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王好古

王好古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260 更新时间:2023/12/19 15:45:56

王好古(约生于公元1200—1264年)字进之,号海藏,元代赵州(今河北省赵县)人,曾经与李杲一起学医于张元素,但其年龄较李杲小二十岁左右,后又从师于李杲,尽传李氏之学。张元素强调脏腑辨证,重视分辨病变所在脏腑的寒热虚实,李杲阐发脾胃学说,尤重脾胃内伤虚证的探讨。在张、李二家的影响下,王好古又着重于《伤寒论》方面,而独重由于人体本气不足导致阳气不足的三阴阳虚病证,另成一家之说。

基本资料

本名:王好古

字号:进之(一作信之)

海藏

所处时代:元代

出生地:赵州(今河北赵县)

出生时间:1200年

去世时间:1264年

主要作品:《阴证略例》、《医垒元戎》

主要成就:阴证学说

人物简介

王好古(1200—1264年),字进之(一作信之),号海藏,赵州(今河北赵县)人。王氏自小聪明好学,成年后博通经史,究心医道。他少时曾经与李杲一同受业于张元素(年辈较李氏为晚),后来又从师兄李杲学医。王好古以儒者而习医,特别喜好经方。其造诣很深,后来又尽得张、李二家之传,成为易水学派又一名家,他的学术思想,尤以阴证学说为独到之处,并受到后世医家的重视,有较大的影响。王好古一生著述较多,可考者达20余种,其中《医垒元戒》12卷、《阴证略例》1卷、《汤液本草》3卷、《此事难知》2卷,乃王氏代表作,备受后世医学家之推崇。现存尚有《伊尹汤液仲景广为大法》4卷、《斑疹论》1卷均佚。

主要经历

王好古早年博通经史,以进士官本州教授,兼提举管内医学。曾同李杲学医于张元素,以年幼于李杲二十岁,后复从学于李杲,尽得其传。张元素强调脏腑辨证,重视分辨病变所在脏腑的寒热虚实,李杲阐发脾胃学说,尤重脾胃内伤虚证的探讨。王好古的学术思想,渊源于《内经》、《伤寒论》等经典,复受历代医家如王叔和朱肱许叔微、韩祗和等的影响,特别是其师张元素的脏腑议病及李杲的脾胃内伤论,对他的熏陶尤深,所有这些,都奠定了其阴证学说的基础。

著作

王好古著有《阴证略例》、《医垒元戎》、《此事难知》、《癍论萃英》、《汤液本草》等书,其中《阴证略例》为其代表作。《阴证略例》为专门论述阴证的专著。据王氏自序,成书于公元1232年。作者鉴于“伤寒古今为一大病,阴证一节,害人为尤速”,“阳证则易辨而易治,阴证则难辨而难治”,因而撷取前贤有关阴证论述,并参以己见,从病因病机、诊断治疗方面对阴证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发,旨在阐明伤寒阴证的危害及温阳的重要性。该书最早被收入元代杜思敬《济生拔粹》中;至清,陆心源根据钱遵王(曾)所藏的旧抄本,刊入“十万卷楼丛书”。

陈修园《医书五十四种》及《中国医学大成》都分别有载录。从版本内容看,元版较之清版,多有“阴证发黄”、“阴证发斑”及一例医案。据《阴证略例》麻信之序,王氏门人有皇甫黻、张沌、宋廷圭、张可、弋彀英五人。

《癍论萃英》成书于公元1237年,本书语简意赅,对癍疹治疗及与疮疹辨别有独特见解,所立方剂颇切临床实用。《医垒元戎》成书于公元1291年,鉴于仲景而后,伤寒、杂病分为两科,医工愈学愈陋,愈专而愈粗之弊,遂祖述仲景之制,参以易水、东垣之法,发明伤寒、杂病证治之要义,寄望学者融会贯通。本书载方1035首,既注重采摭前贤之用药心法,亦不乏化裁古方之自出机杼者。

《汤液本草》初稿成于公元1298年,至公元1308年定稿。主要阐述药物治病机理、用药要点及炮制等内容。对张元素、李东垣药学理论进行了阐发,反映了金元时期药物学理论发展成就。《此事难知》刊于公元1308年,系编辑其师李杲之医论,包括脏腑、经络、气血、营卫、诊法、病因病机、天人相关、治法等。

学术内容

王好古论伤寒为病,非常重视内因的作用,认为不论内伤外感,其所以为病,总由人体正气之虚所致。外感寒邪,内伤饮冷或空腹不食,均可导致内伤阴证的发生。但其得病有轻重之不同,预后有可治不可治的区别,全在于人体正气的虚实程度。王氏的这一理论认识,与《内经》中“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

不仅如此,王氏在以上文字中,还说明了出现三阴证的病机,与人体内已伏阴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这种从体质角度分析病机,强调体质从化观点,颇有实际意义。王氏论伤寒强调正气之虚为本,李杲论内伤病,亦强调元气不足为根,二者的观点基本一致。可见王氏之学受李杲之学术思想的迪,是一脉相承的。

临床应用

外感寒湿,调中解表

寒湿雾露之邪中人,虽可致表证,但对其论治,王氏则非常重视人的“本气虚实”,善用扶正祛邪之法。若外感寒湿雾露之邪,症见发热,恶寒,汗出,腰背强硬,头项不舒,四肢沉困,饮食减少,或食已脘闷,脉浮紧或缓者,自制神术汤,方取苍术辛苦而温,其气芳香,温燥之中又有散性,既能燥脾胃之湿,又能散风寒之邪,配合辛温之防风、甘草、生姜、葱白以温中燥湿,健脾解表。并据司天之气的不同,而加主时之药,如太阳寒水司天加桂枝善后;阳明燥金司天,加白芷、升麻;少阳相火司天,加黄芩、生地;太阴湿土司天,加白术、藁本;少阴君火司天,加细辛、独活;厥阴风木司天,加川芎、防风。如对霜降以后春分之前,伤雾露湿气邪盛者则用神术加藁本汤、神术加木香汤,若内伤冷物兼外感风邪有汗者则用白术汤。上述方剂可反映出王氏治疗阴证外感,重视固本健脾燥湿的特点,其用药则反映了王氏师门重视升降沉浮的经验。

与温补的治则相应,王氏调治阴证,极力反对使用寒凉之品,明确强调:“双解、蜜茶、沐浴,阴证皆不可用”。即对《伤寒论》第29条阳气来复以后“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的治法也持有异议,认为“先温后下,不可轻用,内别有消息”)。因此,治疗阴证选方用药,一般多温热辛甘,少有苦寒。《阴证略例》载方58首,其中温中散寒和破阴回阳的方剂共46首,占总数的79%。

而且,在多数方剂中,常常数味温热药物并用。其中尤以附子、干姜并用之方居多,达16首。还有附子、硫黄;川乌、干姜;附子、硫黄、桂心、干姜并用等配伍。其自制方剂,具有味少量轻,注重健脾温阳的特点。如治疗内感阴证兼有外感寒湿的神术散,由苍术、防风、甘草、生姜、葱白五味组成,其用量三钱;而治“伤寒痼冷,脘腹冷痛”的已寒丸也只六味药物所成,方中良姜、茯苓、干姜、茴香四味皆有温中健脾之功。

人物评价

王好古博通经史,广览医籍,是金元时期重要的医家,也是易水学派的中坚力量。

后世影响

王好古在张元素脏腑辨证及李杲脾胃学说的影响下,结合个人临证经验,繁引诸家之言,独阐阴证之辨证治疗,从而把散见于历代著作中零乱而无条理的有关阴证的论述,整理发挥成为具有辨证施治体系的一门独特学说,这是中医学理论在金元时期的一大发展,对后世研究阴证有莫大的启发。

王好古论阴证,重视内因,不囿于伤寒外感之说,提出了内感阴证理论,并阐发了以太阴内伤虚寒为主的阴证学说,使阴证的辨证论治从伤寒外感阴证,发展到内伤杂病阴证,大大扩充了阴证的范围,从而把伤寒学说与脾胃内伤学说有机结合起来。阴证学说既是对仲景学说的发展,又补充了东垣脾胃内伤详论“热中证”之未备。其主张温补脾肾,对明清温补学派医家深有影响。

标签: 王好古

更多文章

  • 铁木迭儿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铁木迭儿

    铁木迭儿(?~1322),身历元朝五代君主(元世祖,元成宗,元武宗,元仁宗,元英宗),贪财有术,行贿有方,敛财聚货,中饱私囊,避害忠良,最后身败名裂,死有余辜。中文名:铁木迭儿外文名:Temuder民族:蒙古族身份:元朝权臣铁木迭儿(Temuder?—1320),蒙古族,元朝权臣。铁木迭儿曾事元世祖

  • 阿剌海别吉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阿剌海别吉

    成吉思汗的三女儿——监国公主——阿剌海别吉,提起成吉思汗,不仅在中国、亚洲、欧洲,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就是在美洲、非洲、大洋洲,也是鼎鼎大名,因为他曾经建立了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帝国,据说,仅在北欧,以成吉思汗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就多达十部。可是如果提起他的三女儿,监国公主阿剌海别吉,恐怕许多人都会摇头,

  • 塔里忽台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塔里忽台

    塔里忽台(塔儿忽台),又称塔里忽台·乞邻勒秃黑,乞邻勒秃黑是嫉妒者的意思,12世纪蒙古草原泰赤乌部的首领。俺巴孩之孙。本名:塔里忽台别名:塔儿忽台、塔里忽台·乞邻勒秃黑所处时代:金朝民族族群:蒙古泰赤乌部出生地:蒙古草原祖父:俺巴孩汗俺巴孩死后,他执掌泰赤乌部。1170年,蒙古部也速该死后,他趁蒙古

  • 海迷失后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海迷失后

    钦淑皇后(?-1252年),斡兀立氏(瓦剌),名海迷失,元定宗贵由的第三皇后。公元1248年贵由汗卒,海迷失在拔都等诸王拥立下垂帘听政,称制三年。在她统治期间,诸王争权,连遭天灾,国内一片混乱,1251年7月蒙哥(元宪宗)被推举为大汗。海迷失因暗中从事反对蒙哥的活动,被投入河中溺死。元朝建立后,追谥

  • 元惠宗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元惠宗

    元顺帝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ToghonTemür,蒙古语意为“铁锅”,1320年5月25日—1370年5月23日),元朝第十一位皇帝,大蒙古国第十五位大汗。也是元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的最后一位皇帝。元明宗长子,元宁宗长兄。生母是迈来迪。延祐七年(1320年)四月十七日生于察合台汗国境内,天历二年(1

  • 完颜永济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完颜永济

    完颜永济(?-1213年9月11日),本名完颜允济,小字兴胜,会宁府会宁县(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金朝第七位皇帝,金世宗完颜雍第七子,金显宗完颜允恭异母弟,母为元妃李氏。大定十一年(1171年),册封薛王,历任刑部尚书、开府仪同三司、秘书监等。金章宗完颜璟即位后,改封潞王,改名完颜永济。泰和八年(

  • 完颜承麟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完颜承麟

    完颜承麟(1202年-1234年2月9日),本名完颜呼敦,大兴府大兴县(今北京市)人,金朝末代皇帝。金世祖完颜劾里钵的后代。天兴三年正月戊申(1234年2月8日),金哀宗完颜守绪不欲做亡国之君,遂将帝位传予他。于下旨传位翌日举行即位大典,但大典未及完成宋蒙联军已攻入城内。完颜承麟唯有草草完成大典立刻

  • 南希仁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南希仁

    南希仁,《射雕英雄传》中的人物,一位侠义英雄。大侠郭靖的师父。在“江南七怪”中排行第四。他擅长猛击硬打,武功在七怪中仅次于柯镇恶和朱聪。樵夫打扮,身体壮实。一般很少说话,不过一说就切中要害,在七怪里颇有威信。最后在桃花岛中被欧阳锋杖头蛇咬中舌头而中毒,支撑多日后身亡。南希仁作为一个侠义壮士,也许在武

  • 潇湘子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潇湘子

    潇湘子是《神雕侠侣》中的角色,原是湘西名宿,后效力于忽必烈。潇湘子与尹克西、尼摩星并称为蒙古三杰。潇湘子名字虽然飘逸,但其人的相貌却犹如僵尸,武功更是以僵尸为形,他的武器是一柄内藏毒砂的纯钢哭丧棒。在终南山和古墓派杨过对战时被打断双臂,之后隐居十多年,然而“出关”不久即被黄药师和杨过戏耍。后与尹克西

  • 爱育黎拔力八达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爱育黎拔力八达

    元仁宗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1285年4月9日—1320年3月1日),元朝第四位皇帝(1311年4月7日—1320年3月1日在位),蒙古帝国第八位大汗。元裕宗真金之孙、元顺宗答剌麻八剌之子、元武宗海山之弟。元仁宗早年从李孟学习儒家典籍,通达儒术,倾心释典。大德九年(1305年),出居怀州,后助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