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程俊英

程俊英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581 更新时间:2024/1/4 18:58:03

程俊英,福建福州人。在北京求学期间参加五四运动,毕业于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国文部。1993年2月20日,程俊英与世长辞,终年93岁。

基本资料

中文名:程俊英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福建

出生日期:1901

逝世日期:1993.02.20

职业:教授,社会活动家

毕业院校:北京女子高等师范专科学校

主要成就:编写注释《论语》《诗经》等

代表作品:《诗经译注》等,主编《诗经赏析集》等,整理校点《论语正义》等

个人简介

程俊英(1901~1993),民国33年(1944年)任上海大夏大学中文系教授兼主任。

1949年任上海市民主妇女联合会筹备委员会委员。1951年任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1952年8月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先后任民盟上海市委委员、顾问等职。1961年任华东师大中文系副主任。"文化大革命"中备受折磨,被迫退休。1978年后,程俊英任华东师大古籍研究所教授,不顾年老体弱,认真编写、注释《论语》、《诗经》等著作,在古籍研究工作上作出显著成绩。在科研、教学实践中,她积极指导青年教师,曾指导两届研究生。1979年任上海市政协委员;1982年被评为华东师大先进工作者。83岁高龄时被评为上海市"三八红旗手"。1985年6月28日参加中国共产党。1986年11月退休后被该校返聘,继续工作。

生平事迹

“四公子”中的“一朵水仙花”1917年夏,年仅17岁的程俊英冲破封建家庭的束缚,从福建考入北京女子师范学校国文专修科(后改名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国文部),1922年夏毕业,成为中国第一批女大学生。

这5年,也成为她一生最重要的转折点。在这期间,程俊英受到当时著名学者李大钊胡适刘师培、周作人、黄侃、陈中凡、胡小石等的教诲,深受新思潮影响,积极跻身五四运动,接受新思想、新文学的洗礼。在李大钊执导的话剧《孔雀东南飞》中,程俊英饰刘兰芝,她“觉得自己就是无数被封建礼教害死的妇女冤魂”。同时,在学术上,程俊英得到严格的训练,在古典文学尤其先秦文学、古典诗词写作等方面打下扎实的基础,受到李大钊、黄侃、胡小石等学者的赏识。

在这里,她还遇上与她并称为“四公子”的同学庐隐、王世瑛、陈定秀。她们兴趣相同,学术相讨,生活相共,着统一装束,参加各种组织,编辑刊物,在五四运动中为妇女解放独立自由勇敢地走上街头,游行集会,开中国女子干政游行之先例。当年她们的同学、作家苏梅(雪林)曾有“子昂翩翩号才子,目光点漆容颜美,圆如明珠走玉盘,清似芙蓉出秋水(陈定秀)。

亚洲侠少气更雄,巨刃直欲摹苍穹。夜雨春雷茁新笋,霜天秋淮搏长风(庐隐)。横渠肃静伊川少(程俊英),晦庵从容阳明俏(王世瑛),闽水湘烟聚一堂,怪底文章尽清妙。”等诗句来形容“四公子”中定秀之美、庐隐之雄、世瑛之俏、俊英之少。

1923年,庐隐以“四公子”生活为题材,创作小说《海滨故人》,小说中露莎、云青、玲玉、宗莹分别指庐隐自己、王世瑛、陈定秀和程俊英先生。这段日子,是程俊英“一生中最开心又难过,很值得留恋的日子”。68年后,1990年的夏天,年逾90的程俊英回想庐隐、王世瑛、陈定秀的遇人不善和英年早逝,不胜感慨,一人在华东师大一村寓所内创作《海滨故人》的续篇《落英缤纷》,历时6个月。“四公子”的故事虽已成过去。年轻时代的程俊英清新脱俗,积极争取自由与独立。1919年便与程俊英相识,后与她情同手足的文学家郑振铎先生,曾多次由衷地将其赞喻为“一朵水仙花”。丽娃河畔的“严父慈母”上个世纪80年代,在华东师大校园丽娃河畔,曾经有一道著名的风景:腿脚不便的程俊英先生坐在自行车后面,由学生推着,从寓所到华东师大古籍所或文史楼给学生上课。

从上世纪20年代到90年代,程俊英从教70余年,真正实现了她的誓言:把一生献给教育事业。对于学生,她要求有如严父,关怀胜过慈母。作为中国第一代女教授,程俊英博学多能,计其一生,曾开过十门以上的课程。每门课程,她都精心准备,材料巨细无遗,讲授深入浅出。她所指导的学生,后来有许多成为一流学者。在生活上,她对学生和青年教师更是关怀备至。尽管自己经济并不宽裕,还不断对家境贫寒者给予资助。

在学术研究上,程俊英更是硕果累累。她长于古典文学研究,尤精于先秦文学,对《诗经》更是有独到的见解。四人帮粉碎后,她挥戈返日,先后完成《诗经译注》、《诗经漫话》、《诗经选译》等书数百万言,受到海内外学术界的推崇。此外,她还主编了《诗经赏析集》、《中国文学大辞典》先秦两汉部分,整理校点了《论语正义》、《诗毛氏传疏》等清儒经学注疏名著。

1993年2月20日,程俊英与世长辞,终年93岁。在她的灵堂上,她的门人所撰的一副挽联可用来表达人们对她的无限敬仰:年九旬不辍弦歌,人钦才学识德无双,咸望期颐,底抛立雪诸生,一旦长天沉宝婺;诗三百研成著述,家益齐鲁韩毛而五,群推祭酒,纵熄为霞晚照,千秋钜业耀名山。

程俊英教授与华东师大的一段缘分,1928年,上海大夏大学(华东师大的前身之一)欧元怀校长聘请在北京的张耀翔(程俊英教授的先生)来沪任教,但当时程俊英教授的母亲重病在床,需要有人日夜汤药服侍,因此不能与之同往。第二年母亲病故后,程俊英教授来到上海,先在上海暨南大学就教。抗战前夕,吴泽霖担任大夏大学教务长,约程俊英教授到中文系任教。缘分似乎就要到了,但战争爆发,大夏大学迁至贵阳,程俊英教授手持聘书却无法前往。

抗战期间,时局艰难,程俊英教授全家入不敷出,被迫将“望海居”(张耀翔小名“望”,程俊英小名“海”)的藏书《四部备要》、《图书集成》等卖掉。虽然如此,亲朋挚友彼此以“保持民族气节”六字互勉,将汉奸拒之门外。就在这一时期,程俊英教授遭遇了巨大的个人不幸,父亲和长子相继在贫病交加中离开人世。尤其是长子正奇生前正协助父母进行编目、校阅、抄写工作。1944年5月,程俊英教授终于应大夏大学沪校之约兼任中文系教授,不久兼任中文系主任。

从此,程俊英教授与华东师大近半个世纪的缘分开始步入正题。1951年,上海各大学进行院系调整,程俊英教授和曹未风、刘佛年等八人担任筹备委员,成为华东师大建校的奠基人之一。1956年4月,华东师大第一次职称评定,程俊英任教授。1960年9月,程俊英教授担任中文系副系主任。似乎天随人愿,但是天有不测风云,程俊英教授的先生张耀翔突患中风半身不遂,四年后不幸去世。程俊英教授在丈夫的遗物中找到了自己四十三年前的爱情信物“望”字手帕,从此一直珍藏在身边。

1966年文革开始,历次运动过后。1973年,系工宣队动员老教师退休,程俊英教授也乐于退休,遂过起了隐退生活。当科学的春天再次来临,程俊英教授退隐的心不平静了。不久,程俊英教授和许杰、施蛰存等十余人一起复职。1978年,华东师大古籍研究室招收第一批研究生。这时,程俊英教授已然是快八十岁的人了,却和年青人一样拼命去教书、带研究生。

1985年2月1日,程俊英教授以八十五岁的高龄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一时传为美谈。1986年,程俊英教授按规定退休,但仍然继续主持“诗经研究”这一科研项目。尤其令人惊叹的是,九十高龄的程俊英教授与青年女作家蒋丽萍合作了一部根据亲身经历创作的长篇小说《落英缤纷》上下卷。用程俊英教授的话来说:“那是我一生中最开心又难过,很值得留恋的日子。”1993年2月20日,程俊英教授与世长辞。此时,程俊英教授培养的研究生,大都已经成为学术研究的骨干。

工作业绩

1979年任上海市政协委员;1982年被评为华东师大先进工作者。83岁高龄时被评为上海市"三八红旗手"。1985年6月28日参加中国共产党。1986年11月退休后被该校返聘,继续工作。

1978年后,程俊英任华东师大古籍研究所教授,不顾年老体弱,在古籍研究工作上作出显著成绩。在科研、教学实践中,她积极指导青年教师,曾指导两届研究生。

编写、注释《论语》、《诗经》等著作,所著有《中国大教育家》、《诗经漫话》、《诗经译注》、《诗经注析》、《论语集释》以及单篇论文近百篇,与蒋丽萍合作《落英缤纷》上下卷。

人物评价

她,是中国第一批女大学生,与庐隐、王世瑛、陈定秀并称五四“四公子”,受到李大钊、黄侃、胡小石等学者的赏识,多次被郑振铎喻为“一朵水仙花”;

她,是中国第一代女教授,从事教育事业和学术研究70余年,在古典文学、文献学以及文学创作等领域取得杰出的成就,学问与品格的馨香浸润熏陶了一代代弟子。

她,便是中国著名的《诗经》研究专家——程俊英先生。

在她离开人世12年后,她的精神和风范依旧感动着每一个熟知她的人。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共同主办的“程俊英生平学术研讨会暨《程俊英教授纪念文集》出版座谈会”在沪举行,徐中玉、钱谷融、郭豫适、齐森华、张素音、朱杰人、严佐之、严文儒等数十位程俊英先生的亲人、生前好友、弟子以及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一起缅怀了程俊英先生的生平往事,以及学术特色与贡献。

1917年夏,这5年,也成为她一生最重要的转折点。

在这里,她还遇上与她并称为“四公子”的同学庐隐、王世瑛、陈定秀。她们兴趣相同,学术相讨,生活相共,着统一装束,参加各种组织,编辑刊物,在五四运动中为妇女解放独立自由勇敢地走上街头,游行集会,开中国女子干政游行之先例。当年她们的同学、作家苏梅(雪林)曾有“子昂翩翩号才子,目光点漆容颜美,圆如明珠走玉盘,清似芙蓉出秋水(陈定秀)。如今,“四公子”的故事虽已成过去,而她们为妇女解放、自由、独立而追求的精神却一直流传,直到永远。

时隔多年,这道风景还深深印刻在当年程俊英的弟子们的脑海中。然而,留在她的弟子们脑海中的又岂止这个?

程俊英的弟子朱杰人回忆道,80年代中期,我的妻子患了癌症住院,生活一下陷入困境。恰恰这时候我的自行车失窃了,这对当时的我是个不小的打击,因为我每天往来于家、医院、学校之间,就是靠这辆自行车,而当时我根本没有钱再买一辆。一天,我的师兄蒋见元找到我,塞给我一个信封,说:“这是程先生给你的一百元钱,让你去买一辆车。她怕自己给,你不肯接受,特意要我转交。”我不知说什么好,只能强忍住眼泪……

标签: 程俊英

更多文章

  • 市川昆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市川昆

    市川昆(KonIchikawa),1915年11月20日出生于日本三重县伊势,日本演员、编剧、导演。1933年,以美工师的身份加入东宝JO摄影所。1936年,市川昆转行导演助理,师从伊丹万作。1948年,执导剧情片《无止境的热情》。1955年,拍摄个人第一部关注罪恶感的黑色心理情节剧《心》。1956

  • 龙开富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龙开富

    龙开富(1908~1977),湖南省茶陵县火田白腊(今红色农场)人。1926年参加农民运动,1927年11月参加工农革命军,192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长征。建国前的不同时期主要任职有:中央军委直属政治处主任、中央军委后勤生产指挥部主任、四野四十四军后勤部长等。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沈阳军区后勤

  • 苏炳文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苏炳文

    苏炳文(1892-1975),字翰章,辽宁新民人,国民革命军中将,抗日名将。保定军校第一期毕业,1925年进入东北军。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坚决抗日,至1932年12月弹尽源绝撤出至苏联,1933年回国,抗战后任上将军事参议官。新中国成立后,出任政协委员,1975年5月22日去世。中文名:苏炳文

  • 段龙章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段龙章

    段龙章,1920年2月出生于陕西省耀县一个破产地主家庭(解放后定为贫农),十四岁高小毕业,一九三五年至一九三七年在西安合众书报社当学徒,三七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积极参加抗日活动,十月考入山西运城“民大二分校”,一九三八年三月被派到牺盟会乡宁中心区流动工作队任宣传员,同年十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中文名:段

  • 萧明华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萧明华

    萧明华(1922—1950),女,汕头潮阳人,出生于浙江嘉兴县,早年考入河南省立开封师范。抗战爆发,随父母辗转到达重庆,1941年从重庆师范学校毕业。1947年在北平参加地下工作,1948年毕业于北平师院中文系,同年6月被中共冀中敌工部派往台湾进行情报工作,公开身份是台湾师范学院的教师。1950年2

  • 张暖忻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张暖忻

    张暖忻(1940.10.27-1995.5.28),1962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中国内地女导演。以《沙鸥》一片获1982年金鸡奖导演特别奖。接着又拍摄了《青春祭》、《北京,你早》。张暖忻是纪实美学最早的实践者。她的几部作品,显示了她在电影美学上的不懈的探索。中文名:张暖忻国籍:中国出生地:内

  • 旷伏兆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旷伏兆

    旷伏兆(1914—1996),江西省永新县人。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军事指挥员和政治工作领导者、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荣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姓名:旷伏兆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中国江西出生日期:

  • 王宗槐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王宗槐

    王宗槐(1915—1998),原名王永开,乳名二伢子,1915年8月15日出生于江西省万载县柏树街白茅冲一户贫农家庭。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经历了5次反“围剿”和长征。抗日战争中,任晋察冀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三分区政治部主任、四分区副政委,参加了著名的百团大战。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

  • 危秀英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危秀英

    危秀英(1910-2005),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参加了长征的女红军。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代表,第一、二、三、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四届江西省政协委员、常委,第五届江西省政协委员,享受副省长级待遇、省长级医疗待遇的离休老干部。中文名:危秀英国籍:中国出生地:

  • 罗贵波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罗贵波

    罗贵波,曾用名李文华、罗心夷。1907年7月14日生于江西赣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潭口镇。1924年7月于赣州省立师范学校肄业,后回潭口镇小学任教。1926年参加革命。1927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家乡开展学生运动和农民运动,1928年初组织领导潭口镇农民举行武装暴动。同年8月任中共大庾矿区工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