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胡林翼

胡林翼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742 更新时间:2024/1/13 8:41:45

胡林翼(公元1812年7月14日-公元1861年9月30日),字贶生,号润芝,晚清中兴名臣之一,湘军重要首领,汉族,湖南益阳县泉交河人。道光十六年进士。授编修,先后充会试同考官、江南乡试副考官。历任安顺、镇远、黎平知府及贵东道,咸丰四年迁四川按察使,次年调湖北按察使,升湖北布政使、署巡抚。抚鄂期间,注意整饬吏治,引荐人才,协调各方关系,曾多次推荐左宗棠、李鸿章、阎敬铭等,为时人所称道,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在武昌咯血死。有《胡文忠公遗书》等。

基本资料

中文名:胡林翼

别名:字贶生,号润芝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湖南益阳县泉交河

出生日期:1812年7月14日

逝世日期:1861年9月30日

职业:政治家、将领

主要成就:参与平定太平天国运动

绘制《大清一统舆图》

代表作品:《胡氏兵法》、《胡文忠公遗集》、《胡文忠公遗集》等

官职:湖北巡抚

谥号:文忠

追赠:太子少保,兵部侍郎

人物生平

胡林翼出身官宦之家,其父胡达源曾以一甲第三名进士及第,直接入翰林院,授编修。后官至詹事府少詹事,为四品京堂。正因为此,胡林翼从小受重视,得到了较好的教育,并有不少奇遇。六岁时,他爷爷教他认字,读《论语》。八岁时,爷爷在益阳修志馆编修志书,他随侍在侧。刚好将赴任川东兵备道的陶澍顺路回老家益阳探亲,一见到胡林翼,就惊为伟器,说:“我已得一快婿”,遂订下娃娃亲,将自己五岁的女儿许配给他。十九岁时,胡林翼与陶澍之女琇姿(字静娟)在桃花江陶氏别墅完婚。婚后,他师事同里蔡用锡前辈。他教书“务为有用之学,不专重文艺,而于兵略、吏治尤所究心”。胡林翼“师事两年,涵濡渐渍,服膺终身”。二十一岁时,胡林翼偕夫人送岳母贺夫人去南京陶澍两江总督任所。陶澍是促成嘉道年间经世之学重新活跃的代表人物,办事干达,政声极佳。留居节署一年,胡林翼亲见陶澍兴利除弊措施,深受熏染,“精神殊为一变”。在给父亲的信中,他写道:“岳丈公退之余,辄与男长谈。岳丈胸中本极渊博,加以数十年来宦途阅历,上下古今,融会贯通,每及一事,旁证曲引,判断洞中窃要,于男进益,非浅鲜焉。”

江南一行,胡林翼收获很大。从此,他“于书无所不读,然不为章句之学,笃嗜《史记》、《汉书》、《左氏传》、司马《通鉴》暨中外舆图地志,山川厄塞、兵政机要,探讨尤力”。除了耳濡目染经世之术外,在此期间,胡林翼还得到了躬行实践的机会。

1831年(道光十一年)五月,沅湘大水,益阳受灾严重,饥民流离失所。时在家受学的胡林翼担心饥民无食一变而为乱民,慨然曰“秀才便当以天下为己任”,挺身而出,面见县令,“请按灾区编户口,劝富民出钱粟以赈”。他还提出具体的救灾方案,即令遭灾各处保甲根据贫富情况造户口册,分上、中、下三等,上户不管,中户可减价买米,下户免费给米,限期一个月。为监督保甲,防止其舞弊,胡林翼建议“选本地士绅协同办理,一以镇地方,一以免保甲之欺罔”。鉴于劝捐遭富民抵制,十数日无动静,他愤不可遏,不得不“一出倡之”,首先请岳父家捐出两千两银子以作表率,然后对其他富民苦口婆心劝导,“以至诚感之,以大义责之,以危言动之,以赏劝诱之”,终于使大家踊跃捐款,立致数万金。“已而,散米表食,全活甚众”。当时,胡林翼年仅二十岁。在给爷爷的信中,他详细叙述此事经过,说:“此事出于孙之意,见无一人赞之,但沮之者不下十数人。而孙自以为泰山崩于前而不动,麋鹿奔于左而不顾,亦可谓毅然不移矣。”

道光十六年中进士,被选为庶吉士,授编修。1840年先后充会试同考官、江南乡试副考官。1846年以知府分发贵州。其实他这个贵州地方官是通过捐纳而来的。原来胡林翼丁忧起复后,觉得在京候缺补官,上升的空间不大,而其学生也认为他才气过人,做地方官更能有所建树,所以就凑钱给他捐个知府。根据当时捐例,捐纳为官可以自主择地,胡林翼本可以选择一个发达的地方,挑个肥缺做官。但他是正途出身,曾官清要,捐纳为官已让他蒙羞,所以宁愿到边远之地,以区别于那些输金为吏者。在给弟弟的信中,他就直言不讳地说:“天下官方,日趋于坏。输金为吏者,类皆择其地之善者,以为自肥计。黔,硗瘠之所,边僻之境也,为人所掉首而不顾者。然兄独有取于黔者,诚以黔之官吏尚能奉上以礼不以货,以礼则知自重,不以货则知恤民,而治理庶几可冀。”而对于友人的不解,他则解释说:“某之出,资用皆他人助成之……某初为政此邦,贫瘠或可以保清白之风,而不致负良友厚意。”赴任前,他还“遍谒先茔,誓不取官中一钱自肥以贻前人羞”其后历任安顺、镇远、黎平知府及贵东道。在任时,强化团练、保甲,镇压黄平、台拱、清江、天柱等地苗民起义和湖南李沅发起义。胡林翼文武双全,且能诗能文,主张“用兵不如用民”,“用兵”只能治标,收一时之功,“用民”才是治本,享长久安定。胡林翼在贵州安顺知府任上,立志安定一方。他经常芒鞋短衣,深入群众摸民情探匪情,带领官兵与盗匪作战数百次,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编成了《胡氏兵法》。

1854年(咸丰四年)擢贵东道员,奉调带勇赴湖北、湖南抗击太平军。曾国藩以其“才大心细”加以奏保,并令其自领一军,随同作战。

1855年1月29日,湘军水师120条轻便战船冒险冲入鄱阳湖,上驶姑塘,被太平军阻截于湖内,从而使长江内的大型战船,失去轻便战船的护卫与配合,战斗力顿减,湘军八里江水师老营当天即遭太平军水师的火攻,船只被焚40余号,余船纷纷逃回九江。2月11日,九江官牌夹水营又遭太平军夜袭,曾国藩的坐船被焚夺,文案全失,险些丧命,余船也纷纷上驶溃逃。太平军乘胜转入全线反攻,2月23日占汉阳、武昌。曾国藩转守南昌。胡林翼也被迫撤离九江外围,回援武昌。他带勇1800人于3月6日驻营沌口。4月3日,武昌失守,巡抚陶恩培被杀,清廷以胡林翼署湖北巡抚,与道员李孟群所部水师共守金口。由此开始了长达年余的围困武昌之战。

胡林翼受命署理湖北巡抚后,在军事上开始独当一面。他选将练兵、整顿部队,同年5月1日,他督部逼武昌城外。17日,督攻武昌的沙洲。27日,出动水陆师合攻武昌,进战均不利。6月10日在水师配合下,派副将王国才率部攻汉阳,他自率所部攻武昌。太平军知其金口大营空虚,绕道袭金口,迫使他退回金口老营。

当胡林翼率部进攻汉口、汉阳之际,9月12日,太平军兵分六路进攻金口,清军大败,陆营纷纷溃散,水师退守新堤。由于大营失陷,胡林翼被迫自汉阳损口退往奓山。18日,太平军又分八路来攻,胡林翼所部陆营由于欠饷太多,无心作战,纷纷溃散。

胡林翼所部接连溃散,促使他下决心裁汰旧勇。他遂从水师挑派都司鲍超前去湖南,另募新勇3000人,与此同时,又奏调遣员罗泽南部湘军自江西来援,以救燃眉之急。

10月,罗泽南率5000人自江西义宁来援,连占通城、崇阳,胡林翼率部前往迎接,共同攻下蒲折。又协同援军击败太平军韦俊、石达开部,收复咸宁城。乘胜攻武昌,屡战皆捷。

1856年4月6日,武昌太平军因援兵开到,兵力得到加强,遂洞开城门,多路出击,对清军强大的反攻。胡林翼、罗泽南被迫进行抵抗。此时,罗泽南求胜心切,企图乘机攻入城内,占领武昌,以便迅速回援江西。结果被太平军炮弹击中头部,于五天之后毙命。罗泽南死后,由其部下知府李续宾接统其军。

1856年7月,石达开于参加一破江南大营之后,率部自天京上援武昌,进入湖北后,便兵分四路,对武昌清军取大包围之势。8月18日,石达开部抵达武昌近郊鲁家巷,战事又趋紧张。正在这时,太平天国天京爆发了内讧,杨秀清及其僚属数万人被杀。9月上旬,石达开即率部回天京靖难,武昌外围的军事压力解除,胡林翼得以添募兵勇,深浚长濠,严密围困武昌。

1856年12月,武昌被围日久,外援渐绝,粮食、弹药俱形匮乏,加之洪秀全将韦昌辉处死,武昌太平军主要守将韦俊深恐株连,已无心再守。19日夜,乃洞开城门,七道并出,突围他走。汉阳太平军也同日撤出。胡林翼乘机占领武昌、汉阳,并以日行800里的速度向朝廷奏捷。朝廷也以武昌克复,实授胡林翼湖北巡抚、赏戴头品顶戴。

胡林翼占领武昌之后,立即水陆东下,对太平军实施追击,旬日之间,连克武昌县(今鄂州市)、黄州,大冶,蕲水,兴国(今阳新)、广济、黄梅,湖北境内无太平军踪迹。于是令李续宾率军9500人进围九江,江宁将军都兴阿、杨载福、鲍超率6000人,屯九江对岸要隘小池口,而自居武汉,与湖广总督官文通筹全局,整饬湖北军政吏治。

1857年,太平军年青将领陈玉成,统率大军自安徽入湖北出英山,直插蕲水,然后回军广济、黄梅,威胁围困九江、小池口的湘军后方。胡林翼于是亲自赶赴黄州督师。9月11日,知府李续宜部败太平军于蕲水马家河,将太平军再度赶出湖北境内。10月2日攻占九江对岸要隘小池口,为攻占九江创造了条件。当天,胡林翼到九江城外,与都兴阿、李续宾、杨载福“会商进取之策”,确定再先取湖口,进一步切断九江太平军的外援。18日,胡林翼返回武昌。

1858年3月30日起,胡林翼部由李续宾、杨载福督军围攻九江,占领全城,九江太平军守将林荣战死。胡林翼因调度有方,赏太子少保衔。

1859年,胡林翼又会同曾国藩、多隆阿、鲍超等部击败太平军石达开、捻军张洛行、龚瞎子联军。攻克太湖城,收复潜山。后曾国藩授两江总督,督师,于1861年8月攻克安庆,曾国藩推胡林翼为首功,加太子太保衔,给骑都尉世职。

1861年8月30日,胡林翼病死(死因据说为见洋船往来江上迅捷如风,即忿而吐血)武昌。赠总督,谥文忠。

晚年致力于教育,主讲长沙城南书院,创办湖南益阳箴言书院,咸丰、同治年间,他从自己的俸禄中购置图书1337种,36261卷,其中经书444种7048卷;史书232种,16320卷,碑贴195种117卷。把他的全部藏书都运到箴言书院,供师生阅读。其中有宋元本古籍数种,乾隆刊本《陕甘通志》一套33册,现部分图书归于湖南图书馆收。著《读史兵略》,所遗奏稿、书牍辑为《胡文忠公遗集》。

个人作品

著《读史兵略》46卷,奏议、书牍10卷等,辑有《胡文忠公遗集》。曾绘制《大清一统舆图》,为中国早期较完整的全国地图。所著《保甲团练条约》及《团练必要》诸篇。胡林翼在贵州安顺知府任上,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编成了《胡氏兵法》。

轶事典故

相传胡林翼被点为翰林后,常与同乡善化人周寿昌出入花街柳巷间。一天晚上,正与周寿昌一起在某娼家,突遇坊卒夜里巡查,周寿昌机警,躲避进厨房,换了身衣服,所以没有被抓住,而胡林翼等人被抓回去问讯,因为不敢吐露身份,所以很是受辱。等到他被释放出来,就与周绝交,认为其临难相弃,不够朋友。其后,胡林翼治军招勇,就不喜用善化籍人。

历史评价

李慈铭:“老谋深识,烛照不遗,固中兴第一流人。”

王闿运:“中兴之业,实基自胡。”

曾国藩谈到胡林翼湖北巡抚任上的政绩时说:“以湖北瘠区养兵六万,月费至四十万之多,而商民不敝,吏治日懋,皆其精心默运之所致也。”而对于胡林翼的整体评价是:“林翼坚持之力,调和诸将之功,综核之才,皆臣所不逮,而尤服其进德之猛。”曾国藩还曾说:“润芝(胡林翼)之才胜我十倍。”

曾国藩的幕僚欧阳兆雄、朱孔彰说胡曾是“纨绔少年”,“常恣意声伎”;胡的幕僚徐宗亮也说他“少年有公子才子之目,颇豪宕不羁”。

沈卓然:“世徒知曾、左之贤,而不知胡文忠固在曾、左之前。盖胡公之学与才,实无逊于曾、左;而于政治、文章、经济、军事,固无所不学,无所不致其用也。更考其生平,不独坐镇武昌,坚守不摇,以扼形势之要;且于课厘馈饷,擘画尽善,遂使当时诸军无饥馁之扰,克奏中兴之业。由此而论,允推功首。即其察吏安民,兴利除弊诸政,亦皆大端,足为后世之法式。”

郭嵩焘:“位巡抚,将兵十年,于家无尺寸之积。”

慈禧:“林翼未竟全功,遽就溘逝,迹其功勋卓越,名播寰区,至今江、鄂士民称颂。”

刘体仁:“胡文忠之才,为中兴诸贤之冠。”

蔡锷:“曾胡两公,中兴名臣中铮佼者也,其人其事距今仅半个世纪,遗型不远,口碑犹存。”

蔡东藩:若曾、胡二公,文足安邦,武能御侮,清之不亡,赖有此耳。

赵尔巽主编《清史稿》:“林翼负才不羁,娶总督陶澍女,习闻绪论,有经世志。”后又论:“骆秉章休休有容,取人为善。胡林翼综覈名实,干济冠时。论其治事之宽严疏密若不相侔,而皆以长驾远驭,驱策群材,用能丕树伟绩。所莅者千里方圻,规画动关军事全局。使无其人,则曾国藩、左宗棠诸人失所匡扶凭藉,其成功且较难。缅怀中兴之业,二人所关系者岂不钜哉?”

徐宗亮:“励志政事,军兴而后益以名节厉世,颇似信国少保。”

梅英杰:“中外论者服公治行才望,相与欷歔慨叹,佥谓有清中兴之业,实基自公。”

蒋介石:“泊乎民国二年失败,吾再将曾国藩与胡林翼诸书集,悉心讨究,不禁而叹胡林翼之才识略见,确高出一世,实不愧为当时之名将。”

家族成员

其父为胡达源。岳父是两江总督陶澍。正房静娟夫人给他生了个女儿,取名端仪,咸丰三年(1853)五月嫁给监察御史周开铭。

后世纪念

胡林翼的府第,即“宫保第”(胡生前官太子少保故称“宫保”)。坐落在今泉交河镇大塘村,占地数十亩,四周筑有厚达一尺余的三合土围墙,墙外有丈余宽的护城河沟。府第内有房舍、官厅、花苑、仓、门堡等房屋多达上百间,是一座城堡式的庄园。民国时期,胡林翼的后代,多居住于长沙。房屋由益阳县立六校(完全小学)租用办学,直至1941年抗日战争时期,林翼中学(胡林翼的曾孙胡有猷创办)曾短期办学于此。新中国成立后,为乡政府、农协会所在地。房屋一直保持比较完整。六十年代,食堂下放,许多失去房屋的社员蜂拥至宫保第,敲门窗,拆砖瓦,一个百年的大庄园就这样迅速“砖消瓦解”了。七十年代,生产队为开辟田园,将坚固的围墙凿倒,护城河沟填平,至此“宫保第”便销形匿迹了。所有珍贵文物或流落民间,或毁坏丢失,国有博物馆收有少量。“宫保第”仅存房屋基础和一些残墙断壁。益阳市委市政府及赫山区委区政府将修复胡林翼故居“宫保第”列为2010年重点项目,进行了修复。

花桥书堂山有胡林翼庐墓,石笋瑶华山有胡林翼建的箴言书院(即今天的益阳市箴言中学)。

标签: 胡林翼

更多文章

  • 吕紫剑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吕紫剑

    吕紫剑(1893年11月22日—2012年10月21日),是中国武术家,被誉为“长江大侠”。曾与津门大侠霍元甲、关东大侠杜心武并称清末民初武林“三大侠客”。2009年成为全球最年长者。吕紫剑先后出版了《中国武当内家拳法》、《八卦养生法》等著作,同时他还创编了“八卦浑元养生功”。2012年10月21日

  • 郭昶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郭昶

    郭昶(1956年10月31日-2006年6月14日),中国已故影视男演员,1956年10月31日出生于辽宁沈阳,后随家人来到广州。郭昶父母于其幼时离婚。郭昶于1966年随母亲迁往广州定居。中学毕业后,郭昶任职于广州汽车集团客车有限公司。不久他加入广州工人业余文工团,开始演艺生涯。1984年开始加入广

  • 乔致庸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乔致庸

    乔致庸(1818―1907)字仲登,祁县乔家第三代人。他出身商贾世家,自幼父母双亡,由兄长抚育。本欲走入仕途,刚考中秀才,兄长故去,只得弃文从商。他是乔家门中最长寿的人,活了89岁,一生娶有6妻,因乔门中有不许纳妾的家规,都是续弦。电视剧中的陆玉菡是虚构的,6妻中没有陆氏,6妻留下6子11孙。当国家

  • 林风眠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林风眠

    林风眠(1900年11月22日--1991年8月12日),画家、艺术教育家、国立艺术学院(现更名为中国美术学院)首任院长。自幼喜爱绘画。代表作品有《春晴》、《江畔》、《仕女》。历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国立艺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1991年8月12日10时,因心脏病、肺炎并发

  • 李苦禅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苦禅

    李苦禅(1899-1983),男,出身贫寒。现代书画家、美术教育家。原名李英杰,改名英,字励公。山东高唐人。1923年拜齐白石为师。曾任杭州艺专教授,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擅画花鸟和鹰,晚年常作巨幅通屏,代表作品:《盛荷》《群鹰图》《松鹰图》《兰竹》《晴雪图》《

  • 唐继尧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继尧

    唐继尧(1883—1927年),又名荣昌,字蓂赓,汉族,云南会泽人。滇军创始人与领导者,云南滇系军阀的主要领导者。1883年8月14日出生。就读东京振武学校,然后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后升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深造。唐继尧参加过重九起义,昆明起义。在镇压二次革命时,攻打四川熊克武率领军队。在护国战争

  • 孙犁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孙犁

    孙犁(1913年5月11日—2002年7月11日),原名孙树勋,河北省衡水市安平人,现当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荷花淀派”的创始人,又先后担任过《平原杂志》《天津日报》文艺副刊、《文艺通讯》等报刊的编辑,并著有关于编辑的作品。12岁开始接受新文学,受鲁迅和文学研究会影响很大。“孙犁”是他参加抗日战争

  • 王若飞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王若飞

    王若飞(1896-1946),幼年原名大伦,小名运笙(运生)、荫生,号继仁,曾用名王度、雷音,参加革命深入敌后化名黄敬斋。王若飞出生在贵州安顺。他是杰出的共产主义先驱、中共领导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的“四八”烈士。青年时代,王若飞参加过辛亥革命和讨伐袁世凯运动。1922年6月,王若飞与赵世炎

  • 梁笑棠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梁笑棠

    梁笑棠,英文名“Laughing”,男,TVB剧《学警狙击》《潜行狙击》等系列电视电影中角色,由香港男演员谢天华饰演,这个角色由无线电视著名编剧朱镜祺创作。梁笑棠意志力强,长时间从事卧底工作,虽然大部分时间不可坦诚对人,内心常感孤独,但仍有柔和温暖的一面。在卧底工作中,梁笑棠全力配合警方打击罪犯,胆

  • 马寅初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马寅初

    马寅初(1882年6月24日—1982年5月10日),字元善,中国当代经济学家、教育学家、人口学家。浙江嵊州人。曾担任南京政府立法委员,新中国建立后曾历任中央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任、重庆大学商学院院长兼教授、南京大学教授、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北京大学校长、浙江大学校长等职。1957年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