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堵胤锡

堵胤锡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616 更新时间:2024/1/17 4:09:32

堵胤锡(1601年-1649年11月26日),又写允锡,又名锡君,原名灵授,字仲缄,一字牧子,号牧游。为明末大臣。生于明神宗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今宜兴市屺亭镇前亭村人。清军入关后任大明兵部尚书,封光化伯。在湖南、江西、贵州、广东、广西等地进行抗清活动。遭瞿式耜、李元胤的猜忌。堵胤锡等人主张联合大顺军和大西军,何腾蛟、瞿式耜则排斥农民军。瞿式耜同党的丁时魁、金堡等上疏劾奏他在湖南“丧师失地之罪”。永历三年(1649年)十一月与忠贞营的淮侯刘国昌出兵,是月二十六日,至浔州(今广西桂平),二十七日吐血病卒,年仅49岁,三军恸哭,如丧父母。昭宗皇帝痛悼不已,辍朝五日,谕祭九坛,赠上柱国、中极殿大学士,太傅兼太子太师、浔国公,谥文忠。葬屺山西南麓(今属屺亭镇胜天村)。

基本资料

本名:堵胤锡(dǔyìnxī)

所处时代:明末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淮阴

出生日期:1601年

逝世日期:1649年

主要成就:联合大顺军抗清

字号:仲缄

爵位:光化伯→浔国公(追封)

谥号:文忠

官职:兵部尚书

人物生平

堵胤锡,一字牧子,先世为淮阴人。元至正二年(1342年)迁居宜兴善计乡前亭里。祖上有两代人出任过镇江卫指挥金事、南京兵马指挥使副指挥等武职。到了明隆庆年间,家道式微,又因争家产发生家庭纠纷,祖父堵佳寄寓于武进县夹山之麓随十房街村岳父王心崖家。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十二月初八日,堵胤锡就出生在这里。因为堵胤锡后来在无锡从师;又以无锡籍参加科举,登进士第,所以,《明史》和无锡地方志把他列为无锡籍。

堵胤锡生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十一岁父母双亡,投靠岳父陈大懋,师从马世奇,崇祯十年(1637年)中进士。官至长沙知府。当时山贼萧相宇作乱,数败官兵,堵胤锡率乡兵破贼,杀贼魁,遂以知兵出名。李自成死后,其余部李锦、田见秀、刘汝魁、贺兰、李来亨等被堵胤锡安抚。安宗朝,历湖广参政,摄湖北巡抚事。行事“苟利国家,我则专之”。绍宗立,任右副都御史。李自成死,众立其侄锦为主,拥兵三十万,骤至澧州。胤锡议抚,躬入其营,慰谕归附。帝大喜,加封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制其军。遂与锦等深相结,倚以自强。

堵胤锡在11岁时,父母俱丧,12岁时,依于岳家陈氏。其岳父贫而好义,聘请塾师教他诗文。

万历四十八年(公元1620年)十月,胤锡到无锡参加县试,被录取。十一月参加府试又被录取。十二月参加院试,被黜。这时无锡马太史赏识他的才学,受业于其门下,执弟子之礼,攻读数年,学业大进。

元年(公元1621年)七月,他写了万言书呈何太守应瑞,太守奇其才,并予以热情的鼓励。天启二年五月,胤锡补府学弟子员。天启六年,他参加院试,名列一等。

崇祯六年(公元1633年),堵胤锡中江宁乡试第十六名。崇祯十年中进士。崇祯十二年四月,任南京户部主事。九月,任兑差分司之职,秉公办事,革除陋规。

崇祯十三年(1640年)正月,任北新钞关分司之职,申明课则,革除积弊。这时淫雨连绵,米价昂贵,商船不至,他就出台免税招商办法,不久商船就陆续到来。这年十二月,天灾流行,百姓生活困苦,他特为减餐,停止宴会,不听音乐,茹蔬食粥。同时,他赈济灾民;每人半升,隔日一次,共给米200石,赖以活者万人。

崇祯十四年,出任长沙知府。

崇祯十五年,他处理积案300余件,编纂了《长沙府志》。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四月,胤锡举廉卓人觐,赐宴礼部,奉旨加二级,命复任。不久,升武汉、黄州兵备道。

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至南都,会见史司马可法、袁督师继咸,共以国士见许,委以长沙监军之任。四月,他听到京师三月十九日之变,崇祯帝自缢于煤山,失声痛哭,作《坠龙骚》五章。这年五月,安宗即位于南都,次年改元弘光,任命胤锡为湖广按察司副使,提督学政。胤锡虽改任学使,但训练士卒,讲解战术,更为勤劳。他以国仇未雪为耻,十分注重人才,广泛征求意见,听取别人献计献策。

大明弘光元年(公元1645年)三月,堵胤锡巡试湖南,谒督师何腾蛟于长沙。同年五月,南都溃。六月,胤锡建立“君子营”,设科募士,他亲自去观察和了解当地青年的状况,测验其胆气和力量,决定招募300人,分成10营,取越王勾践君子六千之意,不叫兵丁,而称为君子,以示尊重之意。这年闰六月,唐王即位于福州,改元隆武。八月,胤锡升任佥都御史,巡抚湖广。

这时李闯王自成有侄名李锦,一眼失明,军中称为“小李”。自成死后,锦等十八部拥众30万,自川陕来荆湘间,驻军于澧州界上,声称约明军会猎。远近百姓非常惊慌,满朝文武也十分恐惧。胤锡说:“国家新造,势不能剿,应当招抚。事成乃吾国家之福,不成即吾毕命之日。”他自告奋勇,单骑前往,由武陵过澧水,到达草坪,入营与李锦等会见。

堵胤锡开诚慰谕,讲明忠孝大义,慷慨激昂,主张联合抗清,情意恳切,大家感动得哭泣起来,表示听从命令。胤锡传达上谕,赐自成妻高氏命服,又赐李锦及骁将高一功等蟒玉及金银器,并犒赏诸军,士兵皆踊跃欢呼。高氏出拜,对李锦说:“堵公真是一片忠心,你切不可辜负他的好意!”当时就留他欢宴,筵前奏乐。胤锡婉辞谢绝,哭泣着说:“两京还未恢复,百姓十分困苦,这难道是人臣欢宴听乐的时候吗?”李锦等感叹不已,为之撤掉筵席,从此李锦等将30万众皆就抚,听胤锡节制。

绍宗皇帝很高兴,提升胤锡为兵部右侍郎兼佥都御史,并手书慰劳。授李锦为御营前部左军,一功为右军,并挂龙虎将军印,封列侯,赐锦名赤心,一功名必正,号其营为忠贞营,封高氏为贞义夫人。胤锡所部就与李锦等部会合,协同作战,声势大振。

二月,胤锡率师攻荆州,久不下,有人建议决水灌城,可以速下。胤锡说:“我何忍百姓淹溺水中?”他未采纳这个建议。这时清援兵至,李锦部大败。胤锡又惊又愤恨,口吐鲜血,从马上晕倒。后回常德,仍力疾誓师,派张光萃守澧州,杨国栋守回子河,袁宗第守新安,李锦、高一功守夷陵。

这年五月,清兵压境,胤锡派新安军出击,大败清兵于草坪。八月,闽都溃。十月,南明桂王即位于广东肇庆,诏令胤锡为东阁大学士(宰相)、兵部尚书,封光化伯。次年改年号为永历。三月,清兵陷长沙,又破常德。胤锡得报,率兵退驻慈利。七月胤锡又退守永定,拔剑将自刎,以谢失职之罪。诸将都抱住他不放,他放下剑大声痛哭,诸将亦哭,三军亦哭。

马进忠、王进才等都请求为国效命。于是胤锡督师出战,命侄正明先登,并右翼向前挺进。士兵骁勇果敢,以一当百,血战3日,大败清兵。常德、辰州相继克复。王进才复桃源,袁宗第复澧州,李锦等连拔荆门、宜城等州县,军声复振。

永历二年(公元1648年)四月,北书(清政府招降书)至,谓“大者王,小者侯”,胤锡严辞拒绝。八月,他率部克复衡州和湘潭。十一月,他再任兵部尚书,帝赐印剑,令其总督军务。永历三年四月,胤锡率部与清军战于衡州的草桥,不利,退驻来阳。北书又至,胤锡痛哭,坚决拒绝。五月,胤锡部与清军在麻河对峙,他刺血书疏,把刀藏靴中,对诸将说:“此战如不胜,我只有以死报国了!”将士们深受感动,主动出击,斩杀清兵无数。不久,湖北、广东的警报陆续传来,胤锡请求出兵,帝特赐龙旗十二,征调天下兵马粮饷,加封胤锡为上柱国、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

七月,堵胤锡率部驻平梧,征调滇、黔、西广、巴蜀各镇发偏师出楚。这时各路将帅骄惰,士卒疲乏,又染疫瘴,不应调。胤锡就把忠贞营分为两营,各以万人从征。八月,平定南寇和徐彪之乱。十月,胤锡率军驻浔州(今广西桂平)。因连年征战,胤锡积劳成疾,常常吐血。他望阙再拜,写了遗疏送给皇上,愤激之情溢于言表。这年十一月二十七日,胤锡逝世,年仅49岁,三军恸哭,如丧父母。

个人作品

堵胤锡所著有《礼经泽书》、《诗经泽书》、《春秋说义》、《皇明史纲》及诗《耐可吟》、《马革集》等作品。

标签: 堵胤锡

更多文章

  • 谭纶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谭纶

    谭纶(1520年—1577年),字子理,号二华,汉族,江西宜黄县谭坊人。江西宜黄县谭坊人。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戏曲家,与戚继光、俞大猷、李成梁齐名,又与戚继光并称“谭、戚”。嘉靖二十九年(1551年),谭纶受命任台州知府,以防御侵扰沿海的倭寇。谭纶在当地招募乡勇千人,练兵御倭,于嘉靖三十六年

  • 王化贞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王化贞

    王化贞(?~1632年),字肖乾,山东诸城人。明朝末年大臣。万历四十一年,进士及第,授户部主事,迁右参议,成为东林党重要成员、内阁首辅叶向高弟子。分兵驻守广宁,出任辽东巡抚,与总督熊廷弼不和。背叛东林党,投奔魏忠贤。广宁之战惨败后,论罪下狱。崇祯五年(1632年),坐罪处死。本名:王化贞所处时代:明

  • 刘宗周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宗周

    刘宗周(1578年-1645年),字起东,别号念台,汉族,浙江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因讲学于山阴蕺山,学者称蕺山先生。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进士,天启元年(1621年)为礼部主事,四年起右通政,参与东林党活动,曾因上疏弹劾魏忠贤而被停俸半年并削籍为民。崇祯元年(1628年)为顺天府尹、工部

  • 夏完淳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夏完淳

    夏完淳(1631年10月4日—1647年10月16日),乳名端哥,别名复,字存古,号小隐,又号灵首。松江府华亭县(今上海市松江区)人,祖籍浙江会稽。明末诗人、民族英雄。父亲夏允彝,江南名士。老师陈子龙,抗清将领。夏完淳幼聪慧,“五岁知五经,七岁能诗文”,14岁从军征战抗清。弘光元年其父江南领兵激战,

  • 龚鼎孳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龚鼎孳

    龚鼎孳(1616年1月5日—1673年10月12日),字孝升,因出生时庭院中紫芝正开,故号芝麓,安徽合肥人。明末清初诗人、文学家,与吴伟业、钱谦益并称为“江左三大家”。龚鼎孳于明崇祯七年(1634年)中进士,官兵科给事中。在明朝任职期间前后弹劾周延儒、陈演、王应熊、陈新甲、吕大器等权臣。崇祯十七年(

  • 归有光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归有光

    归有光(1507年1月6日-1571年2月7日),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世称“震川先生”。汉族,苏州府昆山县(今江苏省昆山市)宣化里人。明朝中期散文家、官员。嘉靖十九年(1540年),归有光中举人,之后参加会试,八次落第,遂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众多。嘉靖三十三年(155

  • 金声桓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金声桓

    金声桓(?~1649年),字虎符,一字虎臣,陕西榆林人。明末清初大臣。初属左良玉,后从左梦庚归降清廷,攻占江西,授江西总兵。顺治五年(1648年),以不得封侯,又为巡抚所排挤,遂举江西反清,投顺南明永历政权。次年,清军围攻南昌,城破,投水自尽。本名:金声桓字号:字虎符,一字虎臣所处时代:明末清初民族

  • 王在晋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王在晋

    王在晋(1567年7月22日-1643年)明代官员、学者。字明初,号岵云,河南浚县人。万历二十年进士。历官中书舍人、江西布政使、右副都御史、兵部侍郎、南京兵部尚书、兵部尚书。在魏阉逆案中因参与纂修《三朝要典》受到一定牵连。大学士韩爌等本云:“以上三十人,俱应补入谄附定罪。”有《岵云集》、《三朝辽事实

  • 张同敞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张同敞

    张同敞(?—1650年),男,汉族,字别山,湖北江陵人,明末抗清名臣,民族英雄,名相张居正曾孙,以荫补中书舍人。南明永历年间,任兵部侍郎、总督广西各路兵马兼督抗清军任务,又因其“诗文千言,援笔立就”永历帝授予翰林院侍读学士。曾拜文渊阁大学士兼吏、兵二部尚书瞿式耜为师,与瞿式耜、王夫之、金堡一同在湖广

  • 陈奇瑜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陈奇瑜

    陈奇瑜(1590年9月初9日—1648年正月27日[2-4]),字玉铉,一字正学。山西保德州(今山西保德县)人。明朝末年大臣。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中进士,遣大理寺观政。授洛阳知县。崇祯五年(1632年),任右佥都御史巡抚延绥,镇压李自成农民起义军甚力,名噪关陕。七年,擢为总督陕西、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