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孝康敬皇后

孝康敬皇后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538 更新时间:2023/12/5 21:32:32

孝成敬皇后张氏(1471年-1541年),北直隶河间府兴济县(今河北省沧县),曾祖张迪,祖张绶,父张峦,母金氏,明孝宗朱佑樘的皇后,明武宗朱厚照生母。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入宫,册为太子妃,同年,明孝宗继位,立为皇后,孝宗继位后,张家以外戚之贵追封公侯,弘治十八年(1505年),孝宗驾崩,皇太子朱厚照继位,即明武宗,尊张皇后为皇太后。正德五年(1510年),上徽号“慈寿皇太后”。正德十六年(1521年),武宗驾崩,因武宗无子,故张太后与大学士杨廷和迎立武宗堂弟兴王朱厚熜继位,即明世宗,世宗入继,尊张太后为“昭圣慈寿皇太后”,亦尊其生母蒋氏为太后,张太后与蒋太后不和,世宗对张太后极为不礼遇。嘉靖二十年(1541年),张太后驾崩,谥号“孝康靖肃庄慈哲懿翊天赞圣敬皇后”,崇祯十七年(1644年),改谥“孝成靖肃庄慈哲懿翊天赞圣敬皇后”。

基本资料

本名:张氏

别名:孝康敬皇后、孝成敬皇后

所处时代:明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河间府兴济县(今河北省沧县)

出生日期:1471年

逝世日期:1541年

谥号:孝成靖肃庄慈哲懿翊天赞圣敬皇后

皇后:1487年-1505年

太后:1505年-1541年

人物生平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张氏被选为太子妃。同年九月,太子朱祐樘登基,即明孝宗。冬十月丙子,立太子妃张氏为皇后。孝宗笃爱妻子,不立妃嫔,两人共处如民间百姓夫妇,张皇后生下二子一女,即朱厚照、朱厚炜、太康公主。因为张皇后的缘故,优待外戚,追封岳父张峦为昌国公,妻弟张鹤龄为寿宁侯、张延龄为建昌伯,为张皇后建立的家庙也十分壮丽。张皇后放纵家人肆为奸利,朝臣时常进谏,孝宗因为张皇后之故,从来不约束外戚。

弘治十八年(1505年),孝宗逝世,张皇后所生的皇太子朱厚照即位,改元正德,是为明武宗,尊张皇后为皇太后。正德五年(1510年),上徽号“慈寿皇太后”。十六年,武宗崩,因无子,奸臣江彬一干人等心怀不轨,张太后与大学士杨廷和共同策画,迎立武宗的堂弟朱厚熜为帝,是为明世宗。

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世宗入继,称张太后为圣母,上尊号曰“昭圣慈寿皇太后”;世宗亦尊生母蒋氏为兴国太后、亲祖母邵氏为寿安皇太后。

张太后与世宗生母蒋太后不和,引起世宗对张太后的不满,他尊封自己生母、祖母,对张太后并不十分礼遇,如有臣子上奏还降罪,之后又将张太后的称呼由圣母改为伯母。

一次,张太后弟弟犯罪,张太后苦跪求情不果,一病不起。晚景凄凉的张太后于嘉靖二十年(1541年)八月崩,谥号为孝康靖肃庄慈哲懿翊天赞圣敬皇后。而张太后甫逝世,世宗就把她弟弟处死了。

崇祯十七年(1644年)十二月乙卯朔丙寅(十二日),改谥张氏曰孝成靖肃庄慈哲懿翊天赞圣敬皇后,盖后本谥“孝康”,与兴宗常皇后谥号“孝康”字相犯而改也。

历史评价

明孝宗张皇后性格活泼,一生得到孝宗的宠爱,和孝宗是古代社会下的一夫一妻制,但张皇后晚景也凄凉。

轶事典故

明孝宗朱佑樘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只有一个老婆的皇帝。孝宗和张皇后是患难之交,一对恩爱夫妻。两人每天必定是同起同卧,读诗作画,听琴观舞,谈古论今,朝夕与共。孝宗和张皇后有两个儿子(次子幼年早夭),长子就是后来荒唐透顶的武宗朱厚照。孝宗先天不足,身体积弱,晚年曾想革除积弊,畅导新政,可惜天不假年,英年早逝,孝宗临死前曾叹到,再给我几年太子就能成熟了,可惜他这个长子太爱玩了,给明朝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冤杀何鼎

张皇后的两个弟弟应邀参加宫廷内部的晚宴。两人居然趁明孝宗上厕所之时,戴起皇帝的冠。这在古代绝对是大逆不道的,太监何鼎上前阻拦。弘治十一年,二张兄弟又一次入宫,居然在皇宫之中强奸宫女,何鼎大怒,手持金瓜(古代卫兵的武器),想把二张兄弟打死,被当时另外一名受到明孝宗宠信的太监李广给阻止。何鼎以二张兄弟以“无人臣礼”为由,将此事上奏明孝宗,要求明孝宗处罚二张兄弟。谁料明孝宗不但不处罚二张兄弟,反而让锦衣卫将何鼎下狱。后来,张皇后指使李广将何鼎杖杀于狱中。

人际关系

辈分

关系

姓名

简介

父祖

父亲

张峦

封为寿宁侯,弘治时期追封昌国公,谥号庄肃。

母亲

金氏

——

平辈

弟弟

张鹤龄

袭爵寿宁侯,嘉靖时期加封昌国公,官至南京锦衣卫指挥同知。

张延龄

初封建昌伯,弘治时期进封建昌侯,官至都督同知、太保。

——

夫君

朱佑樘

即明孝宗,明朝第九位皇帝。

子辈

长子

朱厚照

即明武宗,明朝第十位皇帝。

次子

朱厚炜

即蔚悼王。

女儿

朱秀荣

即太康公主。

蔚悼王与太康公主皆早夭。

史料索引

《明史·孝康皇后传》

影视形象

年份

影视剧

演员

1959

《江山美人》

唐若青

1993

《天蚕变之再与天比高》

鲍起静

2001

《绝色双娇》

傅艺伟

2002

《天下无双》

潘迪华

2002

《皇后进宫》

傅艺伟

2004

《凤临阁》

斯琴高娃

2005

《正德演义》

郝洋

2005

《天下第一》

唐群

2005

《天下第一媒》

张青

2007

《夜来风雨》

张子琪

2010

《龙凤店》

傅艺伟

2018

《回到明朝当王爷之杨凌传》

王伟

标签: 孝康敬皇后

更多文章

  • 孝静毅皇后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孝静毅皇后

    孝静毅皇后夏氏(1492年-1535年),南直隶应天府上元县(今江苏省南京市)人,明武宗朱厚照皇后。父庆阳伯夏儒,于永乐期间北徙顺天府大兴县,有兄弟三人,长助,次臣,三勋尚。夏氏族谱中存皇后名夏雨寒。正德元年(1506年),夏氏选秀入宫,八月被册立为皇后。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明武宗朱厚照驾

  • 孝洁肃皇后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孝洁肃皇后

    孝洁肃皇后陈氏(1508年-1528年),北直隶大名府元城县(今河北省大名县)人,明世宗朱厚熜的第一任皇后,父亲是当地的秀才陈万言。嘉靖元年(1522年),陈氏选秀入宫,九月被册立为皇后。嘉靖七年(1528年),明世宗与陈皇后同坐,张顺妃和文妃进茗,世宗循视其手。陈皇后很生气,投杯起立,嘉靖帝大怒。

  • 孝懿李皇后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孝懿李皇后

    孝懿庄皇后李氏(?-1558年),北直隶顺天府昌平州(今北京昌平)人,明穆宗朱载坖结发妻,父亲是德平伯李铭。嘉靖三十二年二月(1553年),嫁于朱载坖为裕王妃。生长子朱翊釴(5岁夭折)和长女(名不详,夭折)。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四月病逝。朱载垕即位后,追谥李氏为“孝懿皇后”,朱翊釴为宪怀太子,

  • 孝安皇后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孝安皇后

    孝安皇后(?-1596年),陈氏,北直隶顺天府通州(今北京市)人,明穆宗朱载坖的第二位皇后,锦衣卫副千户封固康伯陈景行之女。隆庆帝即位后妃嫔颇多,由于陈皇后无宠,以陈皇后无子多病,令其迁居别宫。明神宗时为太子,事嫡母最孝,每天早晨谒奉先殿、朝父皇穆宗及生母李贵妃毕,必去嫡母陈皇后所在偏宫问安,皇后闻

  • 孝端显皇后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孝端显皇后

    王氏(1564年-1620年),名喜姐(姚南双雁黄氏宗谱所载,注:《明史》所记载的后妃本名只有明宣宗的胡善祥和郭爱),原姓黄。浙江省绍兴府余姚县(今浙江省余姚市)人,生于北直隶顺天府大兴县(今北京市)。明神宗朱翊钧的皇后,荣昌公主朱轩媖之母。万历五年(1577年),时年仅十四岁的王喜姐被选入宫中,册

  • 孝靖皇后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孝靖皇后

    孝靖皇后王氏(1565年2月27日-1611年10月18日),宣府左卫(今河北宣化)人,明神宗妃,生有明光宗和云梦公主朱轩嫄。孝靖皇后原为慈宁宫宫女,万历九年(1581年),明神宗往慈宁宫向李太后(明神宗生母)请安,一时兴起宠幸了她,后生下一个男孩,就是明光宗朱常洛。[2-3]万历十年(1582年)

  • 孝元贞皇后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孝元贞皇后

    孝元贞皇后郭氏(1580年-1613年),北直隶顺天府大兴县(今北京市)人。明光宗朱常洛的第一任妻子,后追封为皇后。于万历二十九年被册为太子妃,育有一女即皇长女怀淑公主朱徽娟,七岁夭折。万历四十一年十一月逝世,初谥“恭靖太子妃”,明熹宗登基后,上尊谥曰“孝元昭懿哲惠庄仁合天弼圣贞皇后”,迁葬庆陵,祔

  • 孝纯皇后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孝纯皇后

    刘氏(1588年-1615年),北直隶顺天府宛平县(今北京市)人,原籍南直隶淮安府海州(今江苏省连云港市),明光宗朱常洛的嫔妃,明思宗朱由检之母。本名:刘氏别名:孝纯皇太后所处时代:明朝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北直隶顺天府宛平县(今北京市)出生日期:1588年逝世日期:1615年谥号:孝纯恭懿淑穆庄静

  • 朱慈烺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朱慈烺

    朱慈烺(1629年2月26日~?),男,汉族,明崇祯皇帝朱由检长子。生于崇祯二年(1629年),于崇祯三年(1630年)立为皇太子。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打北京,李邦华、史可法及姜曰广希望朱慈烺到成国公朱纯臣家暂避之后去南京称帝,但北京被攻破,李自成先行找到了他,李自成指朱慈烺无罪,而朱

  • 汤若望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汤若望

    汤若望(JohannAdamSchallvonBell,1592年—1666年),字道未,德国科隆人,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1620年(明万历四十八年)到澳门,在中国生活47年,历经明、清两朝,是继利玛窦之后最重要的来华耶稣会士之一。中文名:汤若望外文名:JohannAdamSchallvonB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