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卢广绩

卢广绩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35 更新时间:2023/12/29 7:50:01

卢广绩,字遁赓、奉天(今辽宁)海城毛祁乡小河屯人。1918年毕业于沈阳高等师范学校。1931年毕业于沈阳高等师范学校。1931年参加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任救国会常委。后任沈阳市总商会副会长。1946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建国后,历任沈阳市工商联主任委员,沈阳市副市长,辽宁省工商联副主任委员,辽宁省第四至六届政协副主席,民建辽宁省委第一、二届主任委员和中央委员会顾问。

基本资料

中文名:卢广绩

国籍:中国

出生地:奉天(今辽宁)海城毛祁乡小河屯

出生日期:1894年

逝世日期:1993年

人物生平

1894年生于辽宁省海城县毛祁村一个中医家庭里,曾祖和祖父都是中医师,并经营中药铺。他出生之时,正值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之乱,童年便饱受战争苦难。11岁时,又逢日俄战起,家乡沦为战场,他被迫辍学。日俄战争后,始入私塾学习,16岁时,即1909年,随伯父来到奉天,入奉天官立第六小学读书(后改为奉天东关模范学校)。翌年,周恩来随伯父从铁岭也来沈,入该校就读。1911年至1913年间,卢在高等乙班,周在高等了班,每周同作一个国文课题。学校老师评阅后,择其文辞清俊、立意新颖者,张贴在通道的墙壁上。两人作文不仅多次获得好评,而且在全市中小学会考中入选(会考文选现存辽宁省图书馆)。因此,两人在同窗中以文相识,彼此相知。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名言,即出自此间。

1912年秋,卢广绩考入奉天两级师范学堂博物科,时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侵占中国领土青岛和胶州湾,并向袁世凯北洋政府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不平等要求,袁的卖国行径,激起全国人民的强烈反抗。奉天两教师范的学生,由于受当局严密监视

,不能上街游行,他们便在校内编写墙报,组织集会,控诉声讨袁世凯反动政府的卖国行径,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面目。卢广绩积极参加这次斗争,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爱国思想教育。

1918年,卢广绩以优异的学习成绩毕业于沈阳国立高等师范学校博物科,留校任附属小学校教员。一年后,他回到家乡海城,在县立中学教授博物课,并兼任学监主任。1922年3月,卢广绩和姬金声代表奉天教育界参加在天津召开的全国基督教青年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期间结识了天津南开中学校长张伯苓、山西太谷铭贤中学校长孔祥熙、江苏省教育会长黄炎培、基督教全国青年协会总干事余日章和副总干事顾子仁等知名人士。回校后,正逢学生与校长发生冲突,卢因同情学生合理要求被校长免职。随后返奉天,寄住在奉天基督教青年会干事他的朋友、同乡阎宝航办公室中。</P>

<P>时值奉军在直奉战争中失利,直军一直打到山海关,张学良邀约青年会总干事普赖德、盛系施医院院长雍维林、北宁铁路局工程师李奇尔3人出面调停。议定奉直双方以山海关为界,实行停火。张学良委派日本留学回来的兵战处处长王大中带人去山海关地区放赈。此时普赖德去日本避暑休假行期已到,阎宝航公务繁忙无法脱身,承二人推荐,卢被委派为青年会代表,会同施医院申牧师、葛先生(美国人)、齐大夫,及兵战处的董法清司令前往山海关海寨镇附近放赈。第二次卢又与齐大夫两人同往九门口、五粮口、东福店、西福店、南里庄、北里庄,抚宁放赈。第三次卢又单独走了几十个村庄,圆满完成了任务。</P>

1928年春,卢的师范同窗、刚从美国留学归来的王卓然,向普赖德和阎宝航提议:“乃庚为放赈有功之臣,眼下尚无有用武之地,你们应向张学良荐贤”。阎宝航和普赖德随之向张学良介绍了卢广绩。张学良很是高兴。第二天,卢应邀去陆军整理处往见张学良。当时张学良任陆军整理处参谋长。交谈后,张学良要卢广绩留在他身边工作。卢广绩有一个本家哥哥卢应武,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第5期,后在两湖巡阅传的吴佩孚部任上校参谋,他提醒卢广绩:“眼下正值奉直交恶之时,我在吴佩孚这边,你在张学良那方,将来恐有不便之处,你最好还是回教育界。”卢广绩对卢应武所言颇为赞同,所以对张学良的要求表示婉谢说:“我毕业于高师,已任教数载,仍想重操旧业,倾心为国培养人才。”

张学良表示理解,当即给教育厅厅长谢荫昌书写便信,信中言明缘由,请予安排工作。卢广绩持他的信去找谢荫昌。但谢因偏信卢广绩原任教的海城县立中学的报告,对他颇有看法,不愿相助。经王卓然催问解劝,方把他安排到十分偏僻的锦西做县视学。卢到职后不久,又调至营口县做县视学。

1923年,张学良任东北航空处总办时曾亲自驾驶飞机从沈阳飞到营口视察。辽沈道尹仲德夷、东三省盐运使翟文选等各界人士在三江会馆设宴招待,卢广绩应邀出席。席间,卢向张学良敬酒,张学良询问其境况,勉励他努力工作。转年,卢广绩又调至锦县任视学。这年暑假时省教育厅厅长易人,卢广绩遂被调往奉天省省立第一小学任校长。

1925年秋,卢广绩和奉天第一工业学校校长孙季翘代表奉天省教育会,去湖南长沙参加了全国省教育会联合会议。会议期间就庚子赔款退回分配问题以及科学、平民、社会、师范、义务、中小学教育等方面进行了商讨,并通过议案多起。此次会议使他大开眼界,开始接受“教育救国”思想。归来后,写《赴湘参会记》一文载东三省民报,并刊印成专辑分赠诸友,其中对私立学校较之公立学校的长处,感触最深,有意仿效。他将此想法向郭松龄夫人韩淑秀讲了,韩淑秀很是赞成,应允为之赞助。韩住在大东关水簸箕胡同,与省立第一小学相距不远,她膝下无子,常选送属下就学颇受好评。学校逢有重大举动,常邀请她参加,卢因此与她相熟。不久,郭松龄反奉失败。郭松龄夫妇双双遇难。卢广绩为之惋惜,办私立学堂之事也成了泡影,情绪十分低落,便有脱离教育界的想法。正好这时发生了学校礼堂天棚整个脱落事件,这座礼堂,平素充做音乐和体育的课堂,早有险情,卢曾打过报告请求维修经费,但迟迟没有回音。为此,卢广绩与教育厅争执起来,一气之下愤然辞职。

人物事迹

卢广绩1894年(甲午)3月26日生,1993年8月3日逝世。这位德高望重的跨世纪老人,在他长达一个世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旅程中,无不闪烁着爱国、敬业的光彩。卢广绩出生于中医世家,自幼就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良好的家教,也为日后成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5岁时,卢广绩入奉天官立第六两级小学堂读书,与周恩来同学。后考入奉天国立高等师范学校。

1918年卢广绩从奉天国立高等师范学校博物科以优异成绩毕业,留任在高师附小当教员。1919年转到家乡海城县立中学任教员兼学监主任。1920年3月,在处理因校方无理谩骂学生而引起的学生罢课事件中,因为卢广绩同情、支持学生的正当要求,和校长发生矛盾,而遭校长报复,以所谓“煽动学生闹学潮”的罪名被免职。

1922年5月,卢广绩从海城回到奉天,寄住在青年会阎宝航的办公室里。此时正值第一次直奉战争,不久他受阎宝航等人推荐,前后三次赴山海关一带进行放赈,救济因战乱而造成的灾民。由于他工作出色,受到张学良赏识而被接见,卢广绩给张学良的印象极好,于是张学良建议卢广绩能留在他身边工作。由于卢广绩考虑到堂兄卢英武在吴佩孚部下任上校参谋,而直奉双方刚刚交战,敌对情绪很大,便婉言谢绝了张学良的好意。通情达理的张学良并没难为他,而把他安排到了教育界工作。

1926年秋,卢广绩辞去奉天省立第一学校(现沈阳市沈河区朝阳一校)校长职务,经友人于省吾荐介筹建由张学良、杨宇霆等人出资的“奉复印版石矿公司”,建成后,他出任该公司经理。从此,卢广绩便走上了工商界。

1928年秋,卢广绩代表奉天总商会到上海参加中华国货展览会。行前,他受到张学良的召见。张学良嘱咐他说:“你这次是代表民众团体参加的,比政府说话方便一些,东北的情况你也知道,我们困难很多,日本人欺侮我们的情况,可以酌情作些宣传。”张学良还送给卢广绩1000元钱作他此行的活动经费。

卢广绩到达上海后,适逢全国商会代表大会将要召开,上海市总商会主席冯少山盛情邀请他参加,于是他打电报向张学良请示,获准后他便出席了这个历时半个月的盛会(东北仅卢广绩一人参加)在第一次大会上,卢广绩被推举为主席团五人执行主席之一。

会议期间,卢广绩遵照张学良的指示,与各方面人士进行广泛联系,发表演讲介绍东北三省的情况,他尤其强调了日本帝国主义对东北大好河山垂涎三尺,急欲侵略的情景。他的讲演,震动很大,受到多方支持。全国商会代表大会结束时,卢广绩当选为全国商会联合会七名常委之一。

在不久举行的中华国货展览会期间,卢广绩除向展会代表及民众介绍了东三省丰富资源外,还特别把日本帝国主义将东北资源(如煤铁等)宝藏的分布情况,悉心调查掌握及野心进行掠夺的情况,均详细作了揭露。《新闻报》和《申报》等著名报刊都发表了卢广绩的讲话。奉天省省长翟文选看后称赞说:“言论得体”、“不卑不亢”。

卢广绩不负使命,从上海返回奉天,面见张学良报告上海之行的盛况。张学良十分满意地说:“你这次去上海的表现很出色,我从报纸上看到了你的发言,分寸适宜,内容得体,同事们很高兴。”当下,张学良话题一转,征询卢广绩能否到商会工作。1929年4月,卢广绩便担任了奉天商会副会长。为发展民族工业,抵制日货而奔走呼号。

张学良的东北“易帜”,惹恼了一心想吞并东北的日本帝国主义,不久,他们竞蛮横无理地拆毁中国铁路,激起中国人民的无比愤怒。为此,阎宝航、车向忱、杜重远、高崇民、金恩祺,卢广绩等呼吁东北当局向日方抗议,并号召各界反对日本的霸道侵略行径,随即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反日行动。在东北民众反日斗争的强烈抗议下,日方被迫赔礼道歉,修复了被毁铁路,这是东北民众抗日斗争的一次重大胜利。高崇民、杜重远和卢广绩等人考虑鉴于日本帝国主义觊觎东北,此类事件将不断发生,便于7月成立了“辽宁国民外交协会”,卢广绩为七名常委之一任总务部长,针锋相对地同帝国主义斗争。

1931年2月,发生了日本帝国主义武装警察枪击中国农民却被日方反诬中国人杀害朝鲜侨民的所谓“万宝山”事件。为搞清事实真相,外交协会派人进行实地调查,并于7月11日召开了由卢广绩主持的新闻发布会。会上,卢广绩义正词严地揭露日本帝国主义歪曲事实,挑拨中朝关系的罪行,还发表了《告日朝民众书》。接着,他又冒生命危险,到被日本帝国主义挑唆、煽动,排华情绪已达疯狂程度的朝鲜,抚慰因“万宝山”事件而受害的侨胞,并拜访了当地的商会,说明真相,排除误解。“万宝山”事件发生后,“辽宁国民外交协会”的工作又扩展到吉林,遂改称为“东北国民外交协会”,卢广绩仍为常委之一,主持协会工作。协会成立后,多次召开联席会议,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主权,迫害中国同胞的罪行,提出强烈抗议。

当一些日本浪人在其本国政府支持和怂恿下,向我国东北大量输入鸦片、海洛因等毒品时,卢广绩与辽宁各界爱国人士为此成立了“辽宁省拒毒联合会”,以各种方式开展斗争,号召同胞拒吸毒品,并在小河沿体育场召开群众大会,当众焚烧日本浪人偷运来的毒品。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日本人几次抓卢广绩,均因友人保护才幸免被捉。只好潜入关内进行抗日。到北平后,他首先向张学良汇报奉天的情形,接着与阎宝航、高崇民、杜重远、车向忱等爱国人士发起成立了“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他任总负责人,东奔西走,为抗日筹款。他晋见张学良,获准在北平由边业银行出面发行劝募爱国债券;又去上海,向马叙伦、黄炎培等社会名流募捐;他还参与指挥以东北流亡学生为主的几百人赴南京请愿团的请愿活动。

千古功臣张学良将军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时,卢广绩担任“西北剿总”第四处(行政处)处长,他直接参与了这次事变,是著名的逼蒋抗日的《八项主张》起草人之一。

“西安事变”后,卢广绩到了北平,与高崇民、刘澜波等人发起成立“东北救亡总会”,他任常委。以后他出生入死地奔波于北平、南京、上海、武汉、西安、重庆等地。

抗战胜利后,卢广绩回到沈阳。继续担任沈阳商会副会长、会长,他踌躇满志,一心想建设新国家,实现中华腾飞。不料,蒋介石发动了反人民的内战。他痛心疾首,进一步认清了国民党的反动本质,衷心希望人民解放军取得胜利。

在辽沈战役的关键时刻,卢广绩克服重重困难设法与在解放区的高崇民、阎宝航等取得联系,共商和平解放沈阳大计。他为解放沈阳,减少我军伤亡和损失创造了有利条件。

沈阳解放后,高崇民、阎宝航、车向忱等同志相继到沈阳看望卢广绩,转达党中央和周恩来同志对他的信任和关怀,希望他能帮助地方政府多做工作。他感动得热泪盈眶,频频点头,表示一定为建设新中国献计出力。

卢广绩留任沈阳商会会长,他竭尽全力工作,召集会议,捐献物资,组织运输,讲解政策,以亲身经历帮助工商业者提高认识消除疑虑,说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鼓励大家迅速恢复生产,搞好经营,用实际行动支援大军南下,解放全中国。沈阳刚解放,根据朱其文市长指示,他出面向粮业大户借用一批军粮。以商会和粮食部门召集会议,布置收缴国民党军粮工作。1950年2月市工商联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他当选为会长。同年他被选为民盟东北总支部委员。1951年参与民建沈阳市分会筹建工作,先后任民建沈阳市工作委员会和辽宁省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卢广绩没有辜负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的重托,他带领工商界人士支持抗美援朝,全行业响应号召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等工作,作出了很大贡献。他一心向党,勤恳工作,深得沈阳市人民的信任。他连任市工商联第二至第八届会长职务。1956年卢广绩被推举为沈阳市副市长,1962年又被选为政协沈阳市委员会副主席。

十年动乱时,卢广绩被打成“东北帮叛党投敌反革命集团”成员,遭监禁3年多,后因下肢瘫痪,被送回原籍海城县毛祁公社小河屯管制,每月只发50元生活费。生活艰难,精神摧残,但他仍对党忠贞不渝,坚信共产党是不会忘记荣辱与共、肝胆相照的老朋友的。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他得到平反,出任民建辽宁省主任委员和省政协副主席。每当有入再向他提起这段往事时,他总是淡淡地一笑,然后语重心长地吟道:“历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卢广绩更焕发出新的青春热情,通过亲身经历,特别是以张学良将军活动为主要内容,他撰写了大量的回忆文章和整理出珍贵的史料。近几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扩大和海峡两岸关系的缓和,前去访问他的海内外朋友和新闻出版界人士很多,卢老克服年高耳背等种种不便,不辞辛苦地热情接待来访客人,尽量满足各种要求。出于对党、国家、人民和历史高度负责的精神,实事求是地向他们回顾历史事件,无私地提供十分珍贵的历史照片、文稿、书信等资料。他还充分利用自己海内外亲朋好友多,相识的社会名流广等优势,用各种方式主动做海内外统战工作,为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

卢广绩十分敬佩他的老上级张学良将军的爱国、爱民、无私、无畏的崇高气节。几十年来,他们虽被关山阻隔,天各一方,但他无时无刻不深深怀念张学良将军。1990年4月18日,张学良将军九秩华诞到来之前,他联合刘鸣九、荆有岩、郭维诚、张庆泰、吴家象、杨志信等张学良旧部联名致书张学良,向张学良将军祝寿,并请台湾《中国时报》转呈。信中说:“岁次庚午,适值我公九十高龄之期。南望云天,别情离绪,实不胜怆然。所幸苦难之祖国日趋振兴,统一之局面为期不远。祖国人民,特别是公之旧属亲朋莫不衷心默祝,深盼能不放过我公一生唯一九十华诞,为公当面祝南山不老之寿,借叙离情……”5月15日,卢广绩又给国民党元老张群先生去信,希望他能帮助汉卿公返乡办寿同时扫墓移灵,了却他的心事。信中写道:“我公与汉卿先生交谊甚深,当能明察,玉成其事,不胜感激之至。”1991年初,听说张学良将军终于获得完全自由,并跨海飞美去看望子女,卢广绩激动得眼含泪花,不迭声地说:“好啊,好啊,我恭候他早回沈阳!”1992年中秋,张学良将军第二次公开出现在大陆电视屏幕上,卢广绩虽然大病初愈,身体很弱,却不顾亲人规劝,热泪盈眶地坐在屏幕前深情地一直看到完。他向人感慨地说:“看上去张学良现在也老了,但他的爽快劲和爱国精神一点没变。”

1993年3月12日在卢老百岁华诞时为抒发企盼张学良将军归来相见,渴望祖国早日统一而写的一首五言诗:

沧桑百年春,青丝鹤发殷。

感念频致贺,难捺赤子心。

不谓南山寿,但思日月新。

一统杯盏日,当歌唱莫昏。

卢广绩如此一往情深地思念张学良将军,不仅因为他们有上下级关系,主要是他们的爱国之心相通,都企盼祖国兴旺发达早日统一。

标签: 卢广绩

更多文章

  • 龚浩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龚浩

    龚浩(1887~1982),字孟希,国民党陆军中将。湖南省益阳市人。1911年参加武昌起义,次年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步兵科,1916年入北京陆军大学第五期。中文名:龚浩国籍:中国出生日期:1887逝世日期:1982性别:男字号:字孟希龚浩(1887~1982),字孟希,国民党陆军中将。湖南省益阳

  • 袁光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袁光

    袁光,1930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员。1955少将军衔,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中文名:袁光国籍:中国出生地:江西泰和出生日期:1909逝世日期:1998一九三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在中央军委无线电学校(即今西安电子科技大

  • 庞然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庞然

    庞然(1918.12~2010.04),男,原名庞焕魁,曾用名余非,满族,辽宁省兴京县(今新宾满族自治县)人。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原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办公厅主任、案件审理室主任、纪律检查三室主任,中共辽宁省委原常委、组织部部长,第三届、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离休干部。

  • 王玉文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王玉文

    王玉文,中国共产党党员,曾先后任中共海门县委书记,泰兴县委书记,南通特委委员,江苏省委巡视员等职。他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创建人之一。1930年8月30日在泰兴县广陵区周家荡被叛徒杀害。中文名:王玉文国籍:中国出生地:如皋县搬经乡出生日期:1905逝世日期:1930职业:革命党人毕业院校:江苏省立第

  • 朱光明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光明

    朱光明(1909-1930.12.19),河南省尉氏县人。出生于贫农家庭。1927年参加革命。1930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文名:朱光明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河南省尉氏县逝世日期:1930.12.19性别:男政治面貌:中共党员1930年秘密在家乡从事农运工作,协助中共尉氏县委书记石文卓发展革

  • 玛格·芳登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玛格·芳登

    玛格·芳登女爵士(MargotFonteyn,1919–1991年),英国芭蕾舞女演员。评论家盛赞她为20世纪伟大芭蕾舞女演员之一。中文名:玛戈特·芳婷外文名:MargotFonteyn国籍:英国星座:金牛座出生地:英国萨里郡的赖盖特出生日期:1919年5月18日逝世日期:1991年2月21日职业:

  • 雪莉·温特斯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雪莉·温特斯

    雪莉·温特斯(ShelleyWinters,1920年8月18日-2006年1月14日),美国女演员、两届奥斯卡得主。1951年雪莉·温特斯和伊丽莎白·泰勒、蒙哥马利·克利夫特在《郎心如铁》中合作得到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1959年凭借《安妮日记》获得奥斯卡最佳女配角提名并最终夺奖;1965年凭借《

  • 士匡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士匡

    士匡(175-235),士壹之子,古交州苍梧郡广信(广西梧州市)人,三国时期吴中郎将。中文名:士匡国籍:中国出生日期:175逝世日期:235其堂兄士徽反叛,吕岱奉命征讨,因为和士匡有旧遣匡说徽服罪、保无他忧;士匡说服了士徽,投降,然而吕岱为了功利将士徽斩杀,士匡贬为庶人。陈寿:“士燮作守南越,优游终

  • 袁振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袁振

    袁振(1917-2003)原名袁风彩,又名袁彰武。山东省掖县(今莱州市)人,1936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他先后在鲁西、泰西、水东等地区开展敌后抗日斗争,历任泰西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水东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豫东工委委员、豫东指挥部副政委等。解放战争时期,他转战河南、山东、湖北等地,开

  • 郑旭煜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郑旭煜

    郑旭煜,(1914年—2002年)出生于江西省瑞金市武阳镇罗石村。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加入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政治教导员,军分区政治部组织干事,第一团总支书记,二区队政治处主任,河北易县保满支队副政治委员,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三团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