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专诸

专诸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763 更新时间:2024/1/16 1:31:43

专诸(~公元前515年),春秋时吴国棠邑(今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西北)人,吴公子光(即吴王阖闾)欲杀王僚自立,伍子胥把他推荐给公子光。公元前515年,公子光乘吴内部空虚,与专诸密谋,以宴请吴王僚为名,藏匕首于鱼腹之中进献(鱼肠剑),当场刺杀吴王僚,专诸也被吴王僚的侍卫杀死。公子光自立为王,是为吴王阖闾,乃以专诸之子为卿。专诸是中国古代“四大刺客”(一说五大刺客)之一,鱼肠剑出于专诸刺王僚”。

基本资料

中文名:专诸

别名:鱄设诸

国籍:吴国

逝世日期:公元前515年

职业:厨师、刺客

主要成就:刺杀吴王僚

出生地:堂邑

武器:鱼肠剑

人物生平

伍员举荐

专诸,是吴国堂邑人。据《吴越春秋》记载,伍子胥从楚国流亡到吴国途中,见“专诸方与人斗,将就敌,其怒有万人之气,甚不可当”。伍子胥知道专诸是一位敢于赴难的勇士,就与之结交。伍子胥进见吴王僚后,用攻打楚国的好处劝说他。吴公子光说:“那个伍员,父亲、哥哥都是被楚国杀死的,伍员才讲攻打楚国,他这是为了报自己的私仇,并不是替吴国打算。”吴王就不再议伐楚的事。伍子胥知道公子光打算杀掉吴王僚,就说:“那个公子光有在国内夺取王位的企图,现在还不能劝说他向国外出兵。”于是就把专诸推荐给公子光。

公子光的父亲是吴王诸樊。诸樊有三个弟弟:按兄弟次序排,大弟弟叫余祭,二弟弟叫夷眛,最小的弟弟叫季子札。诸樊知道季子札贤明,就不立太子,想依照兄弟的次序把王位传递下去,最后好把国君的位子传给季子札。诸樊死去以后王位传给了余祭。余祭死后,传给夷眛。夷眛死后本当传给季子札,季子札却逃避不肯立为国君,吴国人就拥立夷眛的儿子僚为国君。公子光说:“如果按兄弟的次序,季子当立;如果一定要传给儿子的话,那么我才是真正的嫡子,应当立我为君。”所以他常秘密地供养一些有智谋的人,以便靠他们的帮助取得王位。

阖闾厚待

公子光得到专诸以后,像对待宾客一样地好好待他。公元前前516年,楚平王死了。这年春天,吴王僚想趁着楚国办丧事的时候,派他的两个弟弟公子盖余、属庸率领军队包围楚国的谮城,派延陵季子到晋国,用以观察各诸侯国的动静。楚国出动军队,断绝了吴将盖余、属庸的后路,吴国军队不能归还。这时公子光对专诸说:“这个机会不能失掉,不去争取,哪会获得!况且我是真正的继承人,应当立为国君,季子即使回来,也不会废掉我呀。”专诸说:“吴王僚是可以杀掉的。母老子弱,两个弟弟带着军队攻打楚国,楚国军队断绝了他们的后路。当前吴军在外被楚国围困,而国内没有正直敢言的忠臣。这样王僚还能把我们怎么样呢。”公子光以头叩地说:“我公子光的身体,也就是您的身体,您身后的事都由我负责了。

刺杀吴王僚

公元前515年四月丙子日,公子光在地下室埋伏下身穿铠甲的武士,备办酒席宴请吴王僚,吴王僚派出卫队,从王宫一直排列到公子光的家里,门户、台阶两旁,都是吴王僚的亲信。夹道站立的侍卫,都举着长矛。喝酒喝到畅快的时候,公子光假装脚有毛病,进入地下室,让专诸把匕首放到烤鱼的肚子里,然后把鱼进献上去。到吴王僚跟前,专诸掰开鱼,趁势用匕首刺杀王僚,吴王僚当时就死了。侍卫人员也杀死了专诸,王僚手下的人一时混乱不堪。公子光放出埋伏的武士攻击吴王僚的部下,全部消灭了他们,于是自立为国君,这就是吴王阖闾。

身后之事

阖闾即位后,便封专诸之子专毅为上卿,并根据专诸要求葬在泰伯皇坟旁的遗愿,从优安葬专诸,如今鸿山东岭仍有“专诸墓”存。相传无锡市大娄巷的“专诸塔”,是阖闾替他葬的优礼墓,但文革时被拆除。邑人秦颂硕曾写“专诸塔”一诗:“一剑酬恩拓霸图,可怜花草故宫芜;瓣香侠骨留残塔,片土居然尚属吴。”

因专诸曾在太湖边学烧鱼之术,后人把他奉为“厨师之祖”,旧时城内居民时常前往焚香祭奠。如今苏杭一带的名菜“糖醋鱼”乃“糖醋黄河鲤”的简称或俗呼,就是‘全炙鱼’(有称‘全鱼炙’者)的传承及代表,而它的发明者正是教专诸做鱼的人,春秋时期名厨太和公(或太湖公)。

轶事典故

惧内

伍子胥看见专诸正要跟很多人打架,妻子出来叫他,他马上就乖乖回家了。伍子胥很奇怪:一个万夫莫当的大侠客,怎么会怕一个女人?于是便赶上前去询问原因,专诸告诉他:能屈服在一个女人手下的人,必能伸展在万夫之上。“惧内”一词始于专诸。

鱼肠剑

鱼肠剑,一名鱼藏剑。为专诸刺吴王僚所用的匕首。传说刀身上有如鱼鳞般的纹路,是打造时程式繁多所致,目的是为了能一举刺破吴王外衣内所穿的护甲。又因其最终藏于鱼肚中,所以被称为“鱼肠剑”。

据《越绝书》记载,铸剑大师欧冶子曾为越王勾践铸了五柄宝剑。他使用了赤堇山之锡;若耶溪之铜,经雨洒雷击,得天地精华,制成了五口剑,分别是湛卢、纯钧、胜邪、鱼肠和巨阙。鱼肠剑既成,相剑本领尤如通灵的薛烛被请来相剑。他说鱼肠剑“逆理不顺,不可服也,臣以杀君,子以杀父。”后来越国进献宝物给吴国。

《史记·刺客列传》中并未直言这把宝剑之名,仅以“匕”称之;而成书年代略晚的方志史书《越绝书》(东汉·袁康、吴平编撰),已明确指称此剑名曰“鱼肠剑”。

历史评价

唐雎:“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司马迁:“自曹沫至荆轲五人,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曹沫盟柯,返鲁侵地。专诸进炙,定吴篡位。彰弟哭市,报主涂厕。刎颈申冤,操袖行事。暴秦夺魄,懦夫增气。”

刘向:“专诸手剑摩万乘,刺吴王,尸孽立正,镐冠千里。”

司马贞:“专诸进炙,定吴篡位。”

袁枚:“专诸与人斗,有万夫莫当之气,闻妻一呼,即还,岂非惧内之滥觞乎?”

后世纪念

专诸塔是一座喇叭形的小塔,塔在一间房子里,位于无锡市大娄巷,相传是阖闾替他葬的优礼墓。因专诸曾在太湖边学烧鱼之术,后人把他奉为“厨师之祖”。旧时城内居民时常前往焚香祭奠。1966年被拆除。

苏州城西部有专诸巷,是一条紧挨内城河和城墙的巷子,南通金门,北达阊门。相传因为专诸墓在此,故得名。其后专诸巷一带逐渐发展成玉雕行业集中之地,故专诸巷的名字也被讹传为“穿珠巷”。

标签: 专诸

更多文章

  • 豫让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豫让

    豫让,姬姓,毕氏,春秋战国时期晋国人,是晋国正卿智伯瑶的家臣。晋出公二十二年(前453年),赵、韩、魏联手在晋阳之战中攻打智氏,智伯瑶兵败身亡,豫让为了给智伯瑶报仇,多次刺杀赵襄子,甚至用漆涂满全身使自己面目全非,吞炭使自己的声音改变,最后暗伏桥下谋刺赵襄子未遂,为其所捕。豫让临死时,求得赵襄子的衣

  • 聂政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聂政

    聂政(?—公元前397年),战国时期的侠客,韩国轵(今河南济源东南)人,以任侠著称,为春秋战国四大刺客之一。聂政年青侠义,因除害杀人偕母及姊荌避祸齐地(今山东境),以屠为业。韩大夫严仲子因与韩相侠累(名傀)廷争结仇,潜逃濮阳,闻政侠名,献巨金为其母庆寿,与政结为好友,求其为己报仇。聂政待母亡故守孝三

  • 李斯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斯

    李斯(?~前208年),战国末楚国上蔡(今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人。秦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少为郡吏,曾从荀卿学。战国末年入秦国,初为秦相吕不韦舍人,被任命为郎。旋任长史,拜客卿。秦王政十年(前237)下逐客令时,上书力谏客不可逐,为秦王采纳。又为秦并六国谋划,建议先攻取韩国,再逐一消灭各诸

  • 蒙恬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蒙恬

    蒙恬(?~前210年),姬姓,蒙氏,名恬,齐国蒙山(今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联城乡边家城子村)人。秦朝时期名将,上卿蒙骜之孙,内史蒙武之子。出身名将世家,自幼胸怀大志。率军攻破齐国,拜为内史,深得秦始皇宠信。秦统一六国后,率领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南之地,威震匈奴,誉为“中华第一勇士”。中国西北最早

  • 蒙毅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蒙毅

    蒙毅(?―公元前210年),秦朝(秦国)名将蒙骜之孙,蒙武之子,蒙恬之弟,秦朝大臣。蒙氏家族三代仕秦,攻城略地,出生入死,为秦始皇统一六国,立下汗马功劳。蒙毅、蒙恬兄弟二人一文一武,蒙恬管军事在外统兵,蒙毅掌朝政在内辅佐秦始皇,官拜上卿。蒙毅深受秦始皇的亲近,外出陪秦始皇同乘一车,居内则侍从秦始皇左

  • 张耳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张耳

    张耳(?~前202年),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人。秦末群雄之一,汉朝开国功臣。张耳少时为魏信陵君门客,曾任外黄令,与陈馀为刎颈之交,俱为魏之名士。秦灭魏,以重金悬赏缉拿人,乃与陈馀变名姓至陈县,为里监门。秦二世元年(前209年),参加陈胜、吴广反秦起义,为校尉,劝陈胜立六国王室后裔,未被采纳。又请兵

  • 陈馀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陈馀

    陈馀(?-前205年十月),一作陈余,魏国大梁(今河南开封市)人。秦朝末年群雄之一。陈馀性格高傲,早年交好张耳,成为刎颈之交。大泽乡起义之后,同投奔陈胜,后跟随武臣占据赵地,武臣自立为赵王后,他出任大将军。武臣被部将李良杀死,陈馀与张耳立赵歇为赵王。李良引秦军大将章邯攻赵,张耳、赵歇败走巨鹿,被秦将

  • 彭越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彭越

    彭越(?—公元前196年),字仲,砀郡昌邑人。秦末起义群雄之一,西汉初年名将、异姓诸侯王。与韩信、英布在当时被评价为“同功一体”,后世常习惯称此三人为“汉初三大名将”。秦朝末年在魏地举兵起义,成为长期屯聚在魏国一带的独立武装势力。项羽分封诸侯王后,彭越先后帮助田荣、刘邦对抗项羽。后来率兵归顺刘邦,刘

  • 英布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英布

    英布(?—前195年),秦末汉初名将。秦末六(今安徽六安东北)人。早年犯法,处黥刑,故又名黥布。早年到骊山罚作苦役,与其徒长豪杰交通,亡遁江中。秦二世元年(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后,以众数千人归附番君。及项梁渡淮,以兵属之,封当阳君。后随项羽救赵,数次以少胜多,功冠诸侯。公元前206年,项羽分封

  • 卢绾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卢绾

    卢绾(公元前256年/公元前247年—公元前194年),泗水郡丰邑(今江苏省丰县)人。汉朝开国功臣、异姓诸侯王之一。自幼交好刘邦,二人同年同月同日出生,作为发小及同窗,深得刘邦的信任。刘邦做泗水亭长时,身随左右,共同起兵。楚汉战争中,屡立军功,官至侍中、太尉,封为长安侯。刘邦建汉,被封为燕王。汉高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