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朱大典

朱大典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晴天 访问量:3932 更新时间:2024/1/16 17:04:57

朱大典(1581年—1646年),字延之,号未孩,金华长山村人。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进士,初授章邱知县,立升至兵部右侍郎,总督漕运,巡抚凤阳。后遭弹劾,归故里。福王即位于南京,以原官任职,曾奉命抵御左良玉的叛军。南京沦陷后不久,清军进攻金华,大典督军抵御,城破,自焚死。

基本资料

本名:朱大典

字:延之

号:未孩

所处时代:明末清初

民族族群:汉

出生地:金华长山村

出生日期:1581年

逝世日期:1646年

主要成就:扶明抗清

爵位:婺安伯→沛国公(追封)

人物生平

万历四十四年(1616)进士,授章邱知县。天二年(1622),任兵科给事中,上疏谏阻太监王体乾、魏忠贤等求功荫锦衣世袭之议。天启五年(1625年),出为福建按察副使,抵御“红毛番”侵扰有功,晋升为福建布政司右参政。父丧,归隐北山鹿田寺读书。

崇祯三年(1630),以原官起用。崇祯五年(1632),升右佥都御史、山东巡抚,先驻青州调度兵食,继督兵与叛军作战,因功升右副都御史。时登镇参将孔有德等以800精锐发动兵变,横扫全鲁,夺东江战船,克登州坚城,攻杀三巡抚数总兵,鲁军浙军辽军均或节节败走或不敌瓦解。朱大典临危授命,集结包括辽军骑兵5000人在内的3万大军主动出击叛军,大败轻敌的叛军主力,杀贼将陈有时。既而乘胜围攻登州,杀贼帅李九成,几歼其全师。时吴三桂、刘良佐等均在大典麾下为偏将。此战大获全胜,为明末所少见之胜利。论功行赏,朱大典乃于六年升兵部右侍郎,仍为山东巡抚。

崇祯八年(1635)二月,流寇攻占凤阳,毁皇陵,诏大典总督漕运兼巡抚庐、凤、淮、扬四府。以在山东时所募健卒千人、马千五百匹为亲军自随,驻凤阳。此后因“坐失州县”、“平贼逾期”一再被贬官。崇祯十四年,总督江北及河南湖广军务,仍坐镇凤阳。在此期间,因“不能持廉”而遭到给事中方士亮、御史郑昆贞等,诏命革职候审。

崇祯十六年(1643),东阳县许都聚众叛乱,次年正月围金华。大典子万化募人抵御,将贼人击退。知县徐调元查许都所部花名册有万化名,言大典“纵子交贼”,东林出身的巡按左某据此上奏。于是,这位挽救了金华的忠臣居然以“通贼”和“贼去而兵不散”被下旨逮捕治罪,抄家充饷且令督赋。

李自成攻占北京,福王于南京登基,是为明安宗。大典被召为兵部左侍郎,逾月进尚书,总督上江军务(有所谓他“贿结阮大铖、马士英”等等,实在荒谬。都抄家了怎么贿赂?况且从之后的经历看他与阮大铖实在势不两立。当然阮大铖、马士英代表了朝廷的立场,又是反东林的代表,大典服从他们的命令,是应该的)。

建州人大举南下,安宗被擒。大典见事不可为,遂率军还乡,据府城固守。明将方国安率众南奔,马士英、阮大铖亦在其军。方国安本与大典有隙,阮大铖使人向大典索饷四万两未遂,遂围攻金华。鲁王监国传旨至,始解围。鲁王以之为文华殿大学士,建行台督师,辖金华、兰溪、汤溪、浦江四县。从此大典成为一支独立的抵抗力量,受命坚持浙西。不久唐王在福建登基,是为明绍宗,授大典为东阁大学士,督师如旧。

隆武二年(1646)三月,满人攻克浙东,兵临浙西,阮大铖驰书招降,大典裂书并杀招抚使,与部将固守金华。满军围攻城两旬,后阮大铖知西门新筑土未坚,以炮专攻其处,城崩。大典家中妇女先投井自殉,自己携火绳与子孙、宾客聚于火药库中引爆殉国。城陷后,满兵屠城三日,死者不可胜数。

人物评价

在胶东半岛发生的孔有德之乱,是明末的一次历史大事件,其影响不仅限于胶东,对明清全盘的实力对比也带来了连锁反应。

人物是事件的具体承载者,在孔有德之乱的过程中,涉及到的人物自然包括两方面:叛乱方和平叛方。但在这一历史事件中,后世的人们对叛乱方的人物比较熟悉,对平叛方的人物却相对陌生。对于多数朋友来说,提到叛乱方,都会想到孔有德和耿仲明;但提到平叛方,就鲜有能脱口而出的名字。

回顾登莱之乱的全过程,明廷由前期的被动局面,转为进攻态势,关键在于一次人事任命。临危受命出任山东巡抚的朱大典,可谓平定叛乱的一大功臣。这位朱大典是什么来历?本文就根据史料记载,简要介绍一番。

朱大典,字延之,浙江金华人。他虽然也姓朱,但与明朝宗室并无关系,史称“家世贫贱”。因此,他后来能成为地方大员,主要靠的是自身努力。他从小发奋读书,在万历四十四年考中进士,踏入仕途。

除了一开始担任过知县之外,朱大典仕途的前半段主要是在“言官”任上度过,历任兵科给事中、福建副使、右参政。天启年间,因为得罪魏忠贤,一度归隐。进入崇祯朝之后,被重新启用。

崇祯五年四月,朱大典的仕途迎来一次转折点。当时孔有德的叛军围攻莱州,山东巡抚徐从治在战斗中殉难。朝廷在物色替代者时,相中了朱大典。史称:“山东巡抚徐从治中炮死,擢大典右佥都御史代之,诏驻青州,调度兵食。”不久之后,登莱巡抚(当时山东境内有两个巡抚)谢琏被叛军设计诱俘,总督刘宇烈被朝廷逮问,此时朱大典就成为平叛前线的最高指挥官。

朱大典上任之初,虽然叛军气焰仍很嚣张,但他手中也有不少牌可以打。此前的被动局面,主要在于指挥者战和不定,官军战意不够坚定。而朱大典从一开始就明确了以战平叛的思路,因此很快扭转了局面。

当时,可供朱大典指挥的军队有山东本地人马和外省援军,加起来一共数万人之多,其中还包括了一支来自关宁前线的铁骑。这支关宁铁骑虽然只有四千八百人,但兵不在多而在精,在后来的平叛作战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对于朱大典来说,当务之急是解莱州之围。而要解莱州之围,前提是渡过胶莱河。

于是,明军三路出击,总兵金国奇率领关宁铁骑为前锋,邓玘步兵继之,走中路,向平度灰埠进军;昌平总兵陈洪范,副将刘泽清、方登化,从南路进发;参将王之富、王文纬等从北路掖县海庙进军。史称:“诸军皆携三日粮,尽抵新河东岸,乱流以济。”

顺利渡过胶莱河之后,明军向莱州城进军,在途中的沙河遭遇叛军,发生激战。在沙河之战中,关宁铁骑在猛将祖宽的带领下,“贼大败,诸军乘胜追至城下。贼夜半东遁,围始解。”

此后,明军相继收复招远、黄县等地,将叛军包围在登州城中。孔有德见势不妙,走海路逃至辽东投降后金,登州重回明朝统治。

在平叛战争中,朱大典作为文臣,虽然没有亲身上阵,但统帅调度有功。因为前线军队来源不一,有主有客,将领水平也参差不齐,朱大典在这种情况下,能够短时间内捏合队伍,发挥出战斗力,显然颇有管理艺术。事后,明廷论功行赏,晋升朱大典为兵部右侍郎,赐予锦衣卫百户的世荫。

在山东任上表现出色的朱大典,颇受明廷信任,后来长期镇守凤阳(朱元璋龙兴之地),担任总督江北及河南、湖广军务。崇祯末年,朱大典被人告发,一度去职。但福王在南都建立弘光政权之后,他与马士英、阮大铖交好,被任命为兵部尚书。

清军南下,弘光政权瓦解之后,朱大典返回故乡金华,据城固守,仍忠于明朝。在福建的唐王听闻,加封他为东阁大学士,督师浙东。然而,不久之后,清军攻破金华,朱大典全家殉难(阖门死之)。

终其一生来看,明廷待朱大典以恩,朱大典报明廷以忠。虽然野史传闻他为官较贪(《明季南略》称:“御史郑瑜劾前总督朱大典侵赃百万。”),但也不失为有气节之臣。

标签: 朱大典

更多文章

  • 揭重熙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揭重熙

    揭重熙(?-1651年12月15日),字祝万、又字万年,号蒿庵,江西临川湖南乡揭家坊人。南明著名大臣,明末诗人。揭重熙自幼聪明好学。崇祯九年(1636年)乡试及次年会试均以五经中试,时称异才。崇祯十年(1637年)进士。初任福宁(今福建霞浦)知州,有“一清如水爱如春”之誉。崇祯十七年(1644年),

  • 邹元标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邹元标

    邹元标(1551年-1624年),字尔瞻,号南皋。江西吉水县县城小东门邹家人,明代东林党首领之一,与赵南星、顾宪成号为“三君”。邹元标幼有神童之称,九岁通《五经》,万历三年(1575年)在都匀卫所(后改名南臬书院)讲学。万历五年(1577年)中进士,入刑部观察政务,与伍惟忠友好,为人敢言,勇于抨击时

  • 傅山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傅山

    傅山(1607.8.11[1-2]-1684.8.2)明清之际道家思想家、书法家、医学家。初名鼎臣,字青竹,改字青主,又有浊翁、观化等别名,汉族,山西太原人。傅山自称为老庄之徒,他自己也在很多场合与作品中反复强调、自陈:“老夫学老庄者也”、“我本徒蒙庄”、“吾师庄先生”、“吾漆园家学”。自觉继承道家

  • 叶向高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叶向高

    叶向高(1559年9月1日-1627年10月7日),字进卿,号台山,晚号福庐山人,福州府福清(今福建福清市)人。明朝大臣、政治家,万历、天启年间两度出任内阁辅臣。万历十一年(1583年),考中进士,授职庶吉士,随后提升为翰林院编修,历任南京国子司业、太子左中允。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升为太子左

  • 王锡爵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王锡爵

    王锡爵,男,原台湾中华航空公司波音747货机机长,1986年驾驶波音747货机回到祖国大陆,担任中国民航华北管理局副局长兼副总飞行师,1987年起连任六届、七届、八届、九届全国政协委员、常委。2009年当选为黄埔军校同学会理事。中文名:王锡爵国籍:中国出生地:四川遂宁出生日期:1929年12月28日

  • 朱慈炯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朱慈炯

    朱慈炯(1632年-?),男,汉族,明思宗朱由检第三子,同是嫡三子,母孝节烈皇后周氏。崇祯十六年(1643年)封为定王,别名朱三太子。崇祯十七年(1644年),甲申之变,流寇攻入京师,李自成封朱慈炯为定安公,李自成败退时不知所终,南明年间追封为定哀王。身为一个失踪的明朝皇室嫡系,他的绰号朱三太子更为

  • 姜曰广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姜曰广

    姜曰广(1583~1649)明末抗清官员,与史可法、高弘图并称“南中三贤相”。字居之,号燕及,晚号浠湖老人,江西南昌新建(今江西丰城市同田乡浠湖村)人。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崇祯朝官至詹事掌南京翰林院事。福王时拜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为马士英所忌,乞休归。后从金声桓反清,兵败投水死。中文名:姜曰广别名:

  • 王之仁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王之仁

    王之仁(?-1646年)字九如,北直隶保定人,传为崇祯末年东厂提督太监王之心堂兄弟,官苏松总兵。南明弘光时官至浙江定海总兵,统水师。清兵下浙东,曾奉表投降,旋为民众抗清义举所感动而悔之,乃积极拥立监国鲁王,进封武宁侯。本名:王之仁别称:王九如所处时代:明朝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北直隶保定去世时间:1

  • 张慎言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张慎言

    张慎言(1577年—1644年),字金铭,号藐山,人称藐山先生。山西泽州阳城(今山西阳城)人。明代思想家、诗人,他官至南京吏部尚书,加太子太保,为一品重臣。在书法上与董其昌齐名,明有“南董北藐”之称,著有《洎水斋文钞》《洎水斋诗钞》。本名:张慎言别称:藐山先生字号:字金铭,号藐山所处时代:明朝民族族

  • 周道登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周道登

    周道登苏州吴江人今江苏吴江,为宋朝理学的鼻祖周敦颐的后裔,明末大臣崇祯朝内阁首辅,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中进士被选为庶吉士进入翰林院供职,天启元年升至礼部左侍郎旋即致仕崇祯初年复起,任东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上书房总师傅、国史馆正总裁。本名:周道登所处时代:明末民族族群:汉人出生地:苏州吴江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