在惨烈的湘江之战中,他率领全师与十几倍于自己的敌人殊死激战四天五

  • 吴石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吴石

    吴石(1894—1950),原名萃文,字虞薰,福建省闽侯县螺洲乡人;1916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24年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师处长,后任北伐军总参谋部作战科科长;1929年赴日本留学,回国任参谋本部第二厅处长;抗战中任第四战区参谋长、军政部主任参谋兼部长;1948年参加民联,与中共华东局直接建立

  • 佘太君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佘太君

    佘太君(934~1010年),又称折太君,名赛花,云中(今山西大同)人,折德扆(yǐ)之女。宋代名将杨继业(杨业)之妻。曾祖父曾任后唐麟州(今陕西神木县北十里)刺史,隶属李克用;祖父折从阮,公元930年后唐明宗授他为府州(今陕西府谷县)刺史;父折德扆,后汉隐帝特任府州团练使。据清代兵部尚书毕沅《吴中

  • 王力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王力

    王力(1900.8.10—1986.5.3),字了一,广西博白县人。中国语言学家、教育家、翻译家、散文家、诗人,中国现代语言学奠基人之一。1926年考进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1927年赴法国巴黎大学留学;1954年调北京大学任教授;1956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王力一直从事语言科学的教

  • 李广利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李广利

    李广利(?-前89年),中山人,西汉中期将领,外戚,汉武帝宠姬李夫人和宠臣李延年的长兄,昌邑哀王刘髆的舅舅,另有一弟名李季。李夫人得宠时,李延年为协律都尉,而李广利则为贰师将军征大宛,因远征大宛封海西侯。李广利数次出征大宛及匈奴等地,战绩平庸。征和三年(公元前90年),李广利出征匈奴前与丞相刘屈氂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