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韩安国

韩安国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652 更新时间:2023/12/11 22:15:20

韩安国(?—公元前127年),字长孺,梁国成安县(今商丘市民权县)人,后徙睢阳(今商丘市睢阳区)。西汉时期的名臣、将领。韩安国自幼博览群书,成为远近闻名的辩士与学问家,后到梁孝王幕下任中大夫,成为梁孝王身边的得力谋士。他帮助梁孝王和汉政权化解了几次危机,深得汉景帝的信任。汉武帝时,进入汉朝中央政权的核心圈子,官至御史大夫。韩安国根据国家现状,提倡与匈奴和亲,稳定汉朝北方。后被疏远,调任边疆,受挫于匈奴,于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抑郁去世。

基本资料

本名:韩安国

别名:韩长孺

字:长孺

所处时代:西汉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梁国成安县(今商丘民权县)

逝世日期:公元前127年

主要成就:参与平定七国之乱

籍贯:梁国睢阳(今商丘睢阳区)

相关典故:死灰复燃

官职:御史大夫、护军将军

人物生平

入籍睢阳

祖籍梁国成安县(今商丘民权县),徒睢阳(今商丘睢阳区),遂为睢阳人。

抵抗叛军

韩安国早年在邹县田先生之处学习《韩非子》和杂家的学说。后侍奉梁孝王刘武,担任中大夫。吴楚七国之乱时,刘武派韩安国和张羽担任将军,在东线抵御吴国的军队。因为张羽奋力作战,韩安国稳固防守,因此吴军不能越过梁国的防线。吴楚叛乱平息,韩安国和张羽的名声从此显扬。

游说太后

刘武是汉景帝的同母弟弟,窦太后很宠爱他,允许他有自己推举梁国国相和二千石级官员人选的权力。他进出、游戏的排场,比拟天子,超越了人臣的本分。景帝听说后,心中很不高兴。窦太后知道景帝不满,就迁怒于梁国派来的使者,拒绝接见他们,而向他们查问责备梁王的所作所为。

当时韩安国是梁国的使者,便去谒见馆陶长公主,哭着说:“为什么太后对于梁王作为儿子的孝心、作为臣下的忠心,竟然不能明察呢?从前吴、楚、齐、赵等七国叛乱时,函谷关以东的诸侯都联合起来向西进军,只有梁国与皇上关系最亲,是叛军进攻的阻难。梁王想到太后和皇上在关中,而诸侯作乱,一谈起这件事,眼泪纷纷下落,跪着送我等六人,领兵击退吴楚叛军,吴楚叛军也因为这个缘故不敢向西进军,因而最终灭亡,这都是梁王的力量啊。现在太后却为了一些苛细的礼节责怪抱怨梁王。梁王的父兄都是皇帝,所见到的都是大排场,因此出行开路清道,禁止人们通行,回宫强调戒备,梁王的车子、旗帜都是皇帝所赏赐的,他就是想用这些在边远的小县炫耀,在梁国之中让车马来回奔驰,让天下的人都知道太后和皇帝喜爱他。现在梁使到来,就查问责备。梁王恐惧,日夜流泪思念,不知如何是好。为什么梁王作为儿子孝顺,作为臣下忠心,而太后竟不怜惜呢?”

馆陶长公主把这些话详细地告诉了窦太后,窦太后高兴地说:“我要替他把这些话告诉皇帝。”转告之后,景帝内心的疙瘩才解开,而且摘下帽子向太后认错说:“我们兄弟间不能互相劝教,竟给太后您增添了忧愁。”于是接见了刘武派来的所有使者,重重地赏赐了他们。从这以后刘武更加受宠爱了。窦太后、馆陶长公主再赏赐韩安国价值约千余金的财物。他的名声因此显著,而且与朝廷建立了联系。

协助缉凶

梁国内史空缺之际,刘武刚刚延揽来齐人公孙诡,很喜欢他,打算请求任命他为内史。窦太后听到了,于是就命令梁孝王任命韩安国做内史。公孙诡、羊胜游说梁孝王,要求他向汉景帝请求做皇位继承人和增加封地的事,恐怕朝廷大臣不肯答应,就暗地里派人行刺当权的谋臣,乃至杀害了原吴国国相袁盎,汉景帝听说是公孙诡、羊胜等人的谋划,于是派使者到梁国,要求务必捉拿到公孙诡、羊胜。

汉廷派十批使者来到梁国,自梁国国相以下全国大搜查一个多月,还是没有抓到。内史韩安国听说公孙诡、羊胜藏在梁王宫中,就入宫谒见刘武,哭着说:“主上受到耻辱臣下罪死。大王没有好的臣下所以事情才紊乱到这种地步。现在既然抓不到公孙诡、羊胜,请让我向您辞别,并赐我自杀。”

刘武说:“你何必这样呢?”韩安国眼泪滚滚而下,说道:“大王自己忖度一下,您与皇上的关系比起太上皇(刘太公)与高皇帝以及皇上与临江王(刘荣),哪个更亲密呢?”

刘武说:“比不上他们亲密。”韩安国说:“太上皇、临江王与高皇帝、皇上都是父子之间的关系,但是高皇帝说:‘拿着三尺宝剑夺取天下的人是我啊’,所以太上皇最终也不能过问政事,住在栎(lì)阳宫。临江王是嫡长太子,只因为他母亲一句话的过错就被废黜降为临江王;又因建宫室时侵占了祖庙墙内空地的事,终于自杀于中尉府中。为什么这样呢?因为治理天下终究不能因私情而损害公事。俗话说:‘即使是亲生父亲怎么知道他不会变成老虎?即使是亲兄弟怎么知道他不会变成恶狼?’现在大王您位列诸侯,却听信一个邪恶臣子的虚妄言论,违反了皇上的禁令,阻挠了彰明法纪。皇上因为太后的缘故,不忍心用法令来对付您。太后日夜哭泣,希望大王能自己改过,可是大王最终也不能觉悟。假如太后突然逝世,大王您还能依靠谁呢?”

话还没有说完,刘武痛哭流涕,感谢韩安国说:“我现在就交出公孙诡、羊胜。”公孙诡、羊胜两人自杀。汉廷的使者回去报告情况称:“梁国的事情都得到了解决,这是韩安国的力量啊。”于是汉景帝、窦太后更加看重韩安国。

刘武逝世,刘买即位,韩安国因为犯法丢了官,闲居在家。

入朝为官

汉武帝建元年间,武安侯田蚡担任汉朝太尉,受宠幸而掌大权,韩安国拿了价值五百金的东西送给田蚡。田蚡向王太后说到韩安国,汉武帝也常说韩安国的贤能,就把他召来担任北地都尉,后来升为大司农。闽越、东越互相攻伐,韩安国和大行王恢领兵前往。还没有到达越地,越人就杀死了他们的国王向汉朝投降,汉军也就收兵了。

建元六年(前135年),田蚡担任丞相,韩安国担任御史大夫。匈奴派人前来请求和亲,汉武帝交由朝臣讨论。大行王恢是燕地人,多次出任边郡官吏,熟悉了解匈奴的情况。他议论说:“汉朝和匈奴和亲,大抵都过不了几年匈奴就又背弃盟约。不如不答应,而发兵攻打他。”

韩安国说:“派军队去千里之外作战,不会取得胜利。现在匈奴依仗军马的充足,怀着禽兽般的心肠,迁移如同群鸟飞翔,很难控制他们。我们得到他们的土地也不能算开疆拓土,拥有了他们的百姓也不能算强大,从上古起他们就不属于我们的百姓。汉军到几千里以外去争夺利益,那就会人马疲惫,敌人就会凭借全面的优势来对付我们的弱点。况且强弩之末连鲁地所产的最薄的白绢也射不穿;从下往上刮的强风,到了最后,连飘起雁毛的力量都没有了,并不是他们开始时力量不强,而是到了最后力量衰竭了。所以发兵攻打匈奴实在是很不利的,不如跟他们和亲。”

群臣的议论多数附和韩安国,于是汉武帝便同意与匈奴和亲。

马邑之围

元光元年(前134年),雁门郡马邑县的豪绅聂壹通过大行王恢告诉汉武帝说:“匈奴刚与汉和亲,亲近信任边地之民,可以用财利去引诱他们。”

于是武帝暗中派遣聂壹做间谍,引军臣单于进入武州塞。汉王朝埋伏了战车、骑兵、材官三十多万,隐藏在马邑城旁边的山谷中。卫尉李广担任骁骑将军,太仆公孙贺担任轻车将军,大行王恢担任将屯将军,太中大夫李息担任材官将军。御史大夫韩安国担任护军将军,诸位将军都隶属护军将军。互相约定,单于进入马邑城时汉军的伏兵就奔驰出击。王恢、李息、李广另外从代郡主攻匈奴的军用物资。

当时军臣单于进入汉长城武州塞。距离马邑城还有一百多里,将要抢夺劫掠,可是只看见牲畜放养在荒野之中,却见不到一个人。单于觉得很奇怪,就攻打烽火台,俘虏了武州的尉史。想向尉史探问情况。尉史说:“汉军有几十万人埋伏在马邑城下。”军臣单于回过头来对左右人员说:“差点儿被汉朝所欺骗!”就带领部队回去了。出了边塞,说:“我们捉到武州尉史,真是天意啊!”称尉史为“天王”。

塞下传说单于已经退兵回去。汉军追到边塞,估计追不上了,就撤退回来了。王恢等人的部队三万人,听说单于没有跟汉军交战,估计攻打匈奴的军用物资就一定会与单于的精兵交战,形势将不利于汉军,于是权衡利害而决定撤兵。韩安国等率领大军分驻马邑境内埋伏,但好几天不见动静,于是改变原先的作战方案,率军出击,结果一无所获。

东朝廷辩

元光四年(前131年),因灌夫使酒骂座,窦婴与田蚡之争愈演愈烈,汉武帝让两人在东宫(长乐宫)辩论,二人针锋相对,互相指责,于是汉武帝向在朝的大臣征询意见,韩安国说:“魏其侯说灌夫的父亲为国而死,灌夫手持戈戟冲入到强大的吴军中,身受创伤几十处,名声在全军数第一,这是天下的勇士,如果不是有特别大的罪恶,只是因为喝了酒而引起口舌之争,是不值得援引其他的罪状来判处死刑的。魏其侯的话是对的。丞相又说灌夫同大奸巨猾结交,欺压平民百姓,积累家产数万万,横行颍川,凌辱侵犯皇族,这是所谓‘树枝比树干大,小腿比大腿粗’,其后果不是折断,就是分裂。丞相的话也不错。希望英明的主上自己裁决这件事吧。”

退朝以后,田蚡出了停车门,招呼韩安国同乘一辆车,生气地说:“我和你共同对付一个老秃翁,你为什么还模棱两可,犹豫不定?”韩安国过了好一会儿才对田蚡说:“您怎么这样不自爱自重?他魏其侯毁谤您,您应当摘下官帽,解下印绶,归还给皇上,说:‘我以皇帝的心腹,侥幸得此相位,本来是不称职的,魏其侯的话都是对的’。像这样,皇上必定会称赞您有谦让的美德,不会罢免您。魏其侯一定内心惭愧,闭门咬舌自杀。现在别人诋毁您,您也诋毁人家,这样彼此互骂,好像商人、女人吵嘴一般,多么不识大体呢!”田蚡认错说:“争辩时太性急了,没有想到应该这样做。”

抵御匈奴

韩安国担任御史大夫四年多,丞相田蚡死了,韩安国代理丞相的职务,给皇帝导引车驾时堕下车,跌跛了脚。汉武帝商量任命丞相,打算任用韩安国,派人去看望他,发现他脚跛得很厉害,于是改用平棘侯薛泽担任丞相。韩安国因病免职几个月,跛脚好了,汉武帝又任命韩安国担任中尉。

一年多后,调任卫尉。车骑将军卫青攻打匈奴,从上谷郡出塞,在龙城打败了匈奴。将军李广被匈奴所俘虏,又逃脱了;公孙敖伤亡了大量士兵;他们都该杀头,后来出钱赎罪成为庶人。第二年,匈奴大举入侵边境,杀了辽西太守,等到侵入雁门,杀死和掳去几千人,车骑将军卫青出兵追击,从雁门郡出塞。

韩安国担任材官将军,驻守渔阳。韩安国抓到俘虏,俘虏供说匈奴已经远远离去。韩安国立即上书皇帝说现在正是农耕时节,请求暂时停止屯军。停止屯军一个多月,匈奴又大举入侵上谷、渔阳。韩安国的军营中仅有七百多人,迎战匈奴无法取胜,又退回军营中。匈奴俘虏掠夺了一千多人和牲畜财物而离去。

汉武帝听到这个消息后,大为恼火,派使者责备韩安国,并将韩安国调往更东面的方向,驻守右北平。因为当时匈奴的俘虏供称要侵入东方。

抑郁而亡

韩安国当初担任御史大夫和护军将军,后来渐渐被排斥疏远,贬官降职;而新得宠的年轻将军卫青等又有军功,更加受到汉武帝的重用。韩安国既被疏远,很不得意;领兵驻防又被匈奴所欺侮,损失伤亡很多,内心觉得非尝羞愧。韩安国希望能够回到朝廷,却被调往更东面的方向驻守,心里非常失意,闷闷不乐。过了几个月,韩安国生病吐血,于元朔二年(前127年)中去世。

轶事典故

死灰复燃

韩安国曾因犯法被判罪,蒙县的狱吏田甲侮辱韩安国。韩安国说:“死灰难道就不会复燃吗?”田甲说:“要是再燃烧就撒一泡尿浇灭它。”过了不久,梁国内史的职位空缺,汉廷派使者任命韩安国为梁国内史,从囚徒中起家担任二千石级的官员。田甲弃官逃跑了。韩安国说:“田甲不回来就任,我就要夷灭你的宗族。”田甲便脱衣露胸前去谢罪。韩安国笑着说:“你可以撒尿了!像你们这些人值得我惩办吗?”最后友好地对待他。

历史评价

司马迁《史记》:①安国为人多大略,智足以当世取合,而出于忠厚焉。贪嗜于财。所推举皆廉士,贤于己者也。于梁举壶遂﹑臧固﹑郅他,皆天下名士,士亦以此称慕之,唯天子以为国器。②余与壶遂定律历,观韩长孺之义,壶遂之深中隐厚,世之言梁多长者,不虚哉!

班固《汉书》:①以韩安国之见器,临其挚而颠坠,陵夷以忧死,遇合有命,悲夫!②汉之得人,于兹为盛……推贤则韩安国、郑当时……。

蔡邕:昔韩安国起自徒中,朱买臣出于幽贱,并以才宜,还守本邦。

刘邵:术家之流,不能创制垂则,而能遭变用权,权智有余,公正不足,是谓智意,陈平、韩安国是也。

刘勰:至如吾丘之驳挟弓,安国之辩匈奴,贾捐之之陈于珠崖,刘歆之辨于祖宗,虽质文不同,得事要矣。

司马贞:“安国忠厚,初为梁将。因事坐法,免徒起相。死灰更然,生虏失防。推贤见重,贿金贻谤。雪泣悟主,臣节可亮。”

史书记载

《史记·韩长孺列传》

《汉书·汉书窦田灌韩传》

后世纪念

汝州市有安国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汝州的城市建设曾把路街的命名放到很重要的位次。望嵩路、丹阳路、广成路、风穴路都是那个时期命名的。为了突出历史文化和纪念韩安国,在汝州的城市建设中特把以前的梁丰北路更名为安国路。

标签: 韩安国

更多文章

  • 李广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广

    李广(?~前119年),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西汉时期名将、民族英雄,秦朝名将李信的后代。李广于汉文帝十四年(前166年)从军击匈奴,因功为中郎。景帝时,先后任北部边域七郡太守。武帝即位,召为未央宫卫尉。元光六年(前129年),任骁骑将军,领万余骑出雁门(今山西右玉南)击匈奴,因众寡悬殊负伤

  • 卫青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卫青

    卫青(?-前106年),字仲卿,河东郡平阳县(今山西临汾西南)人,中国西汉时期将领、外戚,杰出的军事家,民族英雄。汉武帝皇后卫子夫之弟、大司马骠骑将军霍去病之舅。卫青从小做牧童,受尽苦楚。成年后,在平阳公主府中为骑奴。后因卫子夫被选入宫,而受到武帝青睐,被提为建章监、侍中,常随武帝外出围猎。后迁太中

  • 公孙弘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公孙弘

    公孙弘(前200年—前121年),名弘,字季,一字次卿(《西京杂记》记载),齐地菑川人(今山东寿光南纪台乡人),为西汉名臣。其少时为吏,牧豕海上,四十而学,谨养后母。汉武帝时期,先后二次被国人推荐,征为博士。十年之中,从待诏金马门擢升为三公之首,封平津侯。先后被任为左内史(左冯翊)、御史大夫、丞相之

  • 主父偃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主父偃

    主父偃(?~前126年),汉武帝时大臣。临淄(今山东临淄)人。本名:主父偃所处时代:汉武帝时大臣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临淄(今山东临淄)出生日期:不详逝世日期:公元前126年主要成就:向汉武帝提出了“大一统”的政治主张,提出推恩令性别:男注音:Zhǔfùyǎn出身贫寒﹐早年学长短纵横之术,后学《易》

  • 赵佗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赵佗

    赵佗(约公元前240年-公元前137年),即南越武王,恒山郡真定县人,秦朝南海龙川令,南越国创建者。原为秦朝将领,与任嚣南下攻打百越。秦末大乱时,赵佗割据岭南,建立南越国。南越国建立伊始,赵佗实施“和辑百越”政策,引入中原农耕技术与先进文化,同时又将异域文化和海洋文化引进岭南,使岭南地区从落后的刀耕

  • 无诸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无诸

    无诸,闽越王,姓驺氏,生卒年不详,越王勾践后裔,西汉时期诸侯国闽越国国君。秦朝统一天下后,降为君长,秦朝以其辖地设置闽中郡。秦末,无诸率闽中士卒举师北上,协同诸侯灭秦。楚汉分争天下,无诸出兵辅佐汉王刘邦打败项羽。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二月,复立他为闽越王,封管闽中故地。于现今福州的冶山之麓筑城

  • 卫满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卫满

    卫满,战国时期燕国人,卫氏朝鲜(或称卫满朝鲜)建立者。西汉初年,率众东渡浿水进入朝鲜半岛,投靠箕子朝鲜。箕子朝鲜君主箕准拜卫满为博士,将箕子朝鲜西部方圆数百里土地封给卫满,让卫满守护箕子朝鲜西部边境。卫满等到实力坐大后,便驱逐箕准,自立为王,定都王险城,建立卫氏朝鲜政权。本名:卫满所处时代:战国→秦

  • 刘长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刘长

    刘长(前198年—前174年),沛丰邑(今江苏徐州丰县)人,汉高祖刘邦的少子,汉惠帝刘盈、汉文帝刘恒的异母弟,母赵姬。西汉初年诸侯王。刘长力能扛鼎。于前196年被封淮南王。汉文帝时,骄纵跋扈,常与汉文帝同车出猎;在封地不用汉法,自作法令。前174年,与匈奴、闽越首领联络,图谋叛乱,事泄被拘。朝臣议以

  • 孙叔敖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孙叔敖

    孙叔敖(约公元前630年—公元前593年),芈姓,蔿氏,名敖,字孙叔,楚国期思邑(今河南信阳市淮滨县)人。春秋时期楚国令尹。历史治水名人。距今2600多年前,淮河洪灾频发,孙叔敖主持治水,倾尽家资。历时三载,终于修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座水利工程——芍陂(quèbēi),借淮河古道泄洪,筑陂塘灌溉农桑,

  • 子产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子产

    子产(?—公元前522年),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姬姓,公孙氏(一说国、东里亦为其氏),名侨,字子产,又字子美,谥成,历史典籍以“子产”为通称,亦称“公孙侨”、“公孙成子”、“国侨”等等。他是郑穆公之孙、公子发之子,前554年为卿,前543年执政,先后辅佐郑简公、郑定公,卒于前522年。子产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