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梅深圳卫视都市频道《廉正直击》栏目主持人-深圳卫视主持人介绍
人物小结:深圳卫视都市频道《廉正直击》栏目主持人,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第一、二届十佳主持人之一,深圳市第六届青联委员,深圳市第四次党代会党代表。
王梅简介:
姓名:王梅
频道:深圳卫视
生日:12月24日
血型:B
星座:摩羯座
籍贯:山东
学历:本科
毕业学校:郑州大学
最喜欢的颜色:暖色
最开心的事情:旅游
最看重的品格:真诚
主持过的节目:《今日视点》、《深视新闻》、《廉正直击》、《政协论坛》
现主持的节目:《廉正直击》
王梅,主任播音员。曾任深圳电视台《今日视点》栏目主持人、编导,《深视新闻》播音员,新闻中心编辑部副主任。获得过中国电视奖、中国彩虹奖、广东省新闻奖、深圳首届“女记者金笔奖”、全国广播电视主持人“金笔奖”。荣获“全国百优节目主持人”、“深圳电视台十佳主持人”称号。深圳市第六届青联委员、深圳市第四次党代会党代表。
王梅个人自述
怀着“作家梦”进了电视台
十五年前,那个即将大学毕业的被授予“特优生”的女孩,一心仰慕的岗位是《河南日报》文艺处。实习的一个月里,在副刊上发表了几篇散文,竟收到读者来信,膨胀了我一直以来隐约的作家梦,不禁飘飘然起来,觉得编副刊才是自己的“阳光道”。
结果未如我愿。我被分配到与省报一墙之隔的省广播电视厅总编室。吃的还是文字饭,写的是总结、纪要、调研报告甚至讲话稿,上上下下都还满意,但实在不对一个年轻人的胃口。直到三年后一天,一支橄榄枝伸了过来:河南电视台要组建新闻评论部了,来吧!你不仅做记者、编导,还要做主持人!
那时我25岁,是部里惟一一个没有电视从业经历,更没有一点主持理论和实践的人。也没弄明白人家看中了我什么,我便决然离开了所谓的上级机关,一头扎进了紧锣密鼓的《中原焦点》。彼时,各种“焦点”冲击波正在全国蔓延。俊男靓女、字正腔圆、科班出身、主持技巧忽然变得不十分重要了,重要的是你首先是一名能独立拿出节目的记者和编导。这让我怯怯中有了点自信。
前不久在北京报道两会,遇到了原来的老搭档,仍然一副精力充沛、永不言倦的样子。我笑称,当年跟你一组,就没有休息过,真是累死了。还没声讨完,我忽然转头对旁边一个听者说:“我俩的发稿量、得奖数可都是评论部第一!开播的第一期是我俩做的,上星的第一期是我俩做的!”
那个年代让我怀念。一群筚路蓝缕的拓荒者,在一个最能够放置自己青春和理想的地方燃烧着激情。《中原焦点》收视率一直在20%以上,有时高达30%。《人民日报》把北京电视台《北京特快》和河南电视台《中原焦点》列为最受欢迎的地方台名牌节目,首届“中国新闻名专栏奖”评选,《中原焦点》榜上有名。
回忆中,演播室是最没有色彩和光亮的角落,虽然那里的光亮得刺眼。比起在基层的灰头土脸、机房的殚精竭虑,演播室里串串场,倒成了难得的休息。作为主持人,我依然不会化妆、不会做发型,也没有漂亮的服装,依然格外的“业余”。但是,被观众格外地宽容了。
辛勤耕耘终有收获
五年之后,我作为主持人顺利调入深圳电视台。我那时形象既不时尚,也不靓丽,但我那些曾产生过影响的节目,以及包括省新闻奖一等奖、中国电视奖三等奖的一摞子证书给了我底气。获奖证书里没有一件是有关主持人的,这颇让我遗憾,但我明白,那五年“拿节目说话”的理念和追求使我受益终身。
到深圳后接待了一位原来的同事,也是主持人。我把她带到机房,拿出刚录的带子给她看。“哎呀,大不相同啊,漂亮多了。”我趁机狠狠把深圳台炫耀了一番:我们有专门的化妆师,哪像咱们原来,只要往脸上涂了颜色就以为是化妆了,就敢往演播台上坐!她一边诺诺,一边说:谁让咱节目火呢?没内容了才看人呢。
一句戏言。其实心里都明白,电视已到了内容为王、形式也重要的时代,主持人本身就构成了观众审美的一部分。原来的表达方式也有很多问题,比如不平和、不生动、不贴近。而我此时恰好有精力去补这个缺了。我还老老实实向制片人承诺:除了主持,一个月采编一期节目。原因很简单,不接地气,心里发虚。
一晃又三年。我终于补上了作为主持人的奖项空白,拿回了“全国电视百优节目主持人”、“全国节目主持人金笔奖银奖”、“中国彩虹奖”。而且忽然觉得,横亘在我与主持理论之间的那层窗户纸不经意间已经戳破,让我窥到了里面的一方洞天。似乎是一刹那,我在镜头前获得了“自由”,在不分彼此的相融中越来越自信、自如。那种自我得到提升的感觉让我庆幸:又走进了一个能够放置自己生命中最好年华的地方。
在困惑和机遇中前行
但是接下的三年,困惑接踵而来。我相信这是全国范围很多主持人共有的困惑:主持人提升的空间有多大?谁来提升主持人?怎样提升主持人?没有答案。我自己的切身感受是:一不留神做成的主持人,一路走来再留神也是跌跌撞撞,即便有努力有机遇,也不一定能避免自生自灭的结局。我还记得2004年那一幕,深圳电视台“十佳主持人”揭晓,获奖的我面对镜头笑容灿烂,可内心正被这种迷惑所困扰。回到家我在获奖感言中写道:“在主持人的路上,我平平淡淡走过了十年,到今天也很难说弄明白了真正意义上的主持人到底是怎么回事。大部分主持人也许都是这样,只不过在现有条件下,熟悉了节目对我们的特定要求而已。我固执地相信,主持人的素质是一个变数,而给你一个什么样的平台,却是你无法选择的。至少目前是这样。因此,我更愿意把我们这十位主持人的获奖,看作是对各自所在栏目的褒奖。”
困惑归困惑,但事业毕竟在跨越式前行。在这条道上,要做主持人,除了抱着长跑的态度和准备上路,别无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