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郭明霞

郭明霞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052 更新时间:2024/1/15 19:28:46

郭明霞(1938年7月5日-1999年10月2日),女,秦腔旦角。生在陕西高陵县邓家塬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代表剧目《五典坡》、《四贤册》、《铡美案》等。刚解放时,上小学的她非常热爱文艺,在人民剧团当演员的四哥郭维民,每次回家总要教她一些唱段。郭明霞心灵,一学就会。经常参加学校的宣传活动,曾排演过小节目《兄妹开荒》、《穷人恨》、《打虎记》等,在其中担任了主要角色。她人虽小,但作戏认真,深受群众喜爱。1953年人民剧团去三原演出,团长马耀先听了郭明霞的几段清唱后,非常欣赏,答应让她参加人民剧团。从此明霞如愿以偿,开始了自己的艺术生涯。

基本资料

中文名:郭明霞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陕西高陵县邓家塬村

出生日期:1938年7月5日

逝世日期:1999年10月2日

职业:秦腔旦角

代表作品:《五典坡》、《四贤册》、《秦楼案》

主要成就:“郭派”创始人

个人简介

十四岁从艺,练功已有一定困难,但她不怕吃苦。由于嗓门好能以声夺人,蒙戏《四贤册》便一炮打响。为缩短与老演员的差距,她加倍努力,勤学苦练,在杨安民、田寿易老师的苦心教导下,很快排出了《铡美案》、《五典坡》、《法门寺》等剧,一下子出了名。人们戏称她为“一毛八”(当时戏票两角,单郭明霞一声唱就值一毛八)。她在《屈原》中演蝉娟,牢记屈原对蝉娟说的“若要自己比人强,就要本领强。”,在导演的指导下,起早睡晚,冬不畏严寒,夏不惧酷暑,硬是练出了一身过硬的本领。终以那浑厚宽阔的嗓音,唱红咸阳,唱红陕西,唱红西北五省。

入团几年间,许多戏中都由郭明霞担任主要角色,《铡美案》中的秦香莲,《五典坡》中的王宝钏,《游西湖》中的李慧娘等,她都演得形象鲜明,真如其人。这是由于她能体验角色,在演技上精益求精,才获得了观众的好评和专家的肯定。1956年她主演的《丰乐园》等剧参加陕西省第一届戏剧观摩演出,获演员二等奖。1957年她饰演《四贤册》中的赵月娥。1958年演了《党的女儿》、《社长的女儿》等几部现代剧。《党》剧参加了西北五省汇演。这些戏都由省电台录音、中国唱片社制作唱片。1959年她参加了陕西省赴京演出团为国庆十周年献礼演出。在《三滴血》、《后三对面》中,由她扮演了李三娘和秦香莲。演出时受到国务院副总理习仲勋的接见,并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音。次后,又随团到南京、上海、广州、福建、广西、昆明等十三个省、市巡回演出,处处走红,“郭明霞”三字也传到了大江南北。

诞辰:1938年7月5日,农历戊寅年六月初八日

逝世:1999年10月2日,农历己卯年八月廿三日

艺术人生

郭明霞对秦腔最大的贡献在于独特的唱腔,她独创的‘弹颤音’唱法,把歌剧的某些发声方法用到秦腔唱腔里,独树一帜,独创一派,开辟了秦腔美声唱法的新纪元。

郭明霞擅演青衣,又以苦戏、悲戏见长。她从长期的钻研与探索中形成自己的演唱风格。其特点可归纳为以下五点:

①以声传情,以情带声。郭明霞嗓子音域宽,音质厚实,音色甜美,加上她的演唱艺术,能紧紧地把握住人物性格,所以能达到以声传情,以情带声的艺术效果。

②抑扬有致,层次清楚。明霞说:“唱腔要讲究完整性,不能唱得零零碎碎,平平淡淡。在骨节眼上加把劲,把唱腔推向高潮。

③淳朴含蓄,刚柔相济。在演唱中她很少使用华丽的装饰音,不主张多拐几个“环环”,不图花梢,但求行腔扑实深沉,自然大方,唱出韵味,真切动人。特别是在《铡美案》最后一场戏中,当唱到“事到如今,我也不要你的银两,我也不要你与我伸冤,但求相爷将我一刀两断,也免得相爷作难了”时,似在呻吟哭泣,似在嘶叫苍天,柔中有刚,刚中有柔。最后“作难了”三字,如同霹雳炸响,长空撕裂!这种能刚能柔、刚柔相济的演唱特色,创造出了耐人寻味的艺术意境。

④吐字清晰,字正腔圆。低音时清晰可闻,高音时有张有弛,不声嘶力竭。

她对唱腔咬字的着力点:唇、齿、牙、喉、舌五音及齐、开、撮、合四呼,均严格要求,从不马虎。

⑤在声音训练方面勇于探索。她的方法独成一格,善于学习借鉴京剧、豫剧、民歌,在发音上敢于创新,气足韵长,共鸣音好。行腔时不墨守传统唱腔,从表现人物内心感情出发。

据王宇雄老先生说,郭明霞并没有经过音乐学院专门进修学习,她本身就有一副好嗓子,在参加1959年建国十周年赴京演出和随后的巡回十三省市的演出中,她博采众长,广泛吸收歌剧及其他剧种的特长,在传统唱腔的基础上不断革新,以至于后来逐步形成自己前无古人的郭派唱腔。

省剧协主席杨兴说她“结合人物的性格和思想感情,充分发挥了音域宽阔、嗓音高亮、圆润的特点,恰如其分地运用颤音,精心掌握唱腔中的疾徐、轻重、长短、转折、断续、离合,从而形成了她自己那高昂深厚、刚柔相济、富有韵味、行腔抑扬顿挫、字正腔圆、发音收韵、朴实深沉的唱腔风格”。

郭明霞第一次演秦香莲时才十六岁,有次演完戏卸装时一个妇女抱着孩子闯到她跟前,哭诉被丈夫遗弃的苦情。这件事深深打动了她,对她以后演戏很有启发。她先后成功地塑造了王宝钏、赵月蛾、武则天、李玉梅、赵梦桃等光彩照人的妇女形象。

《赶坡》一唱就是几十年,至今仍不时在荧屏上与观众见面。老陕人看她的戏成了一种享受,她的名字妇孺皆知。她的演唱技巧在秦腔界独具特色,形成了郭腔、郭派。她的徒弟张虹、张丽娜等人,开口郭腔郭韵,郭派早已为广大秦腔爱好者所认可。城乡戏迷们编了个顺口溜:“听了郭明霞的唱,三年五年不能忘;看了郭明霞的戏,十年八年不看戏。”

郭明霞于1953年入梨园从艺就立志要唱一辈子戏。四十年来,她以饱满的热情与非凡的毅力,全身心投入到秦腔艺术中去,可谓“痴心不改,始终如一”,署往寒来,耕耘不辍。她进团的次年2月就接了《屈原》这出戏。正当排练紧张之际,父亲突然病故,她忍着悲痛,顶着世俗的指责坚持排练。当年四月,《屈原》首次上省汇报演出,获得成功,这给了她信心和力量。在剧团她冬冒大雪穿单裤练台步,夏顶骄阳吊嗓子。斗转星移,暑往寒来,终于有了可喜的成果。

张虹、张丽娜等。

四十多年来,她先后在五十五个传统剧目与三十三个现代剧目中扮演过角色。她演的《四贤册》、《党的女儿》等十多个剧目分别由陕西电视台、中国和上海唱片社制成电视和唱片播放发行。报纸、刊物、电台多次介绍郭明霞艺术成就、表演特点、名段欣赏、参加社会活动等情况的文章、消息,多达百余篇。

1956年她获得省演员二等奖;1987年获省演员一等奖;1989年被定为国家一级演员。她先后成为市级、省级、国家戏剧家协会会员,曾担任陕西省剧协常务理事,咸阳市剧协副主席。从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以来,先后任剧团团支部书记、党支部书记等职。多次被评为省、市“三八”红旗手,省级劳模,担任省、市妇联委员,省、市政协委员,出席过省党代会。由于她的特殊贡献,1992年国务院颁发给她政府特殊津贴证书。1991年被中共咸阳市委推选为有特殊贡献的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那数不清的烫金字红本本是对她艺术成就的充分肯定。

名噪西北五省的郭明霞,舞台上曾令多少戏迷倾倒,而台下的她却是个实实在在的普通老百姓,她不缺钱,但却从不乱花钱。去世前还住着普通的两居室,水泥地面。屋内摆设简朴,除几盆花草和所获奖杯,别无陈设。屋里一摞摞纸箱中,全装着各种证书、剧照等资料。

她对自己从来想得很少。在同一个季节里若见她十次,至少有八次穿着同样的衣服。下乡演出,一件旧棉袄与普通乡下人没有区别。从艺这么多年,那朴实忠厚的农民本色始终没有变,她永远记着自己是农民的女儿。

她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丈夫王宇雄是位医生,不仅是她人生道路上的好伴侣,又是一个好秘书、好助手。她的成功有他的辛劳。郭明霞几十年的艺术资料和档案材料,全凭丈夫几十年如一日细心的收集、整理。明霞常常外出开会、演出,家里事全凭丈夫照料。每每看见他们相敬如宾,互相体贴关照的情景,人们从心里为明霞庆幸,对王大夫敬佩。他所做的一切不仅仅是为了他的妻子,他的家,也是为了秦腔艺术事业。他替明霞收集、整理、保存的大量艺术档案资料,也将成为研究秦腔艺术的宝贵资料。

存世作品

(1)1990年名家联袂演出《铡美案》(全本)(其中在“闯宫”一折饰演秦香莲)

(2)1993年名家联袂演出《五典坡》(全本)(其中在“赶坡”一折饰演王宝钏)(3)《赶坡》(全折)(1980年中国艺术研究院录制,与杨云堂合作)(4)《打金枝-背舌》(全折)(与陈仁义、余巧云合作演出,饰演王后)(5)《四贤册》(全折)(1988年陕西电视台录制)(6)《三娘教子》(全折)(1993年陕西电视台录制)(7)《武则天》(全本)(咸阳大众剧团演出,与马金仙合作)(8)《赶坡》(清唱片段)(陕西电视台名家演唱会录像)(9)《铡美案》(清唱片段)(1986年西北名家演唱会录像,甘肃音像出版社出版)

(1)《铡美案-闯宫》(全折)(1989年录音,与廖胜利合作)

(2)《铡美案-杀庙》(全折)(1989年录音,与陈俊义合作)(3)《铡美案-告状》(全折)(1989年录音,与张兰秦合作)(4)《铡美案-扣押》(全折)(1989年录音,与廖胜利、张兰秦合作)(5)《铡美案-三对面》(全折)(1989年录音,与张兰秦、丁小玲、李清珍合作)(6)《五典坡-三击掌》(全折)(与陈俊义合作)(7)《五典坡-探窑》(全折)(与李晓琴合作)(8)《五典坡-赶坡》(全折)(与赵斌合作)

(9)《五典坡-赶坡》(全折)(与康盛富合作)(10)《五典坡-算粮》(全折)(与陈俊义合作)(11)《清风亭-认子》(全折)(与陈俊义、李晓峰合作)(12)《卖苗郎》(全折)(与丁良生合作)(13)《秦楼案》(全本)(与刘秉国等合作)(14)《二进宫》(全折)(与贠宗翰、张兰秦合作)(15)《铡美案-杀庙》(全折)(与贠宗翰合作演出实况录音)(16)《打金枝-背舌》(全折)(1981年与焦晓春、余巧云为刘毓中祝寿演出实况录音)(17)《三滴血-读书》(选场)(与孟遏云、李爱琴、肖若兰合作)(18)《江姐-奔向战场》(选场)(19)《三娘教子》(全折)(20)《党的女儿》(选段)(21)《史可法-探夫》(选段)(22)《法门寺》(选段)(23)《包公三勘蝴蝶梦》(选段)

标签: 郭明霞

更多文章

  • 覃异之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覃异之

    覃异之(1907—1995),中国国民党著名爱国将领,毕业于黄埔军校二期。抗战时参加过古北口抗战,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和长沙会战等诸多战役,新中国成立后担任第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水利部参事室主任、全国政协常委、黄埔军校同学会副会长、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等职。中文名:覃异之别名:覃异知国籍:

  • 张衍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张衍

    张衍将军,(1917—2003),原名张剑凯,字任侠,祖籍山东省滕县,1917年4月出生于安徽省灵璧县大庙乡高宅村。中文名:张衍国籍:中国出生日期:1917逝世日期:2003原国防科委副主任兼国防科技大学校长。张衍同志是安徽省灵璧县人,1937年奔赴延安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 克里斯·康奈尔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克里斯·康奈尔

    克里斯·康奈尔(ChrisCornell,1964年7月20日-2017年5月17日)是一位出身于美国西雅图的歌手、吉他手、作曲家。音乐类型另类金属、另类摇滚、油渍摇滚、重金属、硬摇滚、节奏蓝调2017年5月18日,克里斯·康奈尔突然离世,享年52岁。中文名:克里斯·康奈尔外文名:ChrisCorn

  • 马凤图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马凤图

    马凤图,字健翔.回族.河北省沧县杨石桥(今属孟村回族自治县)人,幼随祖父,父亲习劈挂拳及摔交等艺,并随舅父吴懋堂和孟村吴世柯习八极拳。1899年,马凤图当时12岁,拜盐山县黄林彪为师,习通背大架子,十二大趟子,劈挂,青龙等拳及六合枪要法,双手刀法,七十三剑(宣化剑)等艺。系统接受了李云标,肖和成,黄

  • 王寅春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王寅春

    王寅春(1897-1977年),生于江苏镇江一户贫民家庭。父王金宝(又名金大),原为镇江做小烧卖出身。13岁拜赵送亭为先生,在其陶坊随金阿寿为师,学习紫矽陶艺。3年满师后,上门帮窑户当制坯客师。1921年起,因他制坯手艺特好而名扬上海。现代著名的紫砂壶制作大师,其制壶技术精湛,并且效率高,作品的数量

  • 祥妃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祥妃

    祥妃(1808年—1861年)钮祜禄氏,郎中久福之女。生于嘉庆十三年正月十三日,初赐号为祥贵人,道光三年二月二十二日传旨,十一月二十五日,册封祥嫔。五年正月,生皇二女。四月十三日,晋祥妃。九年,生皇五女寿臧和硕公主。十一年,生皇五子惇勤亲王奕誴。十七年降为祥贵人。三十年正月,文宗晋尊为皇考祥嫔。咸丰

  • 俞致贞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俞致贞

    俞致贞(1915—1995.5.)女,汉族,北京人。字一云,画室名百花书屋,著名花鸟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老年书画会顾问,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教授,北京工笔重彩画会副会长,北京花鸟画会名誉会长,擅长工笔花鸟、草虫、蔬果。中文名:俞致贞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北京人出生日期:1915逝世日期:

  • 吴云根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吴云根

    吴云根(1892-1969年),又名吴芝莱。1892年生于宜兴和桥,14岁拜汪升义(汪生义)为师。1915年到山西省平定县平民陶器厂任技师、1929年受聘于南京中央大学陶瓷科当技术员、1931年受聘于江苏省立陶瓷职业学校窑业科任技师、1954年进入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1955年11月开始为紫砂厂招收

  • 田中玉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田中玉

    田中玉(1869—1935),字蕴山,直隶抚宁人。北洋武备学堂出身。曾任北洋第一镇炮队第一标统带、兖州镇总兵等职。1908年,出任东三省督练分所总参议。中华民国成立后,历任代理山东民政长、曹州镇总兵、兖州镇守使、陆军第五师师长等职。后调京任陆军部次长,转年任察哈尔都统。袁世凯死后,任山东督军兼省长。

  • 马崇仁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马崇仁

    马崇仁(1923—2015年),男,又名马金仁,父马连良,京剧净角。11岁被送到中华戏曲专科职业学校进行学习,最初学花脸,后来跟随何连涛先生转为武生,后又改学老生。1957年拜侯喜瑞为师,学习侯派花脸。有两儿两女,其中长子马伟民在1959年考上了天津戏校学习花脸,一学就是8年。此后,被分到了天津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