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许德珩

许德珩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078 更新时间:2024/1/15 19:43:40

许德珩(1890~1990),原名许础,字楚生,江西德化(今江西省九江县)人。著名爱国人士、政治活动家、教育家、学者,九三学社创始人和杰出领导者。早年参加毛泽东发起组织的新民学会,青年时代入同盟会参加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时是著名学生领袖,起草《五四宣言》。1920年赴法国勤工俭学,毕业于里昂大学,后入巴黎大学,师从居里夫人研究放射性物理学,1925年与劳君展结婚。1927年回国,曾任武汉第四中山大学教授、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秘书长、代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水产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基本资料

中文名:许德珩

别名:原名许础,字楚生,曾改字楚僧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江西省九江市

出生日期:1890年

逝世日期:1990年2月8日

职业:政治活动家,教育家

毕业院校:里昂大学,巴黎大学

主要成就:起草《五四宣言》

创立九三学社

配偶:劳君展

女儿:许鹿希

人物生平

许德珩的曾叔祖许振兴,原是清朝的一名副举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被派到广西任候补知县,颇不得志,于清咸丰年间,参加太平天国革命,天京奠都后,当了军帅。太平天国革命失败后,全家受到株连,隐姓埋名,迁居他乡。祖父许殿勋,因受株连,不敢进取功名,而以行医为业。及至同治年间,清政府追查太平天国官员渐松,他父亲许鸿目卢才等得参加府试,中第一名,补为禀生,被人推荐到浙江绍兴府当文案。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因同情徐锡麟、秋瑾革命事件,又被株连罢职,逃回故乡,后入九江同文书院任教。

人物轶事

许德珩幼年聪颖,6岁随长兄德琛在家馆蒙。后入私塾,深得塾师刘畅春赞许。第一年读完《三字经》《幼学琼林》。第二年老师给他开讲《诗经》《左传》《四书》。以后又自学了《纲鉴易知录》等。几年私塾,给他打下了深厚的典经研读基础。父亲从绍兴回来,指导他读《新民丛刊》,邹容的《革命军》,严复译的《天演论》和梁启超的文章,这些新书给他灌输了民主革命思想,对他启发很大。许德珩于光绪三十二年向在九江小学读书的同学学会了英文字母。从十六岁起,到九江县城向一位同文书院的毕业生学英文和数学。因无力在城里食宿,只好每天徒步往返四十里,进城求学,风雨无阻,从不间断,苦学两年,奠定了后来进入中学的基础,同时也锻炼了体质和意志。

宣统元年(1909年),德珩考入九江中学堂(前身为濂溪书院)。这期间,颇受杨秉笙(地理教师)、王恒(图画教师)两位曾留学日本的老师器重。经他们介绍,德珩参加了同盟会,剪去了长辫子,立志改革。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九江光复。许德珩以许础的名字,投笔从戎,参加宪兵队。李烈钧任九江都督其间,他由当时宪兵司令、革命党人廖伯琅推荐,在秘书处当秘书。次年,九江中学开学,他又到学校读书。1913年,在孙中山的领导下,国民党人发动了“二次革命”,李烈钧在湖口宣布独立,任讨袁总司令,并发布讨袁檄文。德珩再次投笔从戎,第二次到李烈钧部,参加湖口讨袁之役。1915年初,许德珩考入北京大学后,结识了李大钊、毛泽东等人,以李大钊介绍,他参加了少年中国学会,并和邓中夏等人组织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向人民群众进行宣传,以扩大新文化运动和爱国民主运动的影响。他是当时全国学生统一组织“学生救国会”创办的《国民杂志》负责人之一。1919年5月4日,北京爆发了反帝反封建的学生爱国运动。在五四运动中,许德珩是著名的学生领袖之一。他受北京学生联合会的委托,起草了《北京学生界宣言》。

1920年,许德珩为继续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赴法勤工俭学。德珩自1915年丧偶,便立志求学与学生运动,改字“楚僧”,以示无意续婚。一次,在与君展通信中,她把德珩署名“楚僧”的“僧”字圈掉,写上“生”。改为“楚生”。表露了姑娘的爱慕之情,从此,他们友情进入爱情,在感情上深入一步。1924年夏,君展在法国里昂大学毕业,得到了硕士学位,入巴黎大学理科,并从居里夫人学习镭学,他们才经常会面经过五年多时间的互相了解,在蔡元培的极力撮合之下,于1925年在巴黎中国饭店举行婚礼。蔡元培赠十六字红缎题词:”爱结同心,互助互励。学术事业,勤奋无已。1927年春,许德珩夫妇受国内如火如荼的革命形势的鼓舞,酝酿回国,后因劳君展正从居里夫人研究镭学,于是决定德珩一人先行回国。回国后,他来到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担任教官,讲授唯物史观和社会主义史。继而应恽代英之邀到武汉,担任武汉中央政治学校政治教官,武汉第四中山大学教授,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秘书长,代主任。又任黄埔军校政治教官、武汉分校政治教官。

大革命失败后,许德珩于1927年9月初偕夫人君展离开武汉,到达上海,从事社会主义理论的翻译工作。1931年,许德珩应北京大学之聘,赴北平任教,不久,九·一八事变爆发,他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35年,许德珩积极投入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大规模的学生爱国运动。抗日战争期间,根据周恩来的建议,许德珩回原籍江西任江西抗敌后援会主任委员,动员抗战,保卫家乡。1946年5月4日九三学社在重庆举行成立大会,许德珩被选为九三学社理事长。

新中国成立以后,许德珩满怀豪情地参加中央人民政府工作。他曾先后担任政务院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水产部长。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第二、三届常务委员,第四、五届副主席。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第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四、五、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在我国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许德珩同中国共产党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周恩来和宋庆龄等,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1979年,许德珩在89岁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90年2月8日,许德珩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终年100岁。

许德珩喜爱诗词,精于书法,眷恋故土,热爱家乡,有求墨者,欣然允诺。

许德珩的女儿许鹿希就读于北京大学医学院,毕业后在北大医学院、北京医学院、北京医科大学工作,许德珩的女婿就是我国著名核武器专家、“两弹元勋”邓稼先院士。

在各个民主党派的领导人中,许德珩先生是比较特殊的一位:从在北京大学读书一直到1979年,他虽然身为无党派人士或民主党派领导人,都始终是一个新民主主义者。在各种形式的斗争中,许德珩先生都坚定地站在了中国共产党的一边,而并非像其他民主人士一样,希望在国共两党之间不偏不倚,走出一条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利益的中间路线。

个人成就

许德珩一生中与中国共产党有着许多默契的合作。在九三学社成立之前,他以个人的名义积极和共产党保持接触:

1920年,许德珩赴法勤工俭学期间与中共旅欧支部的周恩来、徐特立等建立了联系;

1935年8月1日,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后,许德珩亲自参加了“一二九”运动;

1936年秋,许德珩和夫人得知延安物资供应困难,即在北平买了布鞋、怀表和火腿等,托中共地下党员徐冰、张晓梅设法转送给毛泽东;

1936年西安事变后,许德珩拥护中共中央的正确决策,进一步团结在中共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周围。

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数1945年重庆谈判前毛泽东请许德珩及其夫人劳君展赴宴之事了。在许德珩的回忆录中,他这样记述到毛泽东曾经鼓励他们成立自己的政治组织,并说:“在毛主席的关怀鼓励下,我们决心把民主科学座谈会改组成一个永久性的组织。”与毛主席的这次谈话可以说是九三学社得以成立的最直接的原因,甚至可以说是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九三学社成立以后,许德珩等学社领导人仍然坚持同中国共产党保持一致,并逐渐开始以政治组织的名义公开支持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在其成立大会上,九三学社提出了自己的基本主张,基本精神与中共在战后提出的“和平、民主、团结、建国”的精神是一致的;解放战争期间,九三学社对国民党片面召开“国大”进行了旗帜鲜明的抵制;1947年2月21日,蒋介石强迫中共驻北平军调部人员撤回延安时,刑西萍到许德珩寓介绍了九三学社今后的工作要如何开展等;5月20日,国民党政府召开国民参政会,许德珩依照事先与中共地下党员协商的结果,利用合法形式,和20名参政员联名提出《停止内战恢复和平案》,在参政会上造成强大的反对内战争取和平的声势;1948年4月30日中共提出“五一”口号,在北平的九三学社总社闻讯后秘密举行会议,响应“五一”口号;北平临近和平解放的1949年1月26日,九三学社北平同人公开发表《拥护中共“五一”号召暨毛泽东八项主张的宣言》;1949年1月12日,九三学社的许德珩等,联合城内各大学教员,奉劝傅作义将军顺从民意,谋取和平解放之法,将军队撤出城外。

一生追求民主与科学,一生拥护中国共产党,这种执着的信念终于在1979年达到了顶峰——89岁高龄的许德珩先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他在自己回忆录的最后写到:我能在垂暮之年,由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我感到无限光荣。我要永远为党工作,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死而后已。

标签: 许德珩

更多文章

  • 罗章龙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罗章龙

    罗章龙(1896年11月30日—1995年2月3日),原名罗璈阶,湖南浏阳人。杰出的政治活动家,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中共早期领导人之一。早年就读于北京大学,曾参加五四运动,1920年参加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并和李大钊发起组织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是中共创建时的党员之一。在担任中共北方区委和中

  • 梁思礼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梁思礼

    梁思礼(1924.8.24-2016.4.14),广东新会县人,梁启超之子。火箭系统控制专家,中国导弹控制系统研制创始人之一。1945年获美国普渡大学学士学位;1947年获辛辛那提大学硕士学位;1949年获辛辛那提大学博士学位;1950年任邮电部电信技术研究所技术员;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谢觉哉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谢觉哉

    谢觉哉(1884年4月27日——1971年6月15日),字焕南,别号觉哉,亦作觉斋。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延安五老”之一、著名的法学家和教育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法学界的先导、人民司法制度的奠基者。1884年出生湖南宁乡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他在中央苏区任内务部长时,主持和参加

  • 辜振甫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辜振甫

    辜振甫(1917年1月6日—2005年1月3日),字公亮,中国台湾省彰化县鹿港人,祖籍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辜家祖上到台已200多年。台湾知名企业家,首任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1990年11月21日—2005年1月3日)。中文名:辜振甫别名:字公亮国籍:中国出生地:台湾省台中市鹿港出生日期:1917年

  • 周士第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周士第

    周士第(1900.9.9—1979.6.30),广东乐会(今海南琼海)人。192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生涯中,历任国民革命军第4军独立团第1营营长、团参谋长、代理团长、团长,第25师师长,八路军第120师参谋长,晋西北军区参谋长,晋北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华北军区第1兵团副司令员兼副政治

  • 张伯苓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张伯苓

    张伯苓(1876.4.5-1951.2.23),原名寿春,字伯苓,后以其字行世,天津人,中国现代职业教育家,私立南开系列学校创办者。西方戏剧以及奥运会的最早倡导者,被誉为“中国奥运第一人”。张伯苓早年毕业于天津北洋水师学堂,后获得上海圣约翰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博士,曾受教于美国教育家、哲学家杜

  • 李海泉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李海泉

    李海泉(1901年2月4日-1965年2月8日),顺德均安上村人,著名粤剧丑生、小生演员。在20世纪20年代末在新中华班任小生,主要演出剧目有《锦毛鼠》《夜渡芦花》《罗通扫北》等。三十年代李海泉以擅演“烂衫戏”而著称。他多才多艺,武丑、网巾边、二花面均表演精致独到,特别是以担纲演出《打劫阴司路》《烟

  • 池步洲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池步洲

    池步洲(1908—2003),男,中国著名的密码破译专家,早年留学日本,并娶了日本妻子。抗战爆发后回国加入国民党中统情报组织,因破获日军密码促使“海军之花”山本五十六被截杀。解放后留居大陆,晚年陪妻子移居日本。2003年2月4日,池步洲在日本神户逝世,享年95岁。逝世后,他的骨灰被带回中国。中文名:

  • 陈士榘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陈士榘

    陈士榘(1909-1995)。1909年4月14日出生于湖北武昌黄土陂。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届中央委员。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中国现代国防工程的奠基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政大学副校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训练部部长,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军委顾

  • 王建安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王建安

    王建安(1907-1980)原名王见安,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黄麻起义。后担任红四军政委,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山东纵队副指挥。解放战争时期是华东野战军第八纵队司令员兼政委、东线兵团副司令员,参与指挥了济南战役和淮海战役。解放后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历任第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