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黄森屏

黄森屏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胖次 访问量:2812 更新时间:2023/12/29 10:22:36

黄森屏(OngSumPing,1339-1408年),初名元寿,字昌年,号熙春。福建泉州鲤城区熙春铺市曹巷竹西黄良辅长子。元末明初从军,华人政权首领,莱国创始人之一。文莱文写作"ONGSUMPING"。中国福建泉郡市曹巷人,明洪武八年时,初任鹤庆守备。由于腾冲地理位置重要,明洪武帝朱元璋派黄森屏重兵驻守,并建造了石头城,称之为"极边第一城"。因黄森屏英勇善战,屡建奇功,后升为云南永昌腾冲卫总兵。率领整个家族及邻居数千人经西南部缅甸避乱航海南渡抵达婆罗洲(即现在的加里曼丹岛)。他们在东加里曼丹的一条大河河口登陆,精疲力竭之时发生了船难,有的折断了手臂。后来迁至的番人因此称此河为"支那巴唐岸河(Kinabatangan)",即"中国人断手"之意河。

基本资料

中文名:黄森屏

外文名:OngSumPing

别名:黄元寿

国籍:元末明初

民族:汉族

出生地:中国福建泉州

出生日期:1339

逝世日期:1408

职业:首领

主要成就:现代文莱国的创始人之一

开发

黄森屏OngSumPing(1339-1408年)初名元寿,出生于福建泉州熙春铺市曹巷黄宅。汉族,元末明初主要成就文莱国的创始人之一首领。因黄元寿在中国南海森屏滩剿寇抗倭功勋卓著,明洪武帝朱元璋,特赐名为黄森屏作为出使婆罗洲(加里曼丹)使者的名字。黄森屏和华人同胞在断手河流域努力,力量迅速发展,声威远震。番人用他们的习惯称呼称黄森屏为“拉阇”,也就是的意思,而华人则按中国的叫法称之为“总兵”,可见黄森屏在东加里曼丹岛建立了独立的华人政权,这个政权保有足以威慑敌人的强大的军事力量。

融合

当时在断手河偏北的地区是国力衰微的渤泥国,南受印尼的控制,经常被要求其进贡,东则常受菲律宾南部苏禄苏丹国不时的侵扰。新即位的渤泥国苏丹马合谟沙(SultanMuhammadShah)向黄森屏率领的华人力量求援。马合谟沙把女儿嫁给了黄森屏,赠与黄森屏“MaharajaLela(麻那惹加那,约相当于中国小说中常见的“并肩王”)”的称号;马合谟沙还让自己的弟弟艾哈迈德(Ahmad)娶了黄森屏的妹妹黄元丽,赠给她PuteriKinabatangan(来自中国断手河的公主)的称号,两个政权因统治者之间的婚姻关系结成了紧密的同盟。在黄森屏和华人军队的奋战之下,苏禄入侵被遏制,渤泥国避免了灭亡的命运。

此前的1370年,中国明朝太祖皇帝派使臣辗转从印尼到达渤泥,渤泥始见明朝的强大国力,这也进一步巩固了渤泥国与黄森屏华人政权的同盟。此后的三十年时间中,两股力量像其领导人一样迅速。华人由东部的断手河流域向北部沿海发展,相继建立了中国城、中国镇等城市,即今天马来西亚东部的大城市哥打基纳巴卢和支那鲁特等城。

1402年,苏丹马合谟沙去世,儿子阿布杜·马吉德·哈桑(ABDULMAJIDHASAN)继位,由黄森屏和马合谟沙的哥哥特曼贡亲王(PengiranTemenggong)监国摄政,所以文莱史一般不把哈桑当成第二世苏丹。1406年阿布杜·马吉德·哈桑去世后,有两年大空位期。在这两年期间,发生了一系列政治斗争,最后倾向于黄森屏的艾哈迈德(Ahmad)压倒特曼贡亲王继位,成为渤泥史上的第二世苏丹,黄森屏在渤泥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去世

在南洋奋斗了大半辈子的黄森屏一直未忘记祖国,对明朝的认同感也不断增强。1408年,黄森屏留下自己的妹妹黄元丽镇守渤泥,自己以渤泥“MaharajaLela”的句号亲率150多名亲威、部下回到中国朝见进贡,《明史》中称之为渤泥国王麻那惹加那。明永乐成祖皇帝朱棣非常高兴,特意下旨令使团进京沿途的每个府县都要设宴招待,让他们得以亲见家乡的变化。但年事已高的黄森屏已无精力经受沿路的舟车劳顿,也无法承受回到家乡之后的巨大喜悦,这年的十月在抵达南京后于1408年12月因旅途颠簸劳累过度瘁然而逝,享年六十七岁。

去世之前他向明成祖提出三个要求:一是“境土悉属职方”的,将渤泥和断手河流域的土地,归入中华版图;二是“乞封国之后山为一方镇”,请加封东南亚的最高山(今名基那巴卢山,意为中国寡妇山)为渤泥国的镇山,并赐以美名,永镇南洋大地;三是“托体魄于中华”,允许自己安葬于中国。

明成祖在今南京安德门外石子岗东向花村乌龟山地方为其立墓,以王礼赐葬。立他的儿子遐旺黄克孙(AWNG)为渤泥新王;赐渤泥国后山“长宁镇国山”之名,并亲撰碑文,命太监张谦等人南下刻石立碑。

1408年,渤泥新王遐旺在太监张谦、行人周航等人的护送下回国。张谦等人到基那巴卢山下刻石立碑,还专门到爪哇传达了永乐皇帝的诏命:不得再向渤泥国要求进贡。张谦、周行一行镇守渤泥一年之后归国。回到渤泥的遐旺黄克孙仍继承了黄森屏在渤泥的固有地位和影响,一直控制住渤泥的政局,当地华人仍称他为“总兵”。黄森屏的妻子惠娘去世后葬在长宁镇国山,此山因此被当地番人称为“中国寡妇山”。

1425年,第二世苏丹艾哈迈德(Ahmad)去世,由沙里夫阿里继位为文莱第三世苏丹,此后世世相传到今苏丹博尔基亚,已历二十六世。黄森屏一系对内尽力辅助苏丹,对华人则称以渤泥国王,直到万历年间,相沿不改。

事迹

明中期以后,中国力量从南洋退出,渤泥不再进贡。欧洲殖民者东来以后,渤泥与中国的关系完全阻断,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国号也改为文莱。金墩黄氏一族逐渐回教化、马来化,退出了文莱政坛。但民间一直有王室奉黄森屏为始祖的说法在流传,文莱王室也在不同场合给黄森屏以“极为正面”的评价,并将其列入《文莱王室世系图》中。文莱首都斯里巴加湾市有黄森屏路,王室博物馆中有熙春黄森屏的遗物,黄森屏儿子遐旺黄克孙的墓地也一直得到王室的看护和修葺。二十世纪初,文莱仿效西方创制国旗时,还特意在国旗中加上两道斜杠以纪念开国的两位亲王,其中一条指的就是黄森屏。

标签: 黄森屏

更多文章

  • 宁若生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宁若生

    宁若生,生卒年不详。字璀如,明末吴江(今江苏苏州市)人。明大理寺评事绳武孙女,嘉定侯玄汸之妻。侯家破家后,宁若生与夏淑吉一同出家为尼。著有《春晖室诗草》。本名:宁若生字号:璀如所处时代:中国(明、清)民族族群:汉出生地:吴江主要作品:《春晖室诗草》宁若生(字璀如)、夏淑吉(字荆隐)、章有渭(字玉潢)

  • 碽妃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碽妃

    碽妃,姓氏不详(有可能以“碽”为姓,也有可能封号为碽妃),南京太常寺志所记载的明太祖朱元璋的妃子,后世猜测可能为明成祖朱棣的生母。据传碽妃是成祖朱棣之母,传闻是朱棣篡权而大量篡改正史,但是这个事实却记于主管礼仪的机构太常寺的《南京太常寺志》,后书遗失,却在后来的《国史异考》、《三垣笔记》中所提及。陵

  • 李贞丽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贞丽

    李贞丽,明朝秦淮名妓。《桃花扇》一剧里李贞丽由小旦饰演,是李香君的义母,长香君九岁,待香君视如己出,因同情李香君与侯方域的情份,代李香君出嫁。中文名:李贞丽别名:李大娘、贞娘国籍:中国明朝民族:汉族出生日期:1615年逝世日期:不详职业:妓女主要成就:抚养李香君代女出嫁逃乱时救苏昆生出生地:南京身份

  • 杨维桢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杨维桢

    杨维桢(1296年-1370年),字廉夫,号铁崖、铁笛道人,又号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龙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绍兴路诸暨州枫桥全堂(今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全堂村)人。元末明初诗人、文学家、书画家。杨维桢自幼聪颖,其父杨宏对他寄予厚望。泰定四年(1327年)中进士,放天台县尹

  • 章有湘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章有湘

    章有湘,明末清初著名女诗人,字玉筐,字令仪,号竹(一作橘)隐,华亭(今上海市)人,出身书香世家,父亲章简中举后授福建罗源知县,后其父抗清殉难。中文名:章有湘国籍:中国清朝民族:汉族出生地:华亭(今上海市)逝世日期:1672字:玉筐、令仪号:竹(一作橘)隐朝代:明末清初作品:《哭夫子》四首姐姐:章有淑

  • 杨继盛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杨继盛

    杨继盛(1516年6月16日-1555年),字仲芳,号椒山。直隶容城(今河北容城县北河照村)人。明朝中期著名谏臣。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杨继盛登进士第,初任南京吏部主事,师从南京吏部尚书韩邦奇学习律吕。后官兵部员外郎。因上疏弹劾仇鸾开马市之议,被贬为狄道典史。其后被起用为诸城知县,迁南京户部主

  • 朱以海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朱以海

    朱以海(1618年7月6日-1662年12月23日),字巨川,号恒山,别号常石子,山东省兖州府滋阳县(今山东省济宁市)人,明太祖朱元璋十世孙,鲁荒王朱檀九世孙,鲁恭王朱颐坦之孙,鲁肃王朱寿镛之子,鲁王朱以派之弟,明朝第十一代鲁王(1644年-1662年)。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生于泰兴王府。崇

  • 曾秉正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曾秉正

    曾秉正,南昌人。洪武初,荐授海州学正。九年,以天变诏群臣言事。秉正上疏数千言,大略曰:“古之圣君不以天无灾异为喜,惟以祗惧天谴为心。陛下圣文神武,统一天下,天之付与,可谓盛矣。兵动二十余年,始得休息。天之有心于太平亦已久矣;民之思治亦切矣。本名:曾秉正所处时代:明民族族群:汉出生地:江西南昌

  • 权贤妃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权贤妃

    恭献贤妃(1391年-1410年)权氏,明成祖朱棣宠妃,朝鲜人。权氏是永乐六年(1408年)在朝鲜甄选的,永乐七年(1409年)初由朝鲜向明朝进贡充掖庭,同年二月封为贤妃。其兄权永均,为光禄寺卿。权贤妃姿容美丽,善吹玉箫,成祖爱怜之。永乐八年(1410年)十月,权氏随明成祖北征。胜利归来的时候,权妃

  • 朱大典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朱大典

    朱大典(1581年—1646年),字延之,号未孩,金华长山村人。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进士,初授章邱知县,立升至兵部右侍郎,总督漕运,巡抚凤阳。后遭弹劾,归故里。福王即位于南京,以原官任职,曾奉命抵御左良玉的叛军。南京沦陷后不久,清军进攻金华,大典督军抵御,城破,自焚死。本名:朱大典字:延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