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展昭

展昭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696 更新时间:2024/1/17 23:44:00

展昭,字熊飞,是古典名著《三侠五义》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常州府武进县遇杰村人氏。首次出场时是武生打扮,充满英雄气概,面带着侠气,气宇轩昂。自幼习武,武艺高强,善轻功,会袖箭,剑法绝伦,文武双全,兵刃为巨阙剑,后在茉花村与其妻丁月华定亲时交换了湛卢剑,品行端正、谦和有礼、义薄云天、热心快肠、沉稳大气、忠肝义胆,受人尊敬,是“三侠”里的“南侠”,出场年纪二十多岁,耀武楼献艺时年纪在三旬以内。展昭与包拯相识于包拯进京赶考的途中,在金龙寺凶僧手中救包拯,又在土龙岗退劫匪,天昌镇捉刺客,太师府刺杀暗害包公的庞吉,功绩累累。后经包拯举荐,被皇上御封为御前四品带刀护卫,封号“御猫”,在开封府供职。

基本资料

中文名:展昭

外文名:ZhanZhao

别名:展熊飞,南侠,御猫,展护卫,展大人,展爷,展某

性别:男

登场作品:古典名著《三侠五义》

年龄:出场二十多岁,封官三旬以内年纪

兵器:巨阙,定亲后换成湛卢

尊号:南侠

人物身份:御前四品带刀护卫(供职开封府)

好友:丁氏双侠,公孙策,包拯,王朝,马汉,张龙,赵虎等

妻子:丁月华

上级:包拯(直接上级)、宋仁宗(皇帝)

朝代:北宋

人物形象

在《三侠五义》第三回中,出现了展昭以江湖侠士形象的登场:

包公认镫乘骑,带了包兴,竟奔京师,一路上少不得饥餐渴饮,夜宿晓行。一日,到了座镇店,主仆两个找了一个饭店。包兴将马接过来,交与店小二喂好。找了一个座儿,包公坐在正面,包兴打横。虽系主仆,只因出外,又无外人,爷儿两个就在一处吃了。堂官过来安放杯筷,放下小菜。包公随便要一角酒、两样菜。包兴斟上酒,包公刚才要饮,只见对面桌上来了一个道人坐下,要了一角酒,且自出神,拿起壶来不向杯中斟,花喇喇倒了一桌子。见他唉声叹气,似有心事的一般。包公正在纳闷,又见从外进来一人,武生打扮,叠暴着英雄精神,面带着侠气。道人见了,连忙站起,只称:“恩公请坐。”那人也不坐下,从怀中掏出一锭大银,递给道人,道:“将此银暂且拿去,等晚间再见。”那道人接过银子,爬在地下,磕了一个头,出店去了。

包公见此人年纪约有二十上下,气宇轩昂,令人可爱,因此立起身来,执手当胸,道:“尊兄请了。能不弃嫌,何不请过来彼此一叙?”那人闻听,将包公上下打量了一番,便笑容满面,道:“既承错爱,敢不奉命。”包兴连忙站起,添分杯筷,又要了一角酒、二碟菜,满满斟上一杯。包兴便在一旁侍立,不敢坐了。包公与那人分宾主坐了,便问:“尊兄贵姓?”那人答道:“小弟姓展名昭,字熊飞。”包公也通了名姓。二人一文一武,言语投机,不觉饮了数角。展昭便道:“小弟现有些小事情,不能奉陪尊兄,改日再会。”说罢,会了钱钞。包公也不谦让。包兴暗道:“我们三爷嘴上抹石灰。”那人竟自作别去了。包公也料不出他是什么人。(《三侠五义》第三回:金龙寺英雄初救难,隐逸村狐狸三报恩)

《三侠五义》第二十二回金銮殿包相参太师耀武楼南侠封护卫

至次日五鼓,包公乘轿,展爷乘马,一同入朝伺候。驾幸耀武楼,合朝文武扈从,天子来至耀武楼,升了宝座。包公便将展昭带至丹墀,跪倒参驾。圣上见他有三旬以内年纪,气字不凡,举止合宜,龙心大悦。略问了问家乡籍贯。展昭一一奏对,甚是明晰。天子便叫他舞剑,展爷谢恩,下了丹墀,早有公孙策与四勇士俱各暗暗跟来,将宝剑递过。展爷抱在怀中,步上丹墀,朝上叩了头,将袍襟略为掖了一掖,先有个开门式,只见光闪闪,冷森森,一缕银光翻腾上下。起初时身随剑转,还可以注目留神;到后来竟使人眼花缭乱。其中的削砍劈剁,勾挑拨刺,无一不精。合朝文武以及丹墀之下众人,无不暗暗喝采,惟有四勇士更为关心,仰首翘望,捏着一把汗,在那里替他用力,见他舞到妙处,不由的甘心佩服:“真不愧‘南侠,二字。”展爷这里施展平生学艺,招招用意,处处留心,将剑舞完,仍是怀中抱月的架式收住,复又朝上磕头。见他面不更色,气不发喘。

天子大乐,便问包公道:“真好剑法!怪不得卿家夸奖,他的袖箭又如何试法?”包公奏道:“展昭曾言,夜间能打灭香头之火。如今白昼,只好用较射的木牌,上面糊上白纸,圣上随意点上三个朱点,试他的袖箭。不知圣意若何?”天子道:“甚合朕意。“谁知包公早已吩咐预备下了,自有执事人员将木牌拿来。天子验看,上面糊定白纸,连个黑星皱纹一概没有”由不得提起朱笔,随意点了三个大点,叫执事人员随展昭去,该立于何处任他自便。因袖箭乃自己炼就的步数远近,与别人的兵刃不同。展昭深体圣意,随执事人员下了丹墀,斜行约二三十步远近,估量圣上必看得见,方叫人把木牌立稳。左右俱各退后。展昭又在木牌之前,对着耀武楼遥拜。拜毕,立起身来,看准红点,翻身竟奔耀武楼。跑来约有二十步,只见他将左手一扬,右手便递将出去,只听木牌上拍的一声;他便立住脚,正对了木牌,又是一扬手,只听那边木牌上又是一声拍;展爷此时却改了一个卧虎势,将腰一躬,脖项一扭,从胳肢窝内将右手往外一推,只听得拍,将木牌打的乱晃,展爷一伏身,来到丹墀之下,往上叩头。此时己有人将木牌拿来,请圣上验看。见三枝八寸长短的袖箭,俱各钉在朱红点上,惟有末一枝已将木牌钉透。天子看了,甚觉罕然,连声称道:“真绝技也!”

包公又奏:“上吾主,展昭第三技乃纵跃法,非登高不可,须脱去长衣方能灵便。就叫他上对面五间高阁,我主可以登楼一望,看的始能真切。”天子道:“卿言甚是。”圣上起身,刚登扶梯,便传旨:“所有大臣俱各随朕登楼,余者俱在楼下。”便有随事内监回身传了圣旨。包公领班,慢慢登了高楼。天子凭栏入座,众臣环立左右。

展昭此时已将袍服脱却,扎缚停当。四爷赵虎不知从何处暖了一杯酒来,说道:“大哥且饮一杯助助兴,提提气。”展爷道:“多谢贤弟费心。”接过一饮而尽。赵爷还要斟时,见展爷已走出数步。赵爷却自己悄悄的饮了三杯,过来翘着脚儿,往对面阁上观看。单说展爷到了阁下,转身又向耀武楼上叩拜。立起来,他便在平地上鹭伏鹤行,徘徊了几步。忽见他身体一缩,腰背一躬,嗖的一声,犹如云中飞燕一般,早已轻轻落在高阁之上。这边天子惊喜非常,道:“卿等看他,如何一转眼间就上了高阁呢?”众臣宰齐声夸赞。此时展爷显弄本领,走到高阁柱下,双手将柱一搂,身体一飘,两腿一飞,嗤、嗤、嗤、嗤顺柱倒爬而上。到了柁头,用左手把住,左腿盘在柱上,将虎体一挺,右手一扬,作了个探海势。天子看了,连声赞“好”。群臣以及楼下人等无不喝采。又见他右手抓住椽头,滴溜溜身体一转,把众人吓了一跳。他却转过左手,找着椽头,脚尖几登定檀方,上面两手倒把,下面两脚拢步,由东边串到西边,由西边又串到东边。串来串去,串到中间,忽然把双脚一拳,用了个卷身势往上一翻,脚跟登定瓦陇,平平的将身子翻上房去。天子看至此,不由失声道:“奇哉!奇哉!这哪里是个人,分明是朕的御猫一般。”谁知展爷在高处业已听见,便在房上与圣上叩头。众人又是欢喜,又替他害怕。只因圣上金口说了“御猫”二字,南侠从此就得了这个绰号,人人称他为御猫。此号一传不知紧要,便惹起了多少英雄好汉,人人奇材,个个豪杰。若非这些异人出仕,如何平定襄阳的大事。后文慢表。

当下仁宗天子亲试了展昭的三艺,当日驾转还宫,立刻传旨:“展昭为御前四品带刀护卫,就在开封府供职。”包公带领展昭望阙叩头谢恩。诸事已毕,回转开封。包公进了书房,立刻叫包兴备了四品武职服色送与展爷。展爷连忙穿起,随着包兴来到书房,与包公行礼。包公哪里肯受,逊让多时,只受了半礼。展爷又叫包兴进内在夫人跟前代白,就说展昭与夫人磕头。包兴去了多时,回来说道:“夫人说,老爷屡蒙展老爷护救,实实感谢不尽。日后还要求展老爷时时帮助相爷。给展老爷道喜,礼是不敢当的。”展爷恭恭敬敬,连连称“是”。包公又告诉他:“明早具公服上朝,本阁替你代奏谢恩。”展爷谢道:“卑职谨依钧命。”说罢,退出,来到公所。公孙策与四勇士俱各上前道喜。彼此逊让一番,大家入座,不多时,摆上丰盛酒肴。这是众人与展爷贺喜的。公孙策为首,便要安席敬酒。展爷哪里肯依,便道:“你我皆知己弟兄,若如此,便是拿我当外人看了。”大家见展爷如此,公议共敬三杯。展爷领了,谢过众人,彼此就座。饮酒之间,又提起今日试艺,大家赞不绝口。展爷再三谦逊,毫无自满之意,大家更为佩服。

人物经历

少年行侠,仗剑四方,好不平事,百里传名。时人因其久居江南,尊为“南侠”。

及长,遇包公于危难,数活其命。包公感其人,爱其才,乃引见天子。昭遂入仕,得“御猫”之号。封御前四品带刀护卫,在开封府供职,包公账下听用。

其卒年未知,娶妻丁氏,全名丁月华。

北宋年间是否真的存在过展昭其人,已无详文正史可考。只知道传说中这是一位出身江湖,最后却选择了站在青天背后持剑卫道的侠士。

人物评价

在古典文学《三侠五义》中,展昭这一人物为人谦和、儒雅、热心、仗义、颇有君子之风,并且武艺高强、侠肝义胆、沉稳大气、胆大心细、忠心耿耿、多次拯救包拯于危难之中,后入开封府供职,与众多侠士一起匡扶正义,是一个在江湖中和官场内都颇受赞扬的人物。而其性格谦和有礼、胸怀宽广,为人处事备受称道。

《中国古代小说研究》:

《三侠五义》人物虽有“行侠尚义”和“致君泽民”的共性,但又个性分明。白玉堂的心高气傲,锋芒毕露;蒋平心机深细,谨慎而又灵活;展昭谦逊平和,谨小慎微;欧阳春深沉老练,直朴豪放;艾虎则粗中有细,活泼可爱;沈仲元忍辱负重,随机应变;丁氏双侠,富贵气象,风流倜傥。”(鲁迅)

《论<三侠五义>侠客道德类型的差异性》:

从展昭讲,他四救包拯,不为荣华富贵,体现了其一贯行依仗义的精神。后来,包拯御前保举,展昭实在是“盛情难却”。对于“入朝”虽不愿意,无奈包拯已遵旨宣令,于是只好敷衍了几句:“惟恐艺不惊人,反要辜负了相爷一番美意。”我们不能只看展昭“在房上与圣叩头”,而忽略,这一行为并非展昭本意,而是顾及了包拯情面。……恰恰揭示了所谓“侠客投靠官府”的根本原因,即将侠客与清官结合在一起的不是多大的权势或某人的命令,而是一种“热血卖与识人”的“士为知己者死”的价值取向。(宋巍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董慧芳河北科技师范学院中文系)

身份背景

历史中并没有关于展昭的记载,他是古典名著《三侠五义》里的文学人物。

或许是后世想借英雄美名,抑或只是想表达对这位传说中侠义英雄的崇仰之情,展昭这个名字被后世武术界假托流传了下来,那些套路招式或许让后世之人生出或多或少的殷殷之心。

也有传闻清代大侠甘凤池绰号江南大侠,他的拳法双插子又叫南侠展昭。

影视形象

年份

电视剧名称

演员

备注

1927

锦毛鼠白玉堂

N/A

内地黑白电影版

1927

五鼠闹东京

N/A

内地黑白电影版

1939

大破铜网阵

张活游

香港电影版

1948

五鼠闹东京

黄鹤声

香港电影版

1948

御猫大战锦毛鼠

俞明

香港电影版

1957

包公嫁女

林蛟

香港电影版

1957

南侠展昭大破地狱门

闻江龙

内陆电影版

1959

大破铜网阵

林蛟

香港电影版

1959

七侠五义夜探冲霄楼

林蛟

香港电影版

1963

御猫大战锦毛鼠

俞明

香港电影版

1964

五鼠闹东京

高明

香港电影版

1967

七侠五义

张翼

邵氏版

1974

包青天

田鹏

华视版

1976

南侠展昭

田鹏

电影

1982

御猫三戏锦毛鼠

郑少秋

邵氏版

1985

铁面包公

黄日华

TVB版

1986

包公

顾国信;马顺德

内地版

1990

五鼠闹东京

黄海峰

东京影视制作中心版

1991

三侠五义

寻峰

大陆版

1993

包青天

何家劲

华视版

1993

侠义包公

张文祥

新加坡版

1994

天师钟馗之三会包青天

张文祥

新加坡版

1994

南侠展昭

伍卫国

TVB版

1994

七侠五义

焦恩俊

华视版

1994

碧血青天杨家将

甄志强

ATV版

1994

碧血青天珍珠旗

甄志强

ATV版

1994

侠义见青天

刘松仁

台视版

1994

新七侠五义

寇占文

大陆版

1994

包青天

何家劲

TVB版

1995

包青天

黄日华

TVB版

1995

包青天

吕良伟

亚视版

1995

五鼠闹东京

林炜

福建电影制片厂

1995

天师钟馗之包公三请钟馗

黄文豪

中视版

1999

少年包青天

释小龙

大陆版

1999

包公出巡

焦恩俊

亚视版

2000

包公奇案

焦恩俊

亚视版

2000

展昭艳谈

林伟健

香港经典

2000

包公生死劫

冯进高

广东电视台

2001

少年包青天Ⅱ

释小龙

大陆版

2003

老鼠爱上猫

刘德

电影

2004

凌云壮志包青天(又名剑临天下)

李宗翰

大陆版

2004

新铡美案

徐小健

大陆版

2004

五鼠斗御猫

尹子维

大陆版

2005

大宋奇案

赵志刚

央视版

2005

砚道

边缘

大陆版

2005

把酒问青天(又名傲剑江湖)

于波

大陆版

2006

江湖夜雨十年灯之白玉堂传奇

关礼杰

上海飞迈

2006

少年包青天III天芒传奇

释小龙

大陆版

2007

天桥十三郎(又名新七侠五义)

邢岷山

大陆版

2007

大宋惊世传奇(又名新狸猫换太子)

张子健

大陆版

2008

新包青天

何家劲

合拍

2010

包青天之七侠五义

何家劲

合拍

2011

包青天之碧血丹心

何家劲

合拍

2011

白玉堂之局外局

傅程鹏

大陆版

2011

七侠五义人间道

赵文卓

合拍

2011

带刀女捕快

王翔弘

合拍

2011

钟馗传说

林江国

大陆版

2012

包青天之开封奇案

何家劲

合拍

2013

情逆三世缘

袁伟豪

TVB版

2013

追鱼传奇

王煜锋

大陆版

2013

白玉堂之局外局

傅程鹏

安徽广播电视台

2013

神探包青天

淳于珊珊

大陆版

2015

五鼠闹东京

严屹宽

大陆华谊兄弟出品

2015

白玉堂探案传奇:

麻辣白玉堂之刺涿州

麻辣白玉堂之致命棋局

麻辣白玉堂之血黄金

丁宇辰

影视频道自制电影

2015

虎头铡

王毅凡

大陆版

2016

开封府传奇

季晨

大陆版

2016

新版包青天

高均贤

大陆版

2016

神探包青天

淳于珊珊

大陆版

2017

白玉堂探案传奇:

白玉堂探案传奇之如梦令

白玉堂探案传奇之点绛唇

王志刚

影视频道自制电影

2017

开封奇谈

易恩

网剧

2017

白玉堂探案传奇:

侠探锦毛鼠之血弥东京

侠探锦毛鼠之血光再起

侠探锦毛鼠之鹧鸪天

王志刚

电影频道自制电影

2017

京剧《七侠五义》

吴响军

上海京剧院演出

2018

《小戏骨包青天》

释小松

大陆版

2018

白玉堂探案传奇:

麻辣白玉堂之玉箫剑鞘

丁宇辰

电影频道自制电影

2018

白玉堂探案传奇:

侠探锦毛鼠之逍遥劫

侠探锦毛鼠之真假白玉堂

王志刚

电影频道自制电影

2018

包青天之再起风云

张振朗

TVB版

2018

七侠五义之屠龙案

杨欢

网络电影

2018

御猫展昭

张道铁

网络电影

2019

锦毛鼠之天命所归(又叫锦毛鼠之涅槃重生)

周超

爱奇艺电影

2020

一片冰心在玉壶

吴希泽

网剧

标签: 展昭

更多文章

  • 丁月华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丁月华

    丁月华,中国古典名著《三侠五义》中的人物,丁氏双侠的妹妹,南侠展昭比武联姻的妻子。中文名:丁月华外文名:DingYuehua别名:丁女侠、岳华国籍:中国民族:汉职业:女侠、千金小姐主要成就:与南侠展昭比武出生地:松江府茉花村(今上海市松江区)朝代:北宋仁宗年间丈夫:展昭兄长:丁兆兰、丁兆蕙兵器:湛卢

  • 金亚兰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金亚兰

    清丽脱俗、自然典雅的形象诠释了古典美与现代美的完美结合。中文名:金亚兰外文名:김아람出生日期:1986职业:职业模特下衣:26~27

  • 丁兆蕙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丁兆蕙

    丁兆蕙是古典名著《三侠五义》中主要人物之一,松江府茉花村人氏,镇守雄关总兵之子,与孪生兄长丁兆兰合称“双侠”。中文名:丁兆蕙别名:双侠国籍:北宋仁宗年间民族:汉族职业:侠客出生地:松江茉花村身份:三侠五义里的三侠之一人物出处:古典名著《三侠五义》兄长:丁兆兰妹妹:丁月华妹夫:南侠展昭丁兆蕙是古典名著

  • 刘整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整

    刘整(1212—1275),字武仲,邓州穰城(今河南邓州市)人,宋末元初著名将领,元朝水军的创始人之一。金末时投奔南宋,隶属于南宋名臣赵方麾下。刘整本为宋朝名将,由于受到吕文德的陷害,被迫降元,提出“欲灭南宋,先取襄阳”的关键战略,官至骠骑卫上将军、行中书左丞,卒赠龙虎卫上将军、中书右丞,谥号“武敏

  • 刘光世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刘光世

    刘光世(1089年—1142年),字平叔。保安军(今陕西延安志丹县)人。南宋抗金名将,“中兴四将”之一,镇海节度使刘延庆次子。宋徽宗时,刘光世奉命镇压河南叛军张迪,因功授承宣使,充任鄜延路马步军副总管。靖康初率部戍边,败夏兵于杏子堡。金兵大举南侵,与韩世忠等共守江南,屡立战功,升司检校太保、殿前都指

  • 虞允文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虞允文

    虞允文(1110年12月14日-1174年7月18日),字彬父,一作彬甫。隆州仁寿县(今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人[1-2]。南宋初年名臣,唐朝名臣虞世南之后。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虞允文登进士第。累官中书舍人、直学士院。他在出使金国时,见其大举运粮造船,便在回朝后请宋廷加强防御。绍兴三十一

  • 李庭芝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庭芝

    李庭芝(1219~1276年),字祥甫,随州(今湖北随州)人。南宋名将。淳祐元年(公元1241年),中进士。宝祐年间,知真州,累迁两淮安抚制置大使兼知扬州。后益王派遣使者以太子少保、左丞相的职务召回朝廷,随从姜才一起转战泰州。德祐二年(公元1276年),突围失败,被执殉难。本名:李庭芝字号:祥甫所处

  • 刘锜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锜

    刘锜(1098年~1162年2月25日),字信叔。德顺军(今甘肃省静宁县)人。南宋初年名将,泸川节度使刘仲武之子。刘锜自少随父征战,宋徽宗时为閤门祗候。南宋建立后被授为陇右都护,多次战胜西夏,颇著威名。之后受名臣张浚提拔,参与富平之战。又扈从宋高宗,两任权主管侍卫马军司公事。绍兴十年(1140年),

  • 刘正彦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正彦

    刘正彦(?~1129年),浙江汤溪人,南宋初年将领。其父刘法,宋徽宗政和年间曾任熙河路经略使,在金国入侵南宋之际,发动苗刘兵变,后被宋高宗寸磔而死。本名:刘正彦所处时代:北宋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浙江汤溪逝世日期:1129年

  • 吴璘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吴璘

    吴璘(1102年-1167年6月6日),字唐卿。德顺军陇干县(今甘肃静宁)人。南宋初年名将,四川宣抚使吴玠之弟。吴璘早年随兄长吴玠抵御西夏,自建炎二年(1128年)起领兵抗金,以勇略知名。绍兴元年(1131年)至绍兴四年(1134年)间,与吴玠经营和尚原、饶凤关、仙人关等地,屡败金军,为保卫秦陇、屏