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余立奎

余立奎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43 更新时间:2024/1/18 5:00:39

余立奎(1889—1967),1889年出生于安徽肥东,1910年毕业于安徽陆军讲武堂,同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先后参加了辛亥革命和讨袁战争。

基本资料

中文名:余立奎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安徽肥东

出生日期:1889年

逝世日期:1967年

职业:军人

毕业院校:安徽陆军讲武堂

主要成就:组织“安徽劳工敢死队”

人物生平

1921年,爱国义士王亚樵组织“安徽劳工敢死队”,又称“斧头党”、“斧头帮”,1929年王亚樵在上海开展反霸除奸活动,组织“安徽籍劳工总会”,后改组为“铁血锄奸团”,余立奎为“斧头帮”及后来的“铁血锄奸团”骨干成员,并参与了该爱国组织策划的“刺杀宋子文案”、“刺杀汪精卫案”、“日本海军第三舰队旗舰‘出云’号被炸案”、炸死炸伤侵华日军总司令白川义则等多名日本高级侵华军政要人的“上海虹口公园爆炸案”等多次行动。

1924年,任建国湘军独立旅旅长,参加讨伐陈炯明的战役。北伐战争期间,担任国民革命军48军第1师师长。

1929年,余立奎赴常州率旧部第四独立旅旅彭建国部参与由王亚樵、王乐平组织的“民国18年三路军讨蒋”行动,沿京沪线直捣南京。后由于叛徒留日归国学生赵铁桥叛变告密致行动失败,余立奎战败被俘与三路军中的首将方振武同关押于陆军监狱。1931年出狱后,参加广州独立,进行反蒋活动,任17军军长。

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王亚樵于桃园里44号召集部众分头组织工人、学生、市民参加决死队,宣布成立淞沪抗日义勇军,时值蒋介石筹划与日本签订停战协定,悉王亚樵任义勇军司令极为震怒,令蔡廷锴、蒋光鼐撤除王亚樵义勇军司令,解散义勇军。蔡、蒋两军长与亚樵面商,将义勇军改为救国决死军,由余立奎任司令,负责前方指挥,王亚樵退居幕后主持后方。“淞沪停战协定”签订后,决死军改为19路军补充团,余立奎任团长。

1933年冬参加福建人民政府反蒋活动,任副官长。1935年由于参加行刺汪精卫的案件在香港被捕,1936年被引渡至南京后,被国民党政府判处死刑,遭到长期监禁至1948年释放。

1950年任南京救济分会监委会副主任,并由李济深先生介绍任民革南京分部常务委员。1951年余立奎先生回安徽后,历任皖北行署委员、安徽省人民政府委员,省政协第一、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

1967年逝世,享年78岁。

余立奎先生是一个具有正义感和民族气节的爱国人士,毕生倾心于爱国活动。

主要事迹

1931年,在蒋介石,宋子文的排挤下,国民党行政院长孙科下台。孙科异常气愤,遂派其亲信马超俊面晤王亚樵,请刺宋子文以泄愤,并允给巨资以作各种布置费用。王即在京沪两处各设一个刺宋小组:派南京者为华克之、张玉华、成城、张慧中等,均住仙鹤街我的家中。他们不断与财政部的某职员联系,侦察宋子文的行踪,但无法下手。派在上海的是刘刚、李恺、谢文达、孙凤鸣、肖佩伟等八人。除各发手枪一支和子弹外,我又由虹口日本浪人手里买来破坏力很大的炸*弹一枚,发给他们,以便拒捕之用。后来,他们认为炸弹较少,又买了用洋铁桶筒装药,威力很小的炸弹两颗备用。1931年7月23日下午,华克之、成城等侦悉宋子文当晚赴沪与财团商洽借款事宜。王亚樵急嘱刘刚等八人立即出动到北火车站等候下手,又派十余人把守站外各处,作接应和拒捕之用。24日上午8时许,宋乖专列到站,由随员卫士等簇拥下车。宋的机要秘书唐腴庐走在前边,因身材与宋相似,成城、刘刚、李恺、孙凤鸣等便一拥而上,集中对唐射击,唐中弹多发,当即倒地,做了宋子文的替死鬼。这时刘刚等认为目的已达到,掷下两颗劣制炸弹,一时黄烟笼罩,刺宋八人混在乱窜的乖客中逃走了。

刺宋案发生后,各地风声很紧。王亚樵避居广东友人翁旭初家中的三楼上,闭门不出,下手刺宋者亦各自暂避。刺宋虽没成,但孙科仍赠王亚樵一笔巨款,确数不祥,只知王亚樵事后发给参加者每人一千元。

蒋介石在南京得悉宋在上海遇刺未中后,大为震怒,急令戴笠侦破。因此,王亚樵、华克之、孙凤鸣、张玉华、刘刚、李恺及所有参加刺宋案的人先后化装改名,设法离沪避往香港作寓公,我亦改名李自安,化装到福州,在福建绥靖公署主任蒋光鼐处暂避。不久,蒋介石来电,请蒋光鼐交我归案,我又转往香港。

1932年我与王亚樵及全体避难香港旧友先后返回上海。但因蒋对王亚樵一党、及“学生”侦缉毫不松懈,必欲捕而杀之,不久王亚樵和其左右重要人物又一次避居香港。1935年春,华克之,孙凤鸣两人亦来港。大家会面后,即开始计议今后如何继续行动。王亚樵提出,今后必须继续暗杀蒋贼,请大家共同讨论一个如何接近蒋,以便有机会下手的办法。当时华克之建议说,最好设法在南京设一个通讯社,取得记者的身份,就能接近蒋的身边,有下手的机会。大家一致鼓掌表示同意,当即决定设立晨光通讯社,公推华克之为社长,张四明、贺坡光、孙鸣凤等三人为记者,其它人员由华负责慎重考察录用。不久,华、张、贺、孙四人就离港前往南京,托友人在城南大夫第租一所房屋为社祉。经申请行政院,南京市政府批准,通讯社于5月间成立,开始发稿。

该通讯社的经费,经我前往广州西南政务委员会,面晤肖佛成、黄季陆、邹鲁等,又征得胡汉民的同意,得到每月毫洋三千的补助。这项补助只领了九个月,以后停发。

晨光通讯社发稿后,孙凤鸣、张四明、贺坡光等均以记者的身份前往中央各院、部会内采访新闻。不久,获悉国民党中央党部11月1日召开六中全会,他们就秘密议决:在参加开幕大会时下手,以蒋介石为第一目标,汪精卫为第二目标,由枪法最好的孙凤鸣下手。孙在香港时即对王亚樵说,数年来反蒋活动都失败,深感惭愧,此次前往南京,抱必死之心完成任务。因此在秘密会议上,他就自告奋勇,由他一人在参加大会时下手。同时,孙将爱人崔玉瑶和儿子先送香港,交王亚樵照顾。孙在信中说:这次闯入中央党部,不论结果如何,绝无生还之望,已预作准备,以免个人受非刑拷打,亦免大家受牵连。

孙凤鸣10月28日就向行政院登记领取大会出入证,但直至31日尚没领到。到了11月1日清晨,孙情急万分,再往催领,才由一个秘书发给一张出入证。孙即返社中,取出六轮手枪,装上子弹,又将事先购卖的鸦片大泡子九粒(长寸余,共重约一两)放于口中嚼碎,用开水送入腹中。他对华、贺、张说:我下手照计划以蒋为首,汪为次。如果两贼均不在,则搞一个大骚动,大声宣布蒋汪两人祸国殃民的种种罪状后,开枪自杀。孙走后,社中人员即照事前计划,将所有书信文件全部焚毁,通知家具店,将租来的家具搬回;留下一封信:外写留给来人们,内写“发给出入证的行政院秘书与我们素无关系,请不要冤枉他”。晨8时以后,全社人员从容避走。

孙凤鸣闯进中央党部大门,此时大院中正在布置全体合影座位。不一会,中央军政大员纷纷入场落座,汪精卫端坐前排正中,蒋介石不在座,孙鸣凤就在上前摄影时,抽出手枪对汪射击。第一枪正中头部,汪即倒地,第二枪射中背部,子弹连同背带铜扣,卡在汪的骨中,第三枪射中臂膀。这时张继跑到孙后,双手紧抱孙的腰际,张学良又令卫士向孙开枪,射中腿部,当场将孙拿获。孙凤鸣当晚因鸦片中毒而死,没留下任何口供。

这次谋刺行动,本来是异常严密,不易找出线索的。后来所以竟被发现内幕真相,致使很多人被株连的原因是:在刺汪案的前两个月,有个无锡人,前南京钟英中学校长李怀成,浙江人项仲霖,都是王亚樵旧友,且与华克之、张四明相识,到了南京,曾投晨光通讯社暂住。李、项不知办社内幕,面询华说:你们办通讯社,行政院是否给津贴?华答:我们不要。李又说:办通讯社没有津贴怎能长期维持呢?行政院我有熟人,我去替你们联系要求一下。华淡淡地说,最好请你们不要去。但李、项为了帮忙,仍去行政院代为要求,未准。因此在无形中露了马脚。在大批特务无法找到线索时,行政院说李、项曾为晨光通讯社代请津贴。特务即将二人逮捕(在刺汪案发生时,华曾通知二人立即离开南京,但二人认为自已的确与此案无关,迟迟未行)。李、项在酷刑下,供出了晨光通讯社全部职工的名单及籍贯。

这时华克之,张四明已避往上海,贺坡光避丹阳家中,特务们首先追至贺家,因贺转往它处而扑空,便将贺的老母逮捕。查悉贺的长兄在镇江开店,特务们又转往镇江逮捕了贺的兄嫂,封闭店铺。贺坡光闻讯,毅然到南京投案。严刑之下,除供出此案为王亚樵主使外,还供出行刺计划原为蒋是第一目标,汪是第二目标的细节。蒋介石勃然大怒,严令戴笠不独对王亚樵和我及在名单者务获严办,即是王亚樵的亲友,学生都要一律逮捕。因此京沪各地特务满天飞,四出疯狂捕人,许多无辜者都被捕,在严刑拷打下,定了莫须有的罪名。

不久,我也在香港被捕。王亚樵从香港逃往梧州,特务们跟踪而至,在那里把他刺杀了。

标签: 余立奎

更多文章

  • 霍庆云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霍庆云

    霍庆云先生一生致力八极拳研究、传播,客居长春40余年,是继其师霍殿阁之后罗疃八极拳在东北的主要传播者,载入中国武术史册!霍庆云先生是后期八极拳闯天下代表人物之一。中文名:霍庆云别名:景星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沧州东南小集出生日期:1905年逝世日期:1987年职业:武师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

  • 顾兰君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顾兰君

    顾兰君(1918-1989),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著名电影明星。因在《貂蝉》中出色地塑造了貂蝉这一艺术形象,被誉为“活貂蝉”而声名大噪于海内外。顾兰君从影22年,先后出演了50多部影片。中文名:顾兰君别名:顾小蝉国籍:中国出生地:江苏镇江出生日期:1918年逝世日期:1989年职业:演艺演员代表作品:《

  • 赵石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赵石

    赵石(1873-1933)字石农,号古泥,自号泥道人。江苏常熟人。自幼早失慈母,只读过三年私塾,曾在邻村小药铺当过学徒工。中文名:赵石国籍:中国出生地:江苏常熟出生日期:1873逝世日期:1933代表作品:泥道人印存﹑泥道人诗草﹑枫园画友录赵古泥(1874-1933),初名鸿,字石农,号慧僧。后来因

  • 颜昌颐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颜昌颐

    颜昌颐(1898年—1929年),字燮甫,又名国宾,出生于安乡县白螺湾(今安丰乡)一农民家庭。幼年随父读诗习文,1917年进入长沙明德中学,不久当选为学生会负责人。他勉励自己“立大志,将来为社会办好事”,并以诗言志:“国步日艰难,生民似倒悬。青年应有责,破旧换新天”。中文名:颜昌颐外文名:国宾国籍:

  • 李铭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铭

    李铭(1887~1966),字馥孙,浙江绍兴人,日本山口高等商业学校银行学专业毕业,并曾在日本横滨正金银行实习,积累了丰富的现代银行经营管理经验。回国后,他接手浙江银行,大力推动本行的改革。中文名:李铭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浙江绍兴出生日期:1887年逝世日期:1966年职业:银行家李铭(18

  • 李文卿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李文卿

    李文卿,(原名李云岫,1930年5月-2009年6月14日),山东牟平人。194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7月参加革命工作。高中文化。1988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94年晋升为上将军衔。中文名:李文卿别名:李云岫国籍:中国出生日期:1930年5月逝世日期:2009年6月14日主要成就:中国人

  • 赵凤昌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赵凤昌

    赵凤昌(1856—1938),字竹君,晚号惜阴老人,常州武进人。是清末民初政坛上十分活跃、很有影响的立宪派代表人物。早年以佐幕湖广总督张之洞而闻名,辛亥革命时期,在戊戌变法、东南互保、《苏报》案中,皆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影响巨大的传奇式人物。人称“中山宰相式人物”、“民国产婆”、“

  • 徐超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徐超

    徐超,原名徐德兆,1919年出生于江苏省江阴县璜土镇的贫农家庭。1938年2月参加梅光迪抗日部队。先后参加了苏中七战七捷、两次涟水保卫战、莱芜、孟良崮、沙土集、豫东、淮海、渡江等战役,四次负伤身中五弹。1950年12月,任二十四军七十师参谋长。1952年5月,入南京军事学院空军系学习。历任军事学院空

  • 王志涛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王志涛

    王志涛(1937年-2009年5月27日),1937年出生于丹东市,原名王之涛,河北沧州人,回族,相声演员。代表作品:《协作之花》、《杨香草与田喜哥》、《特殊生活》、《百听不厌》、《黑帮宴》等。中文名:王志涛国籍:中国民族:回族出生地:河北沧州出生日期:1937年逝世日期:2009年5月27日职业:

  • 龚宝铨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龚宝铨

    龚宝铨(1886—1922),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者。原名国元,字未生,号薇生、味荪、味生,别号独念和尚,浙江秀水(今嘉兴)人。祖籍上海南汇,清乾隆时(一说太平天国后),其祖辈九牧迁居嘉兴,世居马厍汇。龚氏世以中医中药为业,传有秘方,所制药酒,名闻江浙。宝铨父龚寿人,继祖业为医;母吴氏出自文学绘画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