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杨忠

杨忠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730 更新时间:2023/12/21 17:23:11

忠(1909—1941),1909年9月出生出生,江西省安福县金田乡南江村人。1941年9月牺牲,时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教导六旅政治部主任。

基本资料

名:杨忠

别名:欧阳吉善、欧阳忠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江西省安福县

出生日期:1909年

逝世日期:1941年

职业:军人

毕业院校:

信仰:

性别:男

人物生平

1909年9月出生在江西省安福县金田乡南江村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青少年时期就参加了革命。1930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10月,随红军参加长征,任红三军团工兵连指导员。到达陕北后,进红军大学深造。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杨忠随军进入华北前线。同年9月,一一五师平型关大捷后,部队转移到晋西,师指挥部成立了民运工作团,杨忠任该团团长。为补充部队兵源,他带领工作团,在晋南洪洞县及附近几个县开展扩军工作。通过发动群众,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直接动员了四五千青年入伍,不仅为八路军增编了两个团,而且扩大了共产党八路军的影响。杨忠升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第三四三旅补充团政治处主任。

1938年9月,杨忠随肖华率领的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开进山东省乐陵。他积极贯彻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联合地方杂牌军抗日。当时,挺进纵队刚收编了国民党杂牌军曹东部,委派杨忠担任该部政委。他来到这支复杂的国民党军队,深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对其既有斗争、又有团结,晓以民族大义,积极发展共产党组织,凭着他的机智勇敢,最终使曹部与八路军合作抗战。

1940年春,杨忠担任鲁北支队支队长兼政治委员。为开创鲁北的抗日新局面,他带领部队扒铁路、炸桥梁、攻碉堡、除汉奸,坚持反扫荡斗争,狠狠打击了日伪军的嚣张气焰。他还率队在德平边境整军训练,并召开了鲁北支队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会上被选为该支队委员会书记。

1941年2月,冀鲁边区划归山东分局领导,津南支队与鲁北支队合并,编入一一五师组成的教导六旅,杨忠任旅政治部主任。为使冀鲁边抗日根据地和黄河南岸的清河根据地连成一片,山东分局和一一五师曾两次采取军事行动来打通两块根据地的联系均未成功。7月20日,杨忠率领旅政治部机关、宣传大队及第十七团第一、第三营执行第三次“打通”任务。他带领部队一面沿途宣传党的抗日政策,一面对日军进行分化瓦解工作。对此日军十分恐慌,急调2000人组成讨伐队,配有汽车50辆,迫击炮20门,尾追而来。9月3日,杨忠率部进入日军腹地———惠民县境内徒骇河畔的夹河地带。前面是黄河,后面有追兵,他和政委分驻夹河村和中村、陈村,以防万一。翌日清晨,杨忠正在带领干部察看地形,准备渡河方案,突然侦察员跑来报告,发现大批日军已包围驻地。杨忠在组织部队突围转移时,中弹牺牲。时年32岁。

主要事迹

1930年,杨忠带领大桥乡的20多名青年农民到永新县报名参加了红军。同年5月,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不久,他到达瑞金,在红军队伍里做宣传工作。1934年10月,随红军三军团参加了伟大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后,被分配到红军大学学习,不久,调某部担任民运科长。平型关大捷后,八路军一一五师撤到晋察冀边区休整。师指挥部成立了“民运工作团”,杨忠任团长。

1938年9月27日,他随一一五师政治部副主任兼三四三旅政委肖华抵达山东乐陵。后组成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

当时,驻德平的国民党军队主要是曹振东的杂牌军,共2000余人。曹振东是一个旧知识分子,当时受到抗日救国思想的影响,虽有抗战之心,但对如抗击日本侵略军,却束手无策。另一方面,他对盘踞在东面的国民党军刘景良部存有戒心,怕吃掉他的部队,因此对八路军的到来深表欢迎。当八路军到达时,曹部夹道欢迎,并给予准备了粮草,以表合作诚意,还提出要八路军收编他的部队。经“挺纵”领导慎重考虑,决定将曹部改编为八路军济阳支队(亦称七支队),并委派杨忠担任济阳支队政委。

杨忠清楚地知道,改造这样一支复杂的地方队伍,是颇费气力的,但他勇于进取,对曹振东有斗争、有团结,晓以民族大义,并在曹部积极发展中共党组织,整顿曹部。他依照八路军的组织形式,在曹部各团设政治部主任,各营、连设政治指导员并派青山担任曹部一团团长。

正当杨忠在曹部积极开展工作之际,国民党山东省主席沈鸿烈插手德平,他以威胁利诱的手段拉拢曹振东,加委曹为山东保安第五旅旅长的职衔。曹经不起沈的诱惑,接受了沈的委任之后,便去找肖华。为了不致激化双方的矛盾,肖华答应:来去自便。曹也答应,如果中共派去的政工人员撤出,他仍愿与八路军友好相处,并坚持挽留杨忠帮助工作。

虽然形势逆转,但杨忠仍满怀信心、百折不挠地对曹部进行教育、争取、团结、改造的工作,并同在曹五旅的国民党特务分子陶景惠等进行了坚决的斗争。经过教育和争取,曹五旅保持与八路军友好往来,不仅八路军的被服厂、医务所等后勤机关驻在德平一带不受其骚扰,而且曹部还抽调一些干部,分批到我乐陵军政干校接受训练。曹五旅与八路军协同作战,也取得了一些胜利,提高了曹部在当地群众中的声望。

1940年上半年,由于盘踞在吴桥的顽军张国基部坚持与八路军为敌,其他一些伪顽杂牌军也蠢蠢欲动。为了打击顽固势力,稳定冀鲁边区形势,鲁北的杨忠与津南的周贯五进行了紧急磋商,南北合兵打掉张国基,以震慑敌人。经八路军周密布置,南北夹击,激战13个小时,全歼张国基部3000人。战后,杨忠立即带骑兵20余名,去会见曹振东。曹闻讯后大吃一惊,问他带来多少人?杨答曰“如往,骑兵20余”。杨忠曹振东及其部属讲清八路军一举打掉张国基,是为国除奸,为民除害。张国基投靠日寇,惨害人民,必须坚决消灭。进一步对曹晓以民族大义,表示愿与曹部一如既往,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以诚相见,合作抗战,不听奸人挑拨。对杨忠的热情忠告,曹振东点头称是。杨忠的曹部之行,给予国民党特务分子陶景惠等人的阴谋挑拨活动,予以有力的回击。

不久,八路军鲁北支队副司令龙书金带领部队支撑困局,在一次作战中负伤。在这种困难形势下,杨忠离开曹五旅,到鲁北支队担任司令员兼政委。面临严重局势,杨忠不畏难,不退缩,决心重新调整部署,扭转困难局势。他与龙书金计议:必须首先整编军队,加强思想教育,迎接更残酷的斗争,打开鲁北新局面。

整军后的第五天,杨忠主持召开了鲁北支队第一次党代表大会,大会选出杨忠、龙书金等13位同志为中共鲁北支队委员会委员,杨忠任书记。他在代表大会上作了“肩负起党和历史赋予的开展鲁北抗日游击战争,创建鲁北抗日民主根据地的艰巨而光荣的任务”的报告。他情绪激昂,号召部队共产党员和八路军战士,要为鲁北抗战血洒疆场、肝脑涂地!要把红旗插上黄河!插上鹊山之巅!

杨忠是八路军中一名有魄力、有胆略、工作泼辣,忠心耿耿、文武双全的优秀干部。尤其是他的作战勇敢,沉着刚毅,身先士卒的英勇气概,对部队有强烈的感染力。一次,日军大举向八路军奔袭,并出动飞机轰炸。日军炸弹投在了司令部的驻地,炸塌了房顶。杨忠仍然沉着地拂去落在桌子上的尘土,亲笔起草了给部队的命令,让通讯员送出以后,他才和龙书金离开司令部。干部战士看到首长们这种勇敢善战的精神,崇敬之心油然而生。杨忠以身示范,给鲁北的部队带来了很好的战斗作风。

1941年,冀鲁边区划归山东分局领导。津南支队与鲁北支队合并为一一五师教导六旅兼管冀鲁边军区。旅长兼司令员邢仁甫(后叛变)、政委周贯五,杨忠任政治部主任。

在党的领导下,黄河以北广大地区建立了冀鲁边区抗日根据地,在黄河以南的广大地区建立了清河抗日根据地。两个根据地虽然相距不远,但中间既有黄河隔断,又有盘距在惠民地区日军、顽军的梗阻,不能汇合在一起。八路军曾试图两次“打通”均未成功,而且消耗甚大。

杨忠率部队执行第三次“打通”任务。虽然已有两次南进失利的挫折,但杨忠无所畏惧,于1941年7月20日出发,沿途大造抗战声势,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并消灭了一些零星的敌人,其所到之处深得群众的拥护。沿途广大人民群众一致反映只有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才是真正抗日的人民军队。

1941年9月3日,杨忠部深入敌人腹地,进驻到惠民境内徒骇河畔的夹河一带,杨忠、龙书金通过电台不断与周贯五政委联系,以策应第三次“打通”。此时,日军对八路军的大胆突破十分惊恐,若两块抗日根据地得以接合,这里的日军就会受到很大威胁。因而敌人集结了六路“讨伐队”计2000余人,汽车五辆,迫击炮20余门,尾随杨忠的部队,采取包围态势,逐步压缩包围圈,1941年9月4日上午,日军突然发起猛烈袭击。敌人的机枪火力疯狂地封锁了杨忠部的退路,不少同志陆续倒下了,机枪手也牺牲了。在这紧要关头,日本友人小岛突然抢过机枪(他原是日军机枪射手)向敌人一阵猛扫,把敌人的火力暂时压下,这时许多战士冲了出去,小岛也冲出去了。

当时,杨忠不知道三营撤出了阵地,当他赶到村子附近时,敌人发现了他们,并立即进行疯狂射击,杨忠急忙上马,带着战士飞速向村西南冲去,中途遭到埋伏在路旁日军的袭击,身负重伤,挣扎着向一片豆子地里爬去……待枪声停止后,群众发现了他们十分崇敬的抗日英雄杨忠司令员已经壮烈牺牲,他们悲痛地掩埋了烈士的遗体。

1941年10月13日,一一五师政治部发出电报,向总政报告夹河战斗情况。电文说:“二纵队到冀鲁边区,他(指杨忠)即任司令,辗转鲁北,坚持鲁北反扫荡战争,他在战士和群众中具有很高的威望,对鲁北根据地之创造,建树了无数的功勋……”

纪念活动

为了缅怀先烈,1946年6月,惠(民)、商(河)、济(阳)三边县委在淄角村建立了烈士陵园,在他的墓碑上镌刻着“杨忠报国”四个大字。同年12月26日,渤海行署决定,在惠民、济阳、商河三县交界地带建立“杨忠县”,以表彰他的革命功绩。

标签: 杨忠

更多文章

  • 赵杰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赵杰

    赵杰(1913——1996)又名赵东斌,河南商城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参加过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是第六、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1988年荣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6年3月3日在北京逝世。中文名:赵杰别名

  • 洪述祖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洪述祖

    洪述祖(1855年-1919年),字荫之,号观川居士,其名述祖,有继先祖功业之意。他是宋教仁案主凶之一。中文名:洪述祖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江苏常州出生日期:1855年逝世日期:1919年字:荫之号:观川居士洪述祖,原名洪熙,字荫之,号观川居士,出生于江苏常州一个名门望族之家。他的先祖是清代乾

  • 阪东妻三郎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阪东妻三郎

    阪东妻三郎(生于1901年12月14日,逝于1953年7月7日)。日本草创期的时代剧巨星。他拍摄了一大批日式武侠剧和历史剧,影迷对他的爱称是“阪妻”。四个儿子中长子田村高广以及三子田村正和同为知名演员。中文名:阪东妻三郎别名:田村传吉国籍:日本出生地:东京出生日期:1901年12月14日逝世日期:1

  • 吴芳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吴芳

    吴芳(1899~1930),湖南华容人。早年就读于岳阳湖滨中学、长沙船山学校。中文名:吴芳国籍:中国出生地:湖南华容出生日期:1899逝世日期:1930毕业院校:长沙船山学校吴芳(1899~1930),湖南华容人。早年就读于岳阳湖滨中学、长沙船山学校。1919年积极参加“五四”运动。1920年加入中

  • 马明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马明

    马明(1937.12~2012.12.23),男,汉族,山西省天镇县人,1984年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管理科学系,大专学历,高级政工师,中共党员,原冶金工业部副部长,中国共产党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候补中央委员。2012年12月23日,马明同志逝世,享年76岁。姓名:马明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山

  • 吴鉴泉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吴鉴泉

    吴鉴泉,又名爱绅,满族,(1870---1942),河北大兴县人,吴式太极拳创始人。吴自幼喜爱武术,随其父习练太极拳。(其父吴全佑,随杨露禅、杨班侯父子学习太极拳大、小架,久练不缀,为一代太极名师)。中文名:吴鉴泉别名:爱绅国籍:中国民族:满族出生地:河北大兴县出生日期:1870逝世日期:1942主

  • 周福成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周福成

    周福成(1898—1953),辽宁沈阳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九期步科毕业。1927年任东北陆军第6旅17团团长,1928年底东北易帜后任东北边防军步兵第6旅44团团长,1931年5月任第13旅639团团长,后任独立第29旅旅长,1933年3月任第53军129师师长,参加长城抗战。1938年6月参加武

  • 弗雷迪·莫库里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弗雷迪·莫库里

    弗雷迪·莫库里(FreddieMercury),英国著名乐队Queen(皇后乐队)的主唱,1946年09月05日出生于非洲坦桑尼亚,英国人,作曲家、演唱家。1991年11月24日因病去世。中文名:弗雷迪·默丘里外文名:FreddieMercury国籍:英国民族:帕西人(印度波斯人)出生地:东非坦桑尼

  • 山本嘉次郎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山本嘉次郎

    山本嘉次郎(1902年3月15日-1974年9月28日),出生于东京,日本导演、编剧、制作人、演员。他是位兴趣广泛、多才多艺的电影导演,人称“万事通”。他不是只懂得导演电影的电影导演,工作时丝毫没有那种大师或艺术家常有的架子。作品有《四个爱情故事》等。中文名:山本嘉次郎国籍:日本出生地:东京出生日期

  • 英格丽褒曼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英格丽褒曼

    英格丽·褒曼(瑞典语:IngridBergman,1915年8月29日-1982年8月29日),生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瑞典国宝级电影女演员[1],曾获三座奥斯卡金像奖(两座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及一座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北非谍影》的主演。1999年,美国电影学会选她为百年来最伟大的女演员第4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