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李海泉

李海泉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617 更新时间:2024/1/15 12:45:33

李海泉(1901年2月4日-1965年2月8日),顺德均安上村人,著名粤剧丑生、小生演员。在20世纪20年代末在新中华班任小生,主要演出剧目有《锦毛鼠》《夜渡芦花》《罗通扫北》等。三十年代李海泉以擅演“烂衫戏”而著称。他多才多艺,武丑、网巾边、二花面均表演精致独到,特别是以担纲演出《打劫阴司路》《烟精扫长堤》而闻名剧坛。四十年代初,李海泉和廖侠怀、半日安、叶弗弱并称“粤剧四大名丑”,他的表演幽默含蓄,唱腔雄浑质朴,深为粤剧观众所称道,在海外演出,也广受内地观众欢迎。李海泉于1958年宣告从此退出舞台,并在1965年病逝于香港。

基本资料

中文名:李海泉

别名:李满船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均安镇上村乡

出生日期:1901年2月4日

逝世日期:1965年2月8日(享年64岁)

职业:演员

代表作品:锦毛鼠、罗通扫北、夜渡芦花、打劫阴司路等

配偶:何爱瑜

女儿:李秋圆

儿子:李忠琛李小龙李振

孙子:李国豪李凯豪李伟豪李嘉豪

孙女:李香凝

演艺经历

20世纪20年代末李海泉在新中华班任小生,主要演出剧目有《锦毛鼠》《罗通扫北》《夜渡芦花》等。三十年代李海泉以擅演“烂衫戏”而著称。四十年代初,李海泉和廖侠怀、半日安、叶弗弱合称“粤剧四大名丑”,他的表演幽默含蓄,唱腔雄浑质朴,深为粤剧观众所称道,在海外演出,也广受华侨观众欢迎。李海泉于1958年宣告从舞台上退下火线,1965年病逝于香港。

李海泉1901年2月4日出生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江尾(即现今均安镇上村乡)。李海泉的父亲李震彪早年从事镖师工作,晚年退休回到江尾转行打短工维持生计。为减轻生活负担,李震彪安排两个儿子李满甜和李满船到当时佛山有名的酒家笑尘寰茶楼(现改为百货商店)当学徒。在这里,李满船遇到粤剧名伶小生奕。得到父母的同意后,李满船正式拜小生奕为师学戏。小生奕为他起了一个艺名叫李海泉。

20世纪20年代末在新中华班任小生,同班主要演员有靓东全、少新权、肖丽章、白玉堂等,主要演出剧目有《锦毛鼠》《罗通扫北》、《夜渡芦花》等。

1939年在永寿年剧团任丑生,尤以担纲演出《打劫阴司路》《烟精扫长堤》而闻名剧坛。

1939年李海泉在永寿年剧团任丑生,以擅演反映社会基层人民生活的“烂衫戏”而著称。他多才多艺,武丑、网巾边、二花面均表演精到,尤以担纲演出《打劫阴司路》《烟精扫长堤》而闻名剧坛。

到1948年初期,李海泉和廖侠怀、半日安、叶弗弱合称“粤剧四大名丑生”,他的表演幽默含蓄,唱腔雄浑质朴,深为粤剧观众所称道,在海外演出,也广受华侨观众的欢迎。

1947年他到白玉堂担纲的兴中华剧团任正印丑生,主演名剧《乞米养状元》,轰动香港艺坛,该剧与薛觉先的《花染状元红》、陈锦棠的《状元红》、廖侠怀的《本地状元》,合称“四大状元”戏,传演不衰。

1945年之后,成为锦添花剧团的台柱之一,担纲演出《三盗九龙杯》《铜网阵》《两个烟精扫长堤》等名剧。李海泉曾和永寿年班开戏师爷陈铁军合编新剧《断崖飞絮》,千里驹在剧中饰演一个历尽艰险的少女,于断崖上悲歌一曲,诉说自己坎坷的身世,令满座观众齐洒同情之泪。他还与薛觉先合作演出《大闹梅知府》等剧,参加《十年人事几番新》《七字奇冤》《红粉军师》《情蝶灵鹣》《望夫化石》等剧目的演出。

李海泉于1958年退出舞台,1965年病逝于香港。他的其中一个儿子是著名国际武打电影明星李小龙(李振藩),另一为著名演艺人李振辉(森森的丈夫)。

家庭关系

李海泉有妻子何爱喻,有儿子李小龙,李振辉,岳父何甘棠,孙子李国豪等。

主要作品

《打势阴司路》(1939年)

《火树银花》(1947年)

《乞米养状元》(1947年)

《百鸟朝凰》(1947年)

《两个烟精扫长堤》(1948年)

《黄金世界》(1948年)

《四大天王》(1948年)

《五鼠闹东京》(下集大结局)(1948年)

《万缘业中一点红》(1948年)

《万紫千红》(1948年)

《得心应手》(1948年)

《富贵浮云》(1948年)

《地道状元》(1948年)

《五鼠闹东京》(上集)(1948年)

《垃圾天堂》(1949年)

《地狱金龟》(1949年)

《天花龙凤》(1949年)

《大四喜》(1949年)

《少林七侠五探峨嵋山》(下集大结局)(1950年)

《宝玉奇缘》(1949年)

《三盗九龙杯》《五鼠闹东京》(三集)(1950年)

人物轶事

追溯李氏家族史。晚清时期,广东顺德一带有个颇有名气的武师,他就是李海泉的父亲李震彪。李震彪在佛山镖局任镖师,替钱庄和商行押运贵重货物。李海泉原名李满铨,他有个哥哥叫李满甜。李震彪并不希望儿子长大了做武师:出生入死,动荡不安。他希望后代过平淡而安稳的生活。在满甜9岁、满铨不到7岁时,父亲送他们到佛山有名的酒家笑尘环茶楼做学徒。笑尘环除供应酒菜,还供应早晚茶。旧式茶楼的跑堂,要求会“唱单”,即用口唱出顾客点的酒菜茶点以及要付的钱额,“唱单”用的曲子是粤剧。两兄弟勤学苦练,尤其是满铨天生具有乐曲禀赋,字正腔网,“唱单”时往往能赢得满堂喝彩。

在1911年,李满铨遇到改变他一生命运的粤剧名伶小生奕。小生奕与朋友在茶楼聚会,听到李满铨“唱单”吐字清晰、曲调圆润、表情真挚,顿生好感,便要李满铨试唱一段粤曲。他听后欣然夸道:“根器不劣,可成大器!”小生奕问李满铨愿不愿意跟他的戏班演出,李满铨满口答应,过后又说要征得父母同意。李震彪夫妇坚决反对儿子进戏班,旧时戏子属下九流,社会地位低微。但李满铨执意要学戏,哥哥李满甜也帮弟弟苦苦求情,父母终于松了口,放满铨一马。李满铨正式拜小生奕为师,小生奕为他取艺名李海泉。小生奕是有名的武生,李海泉跟他学戏亦习武,走南闯北,越唱越红,后来成为“粤剧四大名伶”之一。

1940年,日本吞噬了大半个中国。战火连天,民不聊生,剧坛肃杀。身为粤剧名伶的李海泉举家从日军铁蹄下的广东逃到香港。香港一隅偏安。然而,日军对香港已成蟹钳之势。香港危机四伏,人心惶惶之下李海泉携妻子去了万里迢迢的美国。当时,美国远离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是各国难民的避风港。李海泉赴美,与其说是逃离战火,不如说是发展他视为生命的粤剧。那时候纽约、旧金山、洛杉矾、芝加哥等十多个城市已形成稳定的华人居住区,社团区便称之为唐人街。唐人街极富中国文化特色,早期移民多来自广东,这种文化故又极富广东特色——粤剧便是华人津津乐道的文化娱乐。在美国,为了维持生计,李海泉不得不抛下待产的妻子何爱瑜随团巡回演出。

1940年11月27日,在美国旧金山唐人街的中华医院里李海泉的妻子何爱瑜生下儿子李小龙。在妻子生产的时候李海泉还为了他的粤剧事业远在9000里外的纽约中国城戏院演出。当时李海泉仅在家中呆了少许日子,又行色匆匆随团在美国巡回演出,妻子和家小仍留在旧金山的唐人街。

1941年3月底,李海泉看到粤剧在美国并没有太大的发展空间,所以还是决定回香港发展事业,又举家返回香港。原因是粤剧的观众多限于广东籍的华人圈内,天地太小;另外,日军与英军虽呈对峙之势,香港仍太平无事,日本撒出和平烟幕,蒙骗了众多的港民乃至港英当局。港民仍按照固有的方式生活着,李海泉仍忙于演戏。

1950年,李海泉成了著名的粤剧丑角,收入逐渐丰裕,加之妻子何爱瑜出身名门,李家属香港上层社会。家庭生活稳定且安逸。

《乞米养状元》(1947年)地区:香港。语言:粤语。片种:古装。演员:李海泉、黄曼梨、罗品超、紫罗莲。出品公司:宇宙影片公司。摄制公司:泰山制片公司。李海泉到白玉堂担纲的兴中华剧团任正印丑生,主演名剧《乞米养状元》,轰动香港艺坛。李海泉在《乞米养状元》这个戏中扮演的主要角色——傅铎。

李海泉扮演的傅铎是一个“自耕而食”的农民,由于“安分守己”而觉得“茶甘饭软”后来“遭了水灾,田园尽毁”,一家三口逃到京都,沦为乞丐。傅铎身在长衔乞食,志在青云直上,自己虽然老了无所作为,却把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一边咽残羹吃糟糠,一边对儿子攻书教学,以图考取功名,达到“扬名声显父母”的目的。傅铎身居封建社会最底层,过尽颠沛流离的日子,尝尽“苦摇求食尾”的惨痛,却对封建统治者毫无怨言,只是一门心思,要从乞儿的地位爬上士大夫阶层,他信奉科举有如神明,似乎很有鸿图大略,其实不过是小奴才想做大奴才,饥饿的奴才想当奴才的总管而已。李海泉此剧可算是塑造了一个有鸿鹄之志的奴才。把个奴才的形象塑造得已是“入木三分”,他的唱腔雄浑质朴深受观众喜爱。该剧在香港一经演出轰动了香港艺坛,与薛觉先的《花染状元红》、陈锦棠的《状元红》、廖侠怀的《本地状元》,合称“四大状元”戏,传演不衰。李海泉凭此剧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李海泉一生为了粤剧事业付出了毕生的精力,直到1958年才退出粤剧舞台,为中国的粤剧事业创造了不朽的贡献,他不仅是著名的粤剧丑生、小生演员,还修习太极拳几十年,有很深的造诣。是儿子李小龙的蒙老师,李小龙从几岁时便开始跟父亲学习太极拳。他所研习的太极拳后来在截拳道中占了极为重要的地位。

标签: 李海泉

更多文章

  • 池步洲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池步洲

    池步洲(1908—2003),男,中国著名的密码破译专家,早年留学日本,并娶了日本妻子。抗战爆发后回国加入国民党中统情报组织,因破获日军密码促使“海军之花”山本五十六被截杀。解放后留居大陆,晚年陪妻子移居日本。2003年2月4日,池步洲在日本神户逝世,享年95岁。逝世后,他的骨灰被带回中国。中文名:

  • 陈士榘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陈士榘

    陈士榘(1909-1995)。1909年4月14日出生于湖北武昌黄土陂。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届中央委员。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中国现代国防工程的奠基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政大学副校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训练部部长,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军委顾

  • 王建安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王建安

    王建安(1907-1980)原名王见安,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黄麻起义。后担任红四军政委,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山东纵队副指挥。解放战争时期是华东野战军第八纵队司令员兼政委、东线兵团副司令员,参与指挥了济南战役和淮海战役。解放后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历任第八

  • 陈汝佳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陈汝佳

    陈汝佳(1964年2月1日-2004年1月12日),男,汉族,广东省广州人。1974年参加广州市荔湾区少年之家合唱团,1977年加入广州市少年宫合唱团。1989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演唱《故园之恋》。陈汝佳是中国原创流行歌曲最早的演唱者之一,对中国原创流行歌曲传播有一定的影响力和推动力。中文名

  • 凌子风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凌子风

    凌子风(1917~1999)满族,中国电影第三代导演。原名凌风,曾用名凌项强。生于北京。1933年考入北平美专西画系,1934年毕业于雕塑系。1935年考入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舞台美术系,同时常在表演系旁听,在影片《保卫我们的土地》、《热血忠魂》、《八百壮士》等片中被邀演过角色。1938年到延安,导

  • 周保中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周保中

    周保中(1902—1964),原名奚李元,号绍璜,云南大理人。白族。1902年2月7日,出生于云南省大理县湾桥村。1926年,在国民革命军第6军中任团长、副师长。1927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回国。1932年7月,到哈尔滨,任中共满洲省委军委书记。1945年9月中旬,东北抗日联

  • 江毅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江毅

    江毅(1936年-2013年3月13日),原名邓兆移,1936年出生于香港,演员。1973年到香港无线电视TVB,90年代跳槽至ATV,代表作品有《射雕英雄传》《鹿鼎记》《倚天屠龙记》《神雕侠侣》《大时代》《巨人》等。2013年3月13日因肺癌辞世,享年77岁。中文名:江毅外文名:KongNgai别

  • 黄显声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黄显声

    黄显声(1896—1949),满族,辽宁省岫岩人。在沈阳打响了抗日第一枪,是东北义勇军的缔造者之一。黄显声是东北军高级将领中最先接受党的领导者,并于1936年8月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西安事变后被国民政府扣押,1949年11月27日被杀害于重庆白公馆监狱。中文名:黄显声国籍:中国民族:满族出生地:辽宁

  • 孙婉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孙婉

    孙婉是孙中山与原配卢慕贞所生孙中山次女,于1896年11月12日在檀香山出生,与父亲同月同日诞生。孙婉的童年是在檀香山度过的。1979年6月3日,孙婉在澳门溘然长逝,享年84岁。中文名:孙婉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檀香山出生日期:1896年11月12日逝世日期:1979年6月3日毕业院校:加州州

  • 严家淦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严家淦

    严家淦(gàn)(1905年10月23日-1993年12月24日),乳名雨荪,字静波,号兰芬,江苏吴县人,台湾地区前领导人。少时曾就读于木渎小学,1926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1931年任京沪杭甬铁路管理局材料处长。1939年调任福建省政府建设厅长、财政厅长,因设计推行“田赋征实”制度,名噪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